分享

婆媳过招,是什么让亲人暗战?

 梧桐引凤凰1950 2012-07-04

婆媳过招,是什么让亲人暗战?

(2012-07-03 10:45:55)

image

  婆媳过招,话题似乎有些婆妈。然而,任何一个在办公室里叱咤风云的女精英,面对这个问题恐怕也有应对无策之时。和婆婆相处,有时候头疼得比应对一百个商业对手还闹心。双方过招,碰撞出的是“玉帛”,还是“干戈”?

  文 青牧 姚莹莹 图 龚凌

  婆媳关系的问题是建立在现代文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的,进化过于迅速,导致时间太短变化太剧烈,就如同汽车拐弯时,速度太快,车上的乘客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动荡。

  在不少儿媳妇眼里,“婆婆军团”是一种超级无敌怪兽,具有各种战斗力与反扑力,恨不将宇宙和平全置之死地;而在相同数量的婆婆心里,儿媳就如闯进自己天宫偷蟠桃,填饱肚子还要撒泼的野猴子。当婆媳双方各自戴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按照自己的怨恨塑造出各自的“假想敌”。战鼓吹响,她们争执,歇斯底里,让彼此都失去理智……

  前不久,在上海,就上演了一场“榔头大战”,因长期积怨,60岁的婆婆和怀有5个月身孕的儿媳都被榔头砸成重伤住院,而关于事件的经过,双方却各执一词,这令夹在婆媳之间、既为儿子又为丈夫的陈先生苦恼不已。在采访中,儿媳告知记者,现在她已搬至姑姑家,与奶奶同住,这就戏谑般地印证了一个笑话,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家猫与老鼠是天敌,公鸡与蜈蚣是天敌,“婆婆与媳妇也是天敌”——最后一句是张爱玲说的,张爱玲甚至还说过更刻薄的话:“所有的女人都是敌人。”虽有些小俏皮,但不无道理,古往今来,婆媳间的争斗一直狼烟四起,生生不息,各种版本的恶婆婆、狠媳妇的故事,也总是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古有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与焦母、陆游钗头凤的故事,如果说这是封建伦理道德思想束缚和禁锢人心所致,那现在的婆媳之争又是为何?

  在新浪网一项有千余人参加的调查显示,有六成的网友将婆媳之间的矛盾,归结于生活习惯与价值观念,当思想前卫、自恃科学知识丰富的80后媳妇,遇到旧思想、旧观念、自恃经验丰富的50后婆婆时,矛盾一触即发。再加上,婚前财产、房屋归属、遗产分割、养老抚幼、鸡毛蒜皮等一堆棘手问题,夹杂在两个女人中间,矛盾自然也就越演越烈。

  两败俱伤后,苦了老公,成了“夹板男”,其实摩登媳妇们也不好受,毕竟这是她所爱的男人,到底是树婆婆为敌人,还是将婆婆笼络到同一阵营,化敌为友?其中奥妙全仰仗豁达的智慧与平和的心态。近日,一名叫“阳光桔子树”女网友自创了“好婆婆标准”,其中不乏“不摆架子、尊重私人空间、不重男轻女等。”可是没多久,网上又出现了“聪明老公十二戒”,“好媳妇十大标准。”张爱玲说:“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无论是对80后儿媳,还是儿子而言,这样的磨难也许只是他们生活中的几朵小浪花,关起门来,大家还是一家人。

  

  深入Depth

  社会发展太迅速激化矛盾

  陆震著名社会学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婆媳关系的问题是建立在现代文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的,进化过于迅速,导致时间太短变化太剧烈,就如同汽车拐弯时,速度太快,车上的乘客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动荡。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父母,对今天世界大融合的观念需要一个渐进的认识、理解和接受的过程。这种意义上的代沟,在农村尤为明显。城市里的信息相对对称,不论是父母还是子女的思想文化都更新得较快。因此,子女需要起到一个引领父母接近、认知、理解和接受新时代的作用。

  另外,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观念,尤其难以改变。独立、自由和想要对周遭生活拥有发言权是现代年轻人向往的“三个台阶”。婆婆想要参与儿子的生活,但却被一扇名曰“独立自由”的大门拒之门外。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婆婆要“努力进步”,媳妇也要“体谅长辈”,媳妇今后的幸福生活还长,偶尔让一让老人并不会“太吃亏”。

  形成当今婆媳关系问题如此尖锐的另外一个矛盾在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情感上的需求,逐渐过渡到物质上的需求。“婆婆和儿媳都别太较真,互相尊重,你曾是别人的儿媳,你也会成为别人的婆婆。”

  中国传统家庭关系是失衡的

  武志红心理学家、咨询师,著有《为何家会伤人》等

  婆媳关系中,我觉得问题的实质是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反过来说是恋子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是奥地利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提出的,但国内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中国人的俄狄浦斯情结更严重。

  因为,传统中国家庭是失衡的,亲子关系是核心,夫妻关系是配角。在这种模式下,母子关系几乎必然重于夫妻关系。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妈妈而言,儿子是她最重要的情感寄托,丈夫往往排在第二位。

  这样一来,儿子一旦结婚,就意味着做妈妈的将失去自己最重要的情感寄托,这种巨大的丧失恐怕没谁愿接受。不甘之下,婆婆免不了展开一场和儿媳的争夺战。

  必须强调的是,婆媳关系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困扰性话题也有一个前提:公公婆婆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相反,假若是岳父岳母和女儿女婿一起生活,那么婆婆和媳妇之间的麻烦将被岳父和女婿的困扰所取代。

  在中国的婆媳关系中,记住婆媳关系是一个谎言,三角关系才是真相,而作为三角关系核心的儿子,是调解婆媳关系的最佳人选,假若他不想自己的家庭四分五裂,他当负起责任来,积极地去调节母亲和妻子的关系,而不是逃避。

  婆媳关系是补墙而非拆墙

  柏万青《新老娘舅》节目明星调解员

  婆媳关系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先是成见,再是怨恨,最终成为仇人。“一次节目中,两婆媳就为看哪个电视节目争执起来,小孩要看《动物世界》,老人要看《新闻联播》,这算什么大事呀?其实引起矛盾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作为一个婆婆,就要有婆婆的姿态,为了小事而和儿媳争吵,太没有长者风范。“沉默是金,量大福大”。否则,只有吵架,指责、怨恨。另外,婆婆应容纳外地媳妇。看不起外地媳妇,就等于看不起自己的儿子。外地的媳妇往往更加自卑,婆婆防家产、管房产,因此她们的自我防线更加牢固。记住,一家只有一个“皮夹子”。当然现在的媳妇也有不当之处。现在多数的年轻媳妇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公主,在婆家不懂得容忍及谦让。把婆婆当成自己的妈妈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不少年轻人将老人的付出看成理所当然,下班回婆家吃饭,子女交给公婆带,不单啃老,还要怨老。

  “婆媳关系,会做人‘两头骗’,不会做人‘两头传’。”在这个婆媳关系的磨合期里,千万要学会“补墙”,而非“拆墙”。

  实战Example

  婆媳之道虚虚实实

  陈黛曦80后媳妇电视台编导

  婆媳之道,无非虚虚实实,同人间任何一段关系无异。到底网络上的嗔怒是真还是那一声“妈妈,您辛苦了”更真,其实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在进入婚姻时有没有足够的智慧来认识这个通过后天结合的关系产生的一个实质,那就是婚姻是你第二次选择亲人的机会。每个人从出生起就选择了亲人,选择了一个家庭,而这第一次的选择是被动的,是天赐的。所以要理解到,婚姻关系是多么的神圣,因为这世上只有这一种关系才能把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人变成真正的亲人。特别是当夫妻二人孕育了自己的孩子后,对于这一点的体会更是有所不同。

  一个有好的教养的人,最终的表现是一副好的心肠和一副好的脾气。我小时候生活在典型的上海弄堂里,眼见到叔叔的新妇和她的婆婆住一起,从不争吵,以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误以为人间就是喧嚣祥和。弄堂的清晨和夜晚不是一般的吵,早晨新妇还半梦就被窗下老人咳痰的声响闹醒,夜里老人早早洗脚上床非得听帘外的拖鞋踢踏响至午夜。而日子就是可以过得相安无事。平民有贵气,上海弄堂人家有英气,机杼也可以与琴瑟在一起。主妇会知人待客,家务事情料理得头头是道,连天上的白楢树影都到了这家的窗前,高高地望下来,望着这家人看之不厌。

  是男人就该挑起大梁

  钱小昆70后丈夫2666图书馆老板

  太太和我妈的关系相当融洽,“我妈甚至更喜爱我老婆!”拥有类似文化背景和艺术修养的钱老太和钱太太,两人初次见面就一见如故,“有时,我还会吃我老婆的醋。”

  对于社会上普遍发生的婆媳矛盾,我作为男人也深有体会,想要矛盾少:首先,”分开住,是王道!”母亲可以少点机会插手小两口的夫妻生活,减少发生口角的机会。第二,双方都放低姿态,别过于骄傲,学会控制、反省自己的脾气。许多婆婆仗着自己年长,喜欢讲一些out的“大道理”,可生活背景不同,多说教反而会有反效果。第三,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第四,多沟通。找到存在的问题,争取做到“求同存异”。最后,男人在其中是个重要的角色。不少有婆媳矛盾的家庭,大多是因为丈夫没有给予大家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是男人的,就该挑起大梁,“发愤图强”。

  另外,在上海有个不好的现象,“婆婆团”里有不少跟风现象。上周一起跳舞的张阿婆怎么对媳妇,昨天菜场碰到的李阿姨就怎么对媳妇,当周边充斥着一群“嚼舌头”的老太太,一种奇怪的价值观就开始风靡在这个社群中。“切忌盲目跟随,各有自家的经。”

  观察朋友间的婆媳关系,其实大多数都纠结在“小排骨多少钱”等这样的家庭小事。虽是极小的问题,但很有可能成为杀死大象的蚂蚁。如果男人无法担当责任,成为婆媳间的润滑剂,那就会变成“XX三明治里的肉饼”,越来越薄。毕竟,媳妇熬成婆,大家不容易。

  学会倾听年轻人的话

  张小磊50后“清咖婆婆”扮演者

  每个婆婆都曾年少轻狂过。我也不例外。年轻时我看到街边缤纷的墙纸就买来贴了全屋,可这窗花似的“美观”,并不能维持太久,不久就全部拆了下来,婆婆真的非常大度,没有丝毫埋怨我。随我贴也随我拆,如果那时角色对换,我一定受不了。

  不同的出生背景、生活习惯,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习惯差异,长辈们“为你好”的愿望不能被小辈们接受,“宁可碰壁,宁可接受磨难,也不想接受长辈们告知的捷径”是年轻人们的典型想法和做法。谁叫他们有“不到南墙心不死,撞倒南墙不死心”的冲劲。何不放任他们成长,他们终将成为别人的婆婆,不能改变的,又何必强求。

  现在有很多是新晋婆婆,我觉得“要学会倾听年轻人的话。”即使心里不认同,起码也要知道他们心底怎么想,主动引导他们讲出心底的话。切记,“讲道理”不是谁的专利。

  “有时听听长辈的生活经验,它们会让你少走许多弯路。”婆婆们在很多事情上有着一套积累下来的经验,在处世和看待问题上,有着自己特有的一种能力,这是常人不能及的。而这恰恰是现代年轻媳妇们需要学习的。

  王丽萍:老有老样,小有小样
  王丽萍,金牌编剧,从十几年前的《婆婆媳妇小姑》,到最近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双城生活》,凭借着独特的洞察,直击婆媳关系的现实痛处。

  生活周刊:对于之前发生的“婆媳榔头大战”,你有何看法?

  王丽萍:我听到时很震惊,一个屋檐下的人,怎么会这样大打出手?我觉得婆婆媳妇相处,也需要有分寸感,拳头一旦伸出,很难挽回,亲情也是脆弱的。媳妇是小辈,再怎么着也得尊敬长辈。

  生活周刊:最近网上罗列了8大好婆婆标准,您觉得这些标准,是否合理?

  王丽萍:好婆婆是没有标准的,一旦立了标准,有据可依就累了。实实在在的生活,就是老有老样,小有小样,彼此尊重,又有独立私人空间。因为对婆婆来讲,你提出“不”字儿,老人还是感觉你给我立规矩,不如尊敬为上,老人到了一样年纪,都是老小孩。家有一老就是一宝,做媳妇的,把婆婆当妈很难,但可以尊重是最起码的,怎么自然舒服怎么来,未必要立8大标准等。

  生活周刊:在生活中,您是如何和婆婆相处?

  王丽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顺着她,孝顺孝顺就是顺着来。我婆婆住在外地,她来上海,要买东西,逛街,购物,我停下写作,陪同。她是你丈夫的妈妈,你对她好,就是对丈夫好。比如今年六月婆婆来上海,我陪她看音乐会,她想跟演员合影,我就主动恳求演员跟她合影。

  生活周刊:写了这么多婆媳关系优秀剧作,在您看来,婆媳相处最佳模式是什么样?

  王丽萍:一、最好不住一起。二、经济上大方不斤斤计较。三、找些事儿给老人做,因为老人怕寂寞。四、孩子如果交给婆婆带,就少干预,要不就你自己带。五、别忘记婆婆生日。

  生活周刊:您认为当代人“婆媳之争”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王丽萍:都是女人,难免。不仅是婆媳之间,所有人际关系中,小摩擦都在所难免。另外,女人都爱孩子,但有时候爱得强势,谁都不肯当弱者,自然就会出现“战争”。

  生活周刊:对于婆媳关系,您有什么建议?

  王丽萍:我觉得对于婆婆,需要尊重加谦让;对自己,独立加事业上努力。只有时间和岁月,让人跟人相处久了之后,才能变成亲情关系。婆媳开始肯定很客气,但慢慢相处后,当可以去劝说婆婆的时候,已经在慢慢往亲情靠拢。只要以善解人意的态度去沟通,当一个媳妇可以跟婆婆平等对话的时候,她们已经慢慢变得默契了。而有一天,可以互相指出各自的不足时,婆媳关系就已经变成亲情了。

  建议Suggestion

  @朱领珍:婆媳关系好坏关键看儿子。关键人物是作为儿子和老公身份的那个男人的情商。如何正确处理老婆与老娘的关系,是作为丈夫和儿子角色需要学习的一项科目。

  @对我弹琴我懂:费孝通说,婆媳冲突很可能是女性情结的社会根基。他认为女子与以前很少接触的婆婆以及丈夫的朋友亲戚们频繁接触,这会容易让女性产生心理上的疲乏和病态的情景。其实我倒认同另外一种说法:婆媳之争和父子之争本质还是一样的,即争夺家庭的主导权。不同的是,婆媳之争是种通过控制丈夫来主导家庭的。

  @Aman盘:婆媳大战,最好的方法就是赖孙女,什么事都说是孙女买的,孙女要吃的,孙女决定的,这样婆媳之争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翅膀姐姐316:把对妈妈的一半对婆婆,就不会有婆媳之争了。记得她至少给了个爱你的老公,你就应该感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