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张家界书院对联集锦

 永生道人 2012-07-04
 
 

天门书院

  天门书院,位于湖南大庸(今张家界市)三岔山乡水洋村天门山麓。隐士田希吕于元大德七年(1303)创建。此前有一位从四川来的“义不臣元”的官吏王申,征得长老和尚的同意,在天门山开馆办学,讲授孔孟之道。“先世蜀人,徙居天门山下”的田希吕闻王申在山上开馆办学,以老乡身份,说服父亲和几个叔叔上山“受教,乐闻其说,思结屋以馆公。会大德七年癸卯改慈为州学”,“乃请于官,建学宫,立礼殿讲堂,具祭器,置学田二百亩。提学官闻于朝,名之曰天门书院”,有礼殿、讲堂、门庑、庖库等,朝廷赐额,聘其为山长讲学。他“据经引史,开析疑义,断断禺禺,有如邹鲁”,对开启山民之智多有贡献。书院始建在天门“山中,傍邻獠峒,职教罕至”,因年久失修而“摧腐”,后由田怀德“输财力”,“度地于澧水之阳,天门之麓”而另修。永定卫“士民怀道,鼓箧而至”。至正年间,慈利周监阿思南海牙修葺。建院十八年时,山麓杨中进士,擢升待制翰林。建院四十七年时,县人张兑又中进士,授翰林国史编修,受到皇帝接见。当时,一个县出了两个翰林,世人刮目。元至正十二年(1352),书院毁于战火。近年于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天门书院原址重建。

 

天作君师;
门罗将相。

  • 佚名题天门书院

天上麒麟原有种;
门前桃李自成春。

  • 佚名题天门书院
 

几世几春秋,听门外汉谭空,必说一番东吴景帝;
诸天诸菩萨,经宇文周望祭,成第二个南岳衡山。

  • 清代陈逢元题天门书院

两溪书院

  两溪书院,位于湖南慈利零溪两岔溪。清光绪十七年(1891)邑人益阳县学训导朱功久捐田租1000石建于零溪乡。光绪帝赐“士食旧德”“嘉惠士林”匾,何绍基书《大唐中兴颂》碑。三十二年改为两溪高等小学,后改名育才高小。1925年改为私立功久小学。旧址今为两溪村小学。

 

两山之间,时生云气;
溪水无尽,曲似文心。

  • 清代吴恭亨题两溪书院
 

两由一生,文章悬象;
溪向川注,学海朝宗。

  • 清代于奎仲题两溪书院

渔浦书院

  渔浦书院,位于湖南慈利阳和乡渔浦村,北倚太华山,南临茹溪,占地八千平方米。清光绪十一年(1885),慈利一代名儒田金楠首倡,议建书院,乡绅李德灼、王堂信等附而议之,并竞相解囊、慷慨捐资,八都九都(今宜冲桥、甘堰、阳和、许家坊、溪口诸乡镇)士人群起而效之。至半,因所募资金告磬,役用不敷,几临半途之废。时有乡富李长青,置酒集客,待酒至半酣之际,起而谓宾客曰:“天道恶盈我里,高赀率不逾三传破败,相踵吾辈,凭藉前荫,损智益过,群谤所的。即何苦更私货力诒子孙以不令?且乡校之兴,适届今日,前之富者,已不及待,兹不可以省乎!”遂慨然出资百万钱。李长青旧有啬名,人皆闻之并耻之,今日慷慨如斯,人尽愕其所为,由是,尽奋勇而前,争输缗钱。十三年春书院始成。规制仿岳麓书院,头门墙上大书“忠孝廉节”四字,大门横额为“兰芷芬芳”,二殿悬“茹溪撷秀”匾。与娄江书院(江垭九溪,今慈二中前身)、娄东书院(杉木桥,今慈六中前身)、两溪书院(零溪两岔溪,今废)共称慈邑四大书院。乡绅李德灼亲赴石门,延请名儒阎德珩为山长。后田金楠亦曾主讲于此,他们阐扬新学,开一时之风。三十三年(1907),改称渔浦高等小学校(并附设渔浦国民学校),为官办新式学堂。自民国迄今,一直办学不断。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重修复其旧貌。

 

茹澧百派合;
太华一峰高。

  • 清代吴恭亨题渔浦书院

新学阐欧美;
深山生龙蛇。

  • 清代吴恭亨题渔浦书院

渔猎群经,导扬百氏;
浦云十色,溪月九霄。

  • 清代曾传构题渔浦书院

蓬莱文章建安骨;
渔浦江山天下稀。

  • 清代黄心斋集李白、陆游句题渔浦书院。蓬莱文章:指东汉秘书省校书郎李云的文章,当时学者称藏书机构东观为“道家蓬莱山”,故以借指。 建安骨:指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之风格
 

峒蛮江汉,土酋啸明,中更李唐赵宋,上下古今二千年,禽狝草薙,汔无宁时,日月曾几何,弦歌诗书,盖四海承平久矣;
澧水带前,太华屏后,远环龙寨天门,蜿蜒磅礴数百里,鳞错虬蟠,凑此堂宇,乾坤兹一统,将相文武,与诸君深造期之。

  • 清代田金楠题渔浦书院

[转载]湖南路张家界书院对联集锦

罗洞书院

  罗洞书院,位于湖南桑植官地坪镇东流坪村。清代曾盛极一时,为湖南四大书院之一。

 

天地有情容我老;
山川无语笑人忙。

  • 佚名题罗洞书院
 

 

其它主要书院简介

  月川书院 位于湖南慈利。明嘉靖十年(1531)知县刘长春建为庠士肄业之所。“堂宇整饰,规制宏敞”,有爱月堂、留月所、吸月湍、弄月矶等,环境“极为佳胜”。时值朝廷禁毁书院,“寻以未经申详,当路革去”。万历间废。

  澧源书院 位于湖南桑植。原名“崇文”。又称同府书院。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知县钟人文创建。四十二年知县倪允迈改名“澧源”(一作同治八年知县曾叙笏改名)。同治八年(1869),知县姚英、曾叙笏均有修建。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高等小学堂。旧址今为桑植县一中。

  崧梁书院 位于湖南永定(今属张家界)。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县郭六宰以士人“未能知大雅先正之规”,“以至抑郁久湮而不克自振”,遂倡建书院于县学旁,“欲移其习染”。次年落成。以对面天门山古称崧梁山,故名。有讲堂、奎楼、斋舍、桥、亭、池等建筑,仓廒、庖厨、几案、席凳等皆初具。择师招生,肄习其中,期以“正人伦,厚风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国家棫朴之材,乡党菁莪之选”。然其时田租仅66石,需积2年,始够1年之用,课业时有间断。道光元年(1821),知县赵亨铃增田租至217石,“足供膏火”,于是“聘名师、开讲席、勤勤课读,不至旷年一举”,公余亦亲为诸生讲课。自后多有修葺,至同治间,书院有头门、二门、青云亭、讲堂、藏书楼、正房、书斋、耳房、大小仓等,田租达482余石。先后主讲的有刘德尊、余延灿、黎存杰、庄世恭、覃怀远、秦应达、粟灿远等,光绪末年停办。1949年后,书院建筑先后拆废。旧址今为张家界市武装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