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钢笔画

 云中公子 2012-07-04

关于钢笔画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钢笔画艺术在中国暨王剑桦钢笔画作品研讨会

本文转自【王剑桦钢笔画BLOG】
 

王剑桦

 

    一、钢笔画起源、定义与特点

 

    古典钢笔画起源于欧洲,大约在公元12世纪,欧洲人已开始使用羽毛笔。法国人用硬笔画法绘制了大量的细密画、漫画以及花边纹样,早期的硬笔画也采用彩色墨水,16世纪之后,逐渐以表达黑白关系的素描为主。

 

 19世纪末,钢笔画已发展为独立的画种,是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力的绘画艺术,它包括使用各种坚而韧的用蘸墨水的笔在纸上所绘制的画,因而又称“硬笔画”,并从绘画工具上区别于铅笔和毛笔等。钢笔画工具简便,画面清晰、明快具有峭拔、刚劲天矫的气质,具有其它画种无法与之媲美的特点。历代画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技法和经验,留下大量具有艺术价值的珍品。希施金、伦勃郎、毕加索、马蒂斯等都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和精妙的钢笔画作品流传于世。

 

  顾名思义,钢笔画就是以钢笔为绘画工具所绘制的图画,它起源于欧洲的芦苇管、鹅毛管写字、绘画时代。后来,实践证明,钢笔画并非限于用钢笔绘制的画,而是把笔尖用硬材料的笔(如羽毛笔、芦苇管笔、竹笔等)蔽上或蓄进墨水所绘制的画统称钢笔画。

 

  钢笔画,广义上讲就是采用钢笔和墨水进行的一种绘画形式,换言之,凡是用钢笔描绘的“作品”均可称为钢笔画。但是从专业角度上讲,这种概念是含糊的,因为用钢笔进行的绘画,有很多种“钢笔画”的表现形式就不能称之为钢笔画,较为典型的如用钢笔画的装饰画、服装画、建筑画以及带有工艺性的绘画作品等。虽然这些作品形式均采用钢笔这种工具来表现的,但是这些作品形式在本质上与钢笔画有着很大的差别。

 

 钢笔画在造型艺术中占有明显的地位。许多欧洲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许多著名的插图都是钢笔画。这不仅仅是因为其材料工具很简便,画面清晰明确,不象铅笔、木炭笔那样容易模糊弄脏,不易保存,更主要的是它经过印刷后,能基本上保持原作那样清晰、明快、流畅、活泼的原貌,而成为广大艺术家所喜爱。

 

 钢笔画属素描的一种,是通过单色线条的变化和由线条的轻重疏密组成的黑白调子来表现物象的。其特点是用笔果断肯定,线条刚劲流畅,黑白调子对比强烈,画面效果细密紧凑,对所画事物既能做精细入微的刻画,也能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有着较强的造型能力和丰富的表现力。举凡人物肖像、静物、风景等题材都可以得到生动的表现,而且通过用笔的精细或奔放可以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

 

 画钢笔画不能大面积泼墨,大块涂色,也不能涂盖修改,只能运用各种微细的线条组合,绘画出刚劲流畅、对比强烈、细密紧凑的黑、白、灰调子刻画出景物的质感和神韵,抒发出作者的气质、心灵、美感和修养,因需要无数的小线条组合,花费时间相当惊人。同时,每笔的精细、准确、肯定性极强,有不易改动的特殊性,就这一点来说,钢笔画创作的难度相当大,一处失误前功尽弃。所以,从事钢笔画的人要有一定的基础和恒心,才能把很复杂的物体凝炼在线条上,需要高超的技法才能绘制出精美的作品。

 

 一幅钢笔画定稿后,需精细刻画,线条层层叠加达十几层以上,使画面不但具备黑、白、灰、点、线、面等要素,还要对物体做精细入微的刻画,使画面呈现出极其丰富的层次和优美的线条,要多次反复推敲,长时间的深入刻画和考究技法,精雕细刻,方可提高神韵和作品的气势。钢笔画中的亮线条是留出的,这和素描、水彩很相似,但在钢笔画中则更需耐心、细致和精到。这要求作者在把握作品的精神、韵律和美感时,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用果断肯定的线条呈现出生动流畅、放而不狂且有飞奔中的运动感和静态中的幽默情趣。还要应用肥瘦浓淡、畅滞不同的点与线精细组合,使画面丰富起来,使作品气势磅礴、风格雄健。

 

 由此可见,一幅优秀的钢笔画作品,不但与绘画的技法有关,还与作者的素质、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掌握的画种越多,社会阅历越深,见识越广,绘画的表现能力就越强,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二、欧美的钢笔画艺术

 

    翻开美术史,从欧洲文艺复兴至今,各国绘画大师如希施金、伦勃郎、毕加索、马蒂斯等均留下了大量可观的钢笔画人物素描传世杰作,为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使人类充分享受“人物画艺术之美”。虽然钢笔画当初的画幅不大,但在那小巧玲珑的天地里同样可以表达出人类美好的感情,从最细小的窃窃私语到尽情嬉笑呐喊,绝不逊于大师们的油画。

 

  钢笔画在造型艺术家族中已自成一体。如果用钢笔临摹油画,会给人一种特有的精美感和新鲜感,也有大师将古代画家的钢笔画人体素描作品翻制成油画成为名垂千史的经典画作。

 

 伦勃朗,荷兰画家,十七世纪西欧绘画的卓越代表之一。他在继承尼德兰和意大利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风格,擅长用概括的构图和凝聚的光线突出表现主题人物,刻画对象的内心世界。名作有《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夜警》《莎士姬亚》《戴金盔的人》等,并作有很多钢笔画、铜版画和素描。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生于纽伦堡,德国画家、钢笔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主要作品有《启示录》、《基督大难》、《小受难》、《男人浴室》等。

 

 马蒂斯(1869―1954),法国作家、野兽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线描和他的油画同样著名。他的素描的本质就是线运动的高度自由,他的线条沿着形体轮廓自由运行,生动流畅,放而不狂,即便是儿童画,也不会粗野与潦草。

 

 奥诺尔?杜米埃(1808―1879),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讽刺画家和油画家,其钢笔画风格独特。他在线条的应用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那些同等粗细滑动的短线,像是随意搓揉的线团,有的密集,有的疏松,从而形成色阶变化的感觉,虽然看上去这些线条自由纵横,但都是紧紧地缠绕在一个内在的形体上。画家用一些抖动线条,围绕着运动中的物体轮廓反复描绘,使对象具有在飞速奔驰中的一种运动感。

 

 德国画家雷?谢瓦尔特的钢笔画充满幽默的情趣。整个画面用同等粗细的线条流畅圆活,不使用压笔,无抑扬顿挫的大幅度情绪变化,仿佛是慢条斯理地随兴而至,让笔尖在纸面上滑行,不拘小节,不加修饰,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和想唱什么,但又无力不从心和油腔滑调之感。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画的一些钢笔素描稿,气势磅礴,风格雄健。他的人体素描充分表现人物胸部和腹部隆起的肌肉,使作品具有强烈的雕塑感。他以疏密变化的网状交叉线条来表现人体的灰色层次和反光,从而使画面色调丰富而统一。

 

  荷兰画家凡?高(1853―1890)的钢笔画具有独特的风格,他的钢笔画不拘泥于传统的技巧,而是凭借他对生活的特殊感受决定用笔形式。他常常用一组组短促的排的线条来表现飞旋的运动感。他的画充满着激情,有些画面甚至能表现出神经质的动荡不安的情绪。

 

 著名的前苏联老画家维列茨基的钢笔画更是别有风韵,他的作品表现了一切,色彩明暗、韵律和节奏。他习惯于绘画性的柔和落笔而多半不用勾边的方法来明确形体。他的钢笔绘造型严谨准确,但又不生硬刺眼,他画面中的最深色块从来不用死黑来涂抹,或者使用平行线条的排列。他是借助与交叉线条的变换角度的重叠,类似于油画中加厚叠色的办法来处理色块和调子的。

 

  俄罗斯希施金的钢笔画,是用一系列细碎的穿珠般的细小线条组成的画,给人以一种精雕细刻,精美绝伦的感觉,犹如首钸匠一样精细。他的许多钢笔画都好像是为铜版画而作的稿子,像是用钢笔来复制油画,钢笔的“语言”藏而不露。

 

   三、钢笔画进入中国

 

  钢笔画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何时由欧洲传入中国,现在尚无确切的考证。明国初年,钢笔画以较简单的线条勾勒形式曾出现在上海的戏剧海报上。建国后50年代,钢笔画初步融入了一些素描理念,它以排线稍带调子的插图和片花形式出现在书籍、报纸、杂志中,同时也为连环画所采用,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与作品有:华三川先生的黑白钢笔画连环图《青年近卫军》《交通站的故事》,颜梅华先生的钢笔淡彩俄文版画册《一幅幢锦》,董洪原先生的黑白钢笔画连环图高尔基三部曲《我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冯远先生的《九龙杯传奇》以及黄云松先生在《工农兵画报》上发表的多组黑白钢笔连环画,等。

 

  其中,我国著名的画家叶浅予先生的钢笔画,韵律和节奏运展高超,作品整个画面中流畅的线条恰倒好处,特别是那如瀑滚泻的裙纹,以十分大胆的几笔而又准确的短排横亘其间,节奏的对比中就完全可以领略到画面中的运动感和体积感。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钢笔画艺术创作每况愈下。画钢笔画的人已是寥寥无几,优秀的钢笔画作品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人们对钢笔画的认识上还存在着较大的误区:一是有人认为钢笔画的创作周期比较长、繁琐、“吃功夫”,不如其它画种画起来快,有些画家急功近利,不愿意画;二是一些画家感到普通消费者对钢笔画不甚了解,没有市场前景;三是社会上认为钢笔画只不过是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画种,难登大雅之堂。

 

 近几年来,国内的钢笔画创作热情有所提高,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中性金属笔、针管笔、一次性水笔的相继出现,改善了钢笔画的使用工具的选择范围,拓宽了钢笔画的表现能力,提升和丰富了钢笔画的绘画语言,使得钢笔画在中国艺术丛林中成为一个独立画种有了可能。

 

  受地域影响,中国钢笔画已初步呈现出南北特色和东西各异之貌。

 

 北方的像东北黑龙江伊春的高首峰、天津的赵军和吉林长春的杨雨堂、于纯国,他们的作品多表现北国的地貌山川、风土人情和城市建筑,主线仍以自然风光为主。北京的武金生(豆豆)、胡泰良(铁良)他们的作品表现的是具有京味的北京胡同,为延续北京的胡同文化,用钢笔的画面画出了新的闪光点。而内蒙、西北地区的作品给人一种新的视觉美和对心灵的撼动。如张军朝、陈化智、铁钢的作品中,则多是展示当地人的田园牧歌和草原生活的无穷魅力。

 

 南方的像香港的李蔷生、广州的李广来、福建的孙群等,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的是南方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色。画面多以秀美的线条与和谐的情调,把美丽的江南风光表现得惟妙惟肖,他们用精巧的线条编织出一幅幅南国的美景。画面宁静、淳朴和朦胧,格调高雅。作品表达了画家热爱大自然、热恋家园的情怀,也是他们内心世界对美的真实感悟。

 

    以上作者的作品来自生活,都有明显的特色,充分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作品成熟,处理到位,可以说是当代中国钢笔画的全新之作,有深度,有意境,有钢笔画的新理念、新思维。

 

  四、中国钢笔画的发展现状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钢笔画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与生机,也带来了机遇与希望。随着现代制笔工艺的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新一代绘画钢笔、针管笔、点水笔、一次性水笔的不断出现,钢笔画的绘制幅面也在增大,画面的长度完全可以根据主题内容来安排而进入到随心所欲的创作中。

 

 近十几年来,中国钢笔画的技法也日臻完善、精湛,风格表现也更具多样性,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使钢笔画进入了一个缤纷多姿的天地,彰显了日渐勃发的艺术生命力。

 

 今后,中国钢笔画的发展出路,全在创新。作为中国文化的钢笔画绘画艺术,其技法创新、色彩的变化应与时代同步。近年来出现了精细钢笔画、钢笔彩画、大幅面主题性原创钢笔画、长卷钢笔画等变化,但是,仅在形式上变通是不够的,要从画面的思想深度着眼,从画中得到精神抚慰,提高到心灵的交流,要不断探寻最恰当的语言和形式,注重民族性、思想性、个性化、文化内涵的融合,推陈出新,百花齐放,中国钢笔画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五、中国钢笔画艺术品的收藏

 

 我国艺术品市场已开始与国际接轨,随着近几年艺术品收藏的不断升温,全球已出现了中国文化热,中国艺术品在海外收藏界也日渐走俏,中国新钢笔画的品牌也逐渐为国内外藏家所重视。

 

2007年4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李蔷生先生的钢笔彩画《沱江之晨—凤凰古城》(110×80CM )45号拍品,以31.2万港元成交,它创下了中国钢笔画价格的最高纪录。

 

 目前,在国际文化市场,一般钢笔画作品价格:四开作品6000-8000欧元(4-5万人民币),国内好的钢笔彩画四开作品3-4万,好的黑白钢笔画8开作品8000元左右。

 

 现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条件与气氛是历史上最好的,对中国钢笔画的艺术群体而言,必须意识到这一重大机遇的到来。只要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以忠诚的态度创作出有个性有深度的佳作,前景无可限量。对于市场艺术爱好者及投资人士,参与钢笔画艺术投资与收藏,必将成为今后中国艺术作品收藏的潜力股。

 

朋友,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希望您点击左下方“推荐”按钮,这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哦!欢迎引用!

欢迎经常光临《一杯清淡的绿茶》的博客http://q1948.blog.163.com/

更多精彩内容时时等待您噢!谢谢!

 

关于钢笔画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郑板桥 中国江苏兴化故居

 

关于钢笔画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郑板桥 中国江苏兴化故居客厅 

冬日 Winter

Yang YuTang 中国写实钢笔画画家 1--1990年 - 守着骨头 - 坚守着守望的博客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7 5/8 x 11 3/8 inches (19 x 29 cm)

   写实钢笔画的旅程,是由《冬日》开始的。虽然当时不能确定钢笔画的性质,但纤细的线条所构成的画面,仍能让我心中对自然的感怀得以释放。在此之前曾画过很多“钢笔画”,可愉悦的感觉从没有象《冬日》这样使我陶醉,我似乎隐约感受到“希望”的呼唤……
  这幅作品是我较早时期创作的。由于当时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在处理手法上一直没摆脱“旧”的模式。虽然我在创作过程中,也极力追求着变化,曾试图摆脱观念上的禁锢,但就这幅作品而言还是徒劳的。
  首先,中景的一些树的处理,在其表现上装饰味过于浓了一些,空间感也不是很强。其次,天空与雪的处理手法,也相对过于简单了一些,但建筑与杂物的处理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作品中的建筑基本是由木板构造而成的,其处理手法是较容易的,因为这些材质的表面肌理粗糙,易于钢笔画的表现。
  作品中木板的质感处理,基本是按天然纹理走向来进行塑造的。在细节刻画中,我依然保持着原素材的光影给材质带来的变化,以求画面的丰富性。
  其它物品的表现,也是遵循着自然的法则来处理的。这里并没有条文的规定,必须要用哪种手法去表现,只是要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去刻画就可以了。
 在这幅作品的表现上,运用了点绘的手法。点绘画法来源于针管笔的一种绘图形式,这种形式的在钢笔画表现上,语言“简单”而又“单纯”,长久采用这种手法就会导致作品平庸无力,最终走向装饰性钢笔画。
  点绘画法在钢笔画作品中所能做到的,只能表达简单的物体的外形,而不能表现丰富的物体的质感和内在本质,它的所有“能力”只能在一个“平面”上展现。当我们要表现同样大小的玻璃球、金属球、塑料球等,点绘画法则束手无策了。


 

 储藏室 Storeroom

Yang YuTang 中国写实钢笔画画家 1--1990年 - 守着骨头 - 坚守着守望的博客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6 3/8 x 9 7/8 inches (16.7 x 25 cm)

  《储藏室》的作品素材令人激动,丰富的物品让人眼花缭乱。就钢笔画的题材来说,这个素材是再好不过的了。它可以让你的激情充满活力,使你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之中。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的。
  在这幅作品的表现过程中,我并没有因其“杂乱无章”的物品而束手无策。相反,正是由于这些众多的、各具特色的杂品,刺激着我的创作欲望,使我对此表现起来更加兴奋,更加活跃。
  在这幅作品中,我首先刻画的是中间光亮部位的物体,因为那是整幅作品的视觉中心。然后,再表现四周部位的“陪衬”物体。最后,完成的是天棚、墙面以及剩余的地面。这不是事先计划好的,而是在创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顺序。这种顺序只是概略的,不是绝对的,因为在对物品的刻画过程中,为了达到画面和谐统一的效果,有时需要相互之间穿插进行。钢笔画创作的顺序,要根据自己对作品素材的理解来进行,到底要用怎样的顺序、怎样的手法等等,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掌握。
  各种物体质感的“完美”表现,让人心醉。对各类物品质感的表现,是这幅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主要心态。为了完整地体现这幅作品的主题精髓,质感的表现是尤为重要。
  首先,我介绍一下皮毛的处理。在这幅作品中,皮毛的种类较多,有软的、有硬的,有明的、有暗的。但不管有多少种类,不管有多少变化,只要把握住皮毛的方向性,以及皮毛的特有质感(即皮毛的长短之分、毛色之分、明暗之分),然后,利用钢笔的长线、短线、交错线等进行精细地刻画,就能达到具有活力的画面。
  其次,是金属物的处理。金属物具有反光强、自身体明暗变化大以及方向感明确等特点。金属物的表现,除了要强调光感外,更要强调其方向性(即线条的排列走向)。抓住这些特点,表现起来就相对容易得多了。其它物品的表现,一般也都是根据物体的特有性质来进行表现的,这里就不一一的介绍了。
  最后,我还是要强调一下,无论表现多么复杂的空间,除了要注意所表现的物体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整个作品的统一性。一味的追求质感的表现,孤立地处理作品中的物体,这是钢笔画作品的大忌。因为,钢笔画大多是一次性完成的,具有不可“调整”性。

 

暖阳 Warm sun

Yang YuTang 中国写实钢笔画画家 1--1990年 - 守着骨头 - 坚守着守望的博客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7 7/8 x 9 7/8 inches (20 x 25 cm)

  继《小巷》之后,表现这幅作品,是“情感研究”的继续。《暖阳》描写的是多年前的,市井棚户区生活的一景。虽然画面里没有描绘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但是,从晾晒的衣物以及门前堆放的生活物品,仍能让人感觉到,这里的生活充满了安逸与祥和。这种生活的“甜美”触动了我的感动神经,让我将它永远留在我的作品中。
  描写普通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通过表现“建筑”来间接的反映社会生活,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艺术表现形式。钢笔画表现建筑的能力,是没有可怀疑的地方。但是,要使我们的作品摆脱建筑画形式的束缚,走向“纯绘画”(这里专指绘画),确实是值得思考的事情。在建筑题材作品的赏析过程中,人们很难判断,哪种作品是建筑画,哪种作品又是纯绘画。尤其在钢笔画领域里,建筑题材的表现始终处于模棱两可之间。
  其实,建筑师所研究的绘画语言,主要是科学性、客观性与功能效应等要素。建筑师强调建筑画要有实用性,要与“工程”相结合。而纯绘画所表现建筑方面的题材,应该是从情感以及社会生活方面入手。画家通过建筑的描写,转而对社会生活进行主观“诠释”。这样在绘画领域里,建筑题材的作品才会有立足的空间,才有可能出现动人的佳作。
  作品《暖阳》虽然不是什么大作,但是它让我对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进行思考。在创作的道路上,只有将疑惑的问题探讨清楚,我们才能走好下一步,否则,我们将无法前行。

 

小巷 Alley

Yang YuTang 中国写实钢笔画画家 1--1990年 - 守着骨头 - 坚守着守望的博客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6 7/8 x 9 7/8 inches (17.6 x 25 cm)

  这是八九十年代东北城市常见的小巷。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居住环境没有得到同步的改善。人们只好利用自己房前左右“有效”的空间,搭建一些居住和储藏物品的用房,故此将本来宽敞的出入口,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小巷。
  小巷的生活是祥和的,小巷的时光是快乐的。小巷留给我们怀念,小巷曾伴随着我们成大。这就是我的《小巷》,一个不大的《小巷》。
  《小巷》的内容,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是,其中的含义却是深远的。因为我们进行“转述”事物,只有令我们感动才有可能感动“世界”。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去表现这条小巷,一条普通的小巷、破旧的小巷、令人怀念的小巷。
  这幅作品除了情感以外,技法方面相对于其他作品的来说,要简单得多。就这幅作品而言,很多人会觉得没有什么可探讨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它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技巧性强的作品。朦胧中我感觉到,能够让我们拼命画下去的理由,决不仅是高超娴熟的技法。情感的倾注更能让我们满足。所以,在作品的创作中,对所表现的对象倾注情感,要比单纯的技法表现,更能令人痴迷。
  情感的宣泄,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因素。艺术感染力的强弱,就在于创作时作者情感自然流露的多少。在艺术品的表现过程中,艺术家情感倾注,必定能获得相应的艺术价值,这种价值,绝不是能拿金钱可以衡量的,因为,精神世界的产物,只有用精神世界价值才可以衡量。
  《小巷》让我学会了思考,同时发现了令我着迷的“世界”。

 

窗外 Window

Yang YuTang 中国写实钢笔画画家 1--1990年 - 守着骨头 - 坚守着守望的博客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6 7/8 x 9 7/8 inches (17.6 x 25 cm)

   用钢笔画的形式表现花卉,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领域。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必将提高钢笔画表现技巧与表现能力。在我们的艺术表现范畴中,花卉植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表现题材,如果我们用钢笔画这种朴素的形式,与种类万千的花卉植物得以进行“沟通”,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由我们的作为而多彩。
  作品《窗外》是我进行的一次尝试性的研究。所谓的尝试性的研究,就是有目的地进行某些效果方面上的尝试,具有实验性的。
  在这幅作品中,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阳台上的花卉植物。虽然这不是专门题材的花卉植物作品,但是,从绘画角度出发,是具有一定价值的。表现成丛的花卉植物,除了要注意单一的花朵与叶片之间的关系外,还要考虑其构成“组”的光影关系。所谓“组”,就是把看似纷乱无章的,植物的花、叶,分成较大的、有规律的“组块”。单独将这些“组块”进行专门分析,可形成最简单的“球状”的素描关系。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技能(形体塑造分析能力、表现能力等),才能更好的“把握”画面的整体的关系。
  线的表现手法,在这里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总的规律还是有的,那就是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状态来体现。例如叶片的表现,我一般是根据叶脉的长势来确定线的排列走向的。总的方向性确定之后,在具体的表现中既要注意光与叶片的关系、也要注意叶片与叶片之间的关系。暗部的表现要注意层次感,要有深度,又不能画死。
  从尝试的结果上看,这幅作品还算是成功的。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只注重了花卉植物方面的表现问题,从而忽视了构图方面的因素。构图偏移,是这幅作品主要的弊病。

 岳桦林 Erman’s birch forest

Yang Yu-Tang 中国写实钢笔画画家  2-91年-93年 - 守着骨头 - 坚守着守望的博客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14 1/2 x 15 3/4 inches (37 x 40 cm)

  在长白山海拔1800米到2000米之间,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植物,那就是岳桦。岳桦的外形,躯干短曲多枝,树皮节理斑纹呈图案性。岳桦林是由岳桦组成的矮疏林,它们之间相亲相携,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地生长着。
  介绍岳桦林,用“山势陡峻”、“气候恶劣”、“土壤贫瘠”等词语,概括它的生长环境一点也不为过。据当地人讲,一般胸径十几公分粗的岳桦,就得需要五、六十年以上的时间,因为它们每年的生长期只有两三个月左右,其他的时间均为休眠期。
  作品《岳桦林》,就是描写岳桦在经历过傲风斗雪之后的“灿烂笑容”。这幅作品表现难度较大,整幅作品基本是用 “反表现”法进行表现的。所谓“反表现”法,就是在作画时,根据所表现对象提供的“特殊”物象条件,采用画黑留白手法,进行的一种创作表现形式。这种绘画形式是由于钢笔画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钢笔画的表现形式不能像其他绘画门类一样,可以“阴阳”相间处理。钢笔画体现暗中的亮线,只能靠在处理暗部的同时,将亮线“画”出来的办法,所以掌握“反表现”法是钢笔画创作必须具备的首要技能。“反表现”法在钢笔画的作品表现中,使用非常广泛,一般表现逆光、侧逆光等物象的钢笔画作品都采用这种方法。
  这幅作品表现的是夕阳下的岳桦林,远山的幽暗衬托着受光的岳桦林,形成了这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在其它的作品里,我也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但只是运用的量较少,占画面的比例较小,大多还是在“从外往里画”。所谓“从外往里画”,就是正常的在白纸上画上黑色的线条,进行塑造形体。而这幅作品则相反是“从里往外画”,所谓“从里往外画”,就是在白纸上画上黑色线条的同时留“白”进行塑造形体,也就是我们上面讲的“反表现”法。
  表现时,在保持着背景整体空间感的状态下,把衬托着受光的物体表现出来,而且要不断地将所衬托出来的物体,进行体量感处理。总之,在刻画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着画面的统一效果。
  从作品《岳桦林》的创作我感到,繁杂的画面处理,在表现主要物体的同时,决不能忽略“无关紧要”的细节,用“反表现”法描绘的作品最容易丢掉的也就是这些。所谓感动的东西,往往是最“不经意”的,也是我们常称为“无所谓”的东西。

雨后 After the rain

Yang Yu-Tang 中国写实钢笔画画家  2-91年-93年 - 守着骨头 - 坚守着守望的博客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14 1/2 x 17 1/4 inches (36.8 x 43.8 cm)

  就钢笔画而言,作品《雨后》的处理难度与效果是成正比的。钢笔画表现水,表现树木,表现森林,在这里都一一的展现出来了。换言之,也就是在表现这幅作品的同时,要求展现一个人全部的艺术才能与综合实力。
  这幅作品的主题是森林,但这幅作品的内涵却是生命。我没有受表面的一些“纷乱”所左右,深度行走是我所行使的使命。一个艺术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将人们的人道主义高尚理想从内心深处唤醒,使之欢乐,使之泪垂,从而使之奋进。
  所有绘画语言的基本元素,线条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在客观世界的物象中,不论是线条还是排线都是不存在的。基于这一点,在我们的意识中,要正确去理解所塑造的对象。钢笔画的线条只是一种表现语言,只有将其付诸于个人的思想和灵魂,其线条才有意义
  水在这幅作品中虽然占的面积不是很大,却有着丰富的变化。表现时,我是根据水的特有的性质来处理的,流动、反光、平静等诸因素,构成了这幅作品水的形态的多样性,把握住这些特征,再进行处理,整体上就能得以控制。在手法的运用上,要掌握住用面来表现对象的能力,就是把单纯的线,组合成各种调子的面来表现,这样,各种效果的水就会在画面中生动地展现出来。
  这幅作品中的水的表现,在控制调子的灰度上,是十分加小心的,调子越是浅淡的地方,处理就要越加注意。在林木的处理上,在保证其本身特有质感的状态下,就是要注意光线带给物体表面的变化。表现这种题材的作品,除了上述需要注意的地方外,更重要的还是整体空间感的表现,要有意识地加强或减弱作品中所表现的物体,以求统一画面的整体效果。

 荒洲 Shortage Island

Yang Yu-Tang 中国写实钢笔画画家  2-91年-93年 - 守着骨头 - 坚守着守望的博客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9 3/4 x 14 inches (24.8 x 35.6 cm)

  生命的研究虽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但是,当我们追其所以然之时,它似乎又进入了哲学的领域。到底最终应属于哪个范畴,这与我们无关,我们所要了解的就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生命”的意义。
  对于事物本身的“生命”意义,个人有不同的观点。虽然我们无法摆脱物质世界对于我们的制囿,但在精神世界却有我们自由发挥的余地。
  一般情况下,客观事物的“生命”皆属于时空宇宙,是一种自然现象,一个过程。可是,由于人类的存在与思想体系的发展,我们观念上的生命,在我们的世界里,则由另一种形式存在——精神宇宙。在时空宇宙中,生命没有其特殊的意义,仅为时空的一种过程而已。而在精神宇宙,它却有着无限的底蕴和无限的意义。
  这幅作品表达的就是我观念中的精神宇宙,一个岁月造成的自然景观。虽然这里表达的不是山峦和旷野,但也同样能传达出感动世界的“生命”信息。自然的壮举是惊人的,它所造就的“艺术品”,让人类所谓“艺术家”为之兴叹。鲜活与枯萎,腐朽与再生,生命不断地延续与“轮回”。它究竟有多么博大,只有经过了自然洗礼的人,心中才会清楚。
  为了表达心中的精神感受,在作品的表现上我采用了较为粗犷手法,尤其树干的处理,其线条既奔放且舒缓又流畅。通过强而有力的排线,塑造了所要表现的枝干“肢体”,来诠释自然中微不足道的“生命”。
  在研究过程中我认为,没有哪种表现手法更合理。所谓的“更合理”,就是画者本身对所要表达的事物,倾泻着那种真诚情绪的体现。
  要学会在杂乱无章中发现美好,在杂乱无章中寻找规律。这幅作品表现的主体,就是根干下面的“杂乱无章”,表现起来虽然麻烦但并不困难。这部分的表现,在把握住“自然”关系的基础之上,将其细节“心平气和”地表现出来。
  水的表现,只是根据杂乱枝干的倒影进行处理的。大面积的暗影,采用的表现方法,基本都是由横向线条处理而成。
  这幅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由于表现的手法过于简单,总觉得作品的表现不尽人意。可随着时间的久远,再翻看起来,那些感觉已经不再存在了,留下的只是一种回味。

 林中霜月 Cream Season

Yang Yu-Tang 中国写实钢笔画画家  2-91年-93年 - 守着骨头 - 坚守着守望的博客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6 7/8 x 9 7/8 inches (17.6 x 25 cm)

  在事物研究的前进途中,总有一些“小憩”的时候,往往这些短暂的“小憩”,总会留下一些不称心的痕迹。
  作品《林中霜月》,就是创作研究过程中的“小憩”。之所以将其称之为“小憩”,就是因为这幅作品在创作时的情绪、感觉以及表现等,都是在一段时间的“停留”之后,重新进行“调整”的综合准备。也是视之为“热身”的作品。一般情况下,这种“热身”的作品,都将被付之一炬。然而,为了便于研究,我将其保留了下来。
  创作的冲动,是所有画者的理想佳境,持有长时段的这种冲动,就是一位优秀画者的成功因子。在我们的创作过程中,一段高涨的情绪过后,随之接下来的将是一段平缓期和休憩期。在这段时期中,若想重新挑起高涨的情绪,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清醒的意识,在一段的“热身”作品过后,逐渐进入创作的理想佳境——新一轮的创作高峰。
  作品《林中霜月》本身存在的问题较多,创作时情绪状态不佳,是导致作品在内容上浅显和表现上平庸的主要原因。但是尽管如此,在基础训练的课题上,这幅作品仍具有可以研究的地方。
  在石头的表现上。我是根据石头本身所“提供”的语言进行处理的。石头的质感粗糙,棱角分明,即使是河水多年冲刷的呈圆形的石块,也摆脱不了它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另外,钢笔绘制的线条,本身就具有硬度感,所以表现类似的物体是比较容易的。
  石材的纹理,呈多样性。有横向的、有竖向的、有规则的、也有零乱的。在这幅作品中,石头的表现基本是根据石材横向纹理来进行的。横向的纹理,其用笔基本采用横向排线手法。局部有些处理手法的变化,也是根据石头“提供”的纹理走向来完成的。

 马棚 Stables

Yang Yu-Tang 中国写实钢笔画画家  2-91年-93年 - 守着骨头 - 坚守着守望的博客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9 7/8 x 14 5/8 inches (25 x 37 cm)

  马棚,是农家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设施之一。在东北农村,人们一般将马棚建在居住房屋的侧边或院落一角。马棚的形式多为正面开敞,三面有墙,上有棚盖。早些时候马棚大都是由土坯或木板所构筑。
  这幅作品表现的是山区农家的马棚。一个细雨绵绵的黄昏,天地间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在这阴冷凌乱的山区小村里,一幅美妙的画面进入了我的视野,那就是我所描绘的马棚。在经过老秋雨水的一番“洗礼”,它更显得沉稳与凝重。
  这幅作品所表现的主体,是由“自然”之木构筑而成的,其中包括木板搭建的残墙,残破的围栅,以及横倒的朽木等。作品表现木材的种类较多,纹理各异,但抓住木板的天然特性,表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了。一般的木材“自然”状态粗糙,纹路比较有规律,每块木材各自都有自己的形状、特点。表现时,我是根据木材的具体特征(纹理)和细节进行绘制的,线条的表现也都是按其纹路走向进行排列的。
  屋檐下垂的苫草,是预留出来的,在处理暗部时,将其托出。细节的表现,我进行了仔细地推敲,因为一幅作品的内容是否丰富,就在于细节刻画地是否到位。地面的处理我采用的都是横向的曲线来表现的,在处理时,时刻把握住光影的空间变化,使画面更具丰富性。


 

 深秋 Late autumn
Yang Yu-Tang 中国写实钢笔画画家  2-91年-93年 - 守着骨头 - 坚守着守望的博客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14 1/2 x 17 1/4 inches (36.8 x 43.8 cm)

   作为一个探索某种领域的人来说,成功是他所研究事物的一种暂时的结果。对于探索者来说,“成功”是不存在的,因为事物的可深入性是无止境的。我们进行某些事物的研究,在经过一段深入的探索后会发现,我们所研究的事物,正在与一些“无关”的事物相互关联着,而且这些“无关”的事物像乱麻一样相互纠缠在一起。只有当我们耐下心来,将这些“无关”的事物弄清楚,我们所研究的事物才有可能“浮出水面”。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人类为了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将繁杂的事物进行分门别类,这样做虽然有助于对具体事物的研究,但相反也限制了人们对事物与事物之间本质上的认识。由此,人类的探索将不断的继续下去。
  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着“探索”二字,在探索中极力寻找着艺术的内在生命。在这幅作品中,我尽全力用灰调来处理画面。灰调的表现,是钢笔画的难点,也是我的前进障碍。在钢笔画研究中我感到,画面的灰调越丰富,表现的能力就越强,处理各种复杂的物体就会越得心应手,展现画者的主观意识就越容易。
  灰调的处理,首先要在观念上树立意识,其次才是能力因素所致,如果观念落后于能力,那么,即使再努力,能力也不会超过观念。这幅作品在表现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探索者”的状态,因为我知道,情感上的“感动”才是我最终所要追寻的。
  未来的发展是一个“迷”,最终所能到达的程度怎样,我是没有把握的。虽然这幅作品并不像某些作品给人的视觉冲击力那么强,但就研究角度来说,它却有着重要且又深远的意义。
  这幅作品的处理仍具有尝试性,在这里我再次强调,笔墨、线条、调子以及手法都服从于人的意识与观念,意识与观念和个人的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善于观察事物,掌握和分析事物并持有准确地将事物原本诠释清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步入真正的艺术领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