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粒子现身,是否希格斯粒子尚不确定

 成为亨特 2012-07-04

大型强子对撞机给出的数据将证实一种新粒子的存在。但它究竟是不是希格斯子,还暂时无法确定。

根据《自然》杂志的消息,欧洲物理学家将于本周三公布关于一种全新的粒子存在的证据。而这种粒子是不是众望所归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官方的确认还需要更多数据来佐证。

尽管主流媒体之间仍然谣言不断,位于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粒子物理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们已经在悄悄地庆祝了。“毫无疑问,我们获得了重大发现,”来自超环面探测器(ATLAS)研究小组一名匿名的工作人员表示,“这将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里,物理学家们预测存在一种粒子,它赋予其它所有物质的质量。这种被以理论物理学家皮特-希格斯(Peter Higgs)名字命名的玻色子,是科学家为了将电磁力和弱相互作用力统一为“弱电相互作用”而引入的。它被认为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里终极的、具有决定性的最后一块拼图。

ATLAS的物理学家们在去年就看到了有关希格斯子的一线曙光,但直到上周他们才得到确凿的证据。研究人员在类希格斯子衰变为一对光子的过程中观测到了信号,这个过程是LHC在记录下的亿万次质子对撞实验中,窥测到希格斯子的最简明的方法。ATLAS的研究人员告诉《自然》杂志记者,这批数据包含了“足够多的”碰撞事件,加速电压约为125千兆电子伏,与去年数据得到的值相同。同样的信号在希格斯子的其它衰变通道中也被观测到,例如类希格斯子衰变成四个轻子的过程。

ATLAS的主要竞争对手,紧凑μ子螺线管(CMS, Compact Muon Solenoid)实验小组,同样在2012年的数据中发现了希格斯子存在的证据。据该小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物理学家透露,“实际上你一定会对我们的结论持怀疑态度,但我们仍决定在周三公布这个结果。”

理论物理学家们坚持只有当置信度高于5σ时,才会公布这个发现。这意味着发生错误的概率小于0.00003%。ATLAS探测器和CMS探测器分别观测到了介于4.5到5倍σ之间的置信度,距离可信的结果仅一步之遥。该结果与位于伊利诺伊州费米实验室、如今已经弃置的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曾经的结果相符合。

CERN的通讯主管詹姆斯-吉利斯(James Gillies)证实,在20世纪60年代构想了希格斯子机制的四位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Fran ois Englert)、卡尔-哈根(Carl Hagen)、皮特-希格斯(Peter Higgs)和杰拉德-古拉尼克(Gerald Guralnik),都会出席周三的发布会,但对发布会的内容他仍三缄其口。“事情还在发展中,”他说,“在ATLAS和CMS的发言人携手走上讲台之前,任何的猜测都为时过早。”

物理学家们如今将注意力转移到理解这种新粒子上,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确定这种粒子是否表现为提供质量的希格斯子,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否是标准模型中预测的希格斯子。科学家们首要的任务是,精确观测这种粒子在LHC的探测器中产生和衰变的不同方式。由于标准模型所预言的未知粒子可能会干扰相关的量子力学行为,希格斯子产生和衰变的速率也会随之改变。

“谢天谢地,我们已经观察到了共振现象,”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名誉教授马丁努斯-韦尔特曼(Martinus Veltman)说。他在1999年曾因在标准模型理论的贡献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现在我们需要确认,它是否表现出希格斯子所具有的性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