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方案

 尚纯纯 2012-07-04
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方案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常见病诊疗方案

血管外科诊疗方案

 

一、中医病名:股肿、脉痹

二、西医病名:深静脉血栓形成

三、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1)    好发于长期卧床或腹腔、盆腔及下肢手术后。

(2)    以肢体明显肿胀和胀痛为特点。

(3)    患肢皮温及体温升高。

(4)    患肢有压痛。

(5)    有浅静脉曲张,可出现色素沉着和慢性复发性溃疡。

2、西医诊断标准

(1)好发于长期卧床或腹腔、盆腔及下肢手术后。

(2)以肢体明显肿胀和胀痛为特点。

(3)患肢皮温及体温升高。

(4)患肢有压痛,Homans征阳性。

(5)有浅静脉曲张,可出现色素沉着和慢性复发性溃疡。

(6)深静脉彩超或是静脉造影提示深静脉血栓。

(二)疾病分期分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随着病程的延长,从急性期逐渐进入慢性期。根据病情可以分成四型:

1、闭塞型 疾病早期,深静脉腔内阻塞,以下肢明显肿胀和胀痛为特点,伴有广泛的浅静脉扩张,一般无小腿营养障碍性改变。

2、部分再通型 病程中期,深静脉部分再通。此时,肢体肿胀与胀痛减轻,但浅静脉扩张更明显,或呈曲张,可有小腿远端色素沉着出现。

3、再通型。病程后期,深静脉大部分或完全再通,下肢肿胀减轻但在活动后加重,明显的浅静脉曲张,小腿出现广泛色素沉着和慢性复发性溃疡。

4、再发型 在已再通的深静脉腔内,再次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三)病类诊断(略)

(四)证候诊断

1.    湿热瘀滞证

     证侯:患肢肿胀、疼痛,行走困难。皮肤苍白或紫绀,扪之烘热,股三角

         区有压痛,下腹壁见浅静脉怒张。患肢多伴有发热,苔白或腻,脉数。    

2.      气虚血瘀证

    证侯:患肢肿胀久不消退,朝轻暮重,沉重麻木,肤色苍白发凉,按之不硬

         而无明显凹陷,伴有青筋显露,倦怠乏力。舌淡而有齿痕、瘀斑,苔

         薄白,脉沉而涩。  

四、治疗方案(黑宋体,小四号)

一.非手术治疗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湿热瘀滞证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方剂:五神汤和三妙散加减

2.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健脾,活血化瘀

方剂:八珍汤加桃红四物汤加减。

(二)静脉注射药物治疗

抗凝:这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现代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正确地使用抗凝剂可降低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其作用在于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并促使血栓静脉较迅速地再管化。常用抗凝血剂有肝素和香豆素类衍化物。

溶栓:链霉素、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三)非药物治疗

1、针灸治疗(略)

2、推拿治疗(略)

3、熏洗治疗

稳定期可使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通络祛湿等水煎外用。

 紫草、丹皮、赤芍、半边莲、络石藤等水煎外洗伤口后,熏洗双下肢(应避开溃疡面)。

(四)特色疗法

(五)基础治疗

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

(六)本专科领域文献记载的诊疗方法整理、应用(略)

二.手术治疗

1 取栓术最常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

2 72小时内介入溶栓治疗。

3 置放深静脉滤器,防止严重并发肺栓塞

三.其他治疗(包括对民间方药、特色疗法、治疗经验和方法等以及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在专科临床科研中的应用的介绍及整理)

四.预防与护理

五、难点分析(略)

六、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显效:20%,症状明显缓解,血供恢复良好。

     有效:78%,症状明显好转。

     未愈: 2%,症状无好转。

(二)评价方法

经治疗后患者患肢肿胀疼痛症状及血供恢复明显改善,但经治疗后仍会发生间断发作,嘱病人出院后注意饮食休息及服药,穿弹力袜;定期医院复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