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吃的紙 50種口味創意上桌

 云天953 2012-07-04
                                              可吃的紙 50種口味創意上桌
 
圖片 1 / 2
可以吃的紙經主廚巧手巧思,捏出紙飯團。 (記者紀文禮∕攝影)
本報系聯合報報導,紙不但可吃,還有等50種口味;南投縣埔里鎮廣興紙寮積極研發吃的紙,打算在年底前完成「紙愛台灣.榮耀一○○(百種可吃的紙)」的目標;並已納入文建會建國100年的文化創意產業項目中。

「手工紙如果再侷限在書法繪畫用紙,一定走入死胡同」,一輩子做人工手抄紙的廣興紙寮負責人黃煥彰眼睛發亮的說,要讓手工紙變得「不『紙』可吃」。

17年前,廣興開始轉型成觀光工廠時,埔里還有廿多家手工紙廠,現在只剩六家;廣興一路從開發甘蔗紙、茭白筍紙連結文創產業概念,讓手工紙多了包裝、工藝用途,現在更找到可以吃的嶄新活路。

黃煥彰說,他和妻子吳淑麗嘗試運用各種植物纖維做紙,從煮漿抄紙到烘焙成紙的過程,堅持自然、無汙染,「不僅將危害生態的小花蔓澤蘭綠癌,變成燈罩、CD套用紙,最開心的是做出可吃的紙。」

吳淑麗說,為了研發百種台灣手工紙,她成了埔里黃昏市場最受歡迎的買家,因為她總是青菜、蔬果不分老嫩全包,一次就買一大堆,回家煮漿製紙,曾晚餐擺了整桌「菜瓜布」湯,才發現絲瓜皮最適合做手工紙。

「手工紙世界充滿驚奇!」黃煥彰說,過去手工造紙要求純潔、白淨,製紙過程都要加入蘇打水等漂白劑,堅持不添加任何化學藥劑後,雙手抄出一張張散發自然植物香味與特有的純樸新紙,還能滿足味蕾吃下肚,「太開心了」。

後續待開發的50種台灣新紙,也要全都能吃,包括茶葉紙、調味紙,夫妻同聲說:「一定會很好玩!」

廣興紙寮已開發的手工新紙,有木耳、艾草、九層塔、胡蘿蔔、秋葵、韭菜、剌蔥、薑母、過貓、芋頭等口味,還有柳丁、秋葵、胡蘿蔔、辣椒混合紙;並和曾負責國宴的埔里金都餐廳合作,開發紙麵條、紙飯團、火鍋湯底紙和乾煎肉紙等紙料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