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来闻死苦,何言身自当――北魏孝庄帝的《临终诗》 临终诗 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 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 昔来闻死苦,何言身自当。 ――――北魏孝庄帝 元子攸 天下之事,无独有偶。上一篇说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是个在刀刃下颤抖的傀儡皇帝,最后也无法逃脱被杀的命运,《被幽抒志诗》,就是他绝望凄凉的心声。而就在同一时代,北朝的皇帝也很惨,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最终也是死于非命,处境和萧纲约略相似。 一提北魏,好多人头脑中往往只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零散片段,那我们就从这里往下说,他的文化改革咱就不说了,中学历史课讲过。到了魏孝文帝的儿子元怿这一代,一个真正的“红颜祸水”开始出现――她就是胡太后。 北魏有个传统,为了怕太后“母以子贵”而干涉朝政,就立下规矩,仿照汉武帝杀死钩弋夫人的做法,留下皇子,除掉亲母。附带说一下,近来看电影《画壁》,闫妮演的“仙女头目”,居然说婴儿一出世,就要杀亲爹,看来如果母系社会复辟了,也真可怕啊! 书归正传,这个“政策”后来产生了一个副作用:北魏皇宫的嫔妃们怕生下皇子被处死,就纷纷私自堕胎甚至将初生婴儿弄死,拓跋氏的“龙子龙孙”日渐凋零。所以,到了胡太后生下皇子后,这一制度就没有严格执行,胡太后得以幸免。 然而,“报复性反弹”也来得很猛烈,胡太后果然垂帘听政,总揽朝纲。但是,她既无治国之才,又本性荒淫奢侈。北魏国内千疮百孔,四处暴乱起义。转眼间,胡太后的亲生儿子魏孝明帝已经十九岁,早就有了亲政的权力,母子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孝明帝头脑冲动,下了一着“大臭棋”,竟然下诏让雄霸一方的大魔头――讨虏大都督尔朱荣带兵进洛阳“勤王”。这不正是前面说过的,何进无谋,引狼入室,让董卓进京做乱的翻版吗?胡太后的“应招”更臭,忙乱中居然仓促用毒酒害死了孝明帝。 虽然历史上不乏母杀子的例子,之前就有过北魏冯太后毒死不听话的“儿子”(并非亲生),后来也有武则天逼死太子李贤的事情,但胡太后没有别的儿子做“储备”,本身的执政能力也不牢固。“新版董卓”尔朱荣,趁机带兵来到洛阳,把胡太后扔进黄河的滚滚浊流里活活淹死,然后聚集百官于河阴,纵兵大杀,史称“河阴之变”。大臣被杀有两千多,朝堂为之一空。 事后,尔朱荣选北魏宗亲元子攸当了傀儡皇帝。试想喘息在尔朱荣还滴着鲜血的刀锋下,这个皇帝容易做吗?历代废帝,十有八九都难以活命,何况他面对的是杀人不眨眼的尔朱荣? 权臣对付这些傀儡皇帝,往往是犹如猫拿耗子一般,牢牢地掌握在爪心,这些傀儡皇帝也往往是俯首就戮,没什么反抗能力。就算“玩点小动作”,像汉献帝写衣带诏,光绪皇帝密谋联络袁世凯等等,也是徒劳无功,反而招来更狠的拘禁和虐待。前面说过,曹髦倒是敢于亮剑了,但还是被不少人视为一介莽夫,也是失败的案例。 江湖夜雨年少时候,看光绪被慈禧太后欺负得很惨,加上当时又非常痛恨慈禧老妖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行为,就常骂光绪皇帝无能。心想,何必要联络什么袁世凯的军队?慈禧老妖只是一个老太婆耳,光绪堂堂男儿,难道就不会趁给她请安时,突然暴起发难,手刃此妪,或者将其活活掐死?慈禧一死,其爪牙群龙无首,必然不成气候。此想法一出口,就有人笑话江湖夜雨少不更事,纯属小儿之见。 但公元530年,历史上终于出现了让人拍案称奇的一页,足以让我上面的想法有了“事实依据”,干出这千古以来第一件漂亮事的,就是魏孝庄帝元子攸。 血气方刚的元子攸(时年23岁)身体内,毕竟流动着北魏太武帝神勇过人的剽悍热血,他面对骄横跋扈、拥兵自重的权臣尔朱荣。竟然制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在人手很少的情况下,于宫庭之中亲手杀死尔朱荣! 《三国演义》上写过,越骑校尉伍孚“拔刀直刺卓”,但“董卓力大,两手抠住,吕布便入,揪倒伍孚”,看来对付弓马娴熟的武将,并不是那么容易得手的。尔朱荣更是一名东征西讨的悍将,想当场除掉他,更为不易。但魏孝庄帝元子攸下了决心:“吾宁为高贵乡公(就是前面说过的曹髦)死,不为常道乡公(魏朝末帝曹奂)生!” 尔朱荣的女儿尔朱英娥本是前一任皇帝(被胡太后毒死的)的妃子,等元子攸继位后,尔朱英娥好似《让子弹飞》里刘嘉玲演的县长夫人一样――“不管县长是谁,她都是县长夫人”,继续当皇妃。因为尔朱荣权势大,尔朱英娥在后宫很霸道,元子攸什么事都要听她的,不许碰别的皇妃一指头。 由于得以“专宠后宫”,尔朱英娥不久就怀上了孩子。本来尔朱荣警惕性极高,不轻易到皇宫中去,但魏孝庄帝撒谎说皇后生太子了,身为外公的尔朱荣一高兴,就贸然前去了。 事到临头,听说尔朱荣真的要来,魏孝庄帝也不禁心跳加速,脸色都变了。中书舍人温子升负责草拟杀死尔朱荣后布告天下的诏令,提醒他说:“陛下色变”。魏孝庄帝赶快让人取来美酒,喝了几杯壮胆。尔朱荣也来得真快,这个温子升拿着诏书走出殿门时,就碰见尔朱荣气势汹汹地来了,随口问他手里拿的什么?要说温子升也真冷静,神情镇定如恒,答道:“敕书”。尔朱荣以为是日常琐事,也没空答理他,径直进殿。 尔朱荣一进殿,魏孝庄帝埋伏下的两个人,抽刀从东边偏门冲了进来,尔朱荣毕竟久经战阵,虽然吃惊,但不慌乱,他直扑魏孝庄帝而来,心想先擒住孝庄帝作人质,这样就不难脱身。岂知正像陈玄风拿住郭靖一样,尔朱荣扑过去揪住皇帝,自以为得计,不料想孝庄帝暗藏了一把利刃,突然抽出来刺进了尔朱荣的胸膛,一代枭雄尔朱荣就这样毙命了。 当然,史书上记载简略,如果拍电影写小说,完全可以写尔朱荣铜头铁额,刀枪不入,打得孝庄帝手下高手纷纷辟易,死伤狼籍,然后尔朱荣扼住孝庄帝脖子,正要将他掐断气的时候,孝庄帝手忙脚乱中拾起尖刀,一下子插入尔朱荣的“罩门”,破了他的“金刚不坏之身”,才除掉这个超级大魔头。呵呵,拍这段电影时,找我编剧啊。 可惜的是,魏孝庄帝虽然手刃了元凶尔朱荣,但是历史又重演了这样的一幕:正像王允定计除掉了董卓,却又命丧其部将李傕、郭汜之手一样,仅隔短短的三个月,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起兵攻破都城,魏孝庄帝束手被擒。 时值隆冬腊月,魏孝庄帝被关在一座佛寺里,冻得瑟瑟发抖,他求看守把头巾还给他,好略微暖和点,但招来的是一顿叱骂。沉沉黑暗里,魏孝庄帝情知无幸,他蘸着血泪写下了本篇这首诗。 “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大权旁落,帝王的生命也来到了尽头;“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和上一句意思相近,略有重复的感觉,但这是魏孝庄帝临终之语,必然情绪失控,也不必细作苛求。“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是想象死后进入幽深的地府,再也看不到光明了。而“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更是一片坟墓间的森然景致,虽然远隔一千五百年,我还是能深深体会到那个绝望帝王的凄惨心情:“昔来闻死苦,何言身自当”!对于尚在青年的北魏孝庄帝来说,以前总觉得死亡是个很遥远的事情,而现在他的生命却只剩下短短的几个时辰了。 大殿中,魏孝庄帝看不清佛像的面容,但他还是拜伏在冰冷的地上,向佛祖祈求:“来世再不做帝王!”第二天,他就被活活勒死在佛殿之中,年仅二十四岁。这是我们现代人大学刚毕业时的年龄,灿烂的人生刚刚开始,而魏孝庄帝却来到了人生的终点,无怪乎他发愿来世不再为帝王。 不过,魏孝庄帝毕竟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手刃权臣尔朱荣的事迹,足以彪炳史册,震憾千载。假设,他像小绵羊一样任由宰割,历史上肯定会出现一个由尔朱氏建立的王朝。但现在大BOSS尔朱荣“挂了”,尔朱兆虽然一时猖狂,攻入都城,弑帝逞凶,但他的“威望值”和“能力值”远远比不上叔叔尔朱荣,不久尔朱氏就被部将高欢起兵诛杀干净,于是,历史的地平线上出现了高氏北齐的桅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