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地理):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家有学子 2012-07-05

 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地理):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试题简介:

1. 试卷范围(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2. 试卷题型(选择题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适中)

4. 适用范围(二轮复习专用)

注意事项: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一、单选题(18小题)

1.从自然条件看,世界城市主要分布在

A.南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和平原地区  B.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和平原地区

C.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和平原地区    D.北半球中高纬度的近海和平原地区

2.关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和差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乡村景观复杂,城市景观简单 ②乡村功能多样,城市功能单一 ③乡村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 ④城市为乡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读我国湘北某城市略图,回答

该城市区建设发展方向最有可能是:

A.向西扩展         B.向北扩展      C.向南扩展        D.向东扩展

4.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气候条件适宜                  B.政治中心的改变

C.经济发展较慢                  D.矿产资源的开发

5.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 

此图说明该地区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约10%人口在郊外住   D.人口密度较小

6.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

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Ⅰ               B.Ⅰ和Ⅱ              C.Ⅱ              D.Ⅲ

7.下图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读图1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图2“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

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于

A.A-B时段           B.B-C时段           C.C-D时段         D.E-F时段

9.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绿色奥运”的口号与北京当前的城市环境还有一定距离。下图是“北京城﹑郊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

城区气温比郊区气温高﹐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集中 ②工业发达  ③汽车数量多  ④建筑物密集

A.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读某城市发展阶段图,完成

Ⅱ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可能增大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11.上海市提出限制新建楼房高度的规定,其目的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中的

A.城市住房紧张                 B.城市热岛效应

C.城市水体污染                 D.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12.读某城市交通道路分布图,回答

图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读下面“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

图中A、B、C分别代表何种功能分区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14.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远近关系图,读图完成

R3区域主要功能区是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绿化区

15.读城市土地利用与付租能力示意图,完成

图中甲、乙、丙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a、b、c表示三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则对应于住宅区和住宅用地付租能力的是

A.甲、c            B.乙、b            C.丙、a            D.(甲+乙)、a

16.从城市形态上看,下列各地与长春市同属一类的是

A.吉林         B.成都        C.兰州       D.重庆

17. “六边形服务网络图,甲、乙、丙按城市等级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18.下列工业区和居民区的布局,不合理的是

二、综合题(2小题)

19.读下图和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翔安海底隧道兼具公路和城市道路双重功能,该工程全长8.69公里,跨越海域宽约4200米,隧道全线共设12处行人横通道和5处行车横通道,是厦门环东海域地区发展的重要通道。2009年底建成通车后,翔安到岛内的距离将由2个小时变为15分钟的车程,缩短大约50多公里的路程。

(1)据图说出翔安的土地在隧道通车前、后租金水平的变化。

(2)据图说明翔安的土地在隧道通车前、后利用方式的变化。

(3)分析厦门市(中心)出岛通道建设对城市化、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布局的影响。

20.读下图(各功能区布局都合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带圆圈的数字代表重污染工业、轻度污染工业和基本无污染工业,则     处为重度污染工业;     处为轻度污染工业,       处为基本无污染工业。

若图中带圆圈的数字代表钢铁厂、污水处理厂和服装厂,则代表污水处理厂的是      ,钢铁厂的是      ,服装厂的是      

(2)A、B、C中,最有必要建卫生防护带的地方是      ,利用现有河道作为卫生防护带的是       。D处为              (填“高级”或“低级”)住宅区。

(3)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AE间地租水平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__。

答案

一、单选题

1.C        2.C          3.D        4.D        5.A        6.D        7.A        8.B        9.D            10.C        11.B        12.A        13.D        14.C        15.B        16.B           17.        18.D

二、综合题(  小题,每小题  分)

19.(1)翔安隧道通车后,翔安的各类士地利用租金水平将均有人幅提高。

(2)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决定土地的用途。翔安隧道通车前,翔安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为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通车后,翔安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为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以住宅用地为主。

(3)随着交通的发展,将加快岛外各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人口和城区规模,提高全市的城市化水平;伴随着岛外各区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发展转变为分散发展;商业网点向岛外各区增加、发展,也促进岛内商业做人、做强。

20.(1)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2) C    A     高级    

(3) 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