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7岁博士生的求学故事--20120705

 qinhuanwei 2012-07-07

67岁博士生的求学故事

2012年07月05日 09:24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钟静

本报通讯员 钟静

6月22日,苏州大学本部钟楼礼堂和存菊堂。

苏州大学2012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正在隆重举行。3120余名身着毕业服的研究生从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手中接过学位证书,他们中有220位同学获得学校授予的博士学位,2902名同学获得硕士学位。今天,他们毕业了!

在毕业典礼上,校长朱秀林用“树正气”“做完人”“成大业”与毕业生们赠别,鼓励他们不忘苏大“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庄严校训,传承苏大精神,永远留住当“第一等人才”的梦想,干“第一等事业”的激情,做“第一等学问”的信心,努力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在上午举行的博士毕业典礼上,有一位年长的同学格外引人注目。他身着红黑博士毕业服,虽然带着博士帽,但仍然可以看到两鬓微白的头发。当他从校长手中接过证书的那一刹那,他笑得格外开心。“非常激动,难以形容的高兴。”

他叫林水金,台湾人,祖籍福建,今年已67岁。2008年,他考上苏州大学金融系,攻读金融学博士学位,通过4年的学习,林水金顺利通过各项考试,并完成毕业论文,通过答辩,拿到了金融学博士学位。

当被问及来苏大求学的原因时,林水金说这是源于一场讲座。2006年,苏大金融系教授王光伟赴台湾讲学,举办了一场讲座,主题是国际金融。“他讲得非常好,我很受触动,就想能跟着王老师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吧。”有了这个想法后,林水金一刻也没有迟疑。2007年,林水金报名参加了港澳台的招生考试,虽然当时没有成功,但他并没有放弃,第二年他继续参考,成功考入苏州大学,如愿成为王光伟的学生。

然而,求学的过程并不容易,英语学习、电脑操作对于年过六旬的林水金来说,都并非易事,“好在经常能得到同学的帮助,有问题就跟他们求教”。为了写毕业论文,2011年,林水金开始长居苏大,他跟导师王光伟借了一间办公室,买了一张折叠床,专心于毕业论文。他常常是晚上11点入睡,凌晨三四点醒来,给家人发完报平安的E-mail后就开始写论文,“我都是站着写论文的”,他买了一个小桌子,放在办公桌上,站着写论文,他说能让自己更专心,年纪大了坐久了会很不舒适。尽管条件艰苦,但林水金还是坚持了下来,他笑着告诉记者,儿时上山下地,什么活都干,也正是当时艰苦的生活条件造就了林水金坚韧的性格。

就这样,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林水金完成了他的14万字的博士毕业论文。“他的论文让我们都很惊讶,因为这里面有相当大的数据统计工作,可能别的青年学生都未必会有耐性做得下来。”导师王光伟对于他的这位学生的论文也很是赞赏。

林水金颇感自豪地告诉记者,今年他的儿子也顺利考上了台湾一所大学的博士。“本想他和他的母亲能一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但耽误了办手续的时间未能如愿。”他希望儿子也能像他一样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不断挑战自我。“以后有机会我也希望他能到苏州大学来看看,看看江南的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