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让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对待失败

 秀水拖蓝 2012-07-08

      人生中的失败是不能避免的,问题是,一个人已经遭遇失败怎么办?办法很简单——承认失败。只有首先承认失败,然后才可能战胜失败。但是,长期以来,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给他们灌输“不服输”的精神,而不服输往往意味着不愿意承认失败,不愿意接受失败的后果。

 

家长以为这样就可以教孩子学会坚强,然而实际上大多只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孩子在“争强好胜”“不服输”的鼓动下,不是变得越来越坚强,而是变得越来越脆弱。“不服输”实际上就是“输不起”,不承认失败实际上是一种双重的失败,失败者不仅要承担失败的结果,同时也说明自己内在的精神、意志也被失败击垮了。

 

当他提醒自己“不服输"时,恰恰说明他在精神上已经输了,他之所以不服输,主要是想通过这种自我暗示来减轻心理上的失败感。而这也正好说明,一个人如果总是不服输,总是不承认失败,说明他始终不能摆脱失败感,始终难以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和预期越高,他们就越害怕失败,害怕失败就难以接受失败,难以接受失败若一旦失败,就难以摆脱失败感,甚至长期浸泡在失败的阴影中走不出来。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受失败感折磨的孩子越来越多,并且有低龄化的趋势。

 

人的一生总会遭遇很多的失败,失败的经历在孩子上小学时应该说才刚刚拉开序幕。孩子一次作业或考试没做好,或者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都有可能产生失败感。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孩子来说,失败仍是不可避免的,就像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一样。我们不能回避失败,就像我们不能回避竞争一样。使孩子产生长期的失败感的社会性原因,我们作为家长的可能无力去改变,但我们却有能力去改变孩子、去帮助孩子。

 

当孩子产生失败感之后,家长所需要做的是尽快帮助他走出失败的阴影,摆脱失败感的纠缠,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孩子“承认失败",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失败,不仅赢得起,还要输得起。

 

一个人在承认失败之后,他反而能更好地消除对失败的恐惧,使情绪迅速恢复稳定、思维进入理性状态,从而能更好地对失败进行理性的归因与总结。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有了这些,就为孩子下一次避免失败、取得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孩子成长的阶段,家长要让孩子作好忍受失败的打算,培养孩子对失败的承受力。毕竟,人一生中所遭遇的失败的次数要远远超过所获得的成功,成功与失败如果有一个比例的话,那么这个比例应该是91,经历九次失败,才可能取得一次成功。

 

家长还要让孩子知道,人生中的失败如此频繁,如果失败了又不承认失败,精神上总是无法摆脱失败的阴影,反而不利于保持积极的心态、维持健康的心理。失败了就承认失败,不承认失败,并不能表明自己坚强,只能说明自己脆弱,不能承担失败的责任,以及由此而生的心理焦虑。

 

有句话说,成功的鲜花都是用失败的篮子送来的。失败是命运赐给我们的礼物,是为我们即将到来的成功打下的伏笔,如果我们不承认失败、不能接受失败,不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获取力量,就如同把命运赐给我们的礼物白白丢弃了。

 

如果孩子能把失败视作命运赐予他的礼物,面对失败,他体验到的将不仅只是生活的苦涩,还有苦涩过后的甘甜。

 

      父母平时给孩子灌输“不要认输”的观念是对的,是为了让孩子保持斗志,但当孩子已经输了时该怎么办?应该让孩子承认失败。告诉孩子,失败了就是失败了,没必要粉饰自己,重要的是从失败中能学到什么,而且要避免下次的失败。

 

孩子承认失败,才能正确地面对失败,才能不再失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