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梵蒂冈参观圣彼得大教堂

 gjf261 2012-07-08

2012欧洲行 – 领悟就像一道光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梵蒂冈,一个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的国中国,人口仅1000人,但它却是全世界天主教心目中的圣地,每年前来朝圣的教徒不计其数,在我们这个团队中就有一位云南的阿姨,旅途中其他国家都不在乎,她在乎的就是亲自到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去看一看。

 

梵蒂冈四面与意大利接壤,而只有三面修筑城墙,正面仅有一道围栏作为两国的交界。梵蒂冈是永久中立国,但是由于宗教观念上的不同,没有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于是在附近能看到台湾驻梵蒂冈的大使馆。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由于国土面积实在太小,各国大使馆都设在正对着梵蒂冈的罗马街道上,这真是难以见到的奇观,据导游介绍,这些老房子都是属于梵蒂冈的资产,关于意大利和梵蒂冈之间的历史纠结已经不是三言两语能道明的了。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还未真正踏上梵蒂冈的领土,迎面已经被圣彼得大教堂那著名的大圆顶吸引住了,这座世界上最著名的天主教堂以其非凡的气势向人们展示它的威严。人们常说在东方旅游是看寺庙,在西方旅游不外乎看教堂,无论是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各种教堂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特征和美感,传递的理念都是爱与宽容。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我们都在抱怨当前是个物欲横流,缺乏道德底线的时代,一切以拜金为目的,这就是信仰的缺失,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信奉某种宗教并以此作为生活的标杆,而是要有一种正确的价值和道德观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欧洲,所有的教堂都不收费,无论是信徒还是游客都自由进入,而反观国内绝大多数寺庙都是经营性的,即便入内也有各种名目繁多的功德箱、算命、香烛,处处都要钱,当佛教在中国沦落到这种地步时,人们还能靠什么信仰去净化自己的灵魂?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虽然六月不算旅游高峰期,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还是很多,排队等待进入圣彼得大教堂是不可避免的,导游说最不幸的时候等上一两个小时都不奇怪。来到梵蒂冈开始遭遇第一个地陪,她负责整个梵蒂冈和罗马的介绍,凡是她介绍的景点都属于自费项目,这是境外团队游的惯例。一般而言,临行前交纳的只是基本团费,包括机票、住宿、交通,饮食或某些免费景点,一旦牵涉到付费或需要讲解的景点就属于自费项目,是到了国外单独交给导游的,同时这也是他们主要收入之一。在日本,导游会将有特色的景点打包成几个套餐供大家选择,而在欧洲则没有套餐,按选择交费,如参加人数不能过半就取消该项目。总体而言自费项目是绝无法避免但也并不一无是处,毕竟很多地方是值得一去的。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梵蒂冈有一支专门为教宗服务的瑞士卫队,我觉得他们的服装实在很像马戏团,而且在酷暑到来时难道还不换装吗?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终于进入圣彼得大教堂,这里严禁喧哗,否则会被驱赶出去。地陪给每人发一个听讲器,她小声讲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耳机清晰听到她的声音。我留意观察了一下,几乎世界各国的旅游团都采用相同方式,所以当这么多人同时容纳在圣彼得教堂里时,完全没有刺耳的嘈杂声。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当我置身于光线昏暗但气氛肃穆的圣彼得大教堂中时,整个人似乎也紧绷起来,虽然我不是信徒,也不了解天主教,但整座教堂就是有这样一种泰山压顶般的魔力,让你发现自己的渺小,让你隐约感觉有一种力量在悄悄打量自己。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进入教堂右转即可看到米开朗基罗二十多岁时的成名作——《圣殇》,或许它不如卢浮宫里的两尊奴隶雕塑那样令世人熟悉,但在教徒们的心中,这是最感人而难过的场面。耶稣倒在圣母怀中,我们分明可以从圣母脸上感觉到无尽的忧伤。后来导游曾问大家为什么耶稣死的时候已经是成年人了,而他母亲还那么年轻?没有人回答得出来,于是她告诉大家:米开朗基罗在童年时,他钟爱的母亲就患病离去了,在他心目中妈妈永远是那副青春美丽的模样,于是他将她的形象贯穿到自己的文艺创作中,化作了永远不老的圣母。后来在卢浮宫再次看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时,又听到更多关于他的生平故事,虽然他为后代留下不朽的文艺作品,但他的人生却并不如意。在了解这些后再看《圣殇》,似乎更让人感受到活生生沉甸甸的感情,顺便提一下,圣彼得大教堂中央的大圆顶同样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圣彼得大教堂是为了纪念耶稣的门徒圣彼得,他在耶稣升天后以继承人的身份继续传道,这就是教堂名字的由来。正因如此,从外面的广场到教堂内,圣彼得塑像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教堂内的青铜塑像,常年被游客和信徒抚摸,脚部已经非常光滑。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教堂内另外两件引人侧目的艺术品分别是青铜华盖和彼得宝座,这是巴洛克创始人贝尔尼尼的作品,由他兴起的建筑和艺术风格可以说充斥着整个罗马,这些都成为今天令罗马骄傲自豪的历史馈赠。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游客中不乏忠实的教徒,他们在此祈祷,或者聆听神父的教诲,椅子背后,如织的游人举着相机好奇打量,而他们则坐在那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一提到马赛克,或许很多人会先想到厨卫装饰,其实最早在欧洲,马赛克是艺术创作的运用手段,很多栩栩如生的画作都是用我们司空见惯的马赛克拼点出来的,很神奇但的确很逼真。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这不仅是一座教堂,更是艺术的殿堂,我没有能力认清并牢记所有的一切,我所能做的跟芸芸众生一样,通过影像让它们长久留在自己的记忆中。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每一座教堂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也必将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而无论如何,圣彼得教堂终将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因为圣彼得这个响亮的名字,也因为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这些卓越的艺术家,是他们共同创造了传奇。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走出教堂大门重回广场,明亮的光线让人觉得宛如隔世,这就是活生生的世界,不再宁静,充斥喧嚣,而我们都在其中奔忙劳碌着,同时渴望着心灵的平静。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有时候,领悟就像一道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洒下来,照亮灵魂深处的某一块地方,你忽然觉得有些事情该放下了,有些感觉已过去了。

 

2012欧洲行–领悟就像一道光 - 风筝 - 高原上的风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