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别人的红包要诱人

 雉水桥客 2012-07-09
2为什么别人的红包要诱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
  甲、乙两个工人在一个工头手下干了整整一年,到年底的时候工头为了奖励他们,分别给甲和乙每人发7一个红包。甲、乙二人很高兴,打开看到自己红包里装着1000R钱。然而却不知道对方的虹包里装着多少钱。
  这时工头对甲、乙二人说:红包里的钱,要幺是1000元,要幺是3000元,你们如果愿意跟对方换红包,我可以给你们当来公证,但是,你们每人要给我100元的公证费。
  甲心想:假如我跟乙交换红包,若他是1000元.我就相当于亏了100元公证费;如果他的红包是5000元,扣除公证费100元,我还净赚1900元.而这两种可能性各占50%。和乙交换是划算的。
  而乙的想法跟甲一样.也觉得换红包是划算的。
  于是,甲、乙二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愿意换。
  工头露出一丝狡诈的微笑说:真的愿意?”
  愿意。两个工人毫不犹豫地说。
  结果,当甲和乙把红包换过来一看,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他们谁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3000元的红包,还不得不各自给工头1 00元的公证费,而工头正是利用这样一个小小的伎俩,又从两个工人那里榨取了200元钱。
  为什么工头可以轻易地使两个工人上当受骗?难道是甲和乙的推理有误?
  其实,这是一次工人和工头互动的心理博弈,局势在变换,而双方的思维也应该随其变化,如果不能够敏锐地洞察局势,就很容易遭受失败。
  一开始的时候,工头提出他们的红包或者是1000元,或者是3000元,问他ffJ是否愿意交换,这时,甲和乙的推理分析是没有错误的,因此他们都选择了愿意交换。而此时,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既然甲愿意交换,那么乙就应该意识到,甲的红包里肯定也是1000元,否则他是不会愿意交换的,这样的话,就代表两个人的红包都是1000元,交换没有任何益处。而甲听到乙说愿意交换时,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两个人都够明智的话,则应该在工头第二次问是否愿意时,选择拒绝交换,这样他们就都不会受到损失。但是因为他们过分渴望得到对方可能拥有的3000元的红包,而没有意识到这些,最终被工头算计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看待和考虑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策略思维,因为很多时候,人们会利用某种惯性思维或者心理误区而引诱其上当受骗。谁都难免有一叶障目的时候,当人的理智和冷静被其他具有诱惑力的东西(例如名利)扰乱的时候,就很容易陷入别人的陷阱。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钱财二字总是会牵扯着人们的心理,特别是在人们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它就会像一团烟雾容易使人们的头脑变得模糊,甚至失去理智,被别人所利用。俗话说:利字头上一把刀,如果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获得的多,就难免利令智昏,考虑和分析问题时就不够冷静,容易使自己陷入困境。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奖购物,或者花样繁多的抽奖活动,往往会抓住人们贪图小便宜的心理,把人们引诱过来,使其为了获得一些极具有诱惑力的奖品而支付一些费用,结果却并没有得到所谓的大奖,即使获得大奖,却也会发现它并没有那么大的价值,最终落个上当受骗的结局。
  人生如博弈,如果你与对手的行为相互影响,那么彼此之间就会构成一个博弈局势。身处博弈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你运用策略思维来选择行动,避免落入别人的陷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