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莞社保疑问解答全手册

 良伴 2012-07-10
 今天(7月7日)上午,东莞市社保局局长梁冰带队参加《阳光热线》栏目,现场答复听众、网友们提出的问题。笔者在此撷取其中精彩内容,组成东莞社保疑问解答手册。更多问题,东莞市社保局将于下周六(7月7日)前进行一一回复,到时将会在此贴公布回复内容网址,敬请期待!

权威释疑 东莞社保疑问解答全手册

一、没固定工作怎样参保?

李先生:我们做装修工,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工作单位,要参保怎么办?  

东莞市社保局保险关系科长麦瑞玲:在莞参保的对象必须是职工、村居民和个体工商户。无固定职业、非东莞户籍的人如何参保,正在研究中。在莞个体工商户可以参保,用注册工商营业执照到当地社保分局办理参保手续就行了,参保对象要求是雇主或雇员。


二、人死了养老金没领完怎么办?  

周先生:人死亡了就不可以领养老金,那万一账户里还有钱怎么办?  

东莞市社保局保险关系科长麦瑞玲: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要达到15年,并达到退休年龄才可领取。领取到死亡日期为止,如个人账户仍有余额将返回给其法定继承人。
  
三、能一次性缴纳社保吗?

听众:四川达州推行一种一次性缴纳3万5,就相当于缴满15年,东莞有吗?  

东莞市社保局保险关系科长麦瑞玲:东莞是按月缴费,在单位产生劳动关系后,建立社保关系缴纳社保费。您说的情况,有部分人可以实施一次性缴费,是针对早期离开国有企业的原国企下岗职工的。广东省在1994年1月份建立了社保制度,在此之前离开国企的人员可以一次性缴费,给他们补回的机会,这对其他人员不适用。

四、能不能同时买两份社保?


王先生:家里一年花100块买新农保,我在东莞买了职工保险,能同时买吗?我不在家乡买,他们就不让我父母孩子妻子买。  

东莞市社保局保险关系科长麦瑞玲:同一时间只参加一份社保,两边买的话,退休时不可以同时享受。东莞的社保缴费标准低,但待遇水平较高,职工参保待遇高于新农保很多,建议停买新农保,因为其待遇水平较低。

东莞市社保局局长梁冰:不同地方政策不同,家乡强行要买,我们也没有办法。原则上一个人一个社保就可以了。

五、45岁以后就不能买社保了吗?


梁先生:我今年49岁了,还在厂里做,说45岁以后不能交社保了。我要继续做,不能买社保吗?  

东莞市社保局保险关系科长麦瑞玲:单位这样理解是不对的,劳动者和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只要没达到退休年龄,就必须参保,为您参保是工厂的义务。工厂以为到60岁没满15年就不为您参保,这是误解。到60岁没满15年,可以继续缴费到满15年。

六、中途断保会不会影响参保?


廖先生:我在茂名的原来单位参保了10年,后来解除了劳动关系。我来东莞参加工作,用人单位买社保3、4年。那我中途断了2年没买保险,时断时续,对我的参保情况有什么影响?需要把以前的社保转到东莞来吗?  

东莞市社保局保险关系科长麦瑞玲:对于缴费年限的计算,从养老保险来说,是累计计算的。中断的不算,前后累计计算。去年出台《社保法》规定,医疗缴费年限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只要满缴费年限,不交费可以享受待遇,也是累计的年限。


您这种情况,如果在茂名(户籍地)退休可以不转,如果在东莞退休可以转。待遇计算分地区分段计算,就算把茂名的社保转到东莞,在茂名买的那9年也是按照当地水平来计算的。

七、退保了,之前买社保的年限还算吗?  

听众:我老婆退保了,之前的年限还算吗?

东莞市社保局保险关系科长麦瑞玲:退保后表示终结参保关系,是归零了。如果之后再参加社保,重新计算参保年限。


八、医保金额不够用怎么办?

吴先生:我太太得了肿瘤,要做很多很贵的检查,医保限额一年7600块不够用怎么办?

东莞市社保局医疗保险科科长袁鹰:东莞现在设定特定门诊限额,在肿瘤治疗方面,分为非放化疗类和放化疗类,治疗手段不同,支付限额有差异。一般来说非放化疗,费用低一些。主要看后期采取什么方法,如果是放化疗类可以申请调整特定门诊限额。建议多用常规诊疗手段,有很多费用比较低手段可以替代贵药,请用好社保基金。

九、能不能在居住地看门诊?


古先生:我在常平镇买社保,但住在长安镇上角社区。有小痛小病回去工厂附近看病很麻烦,能不能在居住地附近看门诊?  

东莞市社保局医疗保险科科长袁鹰:社区门诊就医可选定就医点,主要看工作、生活以哪边为主?建议转到居住地就近服务站,解决非工作时间就诊问题。具体手续可到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请、咨询、办理。


十、小孩看病能不能用父母社保的钱报销?

听众:深圳规定,如果父母双方有社保,小孩看病可以用大人的社保来报销,东莞也是这样的吗?  

东莞市社保局医疗保险科科长袁鹰:目前东莞不行,本人买的社保只能本人使用,不能用来给他人报销。深圳专门建立了儿童的医疗保险,东莞还在研究这个政策。但是,如果是用医保个人账户上的金额买单,在东莞也可以。

十一、东莞小孩社保缴费是不是涨太快了?


网友“天涯记者”:我的孩子今年6岁,在东莞本地社区买社保。第一年才120元,现在升到了328元!我们的工资升了多少?是不是升的太狠了?社保是保障,不是赚钱的!凭什么升的这么狠,可以跟商业保险看齐了,那我们还有必要买社何吗?

东莞市社保局医疗保险科科长袁鹰:东莞医保缴费经历几个阶段发展,刚开始是固定数额缴费,跟其他因素不挂钩。随着改革深入,目前缴费依据是全市社会平均工资,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调整提高,缴费年年增长,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幅度高,是因为依据缴费基数是统计部门发布的社会平均工资,个人在社区参保是1.5个百分点缴费。基数提高了,每年缴费总数会相应提高。

十二、为什么不是金卡就只能去指定门诊看病?

市民:社保卡不是金卡的话,只能指定的社区门诊用,去大型医院要转诊很麻烦。异地社保卡不能在东莞使用,外地人在东莞看病不方便。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东莞市社保局医疗保险科科长袁鹰:东莞市内社保卡就医分2种方式,一是到社区门诊指定就诊,由社保统筹基金支付;二是自行选择合适的医院就诊,由个人账户支付。资金渠道不通,给大家感觉似乎有所限制,其实是就医方式不同模式产生的差异。

按国家目前的社保政策规定,都是以本统筹地区就医为主,确实需要异地就医的,才允许转诊,在异地长期定居的可以在当地选定医院就医。接下来,马上将实施全省异地就医联网改造,未来省内其他地区到东莞就医可现场结算报销。

    十三、社保能不能转回家?

原帖地址:我的社保能带回家吗?(点击查看)

    网友梅小姐在东莞一个玩具厂工作了5年多,当年就开始买社保,现在想取出这几年来缴纳的养老金,带回老家去。她回老家后务农,不想继续缴社保。但万一回家以后要再工作,这边退保了就很可惜,要从头交15年,退休才能拿钱……她发帖询问:“我的社保能带回家吗?”

    东莞市社保局保险关系科长麦瑞玲回答,1999年至2009年按国家政策规定允许参保人退保。当时主要是考虑到东莞有不少外来工参保,其户籍所在地社保衔接不顺畅、保障当前养老兑现而允许退保,取出个人账户里的钱。随着全国社保政策的统一实施,自2010年开始不允许退保,因为回老家后可以衔接。随着全国社保覆盖面的加大,居民、农民的社保将实现全覆盖,对每位公民都可以兑现养老保障。她提醒,参保目的是为了日后的养老保障,退保对参保人而言只是获得了暂时的利益,从长期来看是损失了权利的。

    麦瑞玲说,从2010年开始,养老保险可以在全国各地进行无缝衔接,即在就业地参保,在离开时可以将社保转到新就业地或户籍地继续参保。从2011年起,国家规定医疗保险也可以在不同地区进行衔接。

    十四、社保交钱会不多于拿到的钱?

    网友“冼月胜”在“阳光热线论坛”上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个人如果从20岁开始参保,到65岁达45年参保期,每年单位和本人按工资总额的22%缴交,每年约缴纳6000—10000元(按工资高低),再按物价上涨指数上调,加上利息,到65岁时达到35万至60万。按照中国人均寿命72岁计算,人均享受退休金约7年的时间,每月按2500元至3000元计,一年也只能领到3元至3.6万元,7年最多领取20万元。他认为,如果这样的话交得多拿得少,这样的社保制度不合理。

    东莞市社保局养老保险科副科长熊素冰回应,养老金计算与参保人缴费年限、累积缴费情况、退休当年工资水平都有关系。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高,此外养老金每年还会根据物价、工资水平进行做调整。

东莞市社保局局长梁冰表示,网友的计算是不全面的,现在政策规定女职工5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男职工和男干部都是60岁退休,不可能缴纳到65岁。在计算领回的报酬时,个人账户的资金和利息都属于个人,同时还可从社保账户中拿钱。梁冰说:“社保交钱多于拿钱的情况,据我们统计还没有出现过。”

十五、用社保在社区门诊看病转诊怎么那么难?

网友“天涯”投诉,自己在寮步下岭贝社区门诊看妇科病,门诊没有药,一直等了一个月也不给转诊。还有网友质疑转诊证明徒然浪费时间、增加烦恼,认为买了社保的人应该有看病的自由,不能局限于某个门诊才能看病。

东莞市社保局医疗保险科科长袁鹰回应,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的出发点是为了在家门口为参保人解决就医问题,是解决最基本的医疗问题,而不是解决所有的问题。社区门诊的服务能力无法与大医院相比,但国际上公认95%的病可以在社区门诊得到有效解决,从目前参保人的实际医疗需求来看,并不需要直接去大医院。
他说,东莞的社区卫生服务和门诊医疗保障,一直是保证基本医疗的制度,水平不算很高。如果大家都去大医院看病,在社保医疗缴费方面无法支持,为了鼓励大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所以设定了一定的转诊条件。若参保人有紧急病情,如需抢救之类,可不受转诊限制就近到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按规定可以报销。  

至于在社区转诊方面是否应进一步改进?袁鹰表示,目前正通过建设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信息系统实现立刻转诊,提高转诊效率、让转诊操作更方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