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力资源管理者必读:如何发奖金(精选)

 ***壁虎漫步*** 2012-07-10

第一章 要不要发奖金

前些日子,在培训中认识了亚洲最大的鞋楦生产企业的杨总,杨总见面开门见山,“薪酬呀,现在就是我的‘心愁’,尤其是发奖金成了我心愁里面的心愁。首先,到底要不要设奖金?拿多少出来发?怎么评价员工的表现?怎么挂钩?怎么保证公平……都是问题,头痛呀。”他的说法很有代表性,如何发好奖金,进而有效地激励员工,是每个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章 按照什么标准发奖金

讨论如何发奖金,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标准问题,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发奖金。如果没有一个适合的标准,奖金是无论如何也发不好的,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甚至可能起到负面的作用。所以,非常有必要讨论一下标准的问题,标准会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看起来简单,要做好却有相当的难度。

第三章 奖金发给谁

我们在前面讲过刘邦给功臣分封的故事,刘邦只给萧何等自己的亲信分封土地,剩下的臣子日夜争功,甚至还有人无奈地商量着谋反,幸亏张良给刘邦出了主意,分封了刘邦最不喜欢的一个人,这件事情才算平息下来。之前,我们从公平的角度讲述了这个问题,说是因为刘邦分封不公平导致问题的产生。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这段故事会发现还存在一个问题。因为张良对刘邦说过一句话,“按照萧何等人的模式给所有人分封下去,全国的土地都不够。”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到底要奖励谁,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所有人身上去,发奖金的时候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奖金本身就是有限的,而且发奖金本身会产生激励成本,如何让投入最少,产出最大呢?

第四章 什么时候发奖金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直接沟通了。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4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宽裕,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8颗改为7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3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4颗,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老人一看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4颗,晚上给你们3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栗子已经由3个变成4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故事很可笑,这就是成语朝三暮四的出处。同样是7个栗子,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给猴子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这就引出了我们什么时候发奖金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时机发奖金给人的心理感受完全是不同的。  在我们探讨了标准的问题、公平的问题、给谁发的问题、拿多少发奖金的问题后,我们需要一起来探讨什么时候发奖金的问题。

第五章 怎么发奖金

每个企业都有很多部门,包括业务部门,如生产、销售、采购、研发等与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部门,有职能部门,如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从管理层次上分,有高层管理者、中层干部和基层员工,不同类别的员工奖金特点是不同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企业中不同类型、层次员工奖金发放的特点。

第六章 发奖金的核心问题--公平

《史记·陈丞相世家》中,在介绍汉朝丞相陈平的时候曾经写了这样的一个故事:“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说的是乡村里面祭祀社神,陈平做了主刀分祭肉的人,分配祭肉的时候分得非常公平,大家都说,陈家的孩子分配肉分配得真是很公平呀。陈平说,如果让我治理国家,我会像分配祭肉一样公平。后来陈平真的做了汉朝的丞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