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丹江口及汉江流域奇石种类划分和赏玩的特点

 故土难忘 2012-07-11

浅谈丹江口及汉江流域奇石种类划分和赏玩的特点

丹江口老石人

    奇石是一门发现的艺术。石头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奇石的美、形似和神似等,都是要靠人去发现的。其实就是一些活物的美与丑的事和物,也是要靠人去发掘。比如说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也还是要靠人的眼睛去体会去认识的。石头也一样。汉江奇石的美特别需要人去发掘的,它不象有些河流(比如乌江)的奇石的漂亮程度在那里摆着在,有时候一眼就能看出奇石的美。笔者这些年的感受是汉江奇石的发现过程特别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有时候捡到一方好的奇石,当时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有时心里激动得不得了,有时心里又慰帖得不得了。
  丹江口市,地处湖北西北部,汉江中游,是汉江支流丹江和汉江的交汇地。地层岩石主要有:沉积岩,火山岩,砂砾岩,泥岩,含碳页岩,硅质岩,辉长、辉绿岩等。这里不仅有得天独厚的奇石资源,而且其奇石颇能代表汉江流域的奇石特点。其主要品种有:象形石、画面石、文字石、碧玉(玛瑙)石、汉江彩石、汉江红、绿陶石(俗称彩陶石)、火爆石(俗称骨架石)等。所含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和硅。丹江口市出产的奇石,几乎概括了整个汉江流域的奇石种类。

  下面,本人结合奇石照片就各类奇石的特征和赏石特点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敬请广大的石友们批评指正,以共同学习提高。

一、象形石
  所谓象形石,即外形石,就是要在外形上象某个物体、动物、人物等,或者有其独特的形状如细长型、薄片型、圆形、方形、三角形、甚至半圆型。

      由于地质作用的原因,有的是一次形成,有的是二次形成,经过亿万年洪流的冲击与磨砺,聚天地之灵气,化日月之精华,而留下今天这样的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象形石。


  赏玩象形石首先要看形体比例是否得当,厚薄是否适中。其次、要看石身有无累赘之物或大的缺失。如果一个象形石有多余累赘或有明显的凹缺,则极易造成奇石的畸形。再次、象形石要看有无眼睛、动感、色彩。这里的眼睛并不是单指人物、动物的眼睛。因为奇石有时候可能只会象一个物体而并不象一个动物或人物的。而物体并没有眼睛的。这里的眼睛,是指象形石的视觉中心,即画龙点睛之处。动感可谓象形石的生命。有动感的象形石,不仅表现在举手投足之间,更多地是体会在细微的变化之中。有动感与否,即是生与死、灵与肉的区别。请注意,静感也是动感!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注意。有时候一个象形石完全没有动感,但却有很强的静感,其灵性跃然石上。这种很强的静感,其实也就是一种动感。如一些观音石、高僧石。
  汉江流域象形石的主要石种为釉光青、勾纹石、碧玉石及各种石英质、砂质、泥质奇石。釉光青是汉江及其支流河里所特有的一种水冲度非常好的黑色卵石,其表面乌黑透亮如镜,如笔者的一方象形石《海豹》:
       玩象形石的人很多,有些人特别追求象形石。但笔者认为,奇石赏玩里应该有一个公认度问题,特别是玩象形石,公认度就更重要的了。这里,笔者提出一个公认度观点,也许在奇石界开了一个头,至于公认度说法在奇石界是不是有公认度,还有待广大的奇石玩家研究。那么什么是公认度呢?就是大多数人包括一些不是玩石头的人公认了这方奇石的玩法。换句话说就是大多数人公认了石主对于该石的读法。有时候一个玩家说自己的某个石头多么多么象某个物体或动物,其实大多数人认为并不象的,这就是公认度不太够的了。如果一方奇石经过收藏者的提名、提示、或者题诗、题文后,大多数人认为还真是那么回事,那么这方奇石的公认度就算是可以的了。而象形石的收藏者的意念中的形象有时候会和公认度形象相差十万八千里的。笔者以为这里还有一个神似和形似的结合问题。有的石头除石主外都认为什么都不象;有些石头初一看,似乎有些象,但细一看却又不怎么象了,这就是形似而神不似;有的石头初一看有些象,再一看更象了,这就是形似和神似兼而有之的了,即所谓形神兼备。比如笔者的一方象形石《路漫漫》:[atta


  象这样的奇石就是形神兼备的了,其形态动感是多么地生动!给人的视觉上的冲击是多么地强烈!笔者当时有诗赞曰:



长路漫漫尘土扬


低头赶路常思量
途不在远在于行
走遍天涯演沧桑

  但象形石总起来说,精品并不多见,要多见也不能称其为精品的了!所以有时候个别石友硬要说自己的石头象某种有形对象时,笔者亦可以理解。但奇石终归还是要拿出来让大家看的,所以客观性、公认度还是应该多多注意的了。
]


二、画面石


  为了简化奇石的种类,本文的所谓画面石是泛指的,即凡是不属于象形石的,只要是在奇石的表面上形成画面、意境的就都属于画面石,包括浮雕石、凹凸面奇石等。
  汉江流域的画面石在所有奇石中,算得上是比较独特的了。它通常是由两种以上的石质结合而成的。以黑白为多。其形成方式有两种可能:一是黑白两股熔岩结合冷却后形成的,二是一种先成的岩石有裂缝,后被另一种熔岩填充后所形成。当然了,都要经过破裂后滚到河里经千万年的洗礼才能形成今天的奇石的。汉江画面石由于有这种形成的原因,所以其真假一般不会有疑问的。
  赏玩汉江画面石主要是要看它的构图。而一方奇石的构图因为完全是天然的,大自然再鬼斧神工也不可能象画家一样按照人的想象进行创作。所以要想十全十美是不太可能的。笔者以为,赏玩汉江画面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构图的美感如何。奇石在相当程度上有着艺术的属性。而既然有着艺术的属性,对于我们玩奇石的人来说玩石就应该算是一门艺术。那么奇石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当然是不能离开美学的了。这里笔者为什么要说美学而不是说美感呢?这是因为美感的内涵似乎只有美感而已,好象只是眼球的美感,即所谓的漂亮。而美学是从艺术层面上说的,它不光是眼球的美感,而是上升到一个艺术的角度来说这方奇石的美的。有时候,一方奇石看起来似乎并不是美的,并不漂亮,有些甚至看着还有很强的丑感。但却能给人以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心灵的冲击。这种奇石就是美的,如丹江口资深玩家毛家明早年的一方《奇丑无比》:

        不光是画面石,其他所有的奇石都这是个道理的。古人云:瘦、漏、邹、透、丑,尽管只是对少数种类的奇石说的,但也确实道出了少数奇石的美学属性。当然了,古人的这种说法,在笔者看来,已经不能概括今天的奇石美学的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本文不加评论。


  (二)、主要构图成份和次要要构图成份层次感要强,要分明。有很多汉江画面石都是一抹黑,层次感不强,有些甚至没有层次。
  (三)、色彩对比度要强。有些汉江画面石的构图很好,但却对比度不强。特别是比例不太合适不太协调。如黑的部分很黑,但白的部分却很细,所以对比度提不上来,更不用说什么协调不协调的了。象这样的石头哪怕构图很好,但依然不能算是一方好石。拿笔者的对比度和协调性都非常好的《金蛇盘石来说 ,如果这条金蛇即白(因氧化作用应该称为黄色)的部分很细的话就不太协调的了,那就不能说是一方好石的了。



  笔者发现,在汉江丹江口的个别玩家的奇石赏玩中(可能全国都有)有一个误区:似乎对于奇石非要找出一个所似的对象不可!笔者以为,其实有时候,一方好的奇石并不需要它非要象一个什么东西。只要它能给人以视觉的冲击,给人以心灵的慰藉,给人以情感的愉悦,给人以思想的翱翔……这就是一方好石。笔者见过个别(还是)资深玩家,非要把自己的某个石头说成这里象什么那里象什么,甚至都到了毫米级的了,这样就有些过了。当然了,心情可以理解,各人都把自己的石头当宝,但笔者以为,玩石头还是应该客观一些,要不然公认度就无从谈起了。


三、文字石


  和汉江画面石的性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它所形成的画面是文字。请欣赏笔者的《纪》字石:


 


笔划清晢,行云流水!汉江流域的文字石是最有特点的了!


四、碧玉石


  丹江口的玩家称为玛瑙石。主要是因为这种奇石的硅的成份相当地高,即所谓的玉化了的石头。一个明显的特征是石面上有指甲印。从广义上说,这就是一种玉石。所以笔者效仿外地石友直接把这类奇石称为碧玉。其主要目的是想和北方的玛瑙石有一个明显的区别。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在地球的岩层圈中,含硅的岩石差不多占到了70%,所以不要以为含了硅就有什么了不起的了,丹江口有个别石友甚至把这种奇石说是宝石级的石头等。笔者以为,对这种奇石称为玉化了石头还是好一些的。长江流域好多地方就直接称此类奇石为碧玉,笔者就认为这种称谓很准确。所以本文就用碧玉来称谓。汉江流域的碧玉石的色调非常丰富,主要有:红黄色、酱色、黑色甚至还有白色。碧玉石的硬度非常高,质地也就非常好。这种奇石主要是赏玩它的色彩及形象、质地。


五、汉江红和汉江彩石



  汉江红,红色砂砾岩。汉江红是汉江的名石之一。其特点是红色特别鲜艳,甚至有人称其为汉水鸡血石,笔者以为这种称谓似乎牵强了些。写到这里,笔者似乎是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有些石友对于本地的奇石资源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没有认识到本地奇石的特点和不足。总把本地的一些石种说成全国名石石种的名字,如丹江江北太湖石、丹江彩陶石、汉水鸡血石、七彩玛瑙等。但这样说好象只能适得其反的。笔者认为,自己说的并不算的,应该是广大的石友们说了才算的。这就是为什么笔者要提公认度的问题的了。再说了,把本地的石头说成是别的石种的名字,也会把我们丹江口及汉江奇石的特点给抹掉的了!有句话叫:只有是民族的才有可能是世界的!笔者套过来这么说:只有是本地的才有可能是全国的!甚至是世界的!要没有本地的特点,那还有什么玩头?!





  汉江红里的精品即地石部分质好、表面光滑、水冲度好的不是太多。大多数汉江红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水冲度不够,表面粗糙,地石部分的石质不好。汉江河里倒是有一种红石头--红碧玉是非常好的,通体透红黄,玉化感强,但不属于汉江红这个石种的奇石,而是属于碧玉石类的。


  汉江彩石有两大类,一类是红、黄、绿等颜色的泥石,质地非常细腻。另一类是五颜六色的沉积岩所形成的石块(本地有玩家称为七彩玛瑙),但这类石头可能滚到河里或出地面的地质年代不算太长,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水冲度,要玩的话通常需要打磨。

  汉江彩石和汉江红主要要看石头的色彩的艳丽程度以及色彩的层次、构图、对比度等。笔者认为玩这种石头很简单,就是看着越艳丽、越美、越漂亮、对比度越好的就越是好石的了。所以这种奇石是当礼品送人最好的选择了。

请欣赏徐森林先生早年所收藏的一枚《红红火火》:


六、绿陶石


  绿陶石是笔者给起的名字。本地玩家称此石为彩陶石,说此石有陶化之感,而笔者认为此类石头其实并没有陶化之感,只是一种非常细的泥质。笔者认为“彩陶石”这个称谓不准确。除了极个别的因含有极细的石英脉和硅脉的可以勉强称为彩陶石外,其实丹江口的大多数所谓彩陶石并不能被称为彩陶石的,而是应该归为汉江彩石(绿彩)一类的。如果非要称陶石的话,那就叫绿陶石吧,这样准确些的!因为这里的绿陶石很少带有别的色彩的,大多数只是绿色这一种颜色,外形上也没有多大的变化,即在象形方面也没有多少独到之处,产量较大但精品极少。


       笔者想再说一次:这类石头应该归类到汉江彩石里才是对的。但现在好象已经叫成型的了,不容易改过来的了。那就只改一个字:不叫彩陶石而叫绿陶石。


七、火爆石


  本地玩家称此种奇石为骨架石。襄樊王学超先生将此类奇石命名为火爆石很有见地,已经为广大的石友们所接受。但笔者不同意王学超先生对火爆石产地的论述,先生说火爆石只有在格垒嘴(南河河口一带)以下才有产出,笔者以为此说缺少调查。因为在汉江丹江口河段火爆石也时有产出,并且有些还是有一定的水冲度的。笔者以为虽然汉江支流南河及南河与汉江的交汇处可能是其主产区,但汉江流域中上游应该都有产出。                   火爆石的成因应该与火山有关,笔者猜想可能是火山熔岩颗粒遇到了水或液态硅等液态物质后所形成的。欣赏此种奇石笔者以为应该主要看其圈图的布局是否给人以美感和视觉上的冲击。请欣赏笔者的《远古的述说》:


 


  这种奇石也是汉江及其支流的一种独特的石种。别处很少有见到此类奇石的。笔者甚至认为这才是汉江的真正的名石,象汉江红,别处有长江红,三江红,汉江红一般都比不过它们的。倒是这种火爆石,笔者还没有发现哪里有火爆石超过我们汉江的。笔者建议:作为汉江的奇石玩家,我们应该好好地宣传一下火爆石才对的!


 八、其他


  汉江流域还有好多石种的,虽然产量不大,但却非常有特点。如岩石和石英的结合体,如果形成好的构图,就会成了一方非常精的奇石的。如笔者的一枚《寂静的森林》:

因为有狮子王的存在,大森林寂静了!、


  再如古珊瑚虫(?或蠕虫?)化石,也是很有特点的。笔者个人以为,这类化石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化石的了,已经成了完全的石头了。因为此种化石的地质年代太长,由于岩层的压力及物理和化学反应,化石已经完全没有化石的性质的了,只是留下了一点点的珊瑚虫或蠕虫的痕迹的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