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们为什么爱看宫斗剧

 七洲同心 2012-07-12

她们为什么爱看宫斗剧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朋友 分享到腾讯微博 作者 /曾于里来源 /《中国改革》插画 /Exit Man



2011年的电视荧屏上,除了火爆的穿越剧、谍战剧,宫斗剧也颇为红火。《宫锁心玉》《倾世皇妃》《美人心计》《后宫》在各大卫视轮番播出,并收获了相当不错的收视率。2011年年底"限娱令"发布后,宫斗之风才有所收敛。但是,2012年上半年,《宫锁珠帘》《凰图腾》《武则天秘史》等剧集再次引发观众追捧,而《后宫甄嬛传》获得的巨大反响,则让这类题材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收视数据、网络点播数据以及网络贴吧、粉丝性别调查结果均显示,宫斗剧的收视人群主要是女性观众,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与行业。为什么女性观众如此热衷于宫斗剧?《后宫甄嬛传》走红除了"五大靠谱"(剧情靠谱、表演靠谱、道具靠谱、服装靠谱、音乐靠谱)之外,是否还有什么别样的因素?宫斗剧这种影视题材本身的优劣见仁见智,如果将其视为一个文化样本,却能反映出独特的社会心理机制。

多变的女性形象

宫廷斗争,上演于深宫内院。在那里,众多佳丽的生活,仅围绕着一个人——皇帝。通俗地讲,宫斗剧讲的是女人们为了获得皇帝宠爱而互相争斗倾轧的故事。它的题材本身就具有深长的意味,关键即在于"斗"。很难想象,在一个女权意识充分张扬的社会,宫斗剧这种题材会有市场。可以说,宫斗剧是中国封建社会"夫为妻纲"的残余物,女性不具主体性,只能依附于男性,由男性决定她们的权利范围和生活空间。这样说,自然不是用现在的标准去苛责剧中的甄嬛等人,只是说,21世纪的女性观众对于这种"夫为妻纲"定位的宫斗剧如此沉迷,津津乐道,乃至有种种角色代入的体验观感,实在匪夷所思。如原著作者流潋紫所言,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后宫梦。显然,她们的潜意识中深受男权思想影响,对于这种依附性角色定位习焉不察。

百度"甄嬛传贴吧"曾发起几个诸如"你最喜欢的女主角"之类的投票,甄嬛、沈眉庄轮流坐庄榜单首。令人讶异的是,第三名均是华妃华世兰。记得该剧的前40集,正是华妃得势之时,她飞扬跋扈、心肠歹毒,是贴吧粉丝集体攻击辱骂的对象。但是,从华妃失宠开始,特别是当观众明白皇帝对华妃一直都是虚情假意时,她们开始纷纷同情华妃。最后,当她悲痛地自尽时,贴吧里哀嚎一片。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理由只有一个:毕竟她是真心爱皇帝的,皇帝却从来没有爱过她。这时,观众们俨然已经忘记,仅仅因为皇帝多看了她身边的小奴婢一眼,她就将其杀害了;观众也忘了,她怎样折磨沈眉庄,并将其推入荷花池企图置她于死地;她又是如何残忍地杀害了年纪尚小、天真可爱的淳常在;也忘了为了牵制贵人,她又是如何折磨她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华妃的所有令人发指的恶毒行为,在她被她深爱的男人辜负的那一刻起,便都得到了豁免。换言之,在观众眼里,再没有什么样的罪过比一个男人负了一个爱他的女人更深的了。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女性意识得到张扬,实际上却恰恰相反,对背叛刻骨的痛恨源于对男性绝对的依附——在男女关系中,主动权掌握在男性手里,女性只能乞怜男性的回报,对于男性的背叛行为,她们至多只能给男性以道德谴责。观众对华妃态度的180度大转变,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女性——即便是21世纪的女性,在男女关系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以及她们对于平等爱情的强烈渴望。她们从华妃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别人的故事中,流下属于自己的眼泪。正是这种强烈的惺惺相惜感,导致她们对华妃品性的价值判断失去了基本标尺。在她们眼中,华妃不再是那个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毒妇",而只是一个敢爱敢恨、却被她深爱的男人无情抛弃的可怜女人。

驳杂的女性意识

可以说,宫斗剧首要是折射出女性难以摆脱传统社会对她们的角色定位,她们久而久之对此也"甘之如饴"了。当然,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它所包含的文化诉求绝非单一的,而是驳杂不纯,甚至相互矛盾的。比如,宫斗剧中也不乏女性意识的张扬,这种张扬甚至走到极端,成了自恋。

沈眉庄虏获大批女性观众的心,并非没有缘由。起初,她和所有后宫女子一样,乞求得到皇上的宠幸,也将皇上当做是惟一的依靠,因此内敛沉着、百般谦让。饶是如此,她还是不幸落入华妃设计的圈套,皇帝一怒之下将她降为答应,即后宫较低的品级,并被禁足,几乎性命不保。这次沉痛的打击之后,沈眉庄便看开了一切。她认清了皇帝的薄情,即使再恩爱缠绵,对于帝王来讲,从来不会长久。经由甄嬛帮助,她得以洗清冤屈,复归原位,但是已经对皇帝不抱期待。她自立于红尘之外,心灰意冷地看着一切。后来,她对温太医心生情愫,不惧欺君之罪,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可以说,沈眉庄性格的转变过程,可以视作一部女性意识的进化史。沈眉庄能获得绝大多数女性观众的认可,某种意义上,也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

当然,这种张扬之中,也不乏自恋——一种女性对自我的完美想象。评论家李美皆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女性自恋主要表现在,致力于营造女性难以抗拒的自我魅力以及性感之美,自我赞美,对女性"无限被爱"情形的过分渲染等。在影视剧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自恋模式,首先,身边一定有那么几位痴情的"高富帅"无怨无悔地忠实守候(特别是韩国出产的某些偶像剧,比如《最佳爱情》之类的);其次,女性经过几番历练成长,一路晋级,蜕变为完美的成功女性(比如2011年大热的《回家的诱惑》)。很明显,甄嬛也是这种意识的产物。有温太医的一往情深、真心照料还不算,还有一个风流倜傥、在关键时刻及时出现的白马王子果郡王。果郡王对甄嬛的情感,被编导浓墨重彩地刻画,完美得令人难以相信。甚至,有了两位侧福晋后,果郡王仍一心牵挂甄嬛,最后不惜为了甄嬛牺牲自己的生命,简直是一个女性魅力的神话。甄嬛的晋级虽然一路坎坷,但是,她有忠实的女仆、有痴心的帅哥,外加绝世的聪明才智,最后终于在皇上病重时激死他。这一幕网上的讨论可谓激烈,粉丝群一片喜庆,真是大快人心。最后,甄嬛虽然已身心俱疲,但是好歹也成就了一番事业。果郡王的一生痴情,甄嬛的一路晋级,确实是让女性观众扬眉吐气的设计。但究其实际,一切不过是女性一场自恋的白日梦而已。在一个"剩女"时代,甄嬛这类完美女性,给了那些"愁嫁"的都市女性心理上的补偿性满足。

斗争哲学的存在基础

一方四角天空里,那么多女子,就一个男人,不得不斗——嫁祸他人、害人投毒、闺蜜反目等招数轮番上演,难怪观众普遍反映宫斗剧好看。

各种阴谋暗算在《后宫甄嬛传》中运用得炉火纯青,以至于有不少人将该剧称为清宫版的《杜拉拉升职记》。一位网友写道:"甄嬛刚刚入宫,就好比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父母的关系进入到一家很大的企业!……为了保全职位,在不断的工作中步步小心仔细,拉拢同事,建立自己的战线,开始反击,终于扳倒了最大的竞争对手,成为了老板眼前的红人。"此外,这部电视剧还演绎出了"职场CEO成长史"等多种版本。网友们还从《后宫甄嬛传》总结出一套套办公室准则,理出一个个职场人物关系表,条条框框颇为清楚,方便观众按图索骥。这一点,真是颇受广大白领女性的喜爱。

宫斗剧当中斗争哲学的普遍和盛行,反映出物质生存观在女性观众中的盛行(当然,这绝不止于女性观众)。此类生存观秉持的信条是,现世是危险的,人心是险恶的,谁也靠不住,只有物质和权力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其直接结果,乃是人际关系的彻底物化和劣质化。人们普遍夸大人性中的恶,将人降低到赤裸裸的物质层面,有意无意地忽略人性中善与美的一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化为有利用价值或无利用价值,有威胁性或无威胁性等几个类别,为了虚名微利,整日生活在斗争的漩涡中,勾心斗角,心力交瘁。这种物质生存观,在乱世和价值迷惘的过渡期最易盛行。其源头很难探清,但是,若说起类似生存哲学的祖师奶奶,张爱玲肯定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张爱玲及张爱玲风格的书影作品,从上世纪90年代死灰复燃,直到现在仍然热度不减。对张爱玲作品有所了解的读者,不难发现她笔下展现的人生图景多是灰扑扑的。对她小说中的人物而言,生存是第一需要,并几乎是绝对和惟一的需要。它遮蔽了生活中精神向度的追求,生存的根基直接建立于物质之上。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基本看不到真情者,也无反抗者。她们都甘愿臣服在物质生活之流中,毕竟还有更大的毁灭要来,还是安安稳稳地做饮食男女最重要。管他虚情还是假意,只要是个可依靠的男人就一了百了了。

宫斗剧与张爱玲,其生存哲学向度是相似的。每一个进入后宫的女性,迟早都会知道,没有永恒的姐妹,没有永恒的情爱,只有永恒的利益,皇上的宠爱才是一切。整部《后宫甄嬛传》从头到尾就是几个妃嫔、答应之间无休无止的算计和斗争——安陵容一开始与甄嬛情同姐妹,只为争宠,就屡次三番陷害甄嬛。即便一开始单纯善良如甄嬛,在残忍的后宫争斗中,也不得不变得凌厉凶狠起来。

这种"人斗人方为人上人"的斗争哲学,被认可和广泛传播,显出了物质生存观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影响力。同时,我们还需要警惕,虽然改头换面,身边还有许多早就应当被摒弃,却从未消失的糟粕。

略微思索之后不难发现,宫斗剧深受观众喜爱并非没有缘由。一方面,它展现的多重、驳杂的女性意识,符合当下女性自我认知当中的矛盾性。另一方面,它的物质生存观和斗争哲学又迎合大多数人(当然包括职场人士)的生存状态。以《后宫甄嬛传》为阐释样本,并非简单否定《后宫甄嬛传》。作为一种通俗类型剧,《后宫甄嬛传》确实无愧于其"甄之后再无宫斗"的称号,我们自不必用精英文化的标准苛求它。只是,《后宫甄嬛传》的走红背后隐藏的普罗大众的心理诉求,却值得我们驻足反思。它深刻地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女性意识进步步履维艰,"主流价值观"软弱无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