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湘在线---从改善心态做起

 徐徐读书 2012-07-12
从改善心态做起
 

郭光文

 

2012-07-06 12:31:24  来源:(2012年第13期)

 
 
 

发表评论

 

 

当前广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绝大多数都能正确对待职务升迁,立足现有舞台,为党和人民奋发建功立业。但也毋庸讳言,极少数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缺乏正确认识,存在不良心态。心态决定状态,胸怀决定情怀,眼界决定境界。从改善干部消极心态做起,培育干部积极向上心态,对于提振干部精神状态,焕发干事创业激情,无疑是件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克服怨天尤人心态,正确对待组织考验

我们有些同志看到自己不能提拔重用,总认为是组织不公平,不是埋怨组织无识珠的慧眼,就是责怪领导不愿甘当伯乐。

持有这种心态的同志,既有对组织关心爱护的淡忘,又有对组织公平处事的不解,更有对组织决策的误读。事实上,任何一个干部的成长都倾注着组织的深情关爱。没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政治上永远翻不了身、知识上入不了大学门;没有党和人民有意识的培养教育,我们加入不了党的组织,更当不了领导干部。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干部,不管他的职位有多高、能力有多强,如果他离开了组织,就将一事无成。应该说,随着民主法制的增强和用人程序的规范,从整体上讲各级党组织在干部使用问题上是公正的。比如各级党委任命干部时,首先是在单位出现缺额和干部基本条件具备时才启动程序的。接着就是个别酝酿,反复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初步人选确定后,再到任职单位进行多种形式的考察,然后经过组织人事部门综合考核,再召开党委常委会采取票决制表决,这以后还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公示,最后才正式发文任命。在这里用上“过五关斩六将”这个词是没有夸张的。而且这个程序对任何人都是公平公正的,无一例外。

 

克服投机取巧心态,正确认识官场生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议论:某某的“官”是在纸醉金迷的交易中“买”来的;某某的“官”是在投怀送抱的情场里“玩”来的;某某的“官”是在你争我夺的牌场内“赌”来的;某某的“官”是在觥筹交错的酒桌上“喝”来的。有的甚至把自己不能提拔重用的原因归结为没有送钱,没有投怀,没有吃喝,没有打牌。

应当充分肯定绝大多数干部是凭德才条件和工作业绩获得提拔重用的。当然,我们并不能由此否定存在上述极个别现象。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有这样的极个别现象,就以偏概全,把整个社会说得“一团漆黑”,否定官场的良好“生态”,尤其不能因此就抱着投机取巧心态,去铤而走险。

其实,无论是买官者,还是卖官者,最终暴露是必然的,不暴露是偶然的。正如陈毅同志当年所说的:“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众目睽睽在监督。”比如说,以一个地级市的书记和市长为例,围绕他们的是千千万万双眼睛,是从不同角度盯着的。其中既有普通的群众,也有各级的干部;既有组织的监督,也有社会包括舆论的监督。作为生活和工作在这个监督环境中的书记和市长,如果没有坚强的“慎独”和“慎微”精神,出问题就是迟早的事情了!如果有了这样的认识,就能顶得住金钱的腐蚀、美色的诱惑和牌场的争斗、酒桌的熏染!这样克服侥幸取胜的心态也就会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克服盲目攀比心态,正确看待个人得失

有位哲人曾经这样说:“人生在世大都感觉很累,其实这个累,一小半是为了生存,一大半是源于攀比。”有的同志不是感到自己仕途没进步,而是认为人家比自己进步快。在这种不良心态下,往往滋生出形形色色的攀比现象。

有的同志与当“大官”的攀比,感到自己的职位低了。一些同志当科级干部时,见到县级干部后感到自己的官“小”了,职位“低”了;当上县级干部后,见到厅级干部时又感到自己的官“小”了,职位“低”了;当上厅级干部后,见到省级干部时还是感到自己的官“小”了,职位“低”了。终日为官职所累,不能自拔。因此,无论是从防止权力欲望膨胀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保持个人身心健康的目的着想,我们都必须克服这种心态。首先要看到官位设置的特殊性----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官位的设置一般都是采取宝塔形结构,即下面大,上面小,也就是说官位越往上走数量就越少,相应地获得的几率就越小。其实官职大小是相对,以部队的一个正师级干部为例,如果往上看,这个“官”是很小,因为在他的上面还有副军长、军长和大军区副职、正职以及中央军委副主席、主席。但是往下看,这个“官”却很大,因为在他的下面依次还有副师长、正团长、副团长、正营长、副营长、正连长、副连长、正排长、副排长、正班长、副班长以及上士、中士、下士等14个“层级”。所以,我们说师长这个职位相对大官来说是个小官,相对小官来说却是一个大官。

有的同志与坐“飞机”的攀比,感到自己的进步慢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把民主党派、妇女干部和年轻同志在政治上的“小步快跑”,称之为坐“飞机”。有这种攀比心态的同志,不仅没有认识多党合作、参政议政是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而且没有理解妇女的翻身解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尤其没有看到“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古人”的自然规律。如果我们从大局出发,以事业为重,那么我们就应当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

有的同志与“大款”攀比,感到自己的待遇低了。一些干部与那些发横财的大款们比,总感觉自己的待遇低了。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现在的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报酬,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权衡,虽然不是很高,但也不属低的范畴。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当官”与“发财”的关系要有正确的认识。众所周知,我们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个人特殊利益。熊掌与鱼历来是不可兼得的。据说在早年的黄埔军校大门口,曾贴有这样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大批仁人志士由此踏上革命征程,后来继而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

 

克服浮躁不安心态,正确把握成才规律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沿着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由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又比如一年四季的气候,就是按照从春天的温暖到夏天的炎热,从夏天的炎热到秋天的凉爽,从秋天的凉爽到冬天的严寒的变化更替的。一个干部大致都是经过普通干部、科级干部、处级干部,乃至更高级别岗位历练和经验积累,逐步成长起来的。人为的“拔苗助长”和天真的“跨越发展”,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人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就带回家去,蛹壳上出现裂缝,蝴蝶挣扎了许久,一直出不来。“好心”的老人便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面世后,身躯臃肿,翅膀平扁,根本飞不起来。原来蝴蝶必须在蛹中经过痛苦的挣扎,直到双翅强壮后,才会破茧而出。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不经过奋斗、挫折、磨炼,是很难健康成长起来的。

有的同志,一天到晚不是静下心来拼命干事,而是绞尽脑汁想着当官。至于“一年干,两年跑,三年四年不能提拔重用就变着法子找”,已经成为一些人认同的“潜规则”。其实,任何事物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是量变的结果,突变是渐变的必然。当官同样如此,一般来说,一个干部只有当经验、业绩和威信等累积到一定程度,同时又有岗位需求时,才有可能得到提拔重用。成语中的“炉火纯青”、“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等等,都是讲的这个道理。如果我们能够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问题,那么浮躁不安的心态是不难克服的。

(作者系中共邵阳市委书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