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辅助生殖技术的十大并发症及其防治

 acer8168 2012-07-12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指通过对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进行操作,达到帮助不孕症夫妇实现怀孕目的的一系列技术,包括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及其衍生技术,如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技术、胚胎植入前诊断技术、胚胎辅助孵化技术、配子及胚胎冷冻保存技术等。人类应用该项技术于1978年诞生世界首例试管婴儿,通过我国医学、遗传学、生物学界科学家多年不懈努力,我国首例试管婴儿于1988年成功诞生。近10余年来,辅助生殖技术在全球发展迅速,在我国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体外受精年周期数数以万计,临床妊娠率提高了10%以上,成千上万不孕症家庭受益。

    但是,在患者及医师都欢欣鼓舞的同时,应用该项技术所带来的并发症也已受到业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如何在享受新技术丰硕成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利益,是从事辅助生殖技术工作的学者们关心的问题。

    超促排卵药物引起的并发症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血栓形成、过敏反应、卵巢肿瘤等,取卵移植手术引起的并发症有卵巢蒂扭转、盆腔出血、盆腔感染、脏器损伤、尿潴留等,与妊娠相关的并发症有多胎妊娠、异位妊娠、流产等,本文简要介绍辅助生殖技术的十大并发症及其防治。

    一、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概念:

    指由于卵巢接受促性腺激素(Gn)刺激后产生的,以腹水、胸水、卵巢增大、血容量降低、血液浓缩、少尿为表现的综合征。该综合征多由促排卵治疗引发,多为医源性疾病,在超促排卵周期,其发生率约5%~8%,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约占2%,自然排卵周期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极为少见。

    2.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机制:

    目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机制仍未明确,对其解释的学说之一,认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一种血管渗漏综合征(vascular leak syndrome,VLS),在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中,Gn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相继作用,使体内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活化,释放组胺、前列腺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炎性介质,增加血管通透性,血管内液体渗漏至第三间隙,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不足、脏器灌注不足、器官功能障碍、浆膜腔积液。另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也参与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病,研究发现,黄体生成素(LH)和hCG可启动肾素基因表达,使全身微动脉收缩,促进血管新生,使血管通透性升高。

    3.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因素:

    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高危因素包括:
    (1)年轻、体重指数低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2)多囊卵巢疾病(polycystic ovary disease,PCOD)患者;
    (3)高胰岛素血症患者;
    (4)使用高剂量FSH(重组和尿源性无差异);
    (5)应用Gn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
    (6)应用hCG黄体支持。

    4.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临床表现及分期:

    按发生时间不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临床类型分为两种,一种为早发型,于注射hCG后3~7 d发生,病程7~10 d,其发生与外源性hCG使用有关;另一种为晚发型,于注射hCG后12~17 d发生,病程15~45 d,其发生与内源性hCG升高有关,常合并妊娠。早发型往往为自限性,对症处理后多可缓解。晚发型与妊娠相关,病程进展迅速,病情常较重,病程长,因合并妊娠,处理难度较大。部分患者早发型自限,妊娠后又发生晚发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另外,有些特殊类型,并未使用FSH、hCG,仍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如自然妊娠、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产后并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其原因可能是血FSH受体(FSHr)基因突变,致个体对hCG的敏感性显着增加,妊娠期胎盘来源的hCG刺激FSH受体,导致卵巢多卵泡被募集等。这些特殊类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往往因无明确促排卵药物应用病史、大多妊娠顺利等原因误诊,某些患者腹膜刺激可使血CA-125水平显着升高,易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而行剖腹探查术,甚至切除卵巢。自发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比较晚,一般6~25周发生,也有产后发生,也是误诊原因之一。

    5.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预测:

    要有效预防或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和胚胎移植前进行预测很有必要。对于体重指数BMI<22.5 kg/m2、基础窦卵泡数≥19个、基础LH/FSH比值≥2的年轻患者,使用FSH后优势卵泡及生长卵泡个数≥25个、获卵数≥20个、hCG日雌二醇(E2)水平≥5000 pg/ml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可能性。

    6.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预防措施:

    (1)减量或避免使用hCG:由于hCG的使用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病有着明确的因果关系,临床学者一直在探索如何既阻断hCG这一触发点,又不影响卵子成熟及获卵的方法。Schmidt及Isik等研究显示,超促排卵周期使用hCG 3000~10 000 IU各个剂量进行促卵成熟,其获卵率、卵子成熟率、妊娠率无差异,相对较小剂量hCG既可触发卵子成熟,又可避免患者暴露于过大剂量hCG而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危险中。因此,减少hCG使用量成为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的可能方法之一。

    另外,对于具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高风险特点的患者,不使用GnRHa进行垂体降调节,采用Gn释放激素拮抗剂抑制内源性LH峰,卵泡成熟后,利用GnRHa的起爆(flare up)效应替代hCG促卵成熟,能够极为有效地阻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

    (2)口服避孕药(OC)预处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体内较高的LH水平及对FSH刺激的高度敏感性,往往容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通过口服避孕药2~3周期的预处理后,可以降低患者体内雄激素及LH水平,可能有利于防止超促排卵中过多卵泡生长和过高E2水平导致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有研究显示[7],延长达英-35预处理时间,空卵泡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下降,受精率得到改善。

    (3)减少Gn的使用量:Gn的使用是超促排卵不可避免的环节,使用剂量选择体现了医师对于该患者卵巢反应性预测的准确性。剂量过低,未达到卵泡生长所需的FSH阈值,卵泡生长受限,不能获取满意的卵泡数量和质量;剂量过高,过多卵泡生长,引起体内E2水平过高,易诱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因此,对于具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因素的患者,尽量减少Gn用量,避免体内E2水平过高,也是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措施之一。但如何选择Gn的最低有效剂量,有待对患者的个体化评价。

    (4)全胚冷冻:如果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中出现了优势卵泡及生长卵泡个数≥25个、获卵数≥20个、hCG日E2水平≥5000 pg/ml等情况,发生早发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风险很高。外源性hCG的作用持续7~10 d,多数患者病情轻,在此期间进行对症处理易于缓解。但一旦进行胚胎移植并妊娠,内源性hCG使得晚发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且随着妊娠进展,病情加重并复杂化。因此,当患者存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发风险时,进行全胚冷冻,待病情缓解再行解冻胚胎移植,是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前提是该中心胚胎实验室胚胎冷冻解冻技术值得信赖。

    (5)Coasting:当控制性超排卵出现过多卵泡发育及过高E2水平时,有学者采用暂停注射Gn的方法,期待部分卵泡停止生长及闭锁,降低体内E2水平,期望达到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目的。具体操作为,当20%~30%的主导卵泡直径>15~18 mm、总卵泡数>20~30个、血清E2值>2500~6000 pg/ml时停止使用Gn,当E2值降至安全范围、FSH值降至5 IU/L时即开始注射hCG,可以部分阻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或降低其严重程度。但也有研究认为,采用Coasting方案会导致获卵数下降、卵子的质量和胚胎的着床率下降。

    (6)限制性促排卵方案(limited ovarian stimulation,LOS):GnRHa长方案超排卵,当最大卵泡直径达到12~14 mm时终止Gn的使用,注射hCG,称为LOS方案。其理论基础为:当卵泡直径达到12 mm时注射hCG能得到具有进一步发育能力的成熟卵母细胞,而提前注射hCG,避免了成批的小卵泡的进一步发育,控制了卵泡壁细胞的进一步增殖,减少了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获卵数减少,注射hCG前E2水平得到控制,从而达到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风险的目的。

    7.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治疗: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处理原则是扩容、支持对症、严密监护及抗凝。

    由于大量蛋白漏出使得血容量急剧减少,所以扩容是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当务之急。可选择血浆、白蛋白、血浆代用品等。羟乙基淀粉是一种较好的血浆代用品,其扩容效果较好,可降低白蛋白使用量,既能降低费用,又能降低血源性感染风险。用量为500~1500 ml/d,静脉滴注。

    同时,由于大量血管内液体丢失,应足量进食高蛋白液体食物,适量静脉补充液体及电解质,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可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张微循环。

    在充分扩容治疗后,如患者胸腹水生长过快,腹胀、胸闷症状过重,可以适当使用利尿剂、胸腹水引流等措施,以减轻症状。

    应每日严密监控液体出入量、生命体征、血液浓缩状态、电解质紊乱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对于出现高凝状态患者,应给予适当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近年来,一些新的尝试也见报道。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抗水钠潴留,在hCG日或取卵日开始口服泼尼松5~10 mg/d,共5~10 d,可减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症状,降低其发生率,对妊娠结局无影响,但对胎儿的致畸作用尚无资料证实。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可使肾、肠系膜与脑组织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增多,排钠利尿作用增强,用法为40 mg/d,3~5 μg·kg-1·min-1静滴,用药6~10 d。使用时应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心率等,确保小剂量滴入。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可保留血清中的白蛋白、维持血浆蛋白的浓度,消除腹水中大量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致病因子,也不失为一种治疗选择,但需要专门的设备及较严格的防污染措施。

    近年来,中药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也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热点,具通利小便、恢复肾脏功能作用,药效持续和缓,如有妊娠还可同时安胎。脾肾阳虚型采用白术散合真武汤,阴虚火旺型用猪苓汤加减。

    不得不提的是,心理干预对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治疗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医务人员热情、真诚、和蔼的态度,采取倾听、指导、劝解、鼓励、安慰疏导的方法,同时,对家庭中的主要成员也进行心理指导,可以缓解患者对突发病情的焦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血栓形成

    控制性超排卵引起的高E2水平,血液高凝状态,是诱发血栓形成的关键。血栓形成也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非常严重的临床表现之一,文献报道,控制性超排卵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4%。以颈部静脉、颅内动静脉多发,也可发生于上下肢深静脉。主要症状常为上、下肢疼痛、颈痛、头痛、癫痫发作、偏瘫等。其发病机制包括:高E2水平导致血液高凝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导致的血液浓缩和凝血机制的失衡、患者局部的解剖异常以及由于患者基因突变、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而存在易栓症等。

    国内控制性超排卵后发生血栓者也可见报道。对于控制性超排卵后并发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患者尤其需要提高警惕,对于患者主诉头痛、颈肩痛、四肢疼痛均不能轻易放过,需严密观察,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处理。对高危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也是一种预防措施。

    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溶栓、终止妊娠等。

    三、多胎妊娠

    由于辅助生殖技术期望获得较高的妊娠率,往往移植多个胚胎,引起多胚胎种植;辅助孵化技术应用,使得单卵双胎发生率增加;体外培养环境使胚胎内细胞团分离概率增加;以及胚胎培养技术提高,种植率增加,导致辅助生殖技术多胎率远远高于自然妊娠。

    自然双胎妊娠发生率为1/90,三胎妊娠发生率为1/8100;而辅助生殖技术双胎妊娠发生率为20%~30%,三胎妊娠发生率为0.1%~5.0%。

    众所周知,多胎妊娠是一种高危妊娠,其母婴并发症远高于单胎妊娠,因此,当多胎妊娠发生后,有必要采取介入性方式避免多胎,特别是三胎以上妊娠继续下去,这种方式即减胎术。

    减胎术的途径通常有经阴道减胎术和经腹减胎术。在妊娠12周以前,常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减胎术。但有些学者认为,某些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在妊娠11~20周自然死亡的概率达32%,为使异常胎儿有自然减胎的机会,应推迟至28~33周时行选择性减胎术,此时应采用超声引导下经腹减胎术。

    经阴道减胎术方法有:
    (1)物理方法:单纯胎心穿刺法、胚体胎心抽吸法和胎儿绞杀法等。
    (2)化学方法:经穿刺针向胎儿心脏或心脏附近注入1~2 ml 10%氯化钾使胎心搏动停止、经穿刺针向胎儿心脏或心脏附近注入1~2 ml氯化钠等。

    经腹减胎术方法有:
    (1)胎儿心脏或胸腔穿刺注药;
    (2)脐带穿刺注药;
    (3)胎儿心脏热凝;
    (4)脐带结扎。

    在多胎妊娠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形式,即单绒毛膜多胎。由于单绒毛膜多胎具有多个胎儿血液供应来自同一个胎盘、胎盘血管吻合率高达80%~100%的特点,胎儿血管内注射氯化钾等保守方法不能应用,主要通过脐带血流阻断技术来完成减胎术。

    单绒毛膜多胎特有的并发症包括:双胎输血综合征、双胎反转动脉灌注、严重的双胎生长不一致以及胎儿畸形。为保证有一个正常胎儿的出生,往往需要及时行减胎术。常采用胎儿镜减胎术或宫内治疗技术。
    (1)脐带血管双极电凝术:操作简单,但可能并发出血,而引起胎盘、胎儿失血;
    (2)射频消融术:温度较高、对胎儿有损害,容易出现断端出血;
    (3)脐带血管结扎术:要求技术水平高,利用激光凝固胎盘血管交通支,常用于双胎输血综合征。

    四、异位妊娠

    自然妊娠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9%,而IVF妊娠周期异位妊娠发生率为2.1%~9.4%。

    1. 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有:
    (1)输卵管积水:逆流冲刷,干扰胚胎正常种植过程;积水导致输卵管腔增大,胚胎易进入;积水内有毒物质损伤内膜容受性,胚胎游走于输卵管种植;积水合并感染,损伤内膜容受性,胚胎游走于输卵管种植。
    (2)输卵管手术史,使进入输卵管的胚胎无法回到宫腔。
    (3)胚胎质量不佳,不能及时种植于子宫内膜,而游走到输卵管。
    (4)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异常,不适合胚胎种植,胚胎游走于输卵管种植。
    (5)促排卵药物使用:超生理水平的雌孕激素及二者的不协调性,导致输卵管蠕动强度、频率、方向改变;超生理水平的雌孕激素及二者的不协调性,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
    (6)移植多个胚胎,增加了胚胎种植于输卵管的概率。

    2. 诊断:

    胚胎移植史、移植后2周血hCG值低,且无对数增长。移植后3~4周经阴道超声检查,宫内未见孕囊,附件区见混合型回声区,或附件区见妊娠囊或见原始心管搏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辅助生殖技术常多胚胎移植,应警惕宫内外同时妊娠发生,超声检查发现宫内妊娠囊后,认真扫查附件区是非常必要的。

    3. 预防:
    (1)提高胚胎移植技术,在超声引导下胚胎移植;避免刺激子宫引起宫缩;控制胚胎释放位置于宫腔中部;避免放置移植液过多、注液压力过高等。
    (2)IVF术前积极处理输卵管积水,严重积水术前行输卵管近端结扎术、输卵管切除术,反复发作积水者,抗感染治疗。
    (3)囊胚移植更符合胚胎发育及输送的生理时间,更易于种植于子宫内膜。

    据统计,胚胎移植术后卧床时间长短与异位妊娠发生率无相关性;移植第2天或第3天胚胎与异位妊娠发生率无相关性。

    4.治疗:

    包括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药物保守治疗、开腹输卵管切除术等。

    五、流产

    辅助生殖技术的流产发生率较高(5%~20%),其首要相关因素为年龄。随着年龄增加,卵母细胞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增加;年龄增加,子宫内膜对性激素反应有不同程度下降,内膜容受性下降。男方年龄≥40岁也是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这可能与精子质量下降有关。其次,既往流产史可作为预测流产的重要指标。临床资料显示:有1次流产史者,其IVF流产率为20%;2次流产史,IVF流产率为26%;3次流产史,IVF流产率为34%。所以,IVF前应仔细查找流产相关原因,尽量避免流产发生。另外,支原体、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胰岛素抵抗、胚胎质量差、子宫内膜异位症、抗磷脂抗体阳性、凝血功能异常(如D-二聚体)也是相关因素。

    预防辅助生殖技术流产的途径包括:查找并处理既往流产原因、改善内分泌环境:胰岛素增敏剂、控制性超排卵周期避免过高E2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宫腔操作、黄体酮联合雌激素黄体支持、改善胚胎培养环境、提高胚胎质量等。

    六、卵巢蒂扭转


    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后卵巢蒂扭转的发生率为0.1%。其发病原因可能为控制性超排卵后卵巢增大、质地不均匀,剧烈活动、突然排空膀胱、肠蠕动活跃、妊娠后子宫增大等均可能导致卵巢向同一方向扭转而难以复位。

    诊断:患者有控制性超排卵、取卵病史;突然的体位变化;突发下腹疼痛,局限于患侧,可放射至腰腿部,可伴恶心呕吐;超声示卵巢增大,卵巢血管多普勒无血流信号;下腹部压痛和不同程度的肌紧张、反跳痛。

    治疗:原则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轻度患者可改变体位,待卵巢自然复位。重度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先保守复位,观察卵巢血运恢复情况,卵巢坏死才行切除术。另外腹腔镜或阴道超声下卵巢囊肿抽吸,减小卵巢体积,减轻重量,待自然复位,也是一种选择方案。

    七、盆腔出血

    盆腔出血的发生率为0.07%。发生原因有: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卵巢穿刺针眼出血或卵泡腔内出血、误穿盆腔大血管、穿刺针划伤卵巢表面或盆腔脏器表面等。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无力、恶心呕吐;下腹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血压下降、脉搏增快;超声见盆腔积液,或可见不规则混合型回声。

    治疗:少量出血可给予止血药、补充血容量、卧床休息,观察生命体征;大量不可控制的内出血则应立即开腹手术止血。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应寻求专科协助治疗。

    八、盆腔感染

    盆腔感染发生率为0.4%~1.3%。临床表现为盆腔炎、输卵管卵巢脓肿、腹膜炎所致的腹痛、发热、白细胞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子宫直肠窝或附件区包块。发生原因有:穿刺时将阴道的病原菌带入盆腔和卵巢;曾患盆腔炎性疾病未治愈;损伤肠管引发的病原菌感染。

    预防措施:IVF前进行充分的阴道准备,包括常规妇科检查、阴道微生物检查,必要的阴道清洁治疗等;取卵时避免多次经阴道穿刺。

    治疗:静脉应用抗生素;脓肿引流;取消移植,全胚冷冻。

    九、脏器损伤

    包括阴道撕裂伤、膀胱出血、肠管损伤、输尿管损伤、盆腔神经损伤、腰椎损伤等,可根据各脏器功能障碍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十、尿潴留

    辅助生殖技术手术后,少数患者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其原因可能有:取卵术后疼痛,不敢排尿;移植术后对胚胎是否会排出的焦虑、窘迫使得排尿不能进行;膀胱损伤致膀胱内积血,阻塞尿道不能排尿;输尿管损伤。

    处理:IVF术前加强患者教育,术中术后加强心理护理,进行心理疏导,采用物理疗法,热敷小腹、会阴部、流水声诱导、膀胱前壁、底部轻柔按摩数十次。以上措施均不能缓解,有强烈尿意、腹胀难忍、叩诊膀胱充盈平脐者,可采用导尿术。发现血尿及时判断出血来源,及时进行导尿膀胱冲洗等处理。

    辅助生殖技术并发症多数是由于医疗行为所致,从事辅助生殖技术的医师,在帮助患者实现生育目的的同时,应重视该项技术的安全性,预防为主,将并发症最大限度地降低,在提高临床妊娠率的同时,更应强调提高活产率(take baby home rate),做到母婴安全才是高质量的辅助生殖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