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教学艺术散论

 教育奠基 2012-07-12

课堂教学艺术散论(十)

                                 ——课堂讨论的形式和组织

      一、课堂讨论的形式

不同讨论题其讨论方法可以不同。如要求人人回答的讨论题光靠45分钟的发言是远远不够的,还应采取书面讨论的方法,每人都写出自己的看法。对一些小课题就可以采取课堂自由讨论的方法,对一些难度大的讨论题,就可以采取有准备的讨论方法。

      1.根据讨论规模可分为:

      (1)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

      (2)以班为单位的讨论

      2.根据讨论主题数量可分为:

      (1)单一主题单一中心的讨论

      (2)多主题多中心的讨论

      3.根据讨论思想交流方式可分为:

      (1)师生对话式讨论

      (2)师生自由问答式讨论

      (3)辩论式讨论

      4.根据讨论的表达形式可分为:

      (1)书面式讨论

      (2)口头即兴式讨论

      5.根据讨论程序可分为:

      (1)导议法讨论。老师交代讨论的的主旨、要求,出示“导议提纲”,使讨论具有计划性,目的明确,中心突出。

      (2)分议法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巡视各组的讨论情况,老师这时的身份,一是组织者,对于讨论开展不起来的小组,应多加诱导、启发,对发言积极、争辩热烈的同学和小组,要鼓励、引导;二是情报员,收集学生讨论情况,以为讲评之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难题。只要时间允许,教师都要耐心地听,跟他们坐在一起讨论,析疑解惑于交谈之中。

      (3)合议法讨论。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把几十个人的分散的意见、见解、心得集中起来,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发言代表,可由各组同学民主推荐,也可轮流担任。民主推荐,可以较好的反映各族的认识水平;轮流发言,则能使全体同学都得到锻炼。他们个有长短,可以交叉运用。为激励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还应提倡毛遂自荐,有学生自由发言。为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顺利地完成每堂课的教育和教学任务,还必须采取其他响应的措施。主要的措施可以叫做运用“分数”与“荣誉”的杠杆作用,奖勤罚懒,以奖为主。

      二、课堂讨论的组织

      1.教师应首先向学生讲明开展课堂讨论的重要意义以及一些大体做法。如讨论什么题目,讨论这些题目有什么具体要求,根据上次(或以前)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对这次讨论有什么新的特殊要求,或者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等。这是因为,搞课堂讨论是大家的事,假如同学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讨论,如何进行讨论,就没有较好的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2.具体做好每次、讨论的组织工作。第一,讨论题目的确定。讨论的题目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每次所讨论的题目不要过多,最好是每次只讨论一个问题,以免分散精力。讨论的题目确定后,应及时告诉学生,让他们做些必要的准备,如查资料,写发言提纲等等。第三,讨论题目宣布之后,还应做好讨论前的调查、督促工作。这一工作主要是由组长去做,以便于组长在主持本组讨论时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大家准备得怎样,各人所持观点?等等。

      3.总结课堂讨论。总结课堂讨论可分为三部分:其一是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搞好全班性的汇报。或在大班进一步讨论,从而取得全班性的一致意见;其二是教师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各组提出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指出错误所在;其三是对各组讨论的本身进行总结。例如,讨论的认真程度、争论的气氛、讨论的秩序以及讨论的深浅程度,等等。指出各组讨论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给各组评定成绩,这个成绩可作为平时学习成绩登记在记分册上。

      4.为了搞好课堂讨论,教师还要注意发现、培养一些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同学,作为课堂讨论的骨干力量。教师在平时还要经常深入学生当中,以便选取或确定值得讨论的各种实际问题,并不断地启发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