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卫星看“印度”就是“殷都”

 物物而化 2012-07-13
用卫星看“印度”就是“殷都”
2012-07-13

  印度是离中国非常遥远的国家,其不但是中国地理上的西方,也是很多中国人心目中极其崇敬的西天,因为印度是一个产生了佛教的国家,而佛教后来几乎成为了中国的国教,如果现在跟中 国人说,印度其实是因名于中国,佛教经典中的一些部分,其实是“佛陀”与古代中国人面对面的思想交流,你一定会难以相信,甚至是呲之以鼻,但这却是历史的事实,也是佛经上白纸黑 字记录的事实。

  认识这些事实,关键是要从认识印度古代一个著名的小城开始,这个小城叫“舍卫城”,也叫“舍卫国”,其地望在“中印度”离尼泊尔不远的地方,“舍卫城”不大,但其在佛教的历史上 非常重要,因为据说它是“佛陀”的诞生地,“佛陀”成年以后在“舍卫国”住了25年,比居住在其它任何地方的时间都长,而且,“舍卫城”也是“佛陀”与古代中国人深度交往的地方, “舍卫城”的英文表达是“shrawasti”,请看其在卫星地图的位置:

view full artical

  “舍卫城”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西边不远

view full artical

  “舍卫城”的具体位置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的一篇叫《三摩竭的智能……》的佛经故事,故事中说:“从前,世尊在‘舍卫国’居住的时候,有个邻近的国家叫做“难国”,‘难国’的国王名叫‘分和檀’,这位‘ 分和檀王’喜欢修道之人,供养着千余名修道人,每天都为他们准备饭食……”

  这个故事很长,不方便全部搬来这里,如果想看,请点击到链接查看,其故事的大意是:“难国”国王为王子找新娘,在知道“佛陀”是出家人没有儿女之后,娶了当地一个公主,但公主嫌 “难国”的人难看(可能人种不同),相处极其不好,后来请“佛陀”调解,结果开始认识“佛陀”并与之深交,最终被“佛陀”说服而皈依佛教。

  过去,因为不知道这个“难国”原本就在中国,所以没有人想到相关的事情,不过现在不同了,虽然中国的史籍没见过有“难国”的记载,但我最近已经在卫星地图上找到“难国”的遗址, “难国”应该是古代中国商朝的一支,其原本大概是住在山东的地方,“难”字原本完全没有困难、难易的字义,而是商族的一种图腾鸟的鸟名,据推测应该是燕子,后来周灭商后西迁到西 安附近,在现在西安市东北方向不远的合阳县立国,“难国”在现在的当地还留存有聚堆存在的七个带“护难”的地名,请看“难国”在卫星地图上的遗迹:

view full artical

  “难国”在西安市东北方向不远的合阳县附近

view full artical

  聚堆的七个“难国”遗址

  后来,“难国”可能是被“困”而亡离开原地,其在陕西南部和四川留下了一些带“难”的地名,包括:“难地”、“难厂”、“难长”、“难马”、“难冲”等,“南充”可能也是,甚至 还有过“难江”、“难江县”等等,可能正是这些历史使得“难”字转义,然后“难国”就在向南、向西的方向上不知所踪,没想到突然间竟然在印度的典籍里钻了出来,而且时间、地点、 名称、情形等等都基本相符。

  “难国”不仅出现在印度的佛经故事里,而且还出现在“佛经”的典籍里,据在网上看到的《五苦章句经》(一名《净除罪盍娱乐佛法经》,一名《诸天五苦经》),其中就有说到“难国”国王 “分和檀”与佛陀相处的事:“昔分和檀王。与佛捔智。佛告王曰。以海水磨墨。斫树为笔。写吾所知为经卷。海水竭尽。树枝了索。吾经不尽。”

  在与“佛陀”交谈之中,有一大段经文就似乎是“佛陀”围绕着“难国”国王“分和檀”的“檀”字讲解:“伊兰栴檀生有四辈。何谓为四。一曰有栴檀树。伊兰绕之。二曰有伊兰树。栴檀 围之。三曰有栴檀。栴檀自为丛林。四曰有伊兰。伊兰以相围绕。何谓栴檀伊兰绕之……是谓栴檀伊兰绕之者也。何谓伊兰栴檀围之……是谓伊兰为主栴檀围之者也。何谓栴檀栴檀以为丛林 ……是谓栴檀栴檀以为丛林者也。何谓伊兰伊兰自相围绕……是谓伊兰伊兰自相围绕者也。”

  可能“分和檀”还讲了一些“难国”的事,所以“佛陀”也围绕“难”字做了些回答:“人身难得。六情难具。口辩难中。才聪难致。寿命难获。明人难遭。直信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 。”这就是所谓的“八难”,在另一段话里又说:“一切世间人。作罪事易。为福事难。一切学士。作福事易。为道事难。为道复易。解道者难。说道者易。行之者难。故言甚难甚难。”

  实际上,“难国”的国王“分和檀”在印度可能也有过一定的成功,不成功则不可能有这么多机会与“佛陀”接触,而由于“难国”应该是源于商民系,商民系在国家形态运用方面的佼佼者 经历,绝对强于印度原始国家形态的一贯羸弱,所以,“难国”甚至有可能根本就是印度最初起的第一期国家形态,而因为是印度的第一国家形态,就有可能是印度的国家立名者,“印度” 会不会就是“殷都”?从字音上来看绝对可能,商朝在大西迁之前原来就是都于“殷”(河南安阳),把国都的名字带在记忆中和用在新地方是完全可能的。

  印度是著名的文明古国,其考古的发现极其丰厚,而在这些发现之中,或许会有一些就是来自中国的“难国”的遗留,比如青铜器等,中国的三星堆正好就是处于陕西到印度的半途,应该或 者会有一定数量带到了印度,另外,在到了印度之后,其青铜器除了与中原类似的形制之外,由于皈依了佛教,是不是应该也有皈依佛教题材方面的新作,不过这些可能要等专家们去具体分 辨。

  “难国”的历史可能真的是非常之难,其依靠在中原生成的国家形态,从中原走到西北再走到印度,虽然历尽艰辛,但起码还是能够生存,而到了印度皈依佛教之后,最后却不知所踪,不知 道“难国”的人类是已经消亡,还是融到了印度的哪一个等级之中,这方面现在有人类体质学的研究和DMA研究的进步,应该可以考虑安排一定的检视,因为“难国”的人类很早就进入印度, 如果没有完全消亡,有可能是跌在第三、第四甚至更低的等级里面。

  印度社会最低的等级是“首陀罗”,又译为“旃荼罗”,这是印度社会地位最低的贱民、恶人,“旃”字非常可疑,因为本文前面在说“檀”的时候,就经常反复说到“栴”,“栴”和“旃 ”这两个字都读“zhān”,很有可能是相通的,而如果真的相通,“旃”就可能与“檀”一样是“难国”人,无论是“栴绕檀”还是“檀绕栴”,明显都有等级不同的意味,而且,“难国”在 山东时可能就多是些“罗姓”的人(彝族人好像正好就缺罗姓的祖宗牌),这些怀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旃荼罗”是印度人口最多的种姓,约占印度总人口的15%,达1.7亿人(另在尼泊尔有约450万,巴基斯坦约200万),多是些伺候用餐、做饭的人和丧葬、除粪、养鸡猪、捕猎、屠杀、沽酒 、兵伍等工匠,据说是被视为不可接触的人,好像以前白天出门被人看见时,还需要跟人说对不起,在记忆中,我好像看过说“旃荼罗”不像印度人文章,可惜现在已经忘记了。

  走到印度附近,国家、宗教、生存等等总是不尽的话题,印度和现在的以色列国,是相邻很近的两个宗教起源地,这两个地方的宗教经历,确实都有很多耐人寻味之处,比如,作为宗教起源 地都非常了得;比如,所起源的宗教最终都没能自然的在原地站住脚;比如,创造原始宗教的人类不是离开了原地,就是原地已经没人再信该宗教;再比如,创造原始宗教的地方都是人类较 少的地方(佛教其实是在靠近尼泊尔的山边发源),而所创造的宗教都存活在人类较多的地方……

  这篇文章其实是还没有写完的,如果再找到史料线索,完全还可以再继续写下去,不知道任何人看过了这一段历史描述之后,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滋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