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苏州小园林一鹤园

 苏迷 2012-07-13

题记:将要贴上来的游记前面几篇曾经在“星海花树”网上贴过。可惜该网站将要关闭,现决定改换门庭,“转战”到“新浪”,希望能在更大的范围内结交“驴友”,共享旅游的快乐。本节日记面世时题为《留下遗憾的苏州小园林游》(http://hi./ckhlds/37110.htm,曾被一些网站转载),仅写了上、下两节。随着走过的小型园林越来越多,有遗憾,也有欣喜,有沮丧,也有兴奋。此外,在寻访小园林的途中还有一些与主题略有差别的意外收获,故改为现名。况且,后来的再游常常又弥补了前面的遗憾。“小园林”的寻访,是断断续续地进行的,游记也是随游随写随发。前后有重复,甚至有矛盾,保持原样贴到这里,不作大的修改。

网友们从中可以看到笔者寻访的足迹和认识的升华。“小园林”的寻访尚未结束,还在继续中……既不是苏州人,也不住在苏州,但姑苏城内大的或较大的园林差不多都走遍了,有的去过多次,尤其那些被确定为“文化遗产”的,象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怡园以及同里退思园。再有,就是那些对外开放收取门票的,如城内的东园、曲园木渎古松园、严家花园;天平山的高义园虎丘的拥翠山庄,等等。突发奇想,利用最近常到苏州并有闲暇的机会,寻访小规模的园林,尤其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逐一领略它的风采和韵味。六月一日,正值周末,开始了寻访的历程。这天想去的有“鹤园”、“听枫园”和“可园”。过大街,穿小巷,按图索骥。

别看在旅游图上标得很明白,可到了附近找人打听,还真不容易。找到韩家巷不难,打听“鹤园”却无人知晓。原来它已被政协作为老干部活动中心,曰“政协联谊会”,早就不对外开放,且大门紧闭。叩门许久,看管的工作人员,从门缝里露出半个脸,解释了不开门的原因。好说歹说,总算感动了这位好心的中年人,同意进去逛十分钟。很有特色的一座园林!赶紧掏出相机朝着景点狂拍,先留下照片再说。

按照记载,“鹤园”是清光绪年间道员洪鹭汀开始建造的,近代词人朱祖谋(1857~1931)曾寓居于此,因俞樾(1821~1907,清末朴学大师)书有“携鹤草堂”匾而取名“鹤园”。

可是,管理员的解释截然不同,他说“鹤园”的名称来源于园内的池子形状象一只仙鹤,有头、有颈、有身子、有腿,并一一指给笔者。姑妄听之,无需考证。只可惜必须从池子上空鸟瞰才能看清全貌。

笔者的诚心感动了管理员,他主动地介绍了园内的大致景点,以及池子周围太湖石的奇异之处,特别强调这株“瓜子黄杨”(平常只在盆景中见过)已经一百七十多年,很珍贵。

听他这么一介绍,笔者兴趣盎然。(池周的太湖石)

(“瓜子黄杨”)

十分钟已过,在他的催促下笔者恋恋不舍地离开“鹤园”。

不虚此行,但时间短了点。“鹤园”的“文物保护”石碑镶嵌在门厅右墙上,难怪路人只知“政协”不知“鹤园”。(文物保护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