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尿道炎是泌尿系感染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古方中医将其归属于“淋症”、“癃闭”范畴,一般以尿频、尿急、尿痛,严重者伴有腰痛为主要临床特点;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其次有变型杆菌、产气杆菌、副大肠杆菌等感染,少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偶由病毒、支原体或真菌引起。 急慢性尿道炎的中医治疗原则是控制症状,消灭病原菌,消除诱发因素和防止复发。急性尿道炎染时应卧床休息,体温正常,症状减轻后可下床活动,避免劳累;宜清淡饮食,多饮水,勤排尿,促进细菌及炎性渗出物的排出;高热用退热剂,烦躁不安、高热、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可对症治疗。 急慢性尿道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法是怎样的?本病中医病名为淋证的范畴,临床常分以下五型辨证论治: 1、膀胱湿热型 恶寒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小腹胀痛,腰酸,苔黄或白腻,脉濡数。治宜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方用八正散加减。 2、肝胆郁热型 寒热往来,烦躁不安,胸胁胀痛,食欲减退,口苦呕吐,苔黄白相兼,脉弦数。治宜清利肝胆,和解少阳。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3、胃肠湿热型 持续壮热,汗出而不解,口气秽浊,口渴欲饮,腹痛便秘,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洪数。治宜清热通腑,利水通淋。方用导赤承气汤加减。 4、肾阴不足型 湿热留恋,低热盗汗,头晕腰酸,咽干唇燥,尿少色黄,或有尿频,尿急尿痛,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弦细而数。治宜补益肾阴,渗湿利水。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5、脾肾阳虚型 湿热未清,尿频,尿急,尿痛等症反复发作,神疲乏力,面浮肢肿,肢冷腰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宜健脾补肾。方用四君子汤和知柏地黄汤加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