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牌楼:历史的见证

 苏迷 2012-07-13

01.jpg

7 小时前 上传
下载附件 (36.59 KB)


    这张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照片,是苏州景德路城隍庙前。为生计所迫的平民沿街摆摊,巡逻检查的日军则趾高气扬,而高高耸立的牌楼则默默不语,阅尽人间沧桑。牌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象征。这种建筑最早用于祭天、祀孔。明清后,含义丰富,或为纪念,或为耀祖,或为褒扬。古城苏州的牌楼、牌坊由来已久,且数量众多,《吴郡志》中介绍,宋绍兴二年知府在城内街坊立牌坊(当时为木牌坊)有65处,一时壮观无比,比如祥符寺巷东口立平权坊,南显子巷西口立仁美坊,用材皆为香楠木。咸淳三年知府用石材更新木质牌坊,马医科东口曾有断石柱、石狮,即当时流化坊。而这张老照片上的景德路城隍庙临街的明代石柱木构四柱三楼牌楼,也是当时雕刻构造精美的牌楼之一,可惜也在上个世纪60年代被拆毁了。
来源:苏州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