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省博物馆藏曾侯乙墓青铜器

 书楼寻踪馆 2012-07-14


 


 
 
 
湖北省博物馆藏曾侯乙墓青铜器
 
 
金色分隔线 - 香儿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侯乙墓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呈“卜”字形,位于湖北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
  为中国战国初期曾(随)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 年发掘。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竖穴墓。南北16.5 米,东西21米。内置木椁,椁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为夯土。整个墓葬分作东、中、北、西四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45岁左右;殉葬者为13~25岁的女性。

木椁分东、中、西、北四室 随葬器物分布其间。

东室 放置墓主人大棺一套。棺分内外两层 均髹漆、彩绘花纹。外棺为铜木结构 长3.2、宽2.1、高2.19米;内棺为木结构 长2.5、头宽1.27、足宽1.25、高1.32米。陪棺八具 狗棺一具。所有棺内尸体腐烂 骨架完整。经鉴定:墓主人为男性 年龄四十五岁左右;陪棺内殉葬者均为女性青少年 年龄在十三至二十五岁之间。另有金玉器、铜器、漆木器、兵器等。

中室 放置编钟等礼乐器 成组成排 井然有序。 西室 放置陪棺十三具。另有小玉器、漆木器等。 北室 放置车马器、兵器、铜器等。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铜联禁大壶.

酒器。壶是典型的酒器,商代开始出现,有圆、方、扁、横等形。此双壶是圆形,鼓腹,壶外的田字形宽带饰象瓠瓜绳缚之形,禁是承酒具的器座,用于放置双壶,目前所知包括此件仅4件。

曾侯乙联禁铜壶是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中众多古器中的一件。左壶通高99厘米、口径33.8厘米、盖罩径53厘米、底径40.6厘米,重106公斤;右壶通高99厘米、口径32.6厘米、盖罩径53厘米、底径40.6厘米,重99公斤;铜禁长117.5厘米、宽53.4厘米、高13.2厘米,重35.2公斤。
壶为敞口,厚方唇,长颈,圆鼓腹,圈足。壶盖有衔环蛇形钮,盖外沿套装勾连纹的镂孔盖罩。壶颈两侧各有一攀附拱屈的龙形耳。器身蟠螭纹和内填蟠螭纹的蕉叶纹等。两壶内壁均铸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禁面有两个并列的中空圆圈,以承放大壶圈足。禁的长边各有二兽足。兽口部和前肢衔托禁板,后足蹬地。禁面和侧面均饰蟠螭等纹饰。
铜禁出土不多,迄今为止国内外仅见4件。在湖北省是首次发现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蟠螭纹铜鉴缶

此器造型奇特,精美绝伦,为罕见精品,方鉴与方尊缶之间有空隙,可置冰块,是古代的“冰箱”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战国 铜尊盘

酒器。出土时尊置于盘中。尊于盘内部都有“产候乙作持用终”七字铭文。

这件青铜器是用失蜡法制作的.又提前了几百年.

 脫蜡法是一种铸造方法,中国古代在青铜铸造上已经使用这种方法,现代的精密铸造中称为熔模精密铸造。

 脫蜡法是先用蜡制造模,应用到翻沙上,就是将蜡制的样品埋入铸造的沙型中,夯实,然后加热,使沙型变得结实,蜡融化倒出,再将熔化的青铜或铁水倒入。

一般翻砂是用木模或原型,得将砂型做成两半,再合在一起,模具必须可以从半个砂型中取出。而脫蜡法不必取出模具,因此可以铸造形状非常复杂的物品。现代精密铸造使用非常细的铸造沙,也是先做蜡模,然后将沙喷到模具上,高温烧制沙模,可以做出非常精细,形状非常复杂的模具。直接铸造出非常精密的零件,不必再进行机械加工。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1977年9月底的一个上午,湖北随县(州)擂鼓墩团坡,在不时响起的爆破声中,传来劳动工地特有的那种吵嚷与嘈杂的人声。原来,当地的驻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因为扩建厂房,聘请了当地的民工为他们开山炸石、平整土地。

在喧闹的生产声中,来自随县城郊公社团结大队第八生产队的梁升法,带着自己的侄女也在一处埋头挖土。在离地面大约二三米深的地方,梁升法的锄头好像碰着什么东西。他下意识地停了下来,用锄头缓缓地疏开泥土,大约20件青铜器显现在他的眼前。他并不认得这些器物,仔细看看,觉处这些器物也不陌生,有的像家用的罐子,还有盖子呢;有的像烧香的香炉,带着几只脚;还有的如灯座形状,还带着箭头。用手掂掂,大的有几公斤重,小的则很轻。

梁升法也没多想,放工后就用自己的上衣将这些东西包成两个大包。把东西背回了家,但他并不知道这些东西的真实身份。村子里本来就没有什么秘密,老梁挖出了奇特宝贝,一时间成为当天全村的最大新闻。

左邻右舍纷至沓来,只是为了亲眼看看究竟是些什么稀罕物件儿。这一看不打紧,有些略懂得文物的人看出了门道。他们告诉梁升法:老梁,这些都是文物,非常值钱,你可发财了!赶快藏起来,千万别让上面的人知道了!老梁可没这样想,在他看来,既然是文物,个人就别藏了,最好都交给国家。就这样,他将自己挖出的这些青铜器全部交给了当地的部队机关。部队的领导认为梁升法很顾大局,识大体,精神可嘉,为此专门奖套子他两套《毛泽东选集》。但是,文物的事情还没有引起部队及当地文物部门的足够重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青铜器的出现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大宗宝物的出土还在后头呢!

与此同时,在东团坡山岗上,民工们还挖出了一片同地面颜色大相径庭的“褐土”。军队分管基建的有关领导凭直觉意识到,出现如此大面积和异常土层,地下可能有古代墓藏,于是,他立即向随县县委作了汇报。县里派来一位做文化工作的同志看了看现场,那位同志可能不太懂考古,所以,土层问题并未引起他特别的重视。部队施工仍然继续进行。

到了1978年2月,一批墓地出现在大家面前。驻地部队只是将这些墓地当作普通的墓地开掘平整。民工们甚至开始用爆破式的方法平整土地。就在开挖全民所有过程中,一些民工突然挖出了大量不规则的多边形青石板。联想到上次梁升法挖出的文物与那片非同寻常的“褐土”层,大家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当时,分管基建的负责人立即要求暂停爆破式开掘,全部启用人工开挖。再往下挖民工们在褐土层下挖出了2米多长,1米见宽的长方形大石板。这次。管基建的负责人当即下令停工,并再次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了情况。这次,郁县派出了一位姓王的文化副馆长来到现场,颇懂考古学的王副馆长初步判定当地应该的座古墓。馆长又向原襄阳地区文化馆作了汇报。当年3月,接到报告的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派出了专家组成勘察组到随县实地勘测。

勘察组经过认真的勘察、总结,认定那片“褐土”是一个面积达220平方米,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大6倍的“超级古墓”。等到考古队员完成现场清理工作,决定起吊墓葬椁盖板时,人们才发现,古墓离当时爆炸的地面仅仅只有八十厘米,好险呀!

千年墓门即将打开了,围观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湖水般涌来,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为了记录整个挖掘的场面,空军还派出直升机,对墓区全景进行航空拍摄。

到了开掘的时候,考古人员没有料到墓室椁盖竟然那么难以起吊。原来,椁盖一共47块,每块盖板都是由60厘米见方的梓木加工而成,最长的盖板竟然长达10.6米,重约4吨。在这些巨型盖板面前,现场的解放牌5吨吊车根本就无能这力。工作人员多方面求助,最后临时找来了黄河10吨吊车。厚重的盖板终于被揭开。然而,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破败的景象——3米多深的浑水,横七竖八的棺木,星零四散的器物……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大铜尊缶

酒器,用于祭祀,家宴等仪式活动,形体庞大,是目前所知出土的古代最大的青铜酒器。肩部有“曾候乙作持用终”七字铭文。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铜盥缶

曾候乙墓共出土四件盂缶,大小轻重略同,但器表纹饰有别。两件镶嵌绿松石(多已脱落),两件以铸镶法形成红铜纹样。所谓铸镶法,是将预先制作的红铜纹饰放置范内,然后再浇铸青铜溶液,形成类似镶嵌的装饰效果。

长柄铜斗是贵族旅行盥洗之礼时舀水工具,出于中室两件盥缶之上。曾候乙墓出土盥缶盖内、肩部、斗柄、盘均有“曾候乙作持用终”七字铭文。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工作人员开始清理工作。先是取出浮棺,接着往外排水,但积水太浑浊了,考古队员难以看清水面下的东西。大家对水下东西的期盼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当时就有一名队员不顾初春冰冷的水温,趴在水面上方顺着横梁往下摸了起来,一会儿他惊喜地叫起来:“底下是编钟!我摸到一排编钟了!”在场的考古专家们兴奋不已,根据考古经验,在这么高的位置能够发现成组的编钟,那么,下面一定还会有更大的发现。

积水渐渐排出,人们这才发现,最早出现在墓室水面上的那根木柱,并不是一件普通的木柱,它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古乐器“建鼓”的支架,木柱贯穿鼓身垂直于地面,等到水落石出的时候,由于巨大的鼓身脱离了水的浮力,经受了了两千年腐蚀和木柱再也无法支撑鼓身的重量,轰然折断在地。这也是整个考古发掘中的一个巨大的遗憾,每念及时,考古专家们仍然嘘唏不已。1978年5月22日凌晨5时,墓室积水完全被抽干了,雄伟壮观的曾候乙编钟终于揭开了它最后一丝面纱。编钟出土时基本保持着下葬时的状态,分两排成曲尺形立放,共65件,分上中下三层排列,其中,最上面的叫纽钟,中间及最下层的叫甬钟。最轻的一件重2。4千克,最重的一件重达203。6千克,编钟加木制横梁及钟架附件总重量达5吨。这组编钟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编钟。

目睹如此国宝,在场所有考古工作者的心情只有一个词语可以形容震撼!经过整理,考古学专家基本认定墓主人为曾候乙,是战国早期的诸候,约葬于楚惠王五至六年,因此,随墓出土的这套编钟就被命名为“曾候乙编钟”。

在曾候乙墓的发掘过程中,还有一个让考古专家们为之忧虑不已的疑问。那就是曾候乙墓椁板上的一个盗洞,80厘米见方的盗洞曾造成一根椁木塌陷和一些泥土涌入。根据现场遗留的一些盗墓工具,专家们分析指出,盗洞应该是战国晚期至秦汉时期留下的。为此,专家们的疑问集中在墓中文物是否完整、墓室积水是否因盗洞造成的这两个问题上。

据有关研究,曾候乙墓所处地层位于地下水平面之下,葬后不久地下水渗入墓室,千百年间始终保持着墓室高度三分之二的水平位置。因为墓室内部积水的形成发生在盗洞被挖之前,所以尽管盗墓贼挖通到了墓室,但由于积水实在太深,他们根本无法进入墓室,也不可能盗走水下的文物。

墓室里的积水,客观上保护了主些珍贵的国宝。积水一方面挡信了盗墓者,另一方面也避免编钟的毁损。2400多年,总重量2。56吨的65个大小编钟除少数几件震动掉落地面,其余全部整齐地挂地木质钟架上,这也真是个奇迹。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战国 铜炉盘

食器。用于煎烤食物。出土时炉内存有木炭,盘内存有鲫鱼鱼骨。盘底有烟炱痕迹,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煎烤食物的青铜炊具。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战国 炭盆箕和漏铲

箕和漏铲出土时置于炭盆内,盆用以烧炭,箕盛木炭或炭灰,漏铲则用来筛炭(底有菱形漏限53个),盆土铸售红铜纹饰,铜箕仿竹箕制作,器表及曲栏均模仿竹箕编织的形状。盆底、箕口沿、漏铲柄上均有“曾候乙作持用终”七字铭文。

湖北省博物馆之曾候乙墓青铜器 - zy7312 - zy7312

 
 
 
揭密故宫博物院稀世珍宝  2 - 海阔山遥 - .
 
 
 
金色分隔线 - 香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