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单验方选评连载61-70(共84讲,绝对精品!作者:金风玉露)

 龙凤冈 2012-07-14

古今单验方选评61—姜汁蜂蜜妙治咳嗽

姜汁蜂蜜妙治咳嗽       录自《新中医》1987年第2期

组成 生姜  蜂蜜

用法 取生姜30—50克,捣烂取汁为一份,再加蜂蜜四份,即为一日成人量(儿童酌减)。按此比例混匀于碗中,再置锅内隔水蒸热约10分钟,早晚两次分服,连用两天。风寒或虚寒咳嗽,咯稀白痰或少痰,咽喉发痒,或咳嗽夜甚,无论新久咳,凡见上症者均可用之。

功效 散寒补中,化痰止咳

病例 郑某,22岁,打字员。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咯少量白稀痰,咽痒数天。检查仅见咽部轻微充血,余无特殊。经对症处理,诸症减,惟咳嗽咯痰加重,入夜更甚,用多种抗生素、止咳药治疗罔效。后改用上法,当晚睡前服一次,即见咳嗽顿减,夜寐安宁。次日再服一次,咳止痰消。

疗效 经治20余例皆愈。

验证 贵刊1987年第2期所载“姜汁蜂蜜妙治咳嗽”一文,笔者验证于临床,经治6例疗效颇佳。病例 略 《新中医》1988年第5期

评注
生姜蜂蜜治疗咳嗽,看似寻常之极,其实确能收效。其所治疗的咳嗽,属于风寒或虚寒见症(咳嗽频频,痰呈白色泡沫状或稀涎样,鼻塞流涕或鼻塞声重,咽痛不显,口不干,身痛恶寒,发热轻恶寒重等),不可使用在热咳(咽痛咳嗽,咯痰不爽,或痰呈黄色,咽干口糜烂,发热重恶寒轻,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脉数等)上。当然生姜蜂蜜所治疗之咳嗽,属于比较轻浅的咳嗽,如果咳嗽顽固,迁延难愈,建议还是上医院详查,达到“辨病辨证相结合”,才不至于贻误病情。
本方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之功。因其止呕疗效卓著,被中医界定为“呕家圣药”,由其组成的药方,难以计数。蜂蜜甘,平。归肺、脾、大肠经。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之功。《本草纲目》讲蜂蜜: “……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张仲景治阳明结燥,大便不通,蜜煎导法,诚千古神方也。 ”
本方取生姜辛以散之,蜂蜜甘而缓之;用蜂蜜缓生姜之辛散,用生姜除蜂蜜之甘腻,合而用之,散而有润,能收止咳化痰之效,取效恰在情理之中。

古今单验方选评62—绿豆鸡蛋饮治疗复发性口疮(即口腔溃疡)

绿豆鸡蛋饮治疗复发性口疮(即口腔溃疡)  录自《新中医》1989年第4期

本方为陈绮翔中医师经验方。

组成 鸡蛋1个  绿豆适量

用法 将鸡蛋打入碗中调成糊状,绿豆放入砂锅内(铝锅亦可,忌铁锅),冷水浸泡10—20分钟再煮沸,沸后3—5分钟(除绿豆可适当延长时间)即可,不宜久煮。此时绿豆尚未熟,取煮沸绿豆水冲入鸡蛋糊内,成为蛋花状饮用。每天早晚各一次,一般3天即愈。

病例一 李某某,男,28岁,干部。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多年。初发时投西药有效,后则不效。此次发作已半月,曾服中西药不效,疼痛难忍,食水难进。即嘱以上方饮用,服3次后疼痛即消,5次告愈,追访2年未复发。
病例二 解某某,女,32岁,教师。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已近10年。发作次数甚频,曾多方求医,难以奏效,饮食不便,言语亦欠清楚。影响教学工作。此次就医,已发周余。查舌尖及唇下有黄豆粒大溃疡4个。即嘱患者用上方服之,未投他药。2天后患者告知,服2次后疼痛明显减轻。4次痛消,共服8次告愈。追访2年余未发。

疗效 临床共治70余例,均效。

体会 中医认为复发性口疮,多以心脾热盛为主,治以清心导热,清热解毒。方中鸡蛋(《本经》鸡子)性味甘平,有滋阴润燥养血之功;绿豆性味甘凉,入心、肾经,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因而患此证者,每每告捷。脾胃虚寒、滑泄者忌之。

验证 读贵刊1989年第4期“绿豆鸡蛋饮治复发性口疮”一文后,按此方治愈本病6例,深受患者欢迎。病例 略 《新中医》1992年第11期

评注
口腔溃疡如果反复发作,多从虚热入手,故多数医家主张治疗以甘寒滋阴,清热益气生津为主,当然有的还加入引火归元,导龙入海法。而新近发作考虑实热的多些,实热所致的口腔溃疡,才可用苦寒直折的方法,而一般患者多不懂中医之理,简单以为口腔溃疡属于上火(实际不是实火,而是虚火的多些),单借清热解毒之法,往往收效不显。如范中林先生指出“口中少实火”(见《中医火神派探讨》),在火神派不少书籍中,对复发性口疮(口腔溃疡)多是以虚火立论,也有的还讲“上假热,下真寒”,以温阳为主治疗。类似的记载如:刘力红在《思考中医》中讲到用潜阳丹加味治疗真气上浮咽痛,他还大发感概道:“诸位要是信得过,且听我一句话,那就是抱定这个阴阳,朝于斯,夕于斯,流离于斯,颠沛于斯。果能如此,不出数年,包管大家在中医上有一个境界,也包管大家能够真正列入仲景门墙。”
本方绿豆清热利湿,鸡蛋滋阴养血,一清一养,仍是从实热实火立论,故而脾胃虚寒不宜。
古今单验方选评63—火硝、滑石治疗泌尿系结石

火硝、滑石治疗泌尿系结石    录自《中国当代名医秘验方精粹》167页
吴金轩方
【主治】泌尿系结石症

【处方】火硝6克 滑石18克

【制法】在铁勺上置纸一张,把火硝倒在纸上,不让其接触铁器,放在文火上炒黄。炒黄的火硝6克与滑石18克,加水一大碗,煎沸10分钟,倒出药汁服用。

【用法】每日1剂,服2次。

【验案】答某,男,50岁,本院外科主治医师。患尿石症数年,1978年病证加重,来我处诊视,给予上方治疗,连服5剂,排下尿石数颗,小的呈黄豆大小,大的一颗长2.3cm,中端直径为0.7cm,呈枣核状,一面呈细颗粒糙面。尿石排出后,病告痊愈,至今未再复发。

【评按】火硝,又名硝石,焰硝,一般用来制作火药。火硝和芒硝一样性能都能软坚消物,但效力比芒硝大。滑石性缓,清热利尿,除湿,去膀胱之结石。因此用火硝、滑石二品配合能起清热、化石之功。本方是临床运用50余年之验方,对于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疗效最佳,肾结石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评注
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认为结石内径大于1.0cm(有的说0.8 cm,还有的说0.5cm)就很难自行排出或通过服用排石药物排出了,治疗手段较多,有体外震波碎石,有弹道碎石,有经皮肾镜取石(输尿管镜,膀胱镜取石),有传统手术开刀取石等等多种方法,药物排石的方法虽然也有一些西药,但是目前还不是主流,国内排石药物基本还是中药占住主流市场,较为知名的如排石颗粒,排石饮液,肾石通颗粒,石淋通片,消石素胶囊等,为广大泌尿系结石患者所喜用。我们需要注意一点,多饮水是西医公认的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基础疗法之一。
用芒硝、硝石、滑石、硼砂等药物治疗泌尿系结石,古代医家多有叙及,当代医家更有发挥,如马骥、周鸣岐二位先生经验中就多有提及(见《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淋证癃闭卷》)。还有如湖南的“凿石丸”,据说收效不错。
中医治疗结石,多取“肾虚膀胱热”的理论,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方法,较多的使用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车前草,冬葵子,萹蓄,瞿麦,川牛膝,王不留行等等药物。实际单用此类方法,收效也是一般般。故而有的加入理气的(如台湾医家马光亚用八正散加木香治疗肾结石),有的加入理气兼破瘀的(如“金甲排石胶囊”就用到三棱、没药、 赤芍、桃仁、枳壳、莪术、青皮、乳香、川牛膝、厚朴、穿山甲等),但是现今临床也有一些人结合辨证考虑到肾虚的因素(还有的甚至考虑到脾虚因素),加用一些补肾阴肾阳的药物,要求补泻兼施,通补兼施,以利肾的气化,促进结石排出(如焦树德在《方剂心得十讲》第二版13页讲到“我认为治疗泌尿系结石,要注意加强补肾药的分量,扶正以祛邪,不要单纯用利湿、通淋、排石之品组方”,颜德馨讲“附子治石淋有奇效”)等等,不一而足。
古今单验方选评64—猪蹄甲治疗下肢溃疡(臁疮)

猪蹄甲治疗下肢溃疡(臁疮)

方一       录自《新医学》(8):406,1977
【治疗方法】将猪蹄甲(即爪上黑色硬壳)洗净晒干,烤脆(焦黄色为度),碾碎过筛取细粉备用。取生麻油将猪蹄粉调成糊状,敷于经消毒洗净的患处,5—7天1次。

【疗效】经治疗9例,溃疡面积1.5*2—6*11厘米,病程半年到30年。全部病例均用各种疗法未愈。经用上述方法治疗,全部治愈。治疗次数2—7次,随访8个月至2年,仅复发1例,再用上法治愈后2年未复发。

【典型病例】略

方二 枯矾猪甲膏治下肢溃疡    录自《新中医》1989年第3期
组成 取新鲜猪蹄甲放锅内炒黄研成粉,按枯矾1份,猪蹄甲3份,海螵蛸粉1份,冰片少许。

用法 诸药末和匀,装瓶备用。创面用双氧水清洗,去除脓性物;用麻油或蜂蜜将粉末调成糊状,均匀敷于创面上,外用纱布包扎。1周后换药,此时可见新鲜肉芽组织,其后每3天换药1次,再后每日1次至痊愈。一般5—10次即可。首次敷药局部可见疼痛,不需作其他处理。

疗效 笔者用此方治疗下肢溃疡,多发于小腿下1/3,踝上三寸内臁或外臁的地方,俗称“臁疮腿”,特点是溃疡面久而不敛,轻微损伤即能复发。治愈16例,均未复发。

验证一 参照《新中医》“下肢溃疡文”一文,验证临床,治愈2例。病例略
验证二 我是贵刊忠实读者,读《新中医》18年,从中受益匪浅,按1989年第3期下肢溃疡方,临床验证2例,均治愈。病例 略 来源 《新中医》1990年第5期

评注
下肢溃疡发于胫骨前缘者,因为血供原因,久久不愈合甚为常见,病人深以为苦。本方取猪蹄甲为主来治疗,考猪蹄甲,归胃与大肠经,古语有云“多血多气君须记,手经大肠足经胃”,其生肌似在道理。《中药大辞典》第二版言其可“化痰定喘,解毒生肌”,猪蹄甲与麻油,枯矾,海螵蛸等合用,收敛生疮效力增强。
古今单验方选评65—鲜花生叶治疗失眠

鲜花生叶治疗失眠   录自《土单验方实践录》第33页
由于患神经衰弱或其他慢性疾病引起的通宵不能入睡,或入睡迟,多梦,可用下方治疗。
处方 鲜花生叶二至三两
用法 水煎,睡前服。
病例 杨××,男,干部。患严重神经衰弱症,已五昼夜未曾入睡,服一般安眠药无效,精神萎靡不振,烦躁不安。经用上方治疗,当晚入睡两小时,第二日入睡五小时;服三日后,能睡六小时以上。
附 花生芽五至七棵(头年未收净的花生长出的嫩芽),水煎服,治疗失眠效果更好。

评注
《土单验方实践录》是1973年河南开封市公费医疗门诊部所编辑的一本小册子,行文简洁,处方药味都不多,属于朴实可信的一类。
花生学名称作落花生,落花生枝叶在不少书籍都有记载治疗失眠,如《全国中草药汇编》讲到:治失眠落花生鲜叶60克,浓煎成15—20毫升,睡前服。《福建药物志》讲其“清热宁神,治疗眠”,《中药大辞典》第二版讲其功用清热宁神,主治跌打损伤,痈肿疮毒,失眠。药理作用有止血,降压,镇静催眠,增强免疫四种。
对于落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的机理,有人从“天人感应”方面考虑,认为其落花生叶“昼开夜合”,顺乎自然界阴阳消长及“入夜则寐,入昼则窹”节律。(见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组发表的“落花生枝叶制剂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一文。)这种解释落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的说法,让现代人难以理解并接受,有可能会被斥责为玄妙无稽,胡说八道。古人能从这种“仰观于天、俯察于地”的观察、思考模式里面得到灵感与启悟,而现代一般人笃信实证科学,故而是很难理解的。
其实类似的记载古书还有不少,下文节选自周三林的《从经典著作探求不寐辨治》一文:
无证可辨,调和阴阳   临床上无证可辨的往往治疗颇费周折。《灵枢·寒热病》谓:“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张琪教授认为阴阳相交就是阴阳保持平衡,现代的中医内科学教材也指出失眠的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衡。调和阴阳常用的配伍有:
(1)半夏与夏枯草 《冷庐医话》引《医学秘旨》:“余尝治一人患不睡,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诊其脉,知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夏枯草二味浓煎。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至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
(2)半夏与秫米 来自《内经》半夏秫米汤,张锡纯谓:“观此方之意,其用半夏并非为其利痰,诚以半夏生当夏半乃阴阳交换之时,实为由阳入阴之候,故能通阴阳和表里……”“内经之方多奇验,取半夏能通阴阳,秫米能和脾胃,阴阳通,脾胃和,其人即可安睡。”《北山医案》并强调要按《内经》所说的用法,“但不先扬其水,只以生水煎成,则无斯大验矣。”吴鞠通谓秫米如南方难得则以苡米代之。
(3)百合与苏叶 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中引《侣山堂类辨》云:“于植百合,其花朝开暮合;紫苏之叶,朝听暮垂;俱能引阳气而归阴分。”范文甫治疗黄振声案就只用百合3g,紫苏9g,三帖而安。
(4)合欢花与夜交藤  合欢花一味就是黄昏汤,是取其黄昏即合的特征,有交阴阳之妙;夜交藤,《神龙本草经》:“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本草备要》“夜则藤交,一名六藤,有阴阳交合之象。”二者共用起调和阴阳而成安睡之功。
(5)龙骨与牡蛎  徐灵胎谓龙骨得纯阳之气而生,张锡纯谓牡蛎乃海中水气而成。郑钦安谓龙骨是一阳药,牡蛎是一阴药,二者共同起交合阴阳之功。综合以上几个对药,对于这种失眠尝取一方:百合15g,紫苏10g,夏枯草30g,法半夏15g,苡米30g,合欢花15g,夜交藤30g,龙骨20g,牡蛎20g,炒枣仁30g,茯苓15g,枣仁配茯苓乃是取仲景酸枣仁汤之意。可供参考使用。
古今单验方选评66—番泻叶开水泡饮治疗便秘

番泻叶开水泡饮治疗便秘
番泻叶久服无害  录自《杏林小品》143页
便秘的主要原因,有习惯性忽略排便感觉,排便肌衰弱无力,肛门附近有疼痛性疾患(如痔疮、肛裂、肛门周围脓肿)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肠蠕动迟缓,肠痉挛,肠梗阻,缺少体力活动等。中医对大便秘结、便行艰涩不下之症,一般分为热秘、气秘,虚秘、冷秘四类。
    老人习惯性便秘,多因肾阴亏损不能濡润或气虚传送无力所致,近似西医所说的排便肌衰弱无力之病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剂甚多,然一经停药则又便秘如初。故许多患者每择简便单方,赖以保持每日大便通畅。于是决明子、玄明粉、蜂蜜、盐汤、麻油等种种单方和食疗,一一尝试,有人用之应验,有人不验。独番泻叶无论用于何人则皆得排便,为便秘者所乐用,且久服无害。如张老教师,素患胃、肾等内脏下垂,便秘30年,腹胀,不大便则胀急难忍。经多方医治,不是无效即泄泻。惟日用番泻叶2—3克,沏当茶饮,排便即正常,前后服用番泻叶20余年,至91岁时因故逝世。县南乡有施太太,便秘21载,中西药均不合宜,隔日服用番泻叶3—4克,不仅排便通利,食欲益佳,今虽年逾古稀,尚且种菜养瓜,自食其力。从以上两例看来,似可说明久服无害。
番泻叶原名(此处两字打不出),又称洋泻叶,泻叶,味甘微苦,性凉,主治心腹胀满,便秘积滞。用量一次超过10克时,偶致腹痛或呕恶。1—2克则健胃助化。其优点有:一为通便效力确实,无腹痛或泄泻之弊;二为久用无损正气,服用方便。

评注
用番泻叶性味甘、苦、寒,有小毒,归大肠经,可泻热,通腑,行水消胀。治热结便秘,积滞腹胀,腹水臌胀。番泻叶用于急性便秘比慢性便秘更合适,最适用于热结便秘、胃肠积热、食物积滞、胸腹胀满,以便秘尿赤,口舌生疮,小腹胀满,虚坐努责,舌红苔黄,脉数等为见症。因其主要用于热秘,脾胃虚寒便秘者不宜,且体虚及孕妇忌服。番泻叶有的书籍还记载有回乳之功,还有配合其他药物治疗阿米巴肝脓肿等,限于篇幅,不一一转引。因其有效成分在开水下即可溶出,故而番泻叶不需煎煮,即使煎煮也应后下,仅仅需要用开水泡服即可,泡十到二十分钟即可饮用。番泻叶不能大量服用,因大量使用可诱发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后果,使用剂量应该偏小,6克以内较为合适,通常不建议大量服用。多数服用番泻叶者都有点腹部不适(如轻度腹痛)的感觉。
现代医学看法与上述久服无害看法恰恰相反(尽管如此,我以为应该保留上述说法的立场),认为:
    番泻叶不能长期服用,在《内科症状鉴别诊断》第二版指出:因便秘而滥用泻药,使结肠结构和肠粘膜功能改变,进而发展为顽固便秘。临床表现有乏力、厌食、腹胀、消瘦、营养不良,有时出现手足搐搦与骶骨疼痛。检查可发现血清钾浓度降低,酸碱失衡,钡餐检查显示回肠末段正常粘膜皱襞消失、回盲瓣宽大、盲肠与右侧结肠张力减退、肠腔增宽、结肠袋消失。内镜检查可见肠粘膜黑色素沉着,称为结肠黑变病,活检往往有结肠肌层变薄、肠肌神经丛退行变和神经节细胞减少,多系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大黄、番泻叶、美鼠李皮和芦荟等)所致,停药后病变可渐逆转。有人希冀借此泻下作用来减肥,也是极其不妥的。
    便秘似乎也有异乎寻常者,《蒲辅周医疗经验》曾记载:我曾闻说陈某二十多日大便一次,后来当面问过,他说年轻时确实如此,上了年纪七八天一次,陈活了九十多岁,可见饮食如常,腹无所苦,而数日大便一次,不是病。
古今单验方选评67—生姜汁治疗水火灼伤

生姜汁治疗水火灼伤        录自《新中医》1984年第2期

生姜,味辛性温,能解表散寒止咳,温中降逆止呕。历代视为温通要药,寒证较佳。但很少人知道生姜能治疗灼烧。疗效之奇,远较一般灼烧药为佳。20余年来,本人应用生姜汁治疗水火灼伤四五百例,无一失误。

制用法 将生姜捣烂揉汁,用药棉蘸姜汁涂于患处,能立即止痛;已起泡红肿者,能消炎退肿,消除水泡;水泡已破者,敷之亦无刺激。由于生姜能灭菌,故破口者亦不致溃烂。灼伤轻者,敷药1次即可;严重者可时时涂姜汁,保持湿润36小时,即可停药。

验证 我用《新中医》1984年第2期“生姜汁治疗水火灼伤  ”一文的方法治一小儿,疗效确佳。小儿的双小腿被火灼伤,起数个小泡,疼痛不堪。用生姜汁滴涂患部,疼痛即减轻渐至消失。调治数日,痊愈迅速。《新中医》1984年第10期

评注
上文在1990年第2期的《中医药信息》上也有转录。其实外用生姜除能治疗水火灼伤之外,现代还有以茶油浸泡生姜后外敷局部治疗褥疮的报道(见《中医杂志》1991年第7期)。还有如《天津医学杂志》1960年第2期讲到:生姜10克 仙人掌20克,二药洗净去皮刺后共捣为泥状,敷于炎症部位,1日1次。治疗急性淋巴结炎,急性乳腺炎,急性腮腺炎,外伤肿块等82例,全部治愈。其中5日内治愈者76例。至于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白癜风,面斑,斑秃,皮肤瘙痒症,冻疮等等,也散见于书刊中。

《中华临床中药学》“关于生姜主治某些热证的讨论”一文指出:生姜本为辛温之品,但对一些热证单用或作主药有效。如《海上方》以猪胆汁调生姜末外涂疮痈肿痛;《普济方》以生姜片涂明矾末,贴痔疮肿痛;现代单用生姜汁治烧伤、烫伤,或以生姜辅以红糖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湿热痢疾),均有明显疗效。其愈病之理,值得探讨。

个人认为,这种愈病之理,无须从辛温归肺脾肾经的性味归经框框里去斤斤计较,一种理论无法完全阐释新的现象时,应该从新的视角去认识问题,假如换种思路,相信能够得到相对圆满的解释。另外,本法所治疗之灼伤(现今统一称作“烧伤”),应属相对轻浅的1度或浅2度烧伤,对于烧伤面积大,深2度以上者,请上烧伤科诊治。
古今单验方选评68—三七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三七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录自《中华名家偏方集粹》第64页
【处方】三七花30克
【制服法】三七一般在6至8月开花,采集后晒干,切细,瓷瓶收贮。每服3克,沸水冲泡,汁浓后饮用。日2—3次。
【功效】清热平肝降压,治疗高血压。

评注
三七首载于《本草纲目》,以往曾听说过一个考据轶事,就是《金瓶梅》作者是谁说法不一,《金瓶梅》的作者署名南陵笑笑生,有人认为就是王世贞,理由之一是《金瓶梅》里曾写到三七这味药材,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序言就是王世贞所撰。

三七又称田七、参三七,金不换等,是止血散瘀,消肿定痛之良药。以三七为主要成分所制成的成药,主要是在伤科与血证方面。著名的“云南白药”,据说主要成分之一即是三七。现代对三七的研究运用十分热门,日常所用“田七牙膏”就是一个例子。三七与三七花的作用,在“南国三七网”上讲述得十分详细,考虑到其属于商业网站,这里就不摘录其文章片段了

著名中医专家吴大真(已故名医秦伯未的侄女,私淑弟子,辑有《秦伯未医学名著全书》)在一次健康讲座里也讲到用三七花治疗高血压病,认为其能平肝降压,安神定志。

《中华本草》第五册讲三七花:
【药性】味甘性凉。
【功能与主治】清热生津,平肝降压。主治津伤口渴,咽痛音哑,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开水泡服。
【附方】治渴饮,咽痛音哑。三七花适量,泡开水频服。《云南中草药》
【现代临床研究】治疗高血压,田七花冲剂,每日1包(每包含干田七花3克),开水冲泡,当茶饮,连服28天为一疗程。……共治70例,结果显效52例,占74;有效7例,占10%;无效11例,占16%,总有效率84%。……疗前有头痛者24例,疗后仅1例;疗前有肢体麻木者8例,疗后仅2例。除个别病例服后有轻微上腹痛、耳鸣及多尿外,未发现有其他副反应。

   必须指出两点:
一是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大约占95%,但也有极少数继发性高血压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多囊肾,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都可出现高血压,降压的同时必须治疗原发病,否则收效不佳。
   二是原发性高血压在中医分型也不尽是肝阳上亢证,以往单纯将原发性高血压与肝阳上亢证等同,随着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逐步淘汰了上述说法(当然无可否认肝阳上亢证属原发性高血压中偏多者),并用更多的证型来丰富诊治的视野,还有如肝火上炎,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肝肾阴虚,心肾两虚等证型。另如台湾医家马光亚还讲到高血压病有“火不归元,当禁潜降”的类型,用右归丸治疗高血压病而获愈,这种以温补一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充分证明了中医反对胶柱鼓瑟,刻舟求剑。
古今单验方选评69—两种治癌单方

两种治癌单方      录自《玄灯医笺》第242到244页
家居杭州市北山街(星西湖)时,有两位邻居身患癌症,都因医院医治无效,在家中服用民间单方治愈。采访后记录如下:

省妇联干部吴双珠之母,于1953年发现小腹部隆起一个拳头大的硬块。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子宫癌肿。并且告诉吴双珠,她母亲至多还能活两三年。
吴双珠不甘心让母亲坐以待毙,四处托人打听治癌的验方。有一位农村的亲戚告诉她一个民间单方:白毛藤九十克,红枣十枚,煎汤当茶吃。一剂可煎数次,直至煎到没有苦味时,再弃之不用,另煎新藤。据说,此方治愈过子宫癌,食道癌。
吴母照此单方连服月余,自我感觉小腹的肿块变软了。连续服用半年,肿块完全消失。
一九六八年三月间,我去登门访问这位老人,时年纪已过花甲,面色红润,精神健旺,除料理烧饭、洗衣,清扫等家务外,还带着两个小外孙,根本不像一个身患癌症十多年的病人。当年某医院断言她只能或二、三年的寿限,早已大大突破。
    老太太的子宫癌治愈以后,非常热心推广白毛藤治癌的验方。经过她的介绍而治好的子宫癌、食道癌病人(都是干部家属)已有六人。


省农村政策研究室王毅同志的父亲,是温州的老中医。一九六七年患食道癌,多方治疗无效,前来杭州就医。来时已经吞咽困难,面黄肌瘦。到半山肿瘤医院检查,诊断为食道癌肿,动员他手术治疗,老人不肯。
王毅与吴双珠是温州同乡,吴的母亲把自己用白毛藤治好子宫癌的经验告诉王的父亲。王父半信半疑地试吃白毛藤加红枣汤,果然见效。
后来王毅又打听到一个秘方:半枝莲60克,棉花杆60克,加红枣十枚,煎汤当茶饮,可治食道癌。介绍此方的人对王说,这是天津一个犯人临处决前交出的秘方之一。老中医照方服用,感觉不如吃白毛藤红枣汤舒服。
如此两个单方交替服用,一年以后,吞咽已经畅通,各种症状均已消失,健康情况显著好转。到医院复查,食道癌肿已经消失。
查白毛藤微苦性寒,追风,活血生血,清湿热,可治疟核、黄疸、疬串、骨节风湿痛等病。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治癌草药。


评注
白毛藤即白英,是很常见的一味草药,《全国中草药汇编》第2版记载白英:【药理作用】本品对人体肺癌有抗癌作用【性味功能】苦,平,有小毒。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抗癌。【主治用法】全草: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癌症,子宫颈糜烂,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根:风湿性关节炎。用量:全草、根 15—30克,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患处。至于半枝莲,近代资料谈及抗癌的就非常多,这里不罗嗦了。而棉花杆,我荆楚大地盛产棉花,以往我见到有资料说棉花根可作黄芪替代品,结果我将其试着煎煮,发现其汁液红如血染,令人看到恐怖,不敢服用。也不知道是否指的是草棉花根、杆,或是其它品种。
一般人都认为癌症属于不治之症,既是绝症,也有人认为无须治疗,免得人财两空。可是谁又能坐视不理,听任亲人苦痛,含恨而逝?正因为如此,有一些人就设法,甭管中药西药,甭管科研院所里的研发高科技药物,还是民间朴素之极的土方土法,都要拿来试用。这就是中国防癌抗癌的现实,病急乱投医,病笃乱服药,有毒没毒,有效没效,是否中病,是否对症,姑且留到后面再议。从来我相信,中草药在防癌抗癌方面大有研究之必要,今年我曾写过两篇“治癌读书录”,也曾“广络原野”。我还是相信民间流传的一句话,草药会用的是个宝,不会用的是把草。
上述单方中似并不需要辨证,只需要辨病即可。这种专病专方,近年受到一些医家的提倡。但我认为病即使就是食道癌,子宫癌(不知上文指的是宫颈癌还是子宫内膜癌,或是两者均被包括),也分时期,阶段,不可一概而论。以一方统治该病的各个时期、阶段,似嫌简单机械。有人甚至以一方御万病(像《十年一剑全息汤》里的全息汤,哪怕有加减,我心底不同意也不屑,但我以为可以作为一种研发思路),真为我辈所不容了。
古今单验方选评70—治疗呃逆(俗称打嗝)的一组验方

方法一   单味柿蒂治疗顽固性呃逆  录自《人民军医》1983年第3期
【治疗方法】取柿蒂15—20枚,加水1000毫升,煎至200—300毫升,连煎两次,滤出柿蒂,药液分2—3次口服。
【疗效】共治疗5例,4例分别于1—3天治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1例贲门癌病人,治疗3天后症状逐渐减轻,但未愈。
【典型病例】略

方法二  人指甲放入香烟燃吸治呃逆   录自《人民军医》1982年第1期
【治疗方法】将剪下的指甲2—3条插入香烟中,点燃,待指甲燃烧后,嘱患者深吸几口烟,将烟雾吸入气管内即愈。
【疗效】共治疗23例,均迅速生效,其中3例顽固性呃逆亦收效。

方法三  袋罩口鼻,袋内呼吸治呃逆   录自《中医中药热门话题》第226页
取一个不漏气的小塑料袋,大小方尺左右,将袋口笼罩自己的口鼻,勿使与外界通气,在袋内呼吸。经过袋内的呼吸,使袋内的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二氧化碳的增多可刺激呼吸加深加快,一会儿,呼吸频率猛增,变得犹如长跑一般呼吸,直到实在难以忍受时,取下塑料袋歇息,呼吸逐渐恢复正常,呃逆即止,此法百发百中。当然,对患重病,高血压及老年人出现的呃逆,应用此法应谨慎以免加重原发病。

评注
中医认为呃逆为胃气不降所致,多从治胃入手来治疗呃逆,根据分型常用丁香柿蒂汤,橘皮竹茹汤,旋覆代赭汤等,其他的如:我在前面的一篇“神仙粥治疗风寒感冒”评注里讲到运用野生别直参与江米(即糯米)治疗虚证的呃逆,等等,不细细列举了。治疗呃逆方法众多,懂推拿者可以选用:如指压翳风穴,或是单独掐按内关穴,等等。也可配合穴位注射,收效都是不错的。

中医认为久病闻呃声为预后不良,《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有一文“久病闻呃者死”,节选如下:……呃逆可以是一轻浅小疾,体质壮实无病之人偶发呃逆,移时便可自愈,或以草绳刺其鼻内取嚏,或趁其不注意时猛拍其肩背,呃逆即止。此外尚有一法:取老式牛皮纸信封一个,套住口鼻,令患者在信封里呼吸,约一分钟呃逆即止,此我行医30多年来屡试屡验者,是从应元岳主编的《内科手册》学来的。但也有呃逆连声,一日之内,时作时止,数年、数十年不愈,而饮食起居一如常人,他无所苦者。……久病而忽然发生呃逆者,以我之阅历,预后皆不佳,盖此种呃逆,乃胃气垂绝之象也。前人于此论述颇多。……

呃逆在西医学关于其病因诱因说法较为宽泛:比如较多的说到膈肌痉挛,胃动力不足、排空障碍,饮食习惯不好如吞咽进过多空气,饮食过饱,进食产气食物偏多等等。认为呃逆系消化系统存在问题,可以是功能性也可以是器质性疾病,其治疗也讲的比较琐碎,比如治疗原发疾病,调整饮食习惯,服用胃动力药,必要时使用东莨菪碱,氟哌啶醇,氯丙嗪等肌注。如反复呃逆或呃逆顽固,建议到消化内科诊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