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道

 聽雨軒sjh 2012-07-14
问道

一、黄帝向广成子问道

“黄帝铸鼎于荆山,骑龙飞上太清家,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这是李白诗一首《飞龙引》,诗中称赞的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向广成子拜师问道、乘龙飞天的故事。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在中国古代,追求大道真理,是仁人志士人生努力的终极目的。在《庄子·在宥》篇中,便记载着黄帝问道广成子的古老故事:“黄帝立于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上,故往见之。”

轩辕黄帝,有着一颗强烈的求道之心。他在统一天下后,悟道修炼的心,便日益地强烈起来。他听说,有一个远古的仙人广成子,就住在万里之遥的崆峒山上。于是,他便决定亲自前去拜师问道。他坐着大象,元妃嫘祖和女节坐着木轮大车,带领着文武群臣一行,浩浩荡荡地向崆峒山行进。

为了表示诚意,黄帝一行停在山下,焚起香草,群臣欢歌起舞。这时,广成子在云端现身,说:“治理天下者,没有见积云就想下雨,没有到秋天就想草木黄落,哪里能谈至道呢?”说完拂尘一扬,使隐没于云霞之中。

黄帝无功而归,但一直在思索着广成子的话。

大约又过了六十年,已经寿龄百岁的黄帝,决心再次上崆峒山问道。这时,他已经悟懂了求道一定要精诚的道理。他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轩辕之丘,独自徒步向崆峒山走去。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位赤发赤须的长者,便恭立道旁施礼问道:“请问长者,哪条道可通向崆峒仙界?”。赤发赤须的长者微微一笑说:“学会谦恭,始能求真。好,好! ”又随口吟道:“仙凡本无界,只在心上分;不惜膝行苦,一诚百道通。”

赤发赤须的老者倏然不见,原来是前来指点他的仙人赤松子。 黄帝一路上思索着赤发赤须长者的话,坚忍不拔,坚定不移,走得鞋磨穿、脚磨破,疼痛得几乎寸步难行。他开始以膝代步,朝崆峒山顶爬去。膝磨破了,流着血,石子都被鲜血染红了(至今在崆峒山路上留有 “血儿石”)。这时,忽然有一条金龙飞舞而来,把他接上了山去。

黄帝终于见到了广成子,稽首再拜,请教修身养性、长生不老之道。广成子平和地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心,无摇汝精,存神定气,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将守形,形乃长生。”这时的广成子,已经一千二百多岁了!
轩辕黄帝下山后,依广成子所教之道,静修养身。在他一百二十岁(也有说一百一十岁)时,命人取首山之铜,铸宝鼎于荆山之下。鼎成之日,设宴欢庆,忽然见到空中霞光万道,一条长髯垂须的黄龙从天而下。元妃群臣见状大惊,黄帝笑着说:“你们不必惊慌,这是来迎接我的。”于是他离席骑上龙背,元妃急忙扯住黄帝袍服,群臣也纷纷跟上,金龙倏忽升天而去。

传说,当时跟随黄帝乘龙升天的有七十多人。后来,人们把黄帝乘龙升天之处,叫做“鼎湖”。现在的黄帝陵,只是衣冠冢。

孔子向老子问道

无独有偶,被尊为“至圣先师”的圣人孔子,也曾有过向老子求师问道的故事。二千五百多年来,这故事一直在中华大地流传着。在山东省东平县出土的一座汉代壁画墓中,使有一幅孔子见老子的问道图,成为这一传说的古老见证。图中,老子双目微垂,孔子双手拢于胸前,首微扬,面向老子躬身问礼。

孔子向老子问道的故事,记载在《庄子·外篇·天运第十四》中: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也。’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然而不可者,无它也,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于外,圣人不出;由外入者,无主于中,圣人不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觏而多责。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栗,舍之则悲,而一无所鉴,以窥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怨、恩、取、与、谏、教、生杀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变无所湮者为能用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

孔子问道老子,说儒道一家也。孔子是位入世者,以出世之心,行人世之事。而老子,是出世之人,以如来道无为之境界,显象于世间,以示天、王之道理。

在《庄子·外篇·知北游》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老聃曰:‘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 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邀于此者,四肢强,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者,圣人之所保也。渊渊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运量万物而不匮。则君子之道,彼其外与!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此其道与!’‘中国有人焉,非阴非阳,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将反于宗。自本观之,生者,喑噫物也。虽有寿夭,相去几何?须臾之说也,奚足以为尧、桀之是非!果 有理,人伦虽难,所以相齿。圣人遭之而不违,过之而不守。调而应之,德也;偶而应之,道也。帝之所兴,王之所起也。’”

孔子称老子为龙,老了称孔子为凤。这个传说也出自于《庄子·外篇·天运第十四》:

“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夫仁义惨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杰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辩;名誉之观,不足以为广。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 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 。予又何规老聃哉?’子贡曰:‘然则人固有尸居而龙见,雷声而渊默,发动如天地者乎?赐亦可得而观乎?’遂以孔子声见老聃。老聃方将倨堂而应,微曰:‘予年运而往矣,子将何以戒我乎?’子贡曰:‘夫三皇五帝之治天下不同,其系声名一也。而先生独以为非圣人,如何哉?’老聃曰:‘小子少进!子何以谓不同?’对曰:‘尧授舜,舜授禹。禹用力而汤用兵,文王顺纣而不敢逆,武王逆纣而不肯顺,故曰不同。’老聃曰:‘小子少进,余语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民有其亲死不哭而民不非也。尧之治天下,使民心亲。民有为其亲杀其杀而民不非也。舜之治天下,使民心竞。民孕妇十月生子,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谁,则人始有夭矣。禹之治天下,使民心变,人有心而兵有顺,杀盗非杀人。自为种而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骇,儒墨皆起。其作始有伦,而今乎妇女,何言哉!余语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名曰治之,而乱莫甚焉。三皇之知,上悖日月之明,下睽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其知惨于蛎虿之尾,鲜规之兽,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而犹自以为圣人,不可耻乎?其无耻也!’子贡蹴蹴然立不安。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夫白 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雄,故风化。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于道,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自而可。’孔子不出三月,复见,曰:‘丘得之矣。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人文始祖的黄帝和圣人孔子,都为后人留下了求道的故事。因为求大道,才是一个生命的根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