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的道家思想:智慧的领悟和阐释

 niuniuyumami 2012-07-15

                         作者:刘玉峰

   ——道家与儒家、佛家殊途同归,千百年来共同构建起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框架。古人说三者是理同出于一源,道并行而不悖

    先秦诸子中,老子的道家思想是最为深刻完整和充满睿智的。这样说,绝非溢美。其一,与其他诸子思想相比,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具有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完整体系,是唯一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唯一具有本体论的哲学

思想。其他诸子思想,均无本体论,也就难以称得上具有哲学体系。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主流的孔子儒家思想,到了宋代理学形成,才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才构建起自己的本体论。而这一本体论的构建,又显然受到了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其二,老子思想从其世界的本原来自于“道”、来自于“大”、来自于“无”的本体论出发,推延到政治、社会、道德和人生诸领域,提出了“无为而治”、“为而不争”、“上善若水”、“知足长乐”等思想。这些思想均来自于“道”,相互融通,无滞无碍,形成一个以本体论为核心、多维展开的思想体系,充满理性、辩证和睿智。因此,老子的思想精深博大,不仅具有哲学之智慧,而且具有政治之智慧、行为之智慧、生活之智慧。

  刘长允所著《天不变道亦不变:老子纵横谈》,以自己长期研读《道德经》的领悟和体察为主,纵论古今中外,评点儒佛各家,从12个方面系统阐释老子思想的意蕴和老子智慧的价值,并注重揭示其现实意义,目的是“使人们从老子那里得到更多的人生启示和教诲,以安顿好我们现代人的心灵和生活”。仔细读来,心有戚戚焉。

  作者对老子的哲学体系和思想智慧的领悟多有独到之处。如认为老子的“道”,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是“有”和“无”的统一,即“道之为物,惟惚惟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不仅产生宇宙和万事万物,还赋予宇宙和万事万物与自己相同的特性和发展变化规律,最大的特点就是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道”最深奥,也最现实,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谁能够认识到道的神圣和规律并按照规律行事,就是得道之人,就是有德有智慧之人。作者指出,“老子的思想,说到底,就是关于人类和每个人如何生存的学问。”这些学问都是大智慧,主要包括:1、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大自然和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规律,人类处世举措要顺应这些规律。即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绝不能恣意妄为。2、“道”和宇宙间万事万物最重要的规律,一是“反者,道之动”,即总是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福祸相依,盛极必衰,否极泰来,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切莫过头过激。二是“弱者,道之用”,即“道”是通过柔弱的机制来发挥它的功效的。一个人只有虚怀若谷、谦逊卑下、知荣守辱、坚忍不拔,才能够以柔克刚,无往不胜,即“柔弱胜刚强”。3、天地生育万物都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因此人们一定要不居功,不自傲,切莫贪得无厌,应知足长乐,适可而止。即老子所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所谓的不争,并不是消极的躲避,而是不勉强行事,不激化矛盾,求同存异,创造和谐发展和多赢的良好局面,它还含有不争私利、不争意气、不计较末节,把握全面、放眼长远的意蕴。经过作者上述的具体揭示和阐述,老子思想中的大智大慧得以跃然纸上,清晰明白,读来颇觉豁然开朗。

  作者对于老子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揭示也多有独到识见。如指出老子“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要用'虚静’的心态和'玄览’的直觉来观察宇宙和万事万物”,即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如指出在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上,老子提出以“真”统摄“善美”,在“真”的基础上实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而具体的实现方法是“返朴归真”,用来矫正人们追求真善美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和失误,这一思想“具有永恒的警醒和指导意义”。又如指出老子对相反相成规律的揭示最为深刻、系统和独创,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和“弱者,道之用”的命题,特别重视矛盾体中“弱小”这一方面的作用,“是老子运用相反相成规律指导人们行为的重要真知灼见,是其他思想家所无法比拟的,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都是无法估量的”。再如系统地阐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内涵,认为“无为是对人类一切欲望和行为的约束和限制,是对过激行为和可能带来负面效应行为的彻底贬斥和反对。无为不是无所作为,更不是无所事事,而是顺其自然、不违天理、不害物性。无为就是善为,就是超出世俗的高明之举,就是“不见金针而成锦绣”。作者的这类识见卓尔不群,对于进一步认识评价老子的思想无疑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作者行文不做繁琐考证,以散文的方式阐发主题,文字优美,挥洒自如,但形散而神不散,重在阐释对于老子智慧的感悟和体察。阅读此书,细心体会,读者诸君定会有所收获。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二   《道德经》与现代管理

                      作者:黄信阳:

    老子哲学对改善现代管理具有深刻的智慧启迪。在无为与自然的关系中,老子把无为视为实现自然理想的道路、方法,把自然视为无为方式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理想境界。老子依据道德本体论形成了无为——自然理念,然后又将其推演、贯彻于人类社会,作为人类社会中效法道的典范的圣人来看,圣人通过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等方式、方法取得了民众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的效果。老子揭示的道的根本法则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目的则是无不为民自化。老子无为思想作为一种管理方法论,就是要求管理者在思想观念上持无执态度。这种无执态度绝非无所用心,懒惰懈怠,消极等待,而是要管理者防止不顾客观实际、单凭主观意志想问题办事情的虚妄态度。在老子看来,矛盾法则及其各种反理现象昭示,主观意志越是强执于某种事情越难成功,主观上淡然待之反易成功。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保障人类自然存在、自由生活的权利,使国家社会和谐有序。在老子看来,道为国之本,失道必亡国,持道则能久。在《道德经》六十章要求人君以道莅天下。坚持以道治国,能使万物自然而然地向其归化。老子深信,匡世治国必须走正道,用正法。他在八章要求正善治。在五十七章要求以正治国。所谓,就是遵循正道,顺从民意。大公无私,端方正直治理国家。

清静之治 即无为之治,老子主张以静处事。在十六章中说:“归根曰静。他注意到清静优于躁动,这个静不是不动,而是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不是人为的,自然是大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就是要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来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在二十六章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是指事物的具体形态和世俗的常见的心态。就是大道为重,就是大道本身之性。在四十五章认为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的观点。是动的意思,是消灭的意思。大道是清静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在六十一章认为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天下是雌性动物为静。是雄性动物为动。在他看来,管理事务宜静不宜躁。大国常以静、以柔、以下,来处理邦交关系。在六十章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大国犹如烹饪一条小魚一样,务必慎之又慎,掌握好火候,不可轻举妄动,而要一心一意。圣人无为,使人各安其自然。可见,无为之治乃自然之治。在老子看来,自然之治是最高。老子在五十七章引述圣人治世心得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自化即自然顺化。自正即自然端正。自富即自然富足。自朴即自然淳朴。鸟不教而自在空中飞;兽不驯而自在山上跑;魚不学而自在水中游;人自然父慈子孝,君正臣忠。在三十七章指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將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没有任何思欲和情妄,至为清静、纯粹。它是自然的,能调理一切纷乱。能持守这一体性,身自修,天下自然太平。在六十六章说:“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老子之所以极力倡扬无为之治,根本目的是为了民众能够自然而然地生活。所以,在六十四章告诫统治者:“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人若无私无为,内充道德,外之以柔弱谦恭,必得人钦崇而尊之。

不争之治。在传统政治观念中,功名利禄皆由争斗而得。在老子看来,这是很不明智的观念和做法,争斗必然有胜有败,老子在六十八章提出不争之德。对人要虚怀若谷,谦虚处下,要有道德胸怀。这就是善于用人的力量所在,就是征服人心的特殊人格。他在二十二章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里的就是,古人云:“得其一,万事毕。守住这个道,万事万物、社会人事都不离道,把握了大道、自然,即可充当天下万民之楷模。不自以为是,从道的观点看待事物,才能看得明白。不夸耀自己,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不骄傲自满,才会有新的突破和长进。老子无为无不为的原则,表现在处世之道上,就是无争。关于圣人的不争之德,在八十一章明确提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不争是人类社会某种约束、和谐、统一、安定的要素。圣人之道,为万物造福而不求报,为天下奉献而不索取。在八章以水为喻,说明不争合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至髙无上的善,象水一样滋润万物,世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人的生命。卑下低洼的地方,是人们最不愿处之地,唯独水性向下。水性滋润万物而不居功,助万物之生长。七章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在老子看来,不争方能平静、自然、和谐、淳朴。

柔弱之治。老子认为,柔弱是人对道的无为方式的效法、运用。在三十六章强调说:“柔弱胜刚强。柔弱是立世之本,刚强是惹禍之胎。狂风吹不断柳丝,齒落而舌长存。笫五十二章又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任何事物都是由小至大,由微小而著发展而成的。只有持守柔弱的人,才真正是最刚强者。所以老子在七十六章断言:“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坚强的事物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事物属于生存的一类。因此,如果用兵逞强于天下,就必然会遭到正义力量的奋勇还击而灭亡;如果树木强壮高大了,就迟早会被砍伐而折断。凡是强大的事物,总是处于下降衰弱的趋势;凡是柔弱的事物,总是处于上升发展的趋势。在七十八章又提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是柔弱的,处下,随遇而安,老子要我们以水为师,滴水石穿。在六十七章指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认为,为勇之途,为广之源,为先之法。在六十六章告诉人们:“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经常以水喻道,水就是道,处下就是道。像水一样甘心处下,尊重民意。江海甘心处于百谷之下,才能容纳百谷之水。主动处于万民之下,才能成为百姓的首领,才能稳固而永久。在六十一章指出:“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所以,大国以处下的姿态对待小国,就可以取信于小国;小国以处下的姿态对待大国,就可以取容于大国。所以,或处下以取信,或处下而取容。大国处下不过是希望取信于小国,小国处下不过是希望取容于大国。这样,大国小国都可以各自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其中大国更应该处下。老子认为,人君贵柔守弱、居后处下,就要勇于为国耻世患承担责任,以贱为本,以下为基,弃荣守辱。在二十八章指出:“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老子在六十八章指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配天,古之极。这里,善为士者、善战者、善胜者、善用人者,都是指得道之人。得道的人不用武力征服人,不凭与敌人交锋而得胜利。得道的人,依道行事,以无为治天下,不用武力征服天下。得道的人,不发怒,不感情用事。得道的人,顺大道,得民心,有正义,爱百姓,不同敌人正面交锋,就自然而然取得胜利,这就叫做不与。为道的人,主动处柔,处顺,处下,以得到多数人的信仰、信任和拥戴。这叫做善用人者为天下。为道的人,顺于大道、对人虚怀若谷,对人谦虚处下,这就是不与人争的道德胸怀。这就是善于用人的力量所在。这就是征服人心的特殊人格。这样做,就是同于大道、就是最大最久、最好的治国之道。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以上这些浅论,可归纳为虚无、自然、朴素、恬淡、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内里深蕴着中国道教博大的治世、处世,成人、成事的精深的哲学智慧。思之、悟之,法自然而行之,于现实事务之管理,为人处事之成就,善真大焉!
                                2007
210

(作者:黄信阳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河北省道教协会会长,鹿泉十方院住持,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委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