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釉陶六博俑----消失的博弈 汉代 对博是战国到东汉盛行的娱乐项目。博具中有六根箸,故名六博。对博的双方各有六枚棋子,对博时要先投箸,根据投的结果决定行棋,最后一方将另一方的枭棋杀掉,于是获胜。对于六博的具体下法,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有研究说六博是现代麻将的祖先。 这个文物曾出现在“中华遗产”杂志的封面上。

象牙雕妇女抱子 明朝

象牙雕老人 明朝

一组焦作元墓出土的雕砖俑,表现的是元代民间杂剧和舞队的演出情况,舞队又称“社火”,起源于宋代,属于民间演出,每逢节日进行各种表演,这组陶俑具有浓厚的民间信息。这个是舞蹈雕砖

吹口哨

吹排箫

弹三弦

吹笛

击鼓

持节板

叉手雕砖

绘彩文官俑 唐代

一组宋代石俑,是陪葬的仪仗导队、卫士和侍从,这是男俑,神态拘谨。

女俑面相丰满,表情温顺

手执各种劳动工具的女俑 隋代

彩绘女陶俑 金代

黄釉女俑,分别是唐代和隋代

红陶女俑 唐代

绘彩唐代女俑

绘彩陶坐部伎乐舞俑---笙歌一曲侧耳听 隋代 坐部伎乐俑是隋唐时期两大乐舞类别之一,因为演奏者坐于堂上,故而命名。

立部伎乐俑
感谢这些美丽人俑的塑造者,只因他们用丰富的生活经验、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精湛的表现技巧,准确生动地表现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细节,才使得我们感受到了历经千百年的神奇的呼吸,听到了穿越时空的悠悠语声。
也许,我们的生活也要后人才能看清楚,就像我们今天看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