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校长周其凤毕业典礼致辞 借欧洲杯寄语学生

 文山书院 2012-07-15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毕业典礼上致辞。 本报记者范继文摄

  昨天上午,北京大学2000多名本科生举行毕业典礼。与这届学生几乎同时来到北大的现任校长周其凤,用刚结束的欧洲杯来表达对学生的期待。

  用足球喻生活

  2008年下半年,周其凤回到北大担任校长,与这届本科毕业生一起在北大度过了4年时光。在毕业典礼上,听到周其凤表示在努力了解90后大学生的心情时,现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周其凤还谈到刚结束的欧洲杯。他说参赛的16支球队再次印证了努力、拼搏和坚持的道理。周其凤认为北大人历来不缺少雄心壮志,也不缺乏挑战巅峰的勇气,并鼓励学生始终坚守对未来的希望,始终保持坚毅卓绝的奋斗精神,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以保安为榜样

  北大保安甘向伟出书《站着上北大》被媒体广泛报道,周其凤也曾为其作序。

  在毕业典礼上,周其凤再次以甘向伟鼓励毕业生:最聪明的学生应该是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北大资源武装、提高自己的学生。

  听“加词”感支持

  演讲结束后,每个学院学生都会喊出自己院系的口号。当化学学院喊完“百年化学,薪火相传”的口号后,又加上一句“化学是你,化学是我”。现场顿时掌声雷动。原来周其凤曾为《化学之歌》填词,因为歌词过于直白,曾在网上引起过争议。“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正是其中的一句歌词。学生们临时加词,以示对校长的支持。

  -演讲语录

  “落后时不放弃,被动时不慌乱,平淡时不焦躁,占优时不骄傲,这样的球队就能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走得更远!”

  “一走出校门,你们将被高度关注,但‘系出名门’不等于成功,能够被认可才是关键。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打完小组赛,还有淘汰赛,问鼎冠军更是艰难!”(记者周逸梅)
 
记者还原北大校长演讲现场 媒体"断章取义"遭批
2011-12-27 21:38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北大校长周其凤(图片来源:资料图)

  【编者按】北大校长周其凤被指在长沙市一中的讲台抨击美国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周其凤同时认为中国的教育很成功,理由是中国这些年都在飞速发展,这两段话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然而经过记者近日的调查,发现事实根本不是如此。

  中广网北京12月27日消息 12月25日,有媒体报道《北大校长称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的一篇文章,引发了一场网络大讨论,大部分网友都对周其凤的表述作出了负面评价,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批评。究竟周其凤是针对什么问题说的这番话?他的话是否被断章取义地报道?

  据长沙市第一中学校长赵雅茜介绍,12月24日,周其凤来到长沙市第一中学,给数百名师生做了一场演讲。

  赵雅茜:他的演讲没有设什么主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他的艰苦求学的过程和他的人生感悟。

  赵雅茜表示,让他也是料未及的是,这次演讲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引发轰动。12月25日,湖南潇湘晨报发表了题为《北大校长称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的一篇文章,该文章写到:“对于现在很多人否定中国的教育,周其凤持不同态度。周其凤说,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

  关于这段文字的相关信息在网络上疯转以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批评,对于周其凤本人的负面评价也愈演愈烈。周其凤究竟是如何说这段话的,记者找到了当时的演讲录音。在录音中,记者发现,跟报道有关的讲话出现在整场演讲的中段。在谈到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时,周其凤谈到了美国的教育,完整表达如下:

  周其凤:现在大家都觉得美国的教育好,我们也在向美国学习,什么哈佛、MIT等等,其实美国的教育也不是那么好。它有它好的地方。怎么讲?美国的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或者说优秀的美国公民,这是很成功的,因为为美国培养了那么多人才,把美国建成为这么一个很霸气的强国。但是如果是从我们现在是个地球村,在培养世界公民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美国的教育是一塌糊涂。它培养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感到骄傲的是他们的总统,哪个总统懂得尊重人家?就想欺负人家,就想把它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就想按照美国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办。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的教育是一塌糊涂。

对上述发言,当时在现场聆听演讲的教师黄腊梅也表示,周校长并没有全盘否定美国的教育,相反,他还在很多方面予以了肯定。

  黄腊梅:现场来听,没有这种偏激的评价,这是断章取义的。

  当时在现场学生邱晗也表示:

  邱晗:我觉得他是很理性的、辩证的看待中美的教育。

  通过我们记者的调查采访,让这件备受争议的事情还原了本来的面目。但社会各界对此引发的争议和思考依然没有停止。  

  尽管对周其凤本人的负面评价依旧不断,但越来越多的评论指出,在很多的事件中,有些媒体的失真、不负责任已经把大众带上了一条“炒作”、“围观”的不归之途,以至于社会处在一种越来越浮躁、焦虑的氛围中。那么,这对于我们社会的诚信、价值又会带来怎样的思考?

  中国之声特约评论员杨禹认为,媒体要尊重事实,在这一点如果不能够把握的话,媒体的公信力就要大大的丧失。

  杨禹:很多媒体对一些人物言行的判断上,更多的是让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判断跑在了事实的前面。媒体尊重事实,局部的事实和全局的事实之间的关系,是所有媒体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基本的必修课。

  杨禹表示,此类事情的频发,对于我们社会的诚信、价值观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杨禹:不仅是媒体,公众对于社会的现象、重点人物、热点言论,热点新闻,在判断上,在价值观上存在着一些摇摆。这个价值观是大家从更主观的角度,去曲解一些公众人物的声音,来选择性的审视一个事物的局部,而不是一个是事物的全部。这样的做法我觉得不应该成为社会的主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4008000088,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