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绿及绿柱石族宝石
祖母绿是绿柱石族的一员,其他绿柱石品种有海蓝宝石、粉红色绿柱石、金黄色绿柱石、无色绿柱石、绿
柱石猫眼等。以前统称null绿宝石null,新的国家标准中已取消了null绿宝石null这一含义不确切的名称。
一.祖母绿文化赏析
祖母绿这一名字最初来自波斯语nullZumurudnull,原意为绿色之石。后来这个词传入我国,将其译为null助木
剌null,后来又演化为null祖母绿null。
古罗马学者普林尼曾经给予祖母绿如下赞赏:null没有任何一种宝石具有更赏心悦目的颜色了。每当目不转
睛地停留在嫩嫩的草坪和树叶上的时候,眼睛的感觉是那么舒服,但观赏祖母绿更加令人感到快慰。不论
是阴是晴,它总是发出柔和而浓艳的光芒null。
因此,古罗马人认为祖母绿有医用价值。据说尼禄(Nero)皇帝就是透过一片清凉明澈的祖母绿观看狂热
凶残的角斗的,以恢复他的视力。
祖母绿青翠悦目,选这种可爱的绿色宝石作为五月的生辰石是很合适的,它的颜色代表回大地时大自然的
美景。象征幸福与好运,在古希腊作为奉献给"维纳斯"女神的珍宝。
普林尼还记录了这样一个传说:null在塞普路斯岛靠近Hermias墓处,有一尊用大理石雕刻的狮子,狮子的
头部镶嵌了两块美丽的祖母绿作为它的眼睛,这两只大眼睛总是注视着大海,仿佛锐利的目光可以穿透海
水,洞察一切。因此,近海的金枪鱼都感到害怕,纷纷游走,一段时间内,鱼夫们因打捞不到足够的鱼而感
到惶惑.后来他们用其他宝石更换了祖母绿,金枪鱼又慢慢地游了回来null。
不论是已镶嵌的还是未镶嵌的祖母绿,在数量、质量和重量上,原伊朗王室所拥有的祖母绿都是首屈一指
的,超过了世界其他任何地方,足有几千块,其中许多大于500克拉:伊朗王室的祖母绿念珠中,有一颗
卵形弧面型重达320克拉,另一颗水滴形念珠重303克拉。两颗重约100克拉的祖母绿和许多其他大宝石
一起,镶嵌在伊朗的帝国宝剑上。
还有一条由金线织的腰带,扣上镶嵌一颗重175克拉的祖母绿。
在伊朗王室的收藏品中,最雄伟的一件是null地球仪null,直径46厘米,高110厘米,球体使用34公斤纯金,
共镶有5.1万多颗宝石,大洋、海和大的湖泊用祖母绿表示,一般陆地则用红宝石和红色尖晶石表示,撒
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和埃及用蓝宝石表示,伊朗、英国、法国和亚洲的部分地区用钻石表示,大陆用钻石
勾出轮廓,经线和纬线用红宝石表示。制作时间1874-1875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存这些散放着的宝石,
包括两颗175克拉的祖母绿,许多颗125克拉祖母绿和50克拉红宝石,可谓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
1993年4月,在第三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上,一条以原始晶体形态镶嵌而成的祖母绿项链标价2亿美元,其
制作年代为十七世纪初,所用祖母绿来自哥伦比亚的Muzo矿区。
二.祖母绿的发现及产出
早在印加王朝统治时期,印加人就开采祖母绿达几百年。到了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入侵印加,虽然他们掠
夺了印加人手中的祖母绿,但却无法逼迫他们说出矿产地。因为印加人认为矿山是圣山,神圣不可侵犯。
所以,西班牙人过了很多年后才发现哥伦比亚的木佐(Muzo)、契沃尔(Chivor)等地祖母绿矿山。据说
当初因长时间找不到祖母绿矿,西班牙人准备放弃,在部队撤退前杀鸡祭祀时意外从鸡的愫囊中发现了几
颗祖母绿,部队又重新找矿才发现大矿山的。但由于印加人的不断反抗,至十六世纪末,哥伦比亚祖母绿
矿山被迫停止开采,直到十九世纪处才恢复生产。从此,哥伦比亚祖母绿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而且数
量也是最大的,至今其年产量仍占世界祖母绿总产量的50%以上。
十九世纪以后,世界祖母绿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了新的突破。
1830年,在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侧发现了祖母绿矿藏;
1890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发现了与乌拉尔祖母绿类型相似的矿床。
但祖母绿矿业历史上最大变化则在本世纪:
1927年在南非的德兰士瓦发现了大型祖母绿矿,
1943年又在津巴布韦南部发现大型祖母绿矿。
特别是1964年在巴西发现的祖母绿矿给世界很大的震动,巴西的祖母绿质量也是上乘的,有的可与哥伦比
亚的媲美,目前巴西每年向世界宝石市场提供25%左右的祖母绿原料。
世界上其他重要产地还有:
坦桑尼亚、印度、巴基斯坦、赞比亚、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
云南是中国祖母绿的主要产地,但裂隙发育,颜色不深,产量也不大。
除云南外,新疆也出产优质的海蓝宝石,而且,还有金色绿柱石、粉色绿柱石及海蓝宝石猫眼产出。
最近,在河北康宝也发现了海蓝宝石。
三.绿柱石类宝石的基本特征
1.化学成分:
Be3Al2Si2O6。其中Be、Al可被不同元素所替代:
若发生Cr、V替代,则呈现绿色,此时称为"祖母绿"。
若发生Fe替代,则呈现蓝色,此时称为"海蓝宝石"。
若发生Fe(H2O)替代,则呈现绿色,此时称为"绿色绿柱石"。
若发生Fe(H2O)替代,则呈现黄色,此时称为"金色绿柱石"。
若发生Mn(Cs、Rb)替代,则呈现红色,此时称为"摩根石"。
2.晶体形态:
常呈六方柱状,大小可悬殊很大,直径1厘米-几十厘米。
3.颜色及多色性:
质纯的绿柱石无色
因含杂质可呈现绿、蓝、黄、粉红、玫瑰红等颜色。
多色性的颜色及强度随品种而异,一般表现为不同强、弱的体色。
4.光泽与透明度:
玻璃光泽,断口可呈现油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猫眼及星光品种的透明度较低。
5.折射率及双折射率:
折射率常为1.577-1.583,可低至1.565,高至1.599。
双折射率0.005-0.009,一般为0.006。
6.硬度和比重:
硬度7.5-8。比重2.63-2.91。
7.滤色镜检查:
绝大多数祖母绿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现红色或粉红色。
印度和南非的祖母绿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现绿色,曾一度被误认为是祖母绿的仿制品。
另外,海蓝宝石在滤色镜下呈嫩绿色,而蓝色托帕石呈现灰蓝色,两者的差别较为明显。
8.包裹体:
整个绿柱石族宝石通常含有气相、液相、固相各类包体。
如海蓝宝石中的null雨状包体null常导致null猫眼null的形成。
有些产地的祖母绿含有特征的包体:
1.哥伦比亚:由液相、气相和岩盐或黄铁矿组成的三相包裹体。
2.乌拉尔:"竹节"。由具横向裂纹的柱状阳起石构成。
3.桑特瓦纳:长而弯曲的纤维状透闪石。
4.印度:"逗号"。矩形两相负晶的角上带一尾巴。
5.南非:褐色云母片、弯曲的辉钼矿。
四.绿柱石族宝石品种
常见品种有祖母绿、海蓝宝石、金色绿柱石、摩根石、绿色绿柱石。
特殊品种有:
1.祖母绿猫眼:不常见。最大的一颗产自巴西重5.93克拉。
2.星光祖母绿:极为稀少。巴西曾出产一颗10.03克拉的星光祖母绿。
3.达碧兹(Trapich):仅产于哥伦比亚的木佐(Muzo)和契沃尔(Chivor)。
是祖母绿单晶内含有钠长石、碳质包裹体而形成的特殊生长特征。
4.海蓝宝石猫眼:平行于C轴方向排列的管状包体形成null雨点null。
五.绿柱石族宝石的质量评价
1.祖母绿:
最佳质量的祖母绿必须具有强烈的艳绿色,能给人一种柔软的绒状感觉,并且少裂纹,完全透明。这种质
量的祖母绿很罕见,大约在1%以下,大于2-3克拉的优质祖母绿其价格比同等重量的钻石更高。
由于祖母绿不像其它宝石那样璀璨闪耀,其价值的决定因素往往是它的颜色,所以,常被加工成阶梯型,
以最大限度地加深其体色。另外,由于祖母绿脆性大,去掉了四边形的四个角,从而减低因偶然碰撞造成
损坏的可能性。
祖母绿具有多色性,平行六方柱方向观察时显浓绿色,垂直六方柱观察时显黄绿色。因此,加工时应将祖
母绿的台面垂直六方柱的延长方向。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祖母绿常常有裂纹和肉眼可见的包裹体,缺陷较多。
2.海蓝宝石:
以微带绿色的蓝色为最好,颜色偏淡的价格较低。由于尺寸较大、质地纯净的海蓝宝石晶体比较容易得到,
对其完美程度的要求也较高,那些有裂纹和肉眼可见包裹体的海蓝宝石均不用做宝石首饰。
另外,具有猫眼效应的海蓝宝石价值相对较高。
3.金色、红色绿柱石:
其价值高低主要取决于其颜色。颜色越鲜艳、越纯正,价值越高。
六.维护与保养
祖母绿脆性较大,加之本身常有原生和次生的羽裂,使得祖母绿在强烈碰撞下容易损坏。
另外,祖母绿往往经过油浸处理,以掩盖裂隙、增加透明度。清洗祖母绿首饰时,若用酸、碱、酒精、乙
醚等就会破坏羽裂中的充填物质,降低其透明度。所以,最好用清水清洗祖母绿首饰。
七.祖母绿的优化处理方法
1.注无色油处理
这种方法已得到国际珠宝界和消费者的认可,在市场上很常见。其目的是掩盖裂隙,提高祖母绿的透明度
和颜色的鲜亮度。
其检测方法:
a.放大检查时,反射光下在某一角度可观察到裂隙中无色油产生的干涉色。
b.用热针靠近祖母绿,因受热裂隙中的油会像出汗似的渗出,使擦拭纸上留下油迹。
2.注有色油处理
这种方法除了可以掩盖裂隙、增加透明度外,还可以加深祖母绿的颜色。
其检测方法:
a.放大检查时,可见绿色油呈丝状沿裂隙分布,干涸后在裂隙处留下绿色染料。
b.受热渗出的油和包装纸上的油迹呈绿色。
3.树脂充填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透明度和力学强度。
其检测方法:
a.通达表面的裂隙光泽暗淡,并可"吃"针。
b.充填物较厚处可见气泡或流动构造。
4.染色处理
采用化学颜料,将色浅或无色的绿柱石染成深绿色,以达到祖母绿的效果。
其检测方法:
a.绿色颜料沿裂隙分布,可呈蛛网状。
b.分光镜检测时,630-660nm处可见一吸收带。
5.底衬处理
在祖母绿戒面底部衬上一层绿色的薄膜,然后用闷镶的形式镶嵌。
其检测方法:
a.显微镜下寻找接合面,接合面处可能有气泡或薄膜脱落、起皱现象。
b.与深绿色不协调的二色性(弱或无)、吸收光谱(模糊或无)。
6.镀膜处理(再生祖母绿)
采用天然无色绿柱石为核心,在外层生长合成祖母绿薄膜。
其检测方法:
a.由于外层祖母绿仅0.5mm厚,很容易产生裂纹,镜下可见交织网状应变裂纹。
b.浸泡并从侧面观察,可清楚地见到多层现象,且颜色明显集中于棱角处。
c.在长波紫外光下外层地荧光比内部的荧光强得多。
7.热处理
含Fe的绿色、黄绿色绿柱石通过加热处理,可得到优质的海蓝宝石;
含Fe和Mn的橙黄色绿柱石通过加热处理,可得到粉红色的绿柱石。
经热处理的绿柱石宝石不易鉴别。热处理是被人们接受的方法。
8.辐照处理
绿柱石经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后,可以产生颜色的变化。
辐照可使含少量Fe的绿柱石的颜色产生变化:无色的变成黄色的;蓝色的变成绿色的;粉红色的变成橙
黄色的。
八.合成祖母绿及其鉴别
合成祖母绿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助熔剂法和水热法。其折射率、密度等物理特性与天然祖母绿很接近。
鉴定的主要依据是内部特征及红外光谱特征。
1.内部特征:
天然祖母绿内部常含有两相或三相包裹体、各种类型的矿物包裹体、愈合裂隙等。
助熔剂法:
助熔剂法合成祖母绿的内部包裹体很像天然祖母绿,助熔剂残余常沿裂隙充填,呈云翳状或花边状,象飘
曳的窗纱;助熔剂残余还可沿晶体生长面呈近于平行的带状分布。有时,也可见到无色透明、形态完整的
硅铍石晶体。还可见到种晶片残余。
另外,查塔姆和俄罗斯助熔剂法合成祖母绿晶体中只有平行双面和六方柱面,缺失六方双锥。
水热法
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内部常有两相包裹体,由硅铍石和孔洞组成钉状包体,
还可出现铂金属片,呈六边形或三角形,在反射光下具银白色外观。
有些水热法合成祖母绿成品内保留了种晶片,种晶片两侧有云雾状的两相包裹体分布。
水热法合成祖母绿内部发育波状生长纹和色带,色带多平行于种晶片,并与C轴呈220-400的交角,这是
天然祖母绿中所没有的。
2.红外光谱特征:
红外光谱是一种快速无损鉴定合成祖母绿与天然祖母绿的方法。
天然祖母绿和水热法合成祖母绿都含有水,而助熔剂法合成祖母绿不含水。
根据红外光谱中有无水的吸收,就不难将助熔剂法合成祖母绿区分出来。
水热法合成祖母绿和天然祖母绿虽然都有水的吸收,但因所含水的类型有所不同,水分子的伸缩振动和合
频振动的峰为和强弱不同。
水热法合成祖母绿在中红外区4357cm-1、4052cm-1、3490cm-1、2995cm-1、2830cm-1、2745cm-1处
有吸收,可与天然祖母绿区别开。
3.其它特征:
合成祖母绿的密度比天然祖母绿较低一些,为2.65g/cm3,所以在2.65g/cm3的重液中大部分合成祖母绿
缓慢下沉或悬浮,而天然祖母绿则快速下沉。
合成祖母绿的折射率也稍低些,常为1.560-1.563,双折射率最低的仅为0.003。
有些助熔剂法合成祖母绿中因添加了铁(如吉尔森N型合成祖母绿),在可见光的紫区427nm处有吸收带,
而天然祖母绿中没有此吸收带。
九.祖母绿与其仿制品的鉴别:
宝石名称HM密度g/cm3折射率双折射率其它特征图片
祖母绿7.52.721.577-1.5830.005-0.009愈合裂隙多,含三相包体等
铬透辉石5.5-63.291.675-1.7010.026
双影线,可见光光
谱中普遍有505nm
吸收线。
铬钒钙铝
榴石7-7.53.611.7400
光泽强,反光好,
含黑色固态包体
翠榴石6.5-73.841.8880强色散,含马尾丝状石棉包裹体
绿色碧玺7-7.53.061.624-1.6440.020具双影线,二色性明显
磷灰石53.181.634-1.6370.003油脂光泽,假二轴晶干涉图
萤石43.181.4340解理发育,强淡蓝色荧光
翡翠6.5-73.331.66不可测纤维交织结构,翠性
钇铝榴石8.54.551.8330内部洁净,偶含气泡
绿玻璃52.30-4.501.470-1.7000内部洁净,偶含气泡,铸模痕迹
Sound拼和
石7.54.01.76-1.830
顶部石榴石中见
针状金红石色体,
大部分玻璃中见
气泡,侧面见分层
构造(上红下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