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里昂老城的新生

 白水神木山人 2012-07-15

里昂老城的新生

2012年06月26日 06:14
来源:东方早报

从老城仰望富尔维耶圣母院。

里昂老城的老街老巷。

老城圣约翰农庄餐厅。

 

徐旸

观照里昂的历史和它的城市规划,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座城市的中心是随着时间的长轴,从西向东一路推移的。我们沿着富尔维耶山(colline de Fourvière)上的条条小道,下到热闹非凡的老里昂三区,再跨过婀娜多姿的索恩河,这样一段旅程,也许半天也就够了,也许半年也不够。

古城旧风貌仍存

当里昂还是高卢首都之时,就被看作是“罗马的镜子”。早在公元前43年,古罗马人就在当时的城市中心——里昂老城(Vieux Lyon)一带的富尔维耶山上建起了当时最豪华的大剧场。当它于1933年出土时,所有的人都为之震撼了。这座古罗马剧场呈半圆形,可容纳上万名观众,直到今天都还具备演出的功能。事实上,每年的6月到7月,老城都会迎来“富尔维耶之夜”的一系列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在古罗马剧场中的音乐和戏剧表演。在一个凉风习习的夏夜,人们在有2000多年历史的舞台上搭建起大型的高科技声光电装置,观众坐满了2000多年前的观众坐过的梯田般的座位。我们在逐级而下的看台上,看岁月的长河里光影流转,在这样的时空交错之中,每个人都会获得一种奇妙的感动。

一路向东,在里昂人的母亲河——索恩河(Saone River)的对岸,便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城市中心了。这是一个小小的“半岛”,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这里有欧洲最大的净地广场“白苹果广场”(Place Bellecour,又称贝拉克广场),商贸繁荣,却也分了“等级”:爱德华·赫里欧(Edouard Herriot)大街上,开满了爱马仕、路易威登等奢侈品专卖店,让抽着老式烟斗的绅士和牵着宠物狗的贵妇流连忘返;一个街区开外的共和国大道上则布满了各种平价的时尚品牌,来这儿逛街的多为年轻人,使它显得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常有卖艺人在这里弹着吉他或是拉着提琴,整条街上都回响着悠悠的法式香颂(chanson音译,意为歌曲),弥漫着浅浅的咖啡香气,令人沉醉。

从富尔维耶山到白苹果广场,我们走过的,不仅仅是老里昂的空间,同时也是老里昂的时间。

在富尔维耶东边的山脚下,索恩河的西岸,里昂老城在那里时睡时醒。老城分为圣保罗区、圣让区和圣乔治区三区,面积不大,位置却十分重要。它依山傍水,身后是富尔维耶山,里昂标志性建筑富尔维耶圣母院和古罗马剧场所在地,而面前则是风情万种的索恩河,与商业中心白苹果广场隔水相望。这一片保存完好的教堂、住宅和商铺,见证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里昂的兴旺。始建于1160年的圣让首席大教堂(Primatiale St-Jean)使里昂在中世纪西欧天主教势力范围中占据着显赫的地位,有11位教皇曾在这里长期居住过。除此以外,这里还有其他重要的古迹,比如圣让广场、法院等,以及7座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在里昂老城这块不大的地方,布满了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在很多老宅子里还有这座城市最独特的“串廊”。正是在这些建筑里,开了许许多多里昂特色的小餐馆,聚集了当地懂得生活的人,也吸引了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

里昂老城保护记

阿兰·坎比耶在《什么是城市》一书中写道:“一个城市,如果不能保留对已经消失的过去的记忆,也就是对自己旧模样的记忆,那么它就不可能是一座有灵魂的城市,也不可能许自己一个未来。”如此说来,里昂老城承载着里昂曾经的历史,也见证着里昂现时的发展。

可谁曾想,这座老城如今得以完整保留,也经历了一番有惊无险的斗争呢?20世纪60年代初,时任里昂市长的路易·普拉代尔提出了修建快速路的计划,其中一项就是拆除里昂老城的部分建筑,在他看来,这是为城市交通的发展而做出的必要的牺牲。此举一出,里昂全城一片哗然,市长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不得不暂缓拆除。

当时法国的文化部长是龚古尔文学奖(Prix Goncourt,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奖)获得者、与中国颇有渊源的作家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他参与制定了保护历史街区的《马尔罗法》。在民间组织“里昂老城之复兴”的积极斡旋下,里昂老城在1962年获得了马尔罗的支持,成为了法国第一个“重点保护街区”,也就是《马尔罗法》的第一个受益者。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打里昂老城的主意了。事实证明,老树可以发新芽,古城也会有春风。里昂老城不但没拆,反而在一系列规划下愈发繁荣了起来。现在的老城旅游业和餐饮业齐头并进,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里昂于1998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文遗产城市,在这次评选中,里昂老城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看着老城古朴的街巷,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佛罗伦萨,没错,这些文艺复兴式的漂亮房子正是从意大利半岛传来的。大家普遍认为,这种在当时颇为时髦的建筑风格是那桩著名的联姻——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二儿子娶了佛罗伦萨名门美蒂奇家族(Medici Family)的凯瑟琳,也就是后来的凯瑟琳·德·美蒂奇皇后——带来的亚平宁的文化新风。

然而,在这些佛罗伦萨式样的房子里面可有着完全是里昂特色的大秘密。在封闭的房屋之中,有着一条条的“串廊”。串廊在法语里叫traboule,源自拉丁语的trans ambulare,意为“穿过、通行”。顾名思义,串廊虽建在房屋内部,却连通着这条街和那条街、这条巷与那条巷,大大小小,光是在圣让区一带居然就有200条之多。据说这些神秘的幽暗走廊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而被发扬光大则是在里昂纺织工业大发展的时代,因为它的存在使得工人们可以在雨天搬运时不必经过露天场合,以保证丝绸不被淋湿。在今天的里昂老城,还有不少串廊向公众开放,但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大张旗鼓地撤出居民、广告宣传、售票揽客,而仅仅是在入口处稍作标示,提醒游人可以自行开门进入参观,但为了住在老宅子里的居民的正常生活,大家必须保持安静。串廊可以说是真正的时光隧道,走进它会感到不在现世,因为,谁能说清,自己穿过砖墙斑驳的古代走廊,在老宅的天井里看到的那一片蓝天是属于哪一朝哪一代的呢?

老街老巷的美食盛宴

正是在这些老街老巷里,开着好几十家起眼或不起眼的里昂特色小酒馆。法国美食享誉世界,而里昂正是法国人眼中的美食之都。早在18世纪,大文豪司汤达就在《旅人札记》中说过:“里昂人有一件事做得最精湛,那就是厨艺。他们的美食实在是太令人艳羡了,在我看来比巴黎好多了。”

晚上七八点,天可能还没黑,里昂老城遍地开花的小酒馆早已把桌椅摆到了自家店门口,衣着体面的服务生端着盘子在交错的觥筹间麻利地穿梭,传统美食的香味儿弥漫在几百年的老巷子里……怎么样,要不要从前菜到甜点,来一套地道的里昂大餐呢?在里昂的小酒馆里,前菜少不了要点里昂沙拉。我已经算不清,究竟有多少人告诉过我,里昂沙拉是自己吃过的最棒的沙拉。的确,谁能抗拒这样的诱惑:多汁的生菜、小粒的熏肉、香脆的烤面包丁……最诱人的当属整盘菜中间那只半生的水煮蛋,一叉子下去,食客的口水就会跟那流质的蛋黄一起,等不及地流出来。主菜若让服务生推荐,他十有八九会建议外地游客来一份白斑狗鱼香肠,因为这可是只有里昂才有的特色菜。这道菜是把鲜美的白斑狗鱼做成肉泥,混入奶油和面粉后用白酒烹制而成,最后还裹上一层红红的龙虾酱。海鱼的鲜美、奶油的醇厚、还有口中隐隐约约的一丝酒香,这样的混合味道就像是法国香水的前中后调,令人不由地细细回味。甜点是最难选择的了,在里昂老城,你永远也不可能吃到不好吃的甜点。可丽饼、布朗尼蛋糕、焦糖烤布蕾……每一道法式甜品都只会超乎想象。约上三五好友坐在小酒馆门口的巷子里,鸽子在脚边走来走去,一边慢悠悠地喝着博若莱新酒,一边从华灯初上吃到繁星满天……再一想,伊拉斯谟、卢梭、海明威等人都曾在你此刻驻足的地方停留过、思考过,也许每个人都会感激里昂老城和这些小酒馆的安然长在。

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东西,从比我们远得多的过去而来,并且终将去到比我们远得多的未来。”当你在一个热闹的节日夜晚,酒足饭饱之后沿着不那么平整的石阶爬上静悄悄的富尔维耶山向远处眺望——你看到透明的深蓝夜空里一颗一颗浮现的星,你看到皎洁的月光下圣母院巨大的影子,所有的一切都在庇佑着山脚下古旧却又鲜活的城市,庇佑着每一条文艺复兴时期的宽街窄巷,庇佑着你眼前远远的绚烂霓虹,庇佑着你耳边隐隐的鼎沸人声。这一刻,谁是你面前这座里昂老城的过客,而谁又不是呢?■

(作者系法国阿尔图瓦大学文学博士,现居里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