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才能幸福

 物物而化 2012-07-16
怎样才能幸福 
作者:张文秀 来源:xsk 点击:78次 评论:0条 
-
------读《幸福的方法》有感

积极心理学在哈佛大学是排名第一的课程。不管是谁,看到《幸福的方法》这本书的名字也会有种想去深入阅读的冲动——谁不想了解幸福的方法?谁不想获得幸福啊?这本书里有很多科学的研究和实验的结论,很多事实都是我们知道或是听说过的,配上相应的小故事,读起来更加明了易懂,确实让人有所感悟,受益匪浅。

一、感触:“忙碌奔波型”的人,成功了也不一定幸福。

《幸福的方法》一书,将我们身边所有的人都分成四种,第一种是忙碌型,第二种是享乐型,第三种是虚无型,第四种是幸福型。忙碌型的人以现在的忙碌和辛苦换未来的快乐;享乐型享受目前生活的快乐;虚无型放弃未来和现在,没有希望;幸福型则既有现在的快乐,又有未来的幸福,是最好的。在书中,作者认为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认为不应只注重感官享受的享乐主义幸福,不应沉浸于为目标所苦的忙碌奔波式幸福,也不要自怨自艾的虚无主义感,我们要的应该是有理想、有目标、有奋斗、有成就、能感受的幸福。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觉得属于“忙碌奔波型”的人还是占大多数,我可能也是这样的人。我们总是简单地将“成功”和“幸福”划上等号,我国的教育体制使我们从开始上学起,便不断被灌输一种思想:要好好学习,要取得好成绩,这样才能考上大学,才能出人头地。在这种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我们在追逐优异成绩的同时,不断受到了来自考试的恐惧与压力,忽略了学习中本可以得到的快乐。后来参加工作,本以为可以轻松了,又为了能有升迁的机会,获取更高的待遇,背负巨大的身心压力,不断地强迫自己努力追逐那些物质上的满足。这些表面的光环总是促使着我们习惯地去追逐更高的目标,而忽略了精神的追求。象这样忙碌奔波,即使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有钱、有房、有车、有社会地位,暮然回首,也不一定能真正地感觉到幸福。

二、领悟:幸福与否取决于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生活。

在开始阅读《幸福的方法》第一部分的时候,我还是不能理解作者的所谓幸福是什么?幸福的方法又是什么?以前听到这样一些话,“穷人也很幸福”。我就有点困惑,穷人当饿的发晕的时候没有钱买饭吃,生病的时候没钱去医院医治,想读书的时候没钱交学费面临退学,他们的幸福从何谈起。直到我看完这本书时我才领悟到,幸福其实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心态,一种感觉,一种体悟,一种超然与豁达。它与富贵、权利、地位不一定成正比。穷人也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领悟到自己的幸福。正如书上所说:“幸福并不取决于我们得到了什么或身处何种境地,而是取决于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生活。”有些人,无论拥有多少财富,都感觉不到幸福;而有些人,即使不富有却很幸福就是这个道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只要拥有良好的心态,知足常乐,不要只看到消极的一面,尽量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氛围,积极乐观的看待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就能感受到幸福。人的生活包括工作、家庭、朋友、收入、身体等等方面,单从工作方面来说,就象我们从事老干部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已经退下来、年老体弱的老干部,老干部局又属于“清水衙门”,不具有一些职能部门所可以行使的职权,如果我们经常心理不平衡,互相攀比,以消极的心态对待工作,难免会沉缅于颓废之中,丧失对工作的热情,甚至怨天尤人,这样就会与幸福渐行渐远。如果我们换个积极的角度来看,多想想老干部们曾经为党和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多想想我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多想想我们为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后,老干部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我们就会从中发现我们工作的意义,就会拥有良好的心态,从中体味到幸福的味道。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积极乐观地对待本职工作,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升,从而收获来自工作成绩的幸福。

三、收获:良好的习惯能使我们更幸福。

《幸福的方法》告诉我们, “如果我们要追求幸福,认清它是最有价值的目标,我们需要为它建立习惯。 ”一位哲人曾说过: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命运取决于性格,性格则养成与习惯,我们的生活方式往往由一个个的生活习惯组成,好的习惯将为我们带来好的行为和好的生活方式,带来更多的成功和喜悦;反之,不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常常是我们幸福道路上的绊脚石,是我们通往幸福生活的阻力。因此,我们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好的习惯中更幸福。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我想,我已经从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幸福就是心灵的安恬、精神的充实、和谐的情感、平静的生活。

 


本文来源于枫叶教育网(www.) 
原文链接:http://www./info/164021-1.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