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一宛鹄 2012-07-17

 

一宛鹄编辑 2012-7-17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再次来到三江这个全国最大的侗族自治县,是来感受更多的侗族风情。10月,多耶节为三江欢乐总动员,上到政府,下至平民,在国庆期间准备了许多惊喜。昨天一早我从广州出发,辗转到三江已经是当天晚上十点了。为了旅行,你愿意遭受种种不快。为了旅行,你会比平时更有忍耐。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谁与争锋?

 

今天第一站是在丹洲,一个三江最南部的乡镇。曾经是老县城,也是个江心岛屿。三江县的前身是怀远县,县治在丹洲,明代已经颇有名声。特别是苏朝阳县令的建设下,城郭的功能相当完善。古代以水运交通为主,处于江中心的县城特别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至今在丹洲还有一条古商业街命名为福建街,在福建街附近,还有曾耀眼的闽粤会馆呢。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到丹洲要过渡,船夫的功夫了得。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建于1823年的丹洲书院,曾隶属于柳州学府。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丹洲书院培养出了一些名人,也有一些著名人士在此生活过,如费孝通。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如今的书院是孩子们的天堂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丹洲古城内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庭院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岛上物产丰富,有好多水果呢。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最有古风的闽粤会馆

 

虽然丹洲有较长的历史,可惜存留下的古物并不多。由于地理位置在内陆,且在少数民族区域,古建筑的成就并不是很高。走在这个岛上,你最大的感受是闲散和花香。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纵深的庭院,种上南瓜或葫芦,江中奇石堆放在堂前屋内,许多家庭还会种上盆景,令人倍感舒适。县城迁到如今的古宜镇后,减少了岛上的人口,却增大了菜园和果园面积。种种陈列和景观,给人足够的闲散。花香并不是所有的季节都有,十月里,遍地高大的古桂花树已经把花洒落满地,幽幽的桂花香扑鼻而来。放逐在清澈的融江畔,行者的脚步大都是很缓慢。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龙舟赛场还有补给船呢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第二名只能以沉默来对抗冠军的示威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宽阔的三江口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目送

 

老堡乡与相邻的富禄乡同样有名,老堡龙舟和富禄花炮同是三江的招牌。今天,老堡的龙舟十二点左右已经开战。离赛场三公里外,已经停放着不少车辆。在全民同乐的节日面前,让我的记忆再次回到一些民俗盛典。你会不由自主地加入狂热的队伍,去看去追去拍,甚至去呐喊助威。老堡龙舟吸引了整个柳州市的龙舟好手,在男队和男女混合队中,尽显风流。巾帼何须让须眉,有女人掌舵的,有女人为主力军的,同样豪情万丈。一衣带水,融江儿女因江而联结,想想一些领导的活动总结,经常听到说这是成功的大会,也是胜利的大会。此刻,用在今天的老堡龙舟赛场上,一点不为过。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卓越的女子队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今天身旁女子队的夺冠,或许埋下小男子汉他日的英雄气概。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归去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吹芦笙的旗帜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获胜的男女混合队,除了奖金,还有烧猪、一坛酒和锦旗。

 

老堡的龙舟赛与岭南龙舟赛场相比,少了拜访村寨的仪式、功能,不过也极有特色。除了江面宽广、参赛者有男女混合队等特点外,观众观看的方式也很有特点。在融江流域两岸有许多村庄,今天把整个融江水系的人都吸引过来了。他们往往驾驶着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江面观看,无疑给龙舟选手更直接的关注和动力。当比赛结束后,集结的观看船纷纷如鸟畜般散去,江面极为热闹。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观众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整个老堡,几乎倾巢出动。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芦笙手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侗族长者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卖东西的侗族姑娘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村民

侗之情(一):融江秋水 - 高山电台 - 高山电台

 投入的老芦笙手

 

在码头,获胜的队伍凯旋归来,迎接他们的是阵阵芦苼,侗族人们用音乐来欢呼属于他们每个人的节日。没有失败的龙舟队,只有欢庆的全民盛宴。

 

                                                  刘铭初

                                              2011-1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