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中国中产十大标准 你属于其中吗(5)

 赫堇轩 2012-07-17

“虽然有时走在路上,会为自己拥有这个城市的一片屋檐而自豪,但背着房贷,一点生活品质都没有了。”她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房奴”,一月税后收入6000元,刨除3200元的房贷,只剩下2800元可以用,水费、电费、燃气费、电话费、网络费等刚性开支,七七八八就要1000元,剩下1800元,“现在物价这么高,什么都涨,光吃饭就要一大半,买菜看到一斤茼蒿七块钱,就不敢买。其他的娱乐、衣服开销,基本就消减为零。”

明税“暗税”1.4万

个案:孙小姐,28岁,会计,无房无车

城市:深圳

年度收支:个人税后年收入9万元,月开销4000元,年结余4万元

大学和研究生阶段都是学财税的孙小姐,2008年到深圳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我对自己一月、一年要交多少税,并没什么清晰的概念。但我一看工资条,就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是个纳税人。”

每月固定工资加上加班费和差补收入大约10000元,除去个人需要缴纳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公积金共1830元,每月个人所得税859元,拿到手仅为7311多元。一年下来,光工资单上显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有10308元。

学财税出身的她告诉记者,这只是个人缴纳的看得见的税,其实还有一部分看不见的、间接缴纳的税。她举例道:她与别人合租了一套房子,平摊后月租要 1500元,房东开发票,当中含有5.5%的营业税,一个月就有82.5元;她一般都在外面吃快餐,每个月要1200元左右,包含了大约66元的营业税;

每个月都要购置250元左右的护肤品,高档化妆品的消费税为30%,也就是每个月交税75元;每个月购买将近100元的书籍,使用100元左右的水、煤气,按照13%的增值税率计算,交税26元。加上去年买衣服前前后后花了4000元左右,包含17%税率的增值税680元。“粗略估计一下,光这几项一年间接缴的税有3600多元。”两项一相加,这些税一年要缴约14000元,占到每年工资收入的一成还要多。

记者手记

中产者:看上去很美

你是中产者吗?记者问这些月收入近万或过万的白领们,他们居然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

按照社会学通常的定义,职业是衡量中产的最重要标准,只要是事业单位职工、公务员、企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往往就纳入中产群体。而中国的现实却是,诸多中产并不认同自己的中产者身份。为什么呢?

在中产者自身看来,所谓中产不仅要有房有车有存款,还要有钱享受高品质的生活。现实却是“即便我们有中产的收入,也没法过上具有中产气质的生活。”记者的一位朋友,与记者聊起这个话题时,感慨万千,“我们得考虑养老、得考虑奉养老人,还得考虑抚养小孩,教育、医疗、房子等需要考虑的问题一大堆。如果无风无浪、平平安安,生活品质还算有保障,但这种生活犹如看上去很美的瓷器,稍有风吹雨打,就可能被打碎。”

他觉得中产者是在不停地与生活赛跑,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往下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