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新产小麦收购价格走势分析

  2012-07-17

                                                        

四月初的祖国大江南北,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作为人民主食之一的小麦生长进入返清拔节阶段。再过2个月左右,新产小麦自南向北即将收获上市。在去年我国小麦收购价格创历史新纪录后,市场价格迅速下跌,面粉市场价格低迷的情况下,今年新产小麦收购价格走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下面,从小麦生产、库存、政策、市场等方面,对今年小麦收购价格进行初步分析。
    小麦生产具备“九连增”的基础。进入2012年,党和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通过一项项惠农政策充分体现出来,增加粮食直补资金、良种补贴资金、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购买农机具补贴资金等。粮食最低收购价又进一步提高,其中2012年生产的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均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比2011年分别提高7元、9元和9元。春节后,中央财政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对主产区1.6亿亩小麦实施“一喷三防”补助;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早稻主产区开展集中育秧试点;考虑近期油价上涨以及后期其他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变化因素,财政部三月份再次拨付各省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43亿元,全国亩均新增补贴资金约14元。
        随着鼓励粮食生产政策措施落实,广大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据有方面预计,今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3.4亿亩,同比增加75万亩。去年秋冬播期间,土壤墒情好、播种质量高,深松深耕、镇压等技术措施落实到位,适播面积大,加之冬前积温足,多数地方实现一播全苗。目前华北西北地区开始返青,江淮黄淮地区陆续进入起身拔节期,小麦苗情、墒情是近年来较好的一年,实现夏粮第九个丰收年有基础、有条件、有希望。
        但是,据农业部介绍,目前东北地区发生春旱的基础已经形成,北方冬麦区小麦生育期推迟加大了遭遇“干热风”威胁的几率,西南地区旱情尚未根本缓解,南方地区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后期旱涝还有不确定性,均给小麦生产带来严峻挑战。如果各项生产、抗灾措施得力,后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夺取今年小麦生产“九连增”是有信心的。
        小麦库存相对比较充足。我国粮食生产的连续8年丰收,奠定了小麦库存比较充足的物质基础。据有关方面统计,到三月底我国尚库存有2009、2010年托市小麦2200万吨,加上中央和地方储备粮,全国粮食库销比仍然远远大于联合国规定17%——18%的警戒线,有能力保证市场供应、调控市场。
 

        政策引导小麦市场价格呈上升趋势。从流通环节来讲,决定我国粮食市场价格的风向标,主要是是最低收购价和拍卖价格。
       最低收购价是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出售粮食的最低价格保护。当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时,由国家指定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主体按照最低收购价收购;当市场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时,最低收购价执行主体停止按照最低收购价收购,价格随行就市。
       拍卖价格是国家对于收购的最低收购价粮食,按照顺价销售的原则,在指定的粮食批发市场进行公开拍卖形成的价格。
       在生产环节,最低收购价是引导农民种植粮食的风向标;在流通环节,拍卖价格是市场粮价的风向标。这两个风向标,直接决定当年粮食市场价格的走向。
       最近,国家将提高托市小麦的拍卖底价。存储在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省的2010年产最低收购价小麦(含白麦、红麦、混麦,下同)销售底价统一调整为每市斤(下同)1.02元;2009年及以前年份产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底价调整为0.98元;存储在其他地区的2009年及以前产跨省移库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底价调整为1.03元。提价之前,2009年和2010年产托市小麦交易底价分别为0.905元及0.94元,此次分别提高0.075元和0.08元,涨幅分别为8.3%和8.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今年的小麦收购价格应在最低收购价和拍卖底价之上。
       市场期待小麦收购价格达到合理预期。决定的小麦收购价格,首先是生产者——农民。在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农民期待着出售粮食的价格不仅能够弥补生产成本,还要获得比上年多的利润。如果达不到期望的目标,短期内将会出现惜售、待价而沽的现象。长期则会调整种植结构,转而减少小麦种植,或者种植其它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
       无论任何渠道收购的粮食,都将最终进入消费领域。终端市场成品粮及其副产品的价格,决定原粮的收购价格。对于作为国家指定最低收购价执行主体——中储粮系统来讲,由于有国家财政作后盾(托市收购的粮食,拍卖所获得利润上缴国家财政,亏损由国家财政承担),理所当然能够按照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粮食加工企业将会参照小麦市场拍卖价格加上出库费用、运杂费等到厂的价格,决定收购价格,也将不会低于最低收购价;粮食储备企业轮入储备小麦,由于有轮换费用保证,按照国家的规定不能够低于最低收购价;纯粹粮食贸易企业、粮食经纪人,只能够按照购得进,销得出,有利润的原则收购,低于最低收购价将难以收购到粮食。因此,从各种收购主体来看,今年的新产小麦收购价不会低于最低收购价。
       比价关系拉动小麦市场价格上升。随着养殖业、生物燃料对玉米需求的日益扩大,玉米的市场价格异常活跃,作为杂粮上升的幅度大大超过了作为主粮的小麦的市场价格的上升幅度。现在玉米的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小麦10%以上,玉米市场价格低于小麦市场价格的历史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饲料加工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现在纷纷使用成本比较低的小麦替代玉米。目前国际局势动荡,利比亚战火未息、叙利亚冲突未止、伊朗“核危机”剑拔弩张,世界石油价格一涨再涨,主要玉米生产国大有扩大玉米生产生物燃料之势,坚挺的玉米的市场价格还将持续。在此情况下,饲料企业的需求将拉升小麦的价格。
        不同于其它粮食品种,小麦上市季节集中。同时,小麦收获之后,产区的农民要迅速种植下一季农作物,如稻谷、玉米等。小麦上市季节的高温天气也不利于保管等特点,也放大了市场的供应量。在国有粮食企业、粮食加工企业自有资金、资产抵押获取贷款有限的情况下,收购量满足不了农民出售粮食的数量时,短期内局部地区将会出现收购价低于最低收购价。对此,国家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按照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要求,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
      考虑到国家宏观调控、面粉市场价格回升尚需时日、以及离新产小麦上市时间不长等因素,国家提高托市小麦拍卖价格后,小麦市场价格虽然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涨幅有限。

 
 
影响小麦替代数量的关键因素是玉米与小麦的比价关系,而玉米与小麦价格由供求决定,小麦供给的相对宽松与玉米供给的相对偏紧,已经改变了小麦价格一定要高于玉米价格的历史,从国内的供求趋势看,这种现象还将持续下去。
两种情况可能改变目前的情况:
 
一是国内小麦供求已经基本平衡,如果替代数量持续增加的话,将会促进国内小麦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从而推高小麦价格,饲用小麦的市场需求也从而减弱。
 
二是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回落,当进口玉米价格低于国产玉米价格之后,玉米进口增多,国内供给增多,玉米与小麦比价关系发生变化,小麦替代需求减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