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转型升级”

 苹果和鱼 2012-07-17

  转型升级在经济危机之后就成了一句口头禅,各种会议或者发言加上这个帽子,立即显得尊贵起来。

  听得越多,越是一头雾水。

  这个炎热的夏天,我从长三角走到珠三角,像个祥林嫂一样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地问每一个得以交谈的人:你觉得,转型升级到底是什么?

  遗憾的是,我仍然没有搞清楚,各种答案五花八门,纷繁复杂。

  对什么是转型升级转型、升级这两个词语究竟是该分开来读还是合起来理解?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盖棺论定式的理解。

  更深一些的追问更是不置可否,例如:在转型升级的各个角色中,中央政府部门、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及商会等等,他们各自的作用和地位是怎样的呢?谁为主,谁为辅,谁为从?谁为断,谁又为谋?这个变化会有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显著特征将会是什么?

  唯一比较相似的一点是:各级政府都说不清楚怎么去做,而大多数正在做的企业是做了也说不清楚

  629,在温州。

  日丰打火机公司的董事长黄发静告诉我他曾经跟许多人探讨过这四个字的含义。

  他说,升级很容易理解,就是向产业链的两端提升。

  那么,型是什么?应该是模型的,还是形象的?转的到底是产品还是产业?是企业的管理模式还是目前企业的增长模式?

  转型和升级为什么非要连在一起喊成口号,是政府喜欢这样还是因为中国文字语言上的连贯性,只讲升级没有转型就讲不下去了。

  腾旭服饰的董事长徐云旭认为这两个词是泾渭分明的。

  升级,就是自己目前正在做的,在本产业内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巩固自己的产业地位,做到长期生存;而转型,就是放弃目前从事的产业,向另一个领域前进。

  这一理解与温州市经贸委不谋而合。

  温州一些资本正在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退出,一些技术含量低、作坊式的小企业也正在被淘汰,这些地儿空出来了,就可以让新的产业进来。

  采访中,对这四个字这样来理解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在感觉中,又显得有些简单、粗暴

  回到北京。

  大多数学者、官员的看法还是倾向于合起来理解。

  海关的一位人士解释,增加技术、科技含量是转型重要的一个方面。

  他认为,转型升级并不是说原来做衣服的全都做芯片去了,这也不可能。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能。目前提的转型升级是提高整个产业的水平,并不是说产业的转移。

  为什么10块钱的衣服,中国人就只能赚3毛呢?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国外给你提供的,从设计,到布料,甚至一根线,我们自己干的只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卖的时候商标是人家的,渠道是人家的,卖场是人家的,所有的一切与你无关。

  这就是为什么要转型,你在产业链的最底端,没有任何的话语权,而且连布和线的价格你都没有话语权。

  转型和升级并不是分开的,是升级的过程必然涉及到转型,转型的过程肯定也是伴随着升级的。他进一步解释。

  这是我到目前为止,听到的对转型升级比较说得通的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