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耳道湿疹 疗方

 欣然书斋 2012-07-17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外耳道内也是皮肤结构,所以也会出湿疹。它多见于婴幼儿。好发于耳甲腔、耳廓后沟,也可蔓延到外耳道或耳周皮肤。它同皮肤湿疹一样,同为变态反应性疾病。

化脓性中耳炎的脓、眼泪、汗液都能浸渍外耳道皮肤,从而诱发外耳道湿疹。

凡是能诱发皮肤湿疹的因素都能诱发外耳道湿疹,如对牛奶过敏的孩子,吃牛奶后就会引发外耳道湿疹。不少物理和化学刺激也成为重要的诱因。

得了外耳道湿疹有哪些表现

得了外耳道湿疹患儿很痛苦,它以严重的搔痒和容易复发为特点,婴儿不会诉说,多表现为烦躁不安、睡眠不好。

年长儿可诉耳鸣及听力减退。急性期有烧灼感,继发感染时可有疼痛和发热。

局部可见到红斑和米粒大小的丘疹,随后出现小水疱, 如有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如抓破则可形成黄褐色痂皮,痂皮脱落形成溃疡。以后则表现为皲裂、脱屑、结痂、外耳道皮肤增厚,严重的可使外耳道变窄,出现耳鸣及听力障碍。有时鼓膜也可充血增厚。

外耳道湿疹的防治与护理

同皮肤湿疹一样,要从调整饮食人手。如对牛奶过敏就要尽早增加辅食,以期早日用饮食代替牛奶,从而去掉过敏因素。患儿要多吃水果及蔬菜。

较干燥无渗出者,可用10-15%氧化锌软膏、抗生素与可的松软膏外涂。有少量渗液者,可用龙胆紫水溶液或氧化锌糊剂等外用。

渗液较多者要用硼酸水或生理盐水、雷夫努尔液湿敷,或用中药煎水湿敷,还可用艾卷炙治。待渗水液减少后,可用上述药物涂布。遇渗液过多,可同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感染明显者,要使用抗生素。

要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干燥,要给病儿勤剪指甲,以防搔抓外耳皮肤,引起继发感染。患化脓性中耳炎时要经常清除脓液,减少脓对外耳道皮肤的刺激,以免诱发湿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