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物种——武定壮鸡资料来源:yn.zwbk.org
1
武定壮鸡
武定壮鸡是生产与云南省武定县的云南著名鸡种,皮脆骨酥,肉嫩脂丰,有“武定壮鸡”
之美誉。蜚声中外的滇味菜肴“田七汽锅鸡”就是用名贵药材田七和武定鸡作为原料精制而成
的美味佳肴。
武定壮鸡产地地理环境
武定鸡主产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武定、禄劝两县。武定、禄劝县境内有三台山
和拱王山盘踞,并有普渡河通过,地形复杂,立体气候明显,可分为山区和坝区两种生态
环境,而武定鸡多分布在高寒和气候冷凉的山区。该地海拔为710.1米,年平均气温为15.2℃,
年平均降水量为1018.9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21.1小时,无霜期为226.9天。山场辽
阔,鸡能在村寨附近的山场树林中自由活动并获得充足的矿物质、动物性蛋白质和青绿饲料。
当地农作物以玉米、荞麦、马铃薯为主,并以此作为猪的饲料,成年鸡白天不补饲,任鸡
从猪食槽中自由采食,并在早晚视鸡的觅食量再补饲一定量的精料,雏鸡则多以碎玉米为
基础饲料。(yn.zwnk.org)
武定壮鸡
云南物种——武定壮鸡资料来源:yn.zwbk.org
2
武定壮鸡地理分布
武定鸡有大小型之分,前者多分布在山区,后者多分布在坝区,而以大型的占多数。禄
丰、双柏、富民、安宁县及昆明市郊也有分布。
武定壮鸡
武定壮鸡品种特征
武定鸡体型高大,骨胳粗壮,腿粗,胫较长,肌肉发达,体躯宽而深,头尾昂扬,步
态有力,由于全身羽毛较蓬松,更显得粗大。公鸡羽毛多呈赤红色,有光泽,而母鸡的翼
羽、尾羽全黑,体躯、其他部分则披有新月形条纹的花白羽毛。单冠,红色、直立、前小后
大,冠齿为7~9个。喙黑色。虹彩以橘红色最多,黄褐色次之。耳叶、肉垂皆红色。胫与
喙的颜色一致。多数有胫羽和趾羽,群众称之为“穿套裤子鸡”。皮肤白色。
云南物种——武定壮鸡资料来源:yn.zwbk.org
3
武定壮鸡
武定壮鸡品种性征
武定鸡成年公鸡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胫长分别为:3050±78.36克,25.5±0.12
厘米,8.4±0.13厘米,12.95±0.11厘米,14.98±0.11厘米,成年母鸡分别为:2100±69.06克,
8.0±0.10厘米,11.85±0.11厘米,10.0±0.09厘米。武定鸡6月龄以后开产,一般产蛋14~
16个即就巢,年就巢4~6次,每次6~20天,有的达—月之久,影响产蛋量。估计年产蛋
量为90~130个左右。平均蛋重为50克。蛋壳浅褐色。(yn.zwbk.org)
云南物种——武定壮鸡资料来源:yn.zwbk.org
4
武定壮鸡
武定壮鸡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凤凰飞了十万八千里来到了武定狮子山,便再也不愿离开狮
子山,一时间引得百鸟朝凤,蔚为壮观。
后来久居于此的雄狮与凤凰展开了狮凤之争,苦斗了三天三夜,共五百个回合,凤凰
逐渐不支,聪明的彝族猎手阿塞加入了战斗,救了凤凰,凤凰为了答谢猎手拿出了两个蛋
给他,蛋孵化出来的小生命毛色华丽、体态丰盈。它们相互繁衍,从此凤凰的后代——“武
定壮鸡”代替了彝家寨子普通的鸡,在彝家寨子繁衍生息。
武定壮鸡成为彝家传统美食源于800年前的一次偶然发现。一个专门学阉割家禽的彝
族小伙子“索维”很想学师傅的手艺,可师傅不教他。借师傅外出,索维悄悄把邻居家的鸡
抓来阉了。那些无辜被阉割的鸡当中还有大部分是母鸡。不久,寨子里的鸡都长出了红红的
鸡冠和丰盈的羽毛,但是母鸡们却都不会下蛋了!这使人们不安和恐慌,人们找到毕摩(彝
族祭司),认为这是上天要惩罚山寨,一致同意将那些不会下蛋、长着公鸡羽毛的母鸡给杀
掉,消弥上天的惩罚。按照彝族的祭祀传统,祭祀后要将祭品吃掉。
当人们将祭祀的母鸡送入口中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惊呼起来!他们发现这些被认为不祥
云南物种——武定壮鸡资料来源:yn.zwbk.org
5
的母鸡竟然是从来不曾品味过的绝世美味,看到寨子的人们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中,索维心
里暗自高兴。后来索维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了师傅。师傅相信了索维,并将真相告诉了寨子里
的乡亲们。真相大白了,人们欢呼雀跃,阉母鸡从此成为了彝族人民传统的美食。
武定壮鸡名声越来越大。明朝年间,一代药王李时珍就将武定壮鸡作为唯一的滋补家
禽载入《本草纲目》,武定壮鸡的美味以一种不可阻挡的传奇色彩传遍九洲,连京城里的皇
帝也知道武定壮鸡。当地土司为了取悦皇帝,要求当地彝民都要养殖武定壮鸡,并且挑选
最好的进贡给当朝皇帝。明朝中期,靖南兵变,建文皇帝被燕王朱棣赶出京城,建文皇帝朱
允文流落滇西,听说有个叫武定的地方因为进贡武定壮鸡与皇家早有渊源,同时山灵水秀,
于是为躲避追击便逃难到武定落发为僧。
随着时光的流逝,武定成就的多少名人商贾,文治武功都已被人淡忘,只有武定壮鸡伴
随着那许多迷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至今仍然被人津津乐道,它的美味依然使众多美食家
趋之若鹜,难以忘怀。(yn.zwbk.or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