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展教育为何不能与就业融洽对接

 万涵君 2012-07-18

会展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凭借其高度的产业联动性,不仅能带来经济上的发展,还能够拉动就业、改变产业结构、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社会效益,因此会展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会展业强大的带动作用,强有力地拉动旅游、交通、住宿、餐饮、通讯、广告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会展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未来前景好的新兴产业之一。然而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关系到会展业持续发展的隐患——会展人才。

一直以来,会展人才一直是制约我国会展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会展人才岗位存在着巨大的空缺。正因为会展业丰厚的利润回报和巨大的岗位空缺,促使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会展专业的相关课程。然而在这种经济利益驱动下进行的会展人才培养真的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达到就业的理想效果吗?现实的状况是会展教育与就业不能融洽对接。

根据国际惯例,通常将会展业从业人员分为三类:即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性人才和会展支持性人才。会展核心人才主要指项目策划、营销和运营人才,这部分人才必须精通和熟悉大型展会的操办流程,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组织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是会展业的最高从业人员。会展辅助性人才是指精通大型展会设计、布置、搭建、器材生产和销售的专业性人才。会展支持性人才是指能为大型展会提供翻译、旅游接待、会务接待等其他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人才。可以说,从我国现阶段的会展人才需求重点来看,会展核心人才和会展辅助性人才的培养是其主要内容。我国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会展师资更是多半从管理、经贸等相近专业转过来的,其对会展行业的熟悉程度不高,在专业教学的质量上就较难把握,从而导致了这些院校对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不够清晰、课程设置不够专业、教学模式脱离实际缺乏规范,因此,就造成了这一局面的出现:既一方面会展业急需大量的专业化程度高的相关人才,而另一方面各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大部分会展专业的毕业生又无法得到行业的认可,就业于会展业。

分析原因是什么导致了会展教育与就业不能融洽对接?

第一,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一些大学开设会展专业本科教育,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另外,理想工作与实际工作存在差距,如电话招商、现场服务等,给毕业生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

第二,目前大部分学校无法提供实践学习。一个展会就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很多的操作技能,而这种操作技能又不能像一些诸如酒店服务这样的程式化,存在许多灵活多样的变数,这给学生学习实践带来难度。同时,落后的技能教育也是症结所在,安排外出实习时间不足,实践活动不能满足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等等,这些制度因素制约着会展教学。

第三,师资问题。有些学校缺乏懂会展操作的老师。学校会展科班出身的教师基本没有,大多数是旅游专业或者是酒店专业的老师客串。我认为,把老师培养成懂得会展的讲师,比把一个懂会展操作的人培养成懂得授课的老师要容易,毕竟教课是老师的专长。

面对如今会展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会展教育与就业的不对称呢?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借鉴各会展企业、会展行政机构等单位已经通过举办各种大型展会而富集起来的经验教训来培养专业人才,使得会展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不仅仅满足于对会展流程的熟悉,进而探索大型展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总结教训,为今后对大型展会举办的突破和创新累积经验。

成功的校企合作应该满足以下几方面的需要:

1、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明显提高,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获得行业认可;

2、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双师型获得确认;

3、教学内容获得优化,课程之间的壁垒得以打破,教学资源可以实现持续更新;

4、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获得显著提升;

5、企业项目研发能力获得提高。

会展专业校企合作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它对会展院校和会展产业界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国内会展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必将不断迎来创新和更多成功典范。 http://blog.sina.com.cn/u/28345406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