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泥塑家马若特及其作品

 甘苦人生2010 2012-07-19

马若特是我同乡,他的父亲马志国是我小学语文和美术老师。2009年,我和爱人带儿子回了趟老家,在县城参观了他们的雕塑艺术馆,又回到村子里参观了他们父子的工作室——泥禅房。以下这些照片,就是那次拍摄的。多少年来,为了追求酷爱的艺术,他们父子俩太不容易了,从求学到试验烧制,从创作灵感到工艺提高,一路走来,他们的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一直想写写他们,未能如愿,读完河北工人日报关于马若特的文章后,再次为之感动,翻出前两年拍的照片,一张张粘贴过来,与文章合在一起,让朋友们对他的作品,有个更为直观的了解,以慰藉这颗一直关注着他们父子的心。照片全部为2009年3月拍摄,作品名称,大部分是我另加的,不妥之处,以马若特命名为准。

 

泥塑家马若特及其作品

在马若特雕塑艺术馆,听他挨个介绍作品

周末家乡行

春节欢庆锣鼓喜洋洋

 

泥塑家马若特及其作品

柴院也玲珑

 

周末家乡行

信息时代

   

周末家乡行

老井

泥塑家马若特及其作品

纺车,一个时代的象征

 

周末家乡行

毛驴驮粪的年代不再有

 

周末家乡行

磨子、锅台,旧时代妇女一生的守候,用岁月磨平一生的苦难,那种生活,已成为永远的记忆。

 

周末家乡行

参观马若特父子工作室——泥禅房,激动与震撼中,为谦和低调的大师拍照。

 

泥塑家马若特及其作品

他说,这是一尊代表IT行业人物头像特点的泥塑,消瘦的脸庞、宽脑门儿,满脑子智慧。

 

泥塑家马若特及其作品

马若特作品:生命的呐喊,当时正在创作中,这是泥坯,还没有经过烧制。

 

周末家乡行

冬闲时节沐暖阳,这是马若特父亲的作品

 

周末家乡行

如此美女

 

周末家乡行

童稚笑娃好可爱周末家乡行

 

周末家乡行

放在月台上的作品:丰收啦

 

周末家乡行

这也是马若特父亲的作品,老师说,你看,懒里,懒成这样儿了。。。当时我就笑了。。。

 

 

黄土有缘逢妙手丹心无悔铸泥魂

                                       《河北工人报》( 20111029 03版)

                                                郭晨峰马优马玉表

 

日,我们几经辗转来到曲阳县辉岭村的马若特家中。一进入他的泥塑作品展览室,我们便被摆在橱窗里的众多“山里人”吸引住了:咧嘴憨笑着的山里娃,扭秧歌的老婆婆,卖冰糖葫芦的汉子,蹲着吸烟的老人,互相依偎的老伴……这些古拙的、憨厚的山民呼喊着、奔涌着,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地跟随这些“乡里人”进入了山村、故土、童年、父母……以及很多很多透视生命本源的地方。
   
这是一个民间艺人手指之间的艺术世界。在马若特的手中,我们脚下普通而沉默的泥土突然有了言语,有了动作,有了和观者眼神的沟通和心灵的意会,也就从此有了生命。它们充满着乡土风情,土气中透露着亲近,粗犷中蕴涵着质朴,给人以深深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震撼力。
    1.
现年38岁的马若特,自幼生活在太行山深处的这个小山村里。1992年他在曲阳县雕刻学校系统学习了素描、美术鉴赏、泥塑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毕业后又到天津美术学院深造。学成回乡后,马若特一边为一些雕塑企业做泥塑模型维持生计,一边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自己喜欢的泥塑创作。
   
马若特发现,泥土这种材质,塑造起土风民俗来特别适合,土气的载体和土气的题材巧妙结合,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从而让观者不自禁地沉浸在返璞归真的愉悦与陶醉中。
    1998
年,在中国雕塑艺术博览会上举办的首届环境雕塑大赛中,他选送的《厚土》系列泥塑作品,以重大的题材、粗犷的手法及“把大地、母亲、人类有机结合,给人以联想和震撼”的独特雕塑语言,赢得了众评委的高度评价,当之无愧地摘取了“槐花奖”桂冠。
   
在马若特看来,泥塑是一门相当高雅的艺术,需要开辟出具有自己特点的艺术天地。他认识到,自己从小生活在山村,最熟悉的莫过于山村和山民的生活,而自己的泥塑作品就应表达自己最熟悉的东西。用自己的双手去塑造山民的形象,展现火热的山村生活和民俗,这才是马若特梦寐以求的艺术来源。
    2.
为了创作出形象逼真的作品,马若特时常到村中的大街小巷去“散步”——其实是对乡亲们进行细致观察,寻找创作灵感。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马若特终于探寻出了一条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泥塑创作之路,他的泥塑作品人物形象多样:山里娃、老人、村妇、牧羊人、民乐队、民工、小贩……作品真实地刻画出各种人物的体态与表情,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富有生活谐趣。
   
他说:“这片土地给了我无尽的创作源泉,我在创作每一件作品时都是带着激情的。”
   
在努力提高创作能力的同时,马若特还通过举办个人作品展、参加各类展览与比赛活动,致力于泥塑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他曾连续多年被邀请参加河北省艺术博览会,并获得“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15月,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雕塑艺术博览会上,马若特的《太行山人》系列泥塑作品荣获银奖。20055月,在北京原色生活画廊举办的马若特泥塑作品展上,当时来华访问的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对其作品赞不绝口,并购买了几件收藏,其他展品也被抢购一空。
   
近年来,马若特的独特原生态艺术题材的泥塑作品,已受到海内外雕塑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有专家把他的作品称之为“给山民留存了一份特殊的生活档案”。
    3.
欣赏马若特的泥塑作品你不笑都很难,表现的几乎都是山村的生活和民俗,非常有趣。人物的表情都很夸张,很多人物的嘴张得特别大,极富感染力。马若特说自己的创作手法比较夸张,类似大写意画,他希望通过作品能带给别人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的泥塑作品都来源于山村的真实生活,许多系列作品,故事性很强,比如,《喜洋洋》、《打枣》、《东方红》、《山歌》、《母亲》等,这些作品既反映出时代气息,又渗透着作者的内心世界,浸润着一种令人震撼的大拙与大美。
   
踏上泥塑路十余年来,凭着过硬的技艺和弘扬泥塑艺术的责任感,马若特和他的作品走出了大山,声名远扬。他的作品曾在国家级及省级比赛中获奖20余次,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他也相继被中央电视台、《雕塑》杂志、《世界华人》杂志、《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农村青年》、《河北科技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09年,在由省政府组织的第二届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中,马若特获得“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4.2010年3月22至26
日,第21届河北省(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香港隆重举办。河北省文化旅游轻工产品展销会是本届投资贸易洽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其中马若特泥塑是被省政府确定的参展项目。展销会上,马若特带去的20余件泥塑作品一经亮相,立刻就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及客商驻足观赏。
    2010
年初,当马若特得到自己将代表河北省“泥塑”参展项目参加上海世博会的消息后,便抓紧时间潜心进行创作。除了最拿手的“山里人”系列作品,马若特还为上海世博会专门创作了一组现代版的泥塑兵马俑《中国红》。秦始皇陵兵马俑既是中国的艺术珍品,也是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他想借这个题材在世博会上展示中国人的智慧、自信和友好。《中国红》由9个红色的秦俑组成,红色象征着吉祥与兴旺,这与“东方之冠”红色中国馆色彩相统一;站在前边的将军手擎大旗展示军威,后边的八个战士手持金戈,仰首高呼——他们在为上海世博会喝彩。
   
在上海世博会河北活动周期间,马若特创作的《中国红》、《信息时代》等泥塑作品,吸引了广大游客的目光。河北活动周结束后,马若特应《中国元素》策展人王平久邀请,将自己的泥塑作品长期留在世博会展览。“中国元素不一定是过去的。我们展示给世界的中国元素应该是传统文化元素在新时代的延伸,曲阳泥塑《中国红》有着淳朴的思想内涵,而且是纯手工制作,独一无二,最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工艺品,更是一种艺术。”王平久道出邀请马若特泥塑长期留在世博会展览的原因。
   
泥塑艺术不仅使马若特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且又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山民的精神面貌,真是一举两得。马若特告诉笔者:既然我与泥土结下了不解之缘,就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干好,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带给人们更多的欢乐、更美的享受,这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郭晨峰马优马玉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