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电影22大明星

 陋室书屋2 2012-07-20

    中国电影22大明星

中国电影22大明星

    在网络上我看到了熟悉的像片,就是这种22个电影明星像片。

    在我的记忆中尤其显的亲切。70年代后期街上开始流行出售黑白人像照片,出售这些的也就是一、二个人,就好似做地下特务一样,偷偷摸摸的出售,我记得都是外地来的中年男子销售这些东西,表面上是卖小玩具的或者是卖年画的。后来胆子大的就只单单销售各式各样的翻拍照片,卖的最火的就是国内外的电影明星照片。这些翻拍的像片使的喜欢美女帅哥的青年人莫不掏腰包购买,单人小照片贰角一张,巴掌大小的伍角一张,象小学生画图本大小的就要一块五左右一张,22个电影明星的像片有大也有小。在当时特殊的年月里,这样的给人美的东西极少,虽然价格昂贵,对骨子里崇尚美的人来说,就是少吃几顿早饭的代价。要晓得当时吃一顿早饭仅要几分钱,人们买回去都是极隐私的珍藏起来,对于大、中、小学生能够拥有这样的小照片也算是极其值得显耀的资本了。

   

    六十年代初,在我国的一些城市电影院中,曾悬挂过22位神采奕奕的优秀男女电影演员的大幅照片。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电影风靡全国,苏联影星的大照片一般都被悬挂在电影院最显眼的地方。1962年的一天,周总理看到这一情况后说:“中国的电影院挂外国明星的照片当然好,但为什么不能挂我们中国演员的照片呢?”于是,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文化部征集了各电影厂的意见,评选出了“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将他们的照片统一制作、放大,放在有条件的电影院悬挂起来。

 

背景:
    为什么当时的中国要选电影明星22人?原因主要是对应苏联的明星阵容。(当时我国的电影院里,都挂着苏联的22个大明星)。

    ·新中国22大明星的人选,现在看来,显然不仅仅是的唯一艺术标准,还包括政治、社会意识等多重标准,当然还有平衡的因素。可以说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中国大明星22位的人选,最后确定了上海电影制片厂: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北京电影制片厂:谢添、崔嵬、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长春电影制片厂:李亚林、张圆、庞学勤、金迪;八一电影制片厂:田华、王心刚、王晓棠;上海戏剧学院实验话剧团:祝希娟(后来进了“上影”)。

    ·从入选演员背景来看:突出了当时中国电影演员队伍的老、中、青的年龄结构。他们当中既有来自上海,解放前就蜚声影坛的老牌明星,如上影的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谢添,也有来自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如崔嵬、陈强、张平、田华、于蓝,还有解放后成长起来的电影新秀,如谢芳、李亚林、张圆、庞学勤、金迪、王晓棠、祝希娟。

    ·从演员的成就上来看:有的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表演大师,如赵丹、白杨、张瑞芳。有的是初出茅庐的新星,如谢芳、金迪、王晓棠、祝希娟等。象金迪,只演出了《我们村的年轻人》和《花好月圆》两部电影,祝希娟甚至只主演过那部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红色娘子军》。

    ·从演员的类型和风格上看:22大明星丰富多彩。用现在的话说,他们当中有演技派,也有偶像派,有挑大梁的主角,也有善作绿叶的配角,有温文尔雅的小生,也有粗犷雄浑的武生,有幽默诙谐的喜剧明星,也有善演苦戏的悲剧演员。

    ·新中国22大明星的评选标准,明显是以新中国电影史作为主要参照的。解放前上海的老明星,故去的或未能与新中国融为一体的,如阮玲玉、胡蝶就不提了。即使解放后留在上海,由于各种原因(如身体原因、政治运动迫害早逝、改做导演、改行退出影坛)在解放后尤其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表演不突出的,都未能在22大明星中占据一席之地。最起码金焰、石挥、蓝马、周璇、刘琼、张伐几位应该列入22大明星之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