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场心理学

 黄清风716 2012-07-20

 

心理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心理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本书着重探讨了,一个人怎样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是自己变得强大、自信,以应对生活中以及事业上的问题和矛盾。同时教给人怎样运用心理暗示术影响他人,进而改变他人,实现自己的成功。

序言
暗示的力量不可小窥,我若说它有起死回生的作用,便是夸大了它的威力。神奇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有怎样的暗示,就决定你有怎样的力量。希望你的每一时日,都能藉由正确的、积极的暗示方式,过得越来越好。
 
第一部分    
 
人最大的力量不是来自于生理和身体,而是源于心理暗示。这种力量是最强大最神秘的,且潜力无限。因此,你要敢于探索它。有时只需一句话,就可影响一个人的感受,改变你一生的走向。

第一章 改变暗示就能成功(1)

重点在于把自己想成胜利者

人最大的力量不是来自于生理和身体,而是源于心理暗示。这种力量是最强大最神秘的,且潜力无限。因此,你要敢于探索它。有时只需一句话,就可影响一个人的感受,改变你一生的走向。你若不信,我们就来见识一下。

有记者曾问他成功的原因,罗尔斯没有提及自己的心酸奋斗史,而是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 皮尔?保罗。

后来人们才了解其中的秘密。原来,保罗是罗尔斯的小学校长。保罗发现这所学校的孩子不好好学习,便尝试着用很多方法引导他们,可收效甚微。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这个地方的人比较迷信,于是他在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 给孩子们看手相。

一天,淘气的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来,伸出小手走向讲台,保罗对他说:“我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肯定是纽约州的州长。”这句话很雷人,但罗尔斯却从那天起,将这句话默默地铭记在心,他时时把自己当做“纽约州长”,按照一个州长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51岁时,他终于如愿以偿了。

这说明,暗示是成功或不可缺的引子。这不是一个悬念,也并非迷信,而是另类科学。

李嘉诚在谈及自己的成功时说,他最先开始的想法是:“我一定要出人头地。”他明白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自己必须赤手空拳闯出一条路来,就是凭着相信自己、鼓励自己,他创造了自己的事业大厦。

第一章 改变暗示就能成功(2)

美国知名的篮球教练伍登,曾在12年内赢得了10次全国总冠军,被人们誉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篮球教练之一。他的成功哲学是: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而积极的自我暗示:“每晚睡觉前,伍登一定会告诉自己:“我今天的表现棒极了,明天还要努力,表现得比今天更好。”

连大发明家爱迪生也深信暗示的力量,他曾在工作日志上写道:“我相信自己会成功的,我知道自己一定行,我会发明电灯的!”在坚持了上万次的实验之后,他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成功之前就暗示自己已经成功了,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环顾周围,那些平庸的大多数人却只是希望自己有一天也会成功。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暗示,自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我们常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同样,在思维里种下怎样的暗示种子,你就会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把不自信变成自信,把自信变成自信满满,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让你失败。如果你将“放弃”“不可能”“办不到”“没法子”“有问题”“行不通”“没希望”等当做口头禅,就是给自己定了型,就是认了命,不顺的事情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时刻用积极的暗示鼓励自己,像李嘉诚、伍登、爱迪生那样常对自己说:“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这种暗示会产生强大的原动力,进而产生一种非成功不罢休的执著。

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如何,但面对困难,可以输给对手,也可以输给环境,但决不可以输掉信念,输给自己!心理暗示你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

你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每天,闹钟6 20准时响,你起床、刷牙、洗脸,出门。你挤上了满罐似的公共汽车,或是在站台上焦急地等车,算计今天会不会迟到,犹豫着要不要打车。到公司后,一看还算准时,你长长地舒口气,之后又算计着还有几个小时能下班回家。你觉得工作是个很“杯具”的词,你很失望,很反感,同时,你还不得不这样过下去。

难道你就这样过一生?未来的几十年,麻麻木木,浑浑噩噩?

太多的人觉得自己很失败,恨自己没用,感觉浮躁、焦虑、索然和忙乱,感到困顿、无望甚至是毁灭,但这绝对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尽管他们的思想也会随着种种“现实的无奈”发生转移和变化,但若没人逼迫他们,他们就会安于现状。虽然他们也曾吵着要辞职,却一直拖拖拉拉。他们不想改变,却又对现实充满绝望。他们做梦都想过上富足的生活,也会买几本励志书看,也会照着书中所写的那样采取行动,但仅仅三五天之后便又跟从前一样了。

他们整天幻想着自己能过另外一种生活,盼望着哪天中了彩票,或是有某个重要的家伙能提携他们,视他们为左膀右臂,将他们提拔为公司的CEO。这并非没有可能,我们说不上什么时候会遇到贵人,但这种被动的等待可能会耗尽一个人一生的光阴。

“我到底是谁”、“需要什么”、“追求什么”,对于这三个问题,那些陷于困顿生活的人多会思索良久后发出一声叹息。

人生的征程,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

第一章 改变暗示就能成功(3)

不要继续发牢骚了,也别幻想贵人的相助了,那些都不现实。你若真的希望有所改变,先从改变暗示开始。每个人的心中都潜藏着另一面,可能与现在的你有着很大的不同。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遇见另一个自己,而另外一些人正是经由不断的发现和反省,唤醒了沉睡的潜意识,实现了人生的大不同。

你是不是也对现在的自己不满意?比如:

也许现在的你人见人不爱,你想要的那个则是人见人爱;

你想要的那个你则是永远青春四射,活力无限。

好吧,既然你想改变,那还等什么?只要你掌握暗示及自我暗示的规律就可以建立自己的信念,你完全可以看到更美丽的风景,过更不一样的生活,经历更神秘的未知世界,邂逅另一个自己。

玫琳,原来不好打扮,说话做事大大咧咧,俨然一个男孩子。毕业两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上,她的出现让同学们大吃一惊,昔日的“俗女”美似天仙,言行举止也温文尔雅,一点儿也看不到过去的样子了。私下里同学们问她何以出落成现在这样的,她说:“原来我的行事风格像个假小子,后来,我也发觉自己在生活上对自己不够精心。于是开始研究护肤品、化妆品,了解每一季的服装流行趋势,顺其自然地对品牌了如指掌。慢慢地,自己女性化的特质越来越丰富,这让我每天都很开心。”接着,她又说,“我并没有否定以前的自己,只是发掘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己的另一个侧面。”

玫琳在觉察到自己的言行不妥之后,想要换一个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经过细心的钻研,她终于做到了。你呢?你的烦恼可能不是穿衣打扮、培养气质,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只要稍作改变,你的人生就会大不相同!我们再来看看张宇樵的经历吧。

第一章 改变暗示就能成功(4)

你要利用自我暗示的力量,相信命运操之在我,就像上述两例中的主人公一样。如此,你就会唤起内在的勇气与活力,感觉到身上的一股潜在能量正隐隐发威,这种暗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你的精神面貌,激发着你的潜能,让你能够真正地超越自己,提早看到那个理想中的自己。

拒绝消极意识的植入

你想到了吗?

如果从小到大父母经常给你灌输这种理念,你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植入了一个“你天生就是为别人打工的”这样的意识。

很多意识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植入到我们的思想中的。比如,“别随便相信男人,男人要是靠得住,猪都会爬树!”“现打着灯笼,也难找到好人!”“你跟同事千万别走得太近了!”这些话,估计各位也听到不少吧。如果诸如此类的潜意识,我们或称之为暗示,被你吸收了,那么,可想而知,你对爱人、同事以及周围的人是什么态度。

潜意识也并非都是消极的,还有积极的。比如,我们常说潮汕人和温州人有头脑,会做生意。很多潮汕人和温州人不管学历和出身如何,他们就是想做老板,并藉此把握住机会获得了成功。

第一章 改变暗示就能成功(6)

小心“标签效应”

一个棒球手到监狱做演讲,他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小时候他第一次玩棒球,一不小心把父亲的牙打流血了,没想到,父亲却夸赞他说:“孩子,你日后肯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棒球手。”第二次玩棒球,他把家里的玻璃打碎了,父亲还是没有责怪他,而是对他说:“打得好,孩子,你将来没准是世界冠军呢!”犯人们听到这个故事窃窃私语,一个犯人站起来说:“我小时的经历与你的一样,只不过我的父亲没有夸奖我,而是气愤地说: 你一天到晚给我惹事,将来肯定是个小混混! ”

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标签,会作出印象管理,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使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称“标签效应”。同样是打棒球,被给贴上“棒球手”的标签,与“小混混”的标签,会导致不同的心理暗示。

下面例子中小A的故事也发人深省:

小A很爱画画,但有一天老师说他画得不好,没有画画的天赋,于是他便对自己没有了信心,放弃了画画。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画的得不好。”后来,再有人问他,他就不耐烦地说:“我向来就画不好。”

类似这样的话我们也听过很多,例如:“这个小孩唱歌不行”“他不会做饭”“他总是胆小”“他跟他父亲一样不喜欢说话”“她总是那样脾气不好”等等。这些话就是给自己贴上的标签,认为自己会这样。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被父母、亲戚、老师贴上标签;长大后,被同事、好友、客户、陌生人贴上标签。在别人给你设定角色的一瞬间,你会不会也投入进去?比如,当你被贴上太多负面的标签的时候,你的思想、态度很可能也会变得消极。

更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中的好多人还给自己贴标签,比如说,“我觉得我性格内向”。这种对自我进行描述的词句无所谓对错,甚至可以通过反思使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然而,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就像刚才的句子,若是给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就会不自觉地与人减少交流,进而越来越不善言辞了。

人生实际上就是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给自己贴了标签,只会限制自己的发展。对于别人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你要做的就是让自己走出因标签而形成的陷阱,敢于坚持自我。我是谁?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我想做什么?我想做“谁”?这就是最简单的“道”。

再说了,即使你接受了别人给你的诸多形容词,你仍是你自己,仍有着自己的悲伤、孤独与喜悦,在这些真实的悲伤、孤独与喜悦到来时,相信那些从别人口中界定的标签来生活是显得多么的荒唐!

怎么做呢?非常简单,运用积极的暗示肯定自己,鼓励自己加以改变。比如,你说自己很一般。那么世界上与你一样的人满街都是,既然这样,你有什么自卑的?你虽平凡,也至少有一种他人不可及的优势,比如你踏实,不惹事。

你学会了吗?你一定不要用贬义的自我描述,而要用鼓励性话语。如此一来,你就会发现自己没有那么差,你的自卑都是这些消极标签造成的。

盲目为自己、他人贴上标签,会让人对待事物的态度产生偏差,不要忘了,有的偏差是很严重的,甚至是很致命的。我们必须超越那种贴标签的心理暗示,再不能不加分析地给自己和他人“盖章”了。如果你爱给别人贴负面标签,说明你没事闲得慌;如果你不加过滤地接受他人给你的消极标签,那么你很有可能会被标签“效应”一把。

第一章 改变暗示就能成功(7)

延伸阅读

你喜欢被贴标签吗?自然,要是正面的,例如“漂亮”“帅”“聪明”等褒义词你会欣然接受,如果是像“暴躁”“小气”等贬义词你定然不想承认。

怎么样?被人贴标签不太爽吧。因为这个标签简化了你,只表明了你的某个特性,或是误解了你。你觉得现实中的自己还要丰富得多。被贴标签后,对方可能不再仔细观察你了,他已处理完来自于你的信息,对你不再感兴趣了。他不想把时间花在研究你上面,不准备读懂你,这说明了什么?表明你对他无关紧要,甚至可有可无了。看到这里,你以后还会给别人贴标签吗?

经常有人抱怨道:“工作这么辛苦,才赚那么点钱!”可你问他:“你为什么不要求加薪呢?”他却反问你:“你以为老板会给我加薪吗?”

如果你不要求的话,加薪的希望就更渺茫了。这与争取财富是一个道理,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穷人,不去主动争取,那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富翁。拥有对财富的炽烈渴望,是累积财富独一无二的内在力量。命运这东西欺软怕硬,同社会一样世俗。

10多年前,大伟似乎很难踏上财富之路,他是一名辍学的高中生,在一家干洗店工作,月薪仅够贴补家用。现在,他是一个投资顾问,也是一名千万富翁。大伟脱胎换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有钱人。他说:“财富最大的障碍是害怕。人们害怕考虑大事,但是,如果你光考虑小事,你就只能做小事。”他的转折点来自一次和客户的谈话,那天,有个衣着体面的中年人来到他们店,他俩聊了一会儿。没想到这番谈话却改变了大伟的一生,以后他在干洗店里闲下来的时候就读一些投资的书,并开始每个月投入三四百元买基金。多年后,他终于赚得盆满钵满。

我们想起连锁店大王约翰?瓦那梅克的故事。当他还是费城一家零售店的店员时,他就暗示自己,有朝一日要自己开店。他把这个想法跟老板说了,老板嘲笑他道:“你没跟我开玩笑吧!你的钱还不够买一套西装哪!”“没错,”瓦那梅克说,“可我还是要开一家和你一样,甚至更大的店。我一定会做到!”在瓦那梅克事业最巅峰时,他拥有全国最大的零售网。

人对财富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越是有钱的人越是渴望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地位。当一个人有一万元的时候,总想着哪天有十万,当一个人有十万的时候,会憋着劲的想有百万;当一个人有百万的时候,会渴望着拥有千万。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财富的渴望不是贪得无厌,不是贪大求全,而是一种生活目标、人生理想,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自然,这种暗示必须超出现实,打破现在的立足点和眼前的樊笼,并伴随着坚决的行动力,而绝不是在红嘴白牙地说空话。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建立者齐瓦勃出身穷苦,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但他却雄心勃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发展的机遇。他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就大事。起初,他在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他暗示自己,一定要成为同事中最优秀的人。一天夜里,工友们都在闲聊,只有齐瓦勃在一个角落里看书。这一幕恰巧被到工地检查工作的公司经理看到了,他问道:“你为什么学那些东西?”齐瓦勃说:“我认为咱们公司并不缺工人,缺的是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不是吗?”有工友嘲笑他,他不以为然地说:“我不是在为某个人打工,也不仅仅为了这点微薄的薪水打工,我是在为我自己的前途打工。”在这种暗示下,他从总工程师、总经理,一直做到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你发现了没有?千万富翁从不为自己找借口,从来不说这样的话:“我太年轻了!”“我太老了!”“我没有能力!”“我没有资本!”“我没赶上好时候!”点背不能怨社会,命苦不能怨政府。我们要像富翁一样暗示自己,像富翁一样立刻行动起来!你要想到,有大笔的财富在你前面等着你,如此一来,潜意识自然会附上具体实际的计划,供你去获得属于自己的财富。

鼓励自己也是个不错的暗示方法。每天早晨醒来后,你要大声对自己说,“我要成为有钱人,我要成功”之类的话,将这些话一次又一次地输入你的大脑中,以形成强烈的鞭策力量。

可有些人说:“我试了几个月也没赚到钱。”问题在哪里呢?一方面你说:“我一定能赚到钱,一定会很富有。”可你心里又在怀疑:这是不可能的。你自己都在怀疑,暗示自然没有效果。解析:想当富翁的欲望并不强烈,只是偶尔幻想一下。

你暗示的东西,一定要全身心地相信,一定要认为这就是真的,你一定能做到。心理暗示是人体的“控制箱”,指挥你的行为和思路。

或许你的目标没有那么高。不管怎么样,你不妨试一试。

现在,站在命运的分水岭上,你是想向贫走,还是向富走?

还不赶快行动起来!

延伸阅读

金钱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靠它养家糊口、安身立命,做许多有意义的事。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薪水复薪水”的无限循环中,每天无奈无聊地度日。如果你想成为富翁,一定要暗示自己,决不以温饱为己足,一定要让生活多彩多姿,天天充满赚钱的活力,具备了这个要件,再冷、再热的天气,再苦、再累的工作,你都会心甘情愿地去做。

积极的心理暗示就是迈向成功的动力,是最主要的激励因素。有了成为大富翁的暗示,即便是本钱小,只要经营得当,也会有理想的收获;如果没有这种暗示,守座金山又如何?只能慢慢地坐吃山空。你应该有一个财富梦,支撑着你去不断地赚钱。赚钱的欲念越大,行动越有力,实现财富梦想的概率就越大。有什么样的暗示,就决定你有什么样的力量,有赚钱的欲念,舞台随处可见!

第一章 改变暗示就能成功(9)

在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多是熏习而成,暗示占了不小的分量。

从你呱呱坠地开始,亲人就开始不断地暗示你了。如果你的母亲是外向而热情的,她会不停地引逗你,努力让你作出积极的反应;如果你的母亲是内向而含蓄的,她会凝视你,较少跟你说话。毋庸置疑,这两类母亲带出来的孩子,一定会带有她们的性格、行为方式和待人处世风格上的痕迹。

“暗示”可分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积极的暗示,例如,母亲用果断、坚定、不容置疑的声音说出她的观点,你一般情况下会听,且会逐渐学会坚定和自信地表达。消极的暗示是你心灵的腐蚀剂,让你自私、情绪低落,产生自卑和自弃心理。

除了母亲外,任何人、环境、事情都给你各种暗示,对你的性格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长期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最后就变成怎样的性格,成为怎样的人。19世纪心理学家曾对被野兽抚养长大的狼孩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狼孩有人类的血型和大脑,但养育教育他的“父母”是野兽,他形成的后天性格就是兽性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性格也非一两日就定性了,它往往是一点一滴、不知不觉、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形成的。比如,一个易怒的人,不是先天就容易或喜欢生气,而是从小就与一个爱生气、爱发脾气的亲人在一起生活,天天生活在生气的环境里,天长日久,慢慢地,他也就模仿或学会了生气易怒的习惯。

性格并非一成不变的,你可以通过自我暗示重新塑造它。记得我念高中时不善言辞,朋友很少,不过我慢慢地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我不要求自己和所有人都成为朋友,而是选择与那些谈得来的人进行交往。其次,我尽量清除自己的心理障碍,原来我开口之前总担心自己说错话,结果说话时很紧张,后来我暗示自己别理会这个问题,心想:“要笑就让他们笑吧!”结果却很好。

如果你性格内向,不妨从打招呼开始,见面点点头,问个好,日久天长人们也会觉得你变了。受到鼓励以后,也会增强你人际交往的信心和能力。你还可以运用想象力,想象自己性格开朗、阳光,别人很喜欢我,我特别自信。按照这种方式去做,越自恋越有效果。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也会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也会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也会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也会跟着改变。长此以往,你就会发现你会有巨大的变化,生活也变得更加光明!

第一章 改变暗示就能成功(10)

一个电工总担心自己会触电。一天,他不小心碰到了一根电线,立刻倒地而死,并出现了触电致死者的所有症状:身体皱缩起来,皮肤变成了紫红色与紫蓝色。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验尸时却没有发现电流从他体内通过 他是被自己害怕触电的自我暗示杀死的。

我们经常会被暗示影响。哪怕你是个有主见的人,如果有人跟你说坐飞机容易晕机,没准在飞机起飞后,想起他的话你就开始紧张,头也晕乎乎的,最后真的吐了呢!我的一个朋友说,她原来的同事整天愁眉苦脸的,她本来性格开朗,可后来也变得抑郁起来了。这都是心理暗示惹的祸。不良的心理暗示害人不浅,能让没病的变成有病,病轻的人变得病重,聪明的人变得愚笨。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不良的心理暗示甚至能置人于死地。

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缺少安全感,过度关注个人安全或担心自己铸成大错时,就容易产生行为失控的冲动心理。实际上,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它会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到担心与恐惧的地方。在上例中,是触电这种意念对电工的身心产生了影响,让他的机体产生了与之对应的症状。

消极暗示就像人生的地雷,一旦踩到,后果将不堪设想。你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主动进行自我调整,并经常反思一下,哪些消极的东西需要从大脑中清除掉,如果不及时掐灭它,你将会受到何种影响。当你看清这些暗示的本质之后,你自然就变成了不良心理暗示的绝缘体。

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做积极的心理暗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从好的方面对事情给以解释,变对自己的消极结果为积极结果,变抱怨为努力。

切记,你的潜意识不会识别“开玩笑”,它会把什么都当成是真的来接受。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理,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人各有各的原因。我认为,不论成败,除了做事方法、环境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心理暗示了。心理暗示,最终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有怎样的心理暗示,就有怎样的思维和行为,就创造怎样的环境和世界,就开拓怎样的未来和人生。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不可能的人。一个人,若是连心态都不能调整,又如何处理比心态更复杂的事情呢?

第一章 改变暗示就能成功(12)

唐骏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成功既然可以复制,积极的心理暗示亦可copy。把心理暗示和情绪结合,它们必将成为你人生最给力的部分。这些暗示如下:

1.这个世界,不管怎么变、怎么残酷或者精彩,我只能去适应、去习惯。

2.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3.问题的解决不是从遗忘开始,而是从平静的记忆开始。

4.凡事都应主动,被动不会有任何收获。

5.没有人愿意跟一个整天都提不起精神的人打交道,没有哪一个领导愿意去提升一个毫无热情的下属。因此,做任何事都要充满激情。

6.培养每天说或做一些使他人感到舒服的话或事,可以利用电话、明信片,或一些简单的善意动作达到此目的。

7.把我一生当中所发生的所有事件,都看作是为激励我上进而发生的事件。

8、把我的全部思想用来做我想要做的事,而不要留半点思维空间给那些胡思乱想的念头。

9.增加自己的耐性,并以开阔的心胸包容所有的事物。

10.相信无穷智慧的存在,它会使我产生为掌握思想和导引思想而奋斗所需要的所有力量。

11.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2.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好,要先让自己变得更好。

13.不管当下的情况是如何的糟糕,我都只能设想“成功”。

14.“不可能”这三个字对我不具有任何意义,每件事对我来说都是可能的,而我也将成功地实现它们。

15.我永远是最棒的!

16.天生我材必有用!世界之大,肯定有我的位置。

17.挫败是人生必修的学分,除了勇敢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没有第二条路。

18.人生有输有赢,得势顺境时,千万不要得意忘形,放纵自己;失势逆境时,千万不可消极颓废,放弃自己。

19.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

20.要建立优质的人脉关系,跟成功人取经,自己就会变成成功的人!

21.所谓奇迹,就是坚定的信念产生的结果。

22.我人才,你天才,不就比我多个二?

23.真正的才华如火焰般难以掩藏,总会燎原!

24.我值得拥有!

25.上帝是公平的,因为他对每个人都不公平!

26.机会就在一瞬间,抓住了就是机会,抓不住就是浮云!

27.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找去吧!

28.花一秒钟的时间改变,可以把自卑的影子赶走,可以使柔弱的小猫咪变成强壮的狮子王!是的,只要我们愿意去改变,我们的人生就即将改变!

以上都是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果你用这样正面的、肯定的、自信的语言反复暗示自己,那么,这些东西就会在你的潜意识中根深蒂固,会改变你的心态,塑造你的行为,让你积极排除万难。要知道,是心理暗示而不是环境在决定你的命运。只要有好的心态,就不怕没有成功。

只要你相信自己是谁,你就是谁!

延伸阅读

人 特别是被称为“芸芸众生”的普通人,到底该如何把握自己的一生?我相信你也为自己购买了不少成功学书籍,希望别人的成功模式能成为自己的指引,让你有方向可循。但是,看了这些书,你成功了吗?相信很多人每天还是忙忙碌碌,那么努力、那么辛苦,一切似乎都难以改变。

这世上有太多让人叹息的事情,我希望每一位叹息过的人在看完这本书以后,从此不再叹息,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能冷静思考,从一点一滴改变自己。

第二章 话不在多,全凭怎么说(1)

有个小女孩每次体育课跑步总是被落在最后,她特别沮丧。妈妈对她说:“没关系的,你年龄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你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就是:只追前一名。”她记住了这句话,再跑步时只盯住前面一个同学,结果从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四名 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她的跑步成绩已到中游水平。接下来,她把这句话用到别的科目中。2001年,她从北京大学毕业,并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唯一一位中国应届本科毕业生。她就是朱成。一句话鼓励她从新的角度认识自己,并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一句话”能给你带来启迪,铸就你不屈不挠的信念,鞭策着你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地前行,不断地向成功迈进!

延伸阅读

一句话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很多时候那些看似嘲笑、斥责的话,一样可被看做“一句鼓励”。比方说,有个老师对学生说:“你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倔强的学生带着痛恨的心情发奋读书,终于功成名就。正是这些正面或者反向的鼓励,激励着我们永不停息地走在人生路途中。所以,尽量鼓励自己,哪怕是一些反话。

第二章 话不在多,全凭怎么说(2)

“想要”不如“一定要”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整天“想要”成为企业家的人却不是企业家?有没有见过某个人一见面就大谈自己想要炒股、炒楼、炒金,可他却从未炒过这些?多年来,我经过与这些人交谈,得出了一个结论:“想要”只是他们的一个想法,只是一个梦想,可以随便说,说完后很少真正落实到实施的层面。尽管有时候想了也去尝试实施,但一点儿困难就吓得他们打起了退堂鼓,结果常常不了了之。

要成功,不是软弱无力的我“想要”,而是坚定的我“一定要”。“想要”与“一定要”在字面上差别很小,结果却相距十万八千里。“想要”是一种愿望,“一定要”是一种信念;“想要”就是最好能有,没有的话也无所谓,“一定要”才会检讨自己,改变自己,创造条件,采取所有可能的手段持续不断地努力。所以说,“想要”不一定得到,“一定要”则必能成功。

回想一下,当年你高考时,你是“想要”上大学,还是“一定要”上大学?你的工作如果没有底薪,全靠奖金,你是“想要”完成业绩,还是“一定要”完成业绩?是不是唯有当你破釜沉舟地说出“一定要”的时候,奇迹才可能发生?

你身边也会有很多朋友说一大堆我“想要”,想要花不尽的金钱,想要健康的身体,想要一份待遇高的好工作,想要戒烟 各位读者,再看看你自己有多少“想要”的东西,有多少“一定要”的东西?你们想要的那些得到或实现的又有几个呢?我们有太多的我“想要”,唯独缺少我“一定要”。有些人即便是说了“一定要”后,也很少会立刻列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并不懈地去追求,严格地去执行。

你可能会说:“我太老了,眼界不行了,做这行早落伍了”“我一个人怎么干得起来”“我没有闲钱”“这事需要太多投入”“市场经济难以预测”讲了一大堆借口,这对你到底有没有帮助?事实上是没有。

但我相信,只要你“一定要”,你就一定能找到100%的方法,一定会采取100%的行动。如果你没有开始行动,归根到底只能证明一点:你只是对“想要”的有兴趣而已,而不是“一定要”。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你“想”成功的时候,还不足以调动你内在的力量,你的“想要”是“想”,就像幻想一样,围绕你的则是惰性。而当你“一定要”的时候,你所有的精力就会专注于如何为这个目标创造条件,整合资源,你就会排除各种困难和阻碍,一步一步地向目标前进,不达目的不罢休。

陈安之先生是著名华人潜能培训大师,他当年只是美国街头的一个小贩,挨家挨户敲门,推销菜刀。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世界著名潜能培训大师安东尼?罗宾正在招聘课程推销员,他就去应聘。现场应聘的有600人,招聘者只问他们一个问题:“你愿意成功吗?”结果有 599个人都回答:“我愿意成功。”唯独陈安之斩钉截铁地说:“我不是愿意,我是一定要成功!”结果他被聘用了,成为了安东尼?罗宾的弟子。后来他问安东尼?罗宾公司的业务总经理:“你为什么录取我呢?”对方告诉他:“因为只有你一个人看起来很想要成功,而且只有你一个人决定你一定要成功,其他的人都只是有兴趣要成功而已。”

陈安之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思考者、行动者、冒险者、激情者。要成功,要出位,要与众不同,就一定要有强烈的欲望。如果你“一定要”得到什么,并甘愿为之昼夜奋斗,百折不挠,就不会退而求其次。如果这欲望令你发疯,让其他事物在你眼中黯然失色,那么你一定能得到它。

现在,你是“想要”,还是“一定要”呢?

第二章 话不在多,全凭怎么说(3)

自信力最能成就人

我们可以没钱,可以没事业,但不能没信心。鲁迅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答案是:“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鲁迅认为具有自信力的中国人才是“筋骨和脊梁”,可见自信力之重要。

        看看你的周围,他们说:“我的能力不行,我的学历不够”“我没有很好的社会关系”“我没有很好的机会”“我总是那么倒霉”“我没有时间”,甚至是“我没有好的背景”“我没有一个好爸爸”。他们感到生活痛苦、前途迷茫、一切都暗淡无光。他们说得沉甸甸的,在我看来,一切都是托词。在这个拼的时代,无可置疑,拼爹的,你站在好爹的肩上,自然会跳得更高;拼钱拼关系的,找个铁饭碗也是小菜一碟。但你若是草根、蚁族呢?难道你就认命了?还是别做愤青,不要说起社会不公来捶胸顿足了吧,积极去生活,拼着过日子才是正道。

要拼就不能丧失信心。人生际遇,信心为首。自信不是相信自己强,而是相信自己会变强。相信自己是第一步,接下来做任何事都会充满力量。美国社会学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信心和勇气能够产生激昂奋发的情绪,会使整个人像是突然被“充电”一样,立即着手解决困难,并要求自己把事情处理得更加完美。我敢说,自信有多大,潜力就能发挥到多远。在这个自信可以当饭吃的年代,你真的无法拒绝自信的魅力。

知道了这点后,从今天开始去发掘自己的长处,去激发你的潜能。如果你每天都充满信心,就可以发挥你的长处,清除掉你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你不只是期待奇迹,更应去创造奇迹。

第二章 话不在多,全凭怎么说(4)

生命的深度和宽度,全看我们如何选择。牛顿读书时,老师认为他笨,让他退学,但他对自己非常有信心,下定决心要比别人做得更好。拿破仑要翻越阿尔卑斯山时,英国人和奥地利人都嘲笑他是疯子,但拿破仑做到了,因为他相信自己。投资大王巴菲特有两条最基本的原则:一是不许失败,二是记住第一条。他用“不许失败”来暗示自己,把自己逼到“必须成功”的“绝路”上。

只要有自信,每个人都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有了自信,你的心中才能升腾起无尽的希望,潜藏在你意识中的精力、智慧和勇气才会被调动起来,你的心里才会开出霸王花,财富、成功将不再是梦想。即使你不能和那些名人站在一起,即使不能进入福布斯排行榜,即使不能拥有百万千万,即使不能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成为平凡人中的佼佼者,成为公司提拔晋升的首选,成为同龄人中的榜样,这就是成功。

你需要信心吗?

这个,是必须的。

第二章 话不在多,全凭怎么说(5)

 

一个6岁的孩子能解决非洲成千上万的儿童没水喝的问题吗?不可能。但加拿大有一个叫瑞恩?希里杰克的小男孩却做到了。他听说捐助70美元就能帮助非洲人打一口井。他就依靠做家务,想攒够70美元,捐献给非洲人民。周围的人知道了瑞恩的梦想后,被其深深感动了,纷纷加入“为非洲孩子挖一口水井”的活动中。5年之后,有成千上万的人参与进来,在缺水最严重的非洲乌干达地区,有56%的人能够喝上纯净的井水了。而这个普通的男孩儿也被媒体称为“加拿大的灵魂”。

一个19岁的学生,连上学都得靠贷款,在不偷不抢、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他能凭着智慧在一年内赚到100万美元吗?不可能。但有个人却做到了。他邀几个教授一起研制“多国语言翻译机”。没有研究经费怎么办?他许诺给这些帮助自己搞研制的教授们,一旦这项技术销售出去,他立刻支付他们高额报酬。产品研发出来后,他到日本推销。夏普公司购买了这项专利,并委托他再开发具有法语、西班牙语等7种语言翻译功能的翻译机。这笔生意一共让他赚了整整l00万美元。这个人就是孙正义,日本“软银集团”的创始者,一个被誉为“互联网投资皇帝”的人。

一个苹果能卖到一百万吗?不可能。如果我们这样想呢:

给它加一个漂亮的包装,再印上金猪贺岁,要把它卖到5元钱,应该可以吧?

要卖到10到30元钱, 我们可以把它拿到一家高档的大酒店,榨成苹果汁。

要卖到100元钱,可以在大饭店里把它做成水果沙拉或者拼盘。

要卖到1000元钱,可以找明星在苹果上签名。

要卖到10000元,可以将其放到“神七”上带到太空,再带回来。恐怕这个时候,10000元还是底价呢!

这样看来,一个苹果能不能卖到一百万呢?能!不仅能,而且还有可能卖到一千万甚至更多。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这需要策划。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不可能。假如真的存在这样一个支点,并有足够长的杠杆的话,运用众所周知的杠杆原理,那么这样一个看似夸张的设想,是不是能成为现实呢?

如果你总是说这不可能,那不可能,似乎任何的努力都不起作用。想创业,被别人的“不可能”吓退;想升职,被心中的“不可能”吓退。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总统,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富翁,只要努力奋斗,一切皆有可能。

“李宁”的广告词说得好:“一切皆有可能。”“不可能”只是别人的观点,是挑战,绝非永远。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先撇开“不可能”思想的桎梏。先去想我们自己是否真的想尽了一切办法、穷尽了一切可能。成功大道往往就隐藏在“不可能”的后面,你要做的,就是把“不可能”当做一个可能让你出类拔萃、出人头地的机会,而不是路障。即使我们真的碰到了“不可能”,我们也应该这样想: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好了,请马上删除你头脑中“不可能”的想法,从今天开始做个善于制造意外的人,创新、挑战,做出“没有人办得到”的事业,一次次把“不可能”的神谕掼倒在地,摔得粉碎!

这样也许有点疯狂,但这样的疯狂最好所有人都有点儿,不是吗?

延伸阅读

不知你是否听说过“意焦”这个词,它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所谓“意焦”即指注意的焦点。如果意焦集中在“不可能”上,在为全力以赴去尝试之前,我们预先给自己设了一个“不可能”的门槛,在这样的状态下去尝试,又怎么可能有好的结果呢?相反,如果我们的意焦集中在“可能”上,接下来我们必定是在穷尽一切可能“找方法”,而不会是“找借口”。

第二章 话不在多,全凭怎么说(6)

避免消极字眼

我们普遍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别人比自己强,看到别人取得了成功,自己只有在一旁叹气的分儿,或自我安慰道:“反正我没人家聪明”“反正我没他那么命好”“反正我做什么都不行” “反正我是完成不了的”。不断地告诉自己要放弃和停止思考与努力,原谅自己的缺点,只能使自己被局限在“无能为力”的现状中。

还有人将“毕竟”当做口头禅,它与“反正”有异曲同工之效。提到“毕竟”这个词,我想起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古诗。毕竟是“究竟”、“终归”之意,强调了该发生的事你怎么阻挡也无济于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用“毕竟 ”为自己开脱。例如,“毕竟人家长得漂亮”“毕竟他比我强”“毕竟我们不是一个档次的人”“毕竟他有关系”,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充满了无奈,仿佛看透了人生。

“毕竟”、“反正”二词总饱含了无限的悲怆,表示你已认命了,承认自己不如人,并将失败归结到时运等方面去。

够了!为什么你总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为什么不多肯定自己,用积极的话鼓励自己呢?

现实生活中,本就有数不清的无奈。有的人天生丽质,有的人却先天残疾;有的人生在富裕人家,有的人却家贫如洗;有的人学习能力强、记忆力好,有的人任凭怎么努力也不开窍;有的人性格开朗、活泼外向、讨人喜欢,有的人死板拘谨,让人避之唯恐不及。是的,我们无奈,但我们不能认命。真正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也许你的性格不适合做一名学者或企业家,但你也许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家庭主妇,这也是值得骄傲的。最怕的是还没有尝试,就说“反正我不能”,那么,你只好一辈子蜷缩在角落里,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成功,自己却一事无成。

从现在起,就要提醒自己,让“反正”、“毕竟”这类的沮丧话见鬼去吧!应用能使你振奋、进取和乐观的字眼,因为我们口中的话会不断地主宰我们的意念系统,操控我们的行为。如果你暗示自己:“我能行”“我一定会成功”,就可以使自卑感、挫折感锐减。或者可以把“反正我很笨”“毕竟我很笨”说成是“反正我们很笨”“毕竟我们很笨”,这样易于克服失败后的孤独感。不断使用怎样的字眼与自己对话就会决定你有怎样的生活。如果你做到痛苦少提,措辞积极,那么你就可能增强信心,凡事做得和别人一样好!

延伸阅读

“毕竟”“反正”这两个词造出的句子并非一定消极,例如你可以换成“毕竟我们都是一样的人,他能做成我为什么不能?”“毕竟我也是个大学生啊,这点难题难不倒我!”“反正失败了也无所谓,只要我竭尽全力就行!”“反正我是一定要成功的,不管过程有多困难!”你体会一下,如此一来,语意是不是变积极了呢?如果你一时丢不掉“反正”、“毕竟”这两个口头禅,不妨这样去说。只要你暗示自己要改变说消极话的习惯,你就会慢慢变得积极乐观了。

第二章 话不在多,全凭怎么说(7)

错不在你时坚决不说“对不起”

有一天,看到两则故事,深受启发,方明白“对不起”也不能轻易说出口。

河北的一家医院收治了一名患儿,主治大夫为患儿做了全面检查,并将病情详细记录下来。住院的第三天,患儿病情大为好转,家长提出要带孩子回家过周岁生日。按照当地的习俗,孩子一岁生日需要邀请亲友红红火火地大办一次。医生无法阻拦,又见孩子已无大碍,就答应家长可以离开医院几天。

三天后,家长来医院办出院手续,那位医生询问患儿的情况,不料,家长伤心地说:本想给孩子庆祝三天,不知是受惊吓还是累的,孩子突然就没了,去医院也未能抢救过来。医生听后也很伤心,她流着泪对家长说:“对不起,我没有能治好你的孩子。”

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句话,却给她惹来了大麻烦。家长回家就琢磨:不对吧,医生为什么说“对不起”,是不是她误诊了孩子?家长越来越怀疑,就召集众亲友将医院围得水泄不通,强烈要求主治医生给个说法。

后来,经过多方鉴定,证明该医院和医生没有过错。有关部门也出面做工作,事态才逐渐平息,那孩子的家长也收回了无理要求。

在这个事件中,那位医生一句用错地方、用错对象的“对不起”,给自己和医院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可见,现在的“对不起”可不是随便说的。因为你说了“对不起”,就暗示别人,你做错了事,你在向其道歉。

另一个事例是我在《世界报》上看到的:

有个人驾驶车辆在一个拐弯处发现有辆别克车正在加速超车,他赶紧急刹车。结果头重重地撞到了挡风玻璃上。他呆坐了两分钟后,发现那辆别克车已撞到了路中间的护栏上,车主满脸是血。他赶紧向车主道歉,并拨打了急救电话。几分钟后,救护车来了,给那个车主做了全面检查,发现他没多大事。此时,警车也来了。勘察完现场后,却将他带到警察局去。临走时,他还不忘对别克车司机说声“对不起”。

在警察局,警察又问了一遍事情的经过,让他意外的是,警察竟让他赔偿别克车司机的医药费。他质问原因,对方说,因为没有第三者在场,真相难以查出来。但是,根据别克车司机的口供和我们亲耳听到的,你在第一时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所以主要责任在你。他觉得警察蛮不讲理,一声礼节性的“对不起”怎么成了定罪的证据?经过半个多月诉讼、取证、申辩,最后,法院给了他一个公正的评判。

“对不起”这三个字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出于礼貌、出于懊悔、出于种种原因,我们都会说上句“对不起”。但是,看过上文之后,请以后谨慎使用这三个字。道歉一定要在自己有错的时候,如果责任并不在你,你却说了“对不起”,就意味着你承认自己有责任,这同时也给了自己不良的心理暗示。

 

延伸阅读

有些事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的,说声“对不起”,是对自己失误的追悔,还是对他人伤害的无奈?是对自己的宽容,还是对他人的抚慰?说声“对不起”,是对责任的逃避和放弃,还是为自己再次的放纵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少说“对不起”不是固执己见、态度傲慢,轻易地道歉还显示了你不太有责任感。想必你也有所察觉,轻易道歉的人大多是不可靠、不能托付重任的人。虽然坦率的个性可取,但如果表现得太过分,就一定会被认为是个胆小鬼的!切记,随便道歉只会自贬身价。

此外,如果你跟好友随便说“对不起”,会造成一种生疏的感觉。朋友之间,不要因为一点儿小事就道歉。随便说“对不起”和随便说分手一样,都是对感情没有帮助的。

说了这些你还会常说“对不起”吗?

第二章 话不在多,全凭怎么说(8)

肯定的语气能让事实完全改观

有个孩子患有多动症。他的母亲到学校参加家长会,班主任向她抱怨道:“这个孩子连一分钟都坐不住。”回到家中,母亲对孩子说:“老师今天夸你了,说你以前只能坐半分钟,现在却可以坐一分钟了!”孩子听后欣喜若狂,以后不断地要求自己少动,最终改掉了多动的毛病。

这个故事说明,同样的事件,只要常用肯定的语气,则可以让事实完全改观,也能让人消除自卑感,变得乐观、开朗。稍稍留意一下,你就会发现,擅长交往且能获得成功的人,往往多用肯定的话,少用否定的话。

使用肯定式的表达法来增加自信心最有功效,只要运用“一定”、“绝对不”等肯定式的语气,就是获取成功的第一步。因为成功是从肯定自己开始的。能够肯定自己的人,就不是弱者,肯定会获得大家的承认和尊敬。

说话多用肯定的方式,就意味着少说“不”字,尤其是谈到自己时,即便我们想表现得低调、谦虚一些,最好也不要使用“不”字。例如这样的话:“不行,我哪有那本事啊!” “我干什么都不行,一切荣誉与我无关”。像这种自我贬低的话随处可见。对方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可能会认为你是自谦,若是次数多了,没准真的认为你是个没用的人,从而会轻视你。你自己也会失去做事的热情,长期下去,就会抑制你能力的正常发挥。

第二章 话不在多,全凭怎么说(9)

台湾作家刘墉在散文集《肯定自己》一书的扉页上写道:“每个人应当从小就看重自己,在别人肯定你之前,你先得肯定自己。”每个人都有坚强的一面,但也有软弱的一面。当软弱把坚强压倒,你做什么事都会感到力不从心,或者感到自己样样不如别人。只有肯定自己,才能相信自己,才可以让别人承认自己,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说到这里,我想起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

一次,我忍不住夸赞邻居心灵手巧,能用一把剪刀剪出各种动物来。谁知,她却淡淡地说:“噢!那没什么啦!”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一方面她拒绝了我的赞美,另一方面为她不能肯定自己而感到可惜。

这种人并不罕见。有时,我们非但不能肯定自己,还拒绝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赞美。如:“这不算什么!”“哪里啊,他比我做得好多了!”我们对自己的缺点比对自己的优点敏锐且介意。人都各有所长,你也不要太抹杀自己的优点了,这样会削减你的自信和意志的。

相信自己也就是肯定自己,悦纳自我,形成对自我的积极认识。每一个人都需要从不断的自我肯定中获取前进所必不可少的原动力,以至能够在情绪上达到更自主、成熟的阶段。当工作和学业遇到麻烦时,不要说“我就是不行”“我就是不如人”“真是没办法”等负面语言。当你遇到困难时,要平静地对自己说:“困难确实存在,可是没有我做不到的事情。”有时候,做该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肯定。

或许刚开始,你会有点儿不习惯,但是,只要确认“肯定自己”并非自大,也不是自欺,那么,随时给自己一点儿掌声、一些正面的鼓舞又有什么不好呢?

延伸阅读

积极地肯定自己能够改善情绪,让你充满激情,但它应该建立在一个真实而全面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肯定自己不是一味地迁就自己,也不是无原则地宽恕自己。你可以暂时漏掉负面信息,但也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对问题和缺点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这样,你在做事时才能最大程度地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而不会犯夜郎自大的错误。

第二章 话不在多,全凭怎么说(10)

急事更要慢说

有句话说得好:“遇事要冷静,紧要关头只有冷静救得了你。”任何时候,你都要沉着,而不应感情用事。在平时多练习和注意自己的语速,到关键时刻就不会因一时的躁动伤到自己或他人。人常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要你能冷静地去应对,就不至于说错话。

说话速度太快,还会使对方收不到信息,听不懂意思,认同不了观点,忽略掉你强调的重点。新闻播音员赵忠祥那与众不同的说话方式为好几代人所熟知,他曾说过:“你讲的越快,人们能听懂的就越少,说话慢的人知识渊博程度比说话快的人要高的38%,记住这一点。”

《吕氏春秋》云:“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意思是说:听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就能知道这个人的风度,观察这个人的风度就可知他的志向,知道他的志向,就会知道他的德行。如果你说话像打机关枪,就要暗示自己放慢语速,这样可以方便别人聆听你说的话,你也能把你真正要说的话表达给他们。同时,也能体现出你是个有修养的人。人与人相处就像一种条件反射,如果你心急火燎,对方就剑拔弩张;如果你轻声细语,对方才心平气和。

最后,我希望你将鲍威尔的这句话记在心里:

急事慢慢说,大事想清楚再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小心地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没有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别人的事谨慎地说,自己的事怎么想就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

第三章 改变环境胜过强求自己(1)

如果可以,真的不要“宅”了

《天堂电影院》中说:“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世界。”“宅”很时尚,很惬意,它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对“宅一族”来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句话早已过时了,他们可以坐在家里知道天下事,利用网络购得各类商品,亦能不出门就可炒股、做买卖,或是接受教育、做某类工作。有些人蜗居在家里,睡睡懒觉,翻翻小说,电视看到满天星,上网上到手抽筋。世情俗事皆已远,偷得浮生天天闲。

宅还是不宅,这不是一个问题。

问题是,别让自己宅太久。宅太久了,慢慢地,肩膀也有点儿麻了,腰杆也没以前好了,身体完全处于亚健康状态;宅太久了,感到生活无趣,原有的爱好也消失了;宅太久了,社会是多变的,你不出去了解它,随时可能被淘汰;宅太久了,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退化,你会越来越自闭,越来越怕见人,出门也要等天黑再去,你会与社会脱节;宅太久了,与他人的感情就会淡了,好友会一个个地疏远你;宅太久了,你会变得更安静,更愿意宅在家;宅太久了,你的脾气会变得暴躁了,看谁都不顺眼,想啥都心烦,慢慢地就会令自己变得颓废与消极,人生再也难见精彩的一面了。

看来,“家里蹲”真是害人不浅啊!因此,要宅度,也要现实度,千万不能一宅到底!

有句话说得好:“在家里看到的永远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是世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要自己走出去经历!如果可以,就不要宅了。不要躲在家里通过屏幕和镜头看世界,要有坚定地让自己出去走走的行为和想法,不管什么原因,都要出去走走。一开始你肯定会觉得很难为情,甚至感到别人老用异样的眼光看你,但是你必须自己去面对别人,否则时间越长,你和别人的差距就越明显。

出去走走,沉淀的心情便不会发霉,思维就会飞扬起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出去走走,看看真实的世界里,人的挣扎、奋斗、执著与希望。通过这些见闻,你不但能丰富自己的心灵,同时也积累了知识。

出去走走,或许你还会记得自己的理想,会想着去实现。

出去走走是忙里偷闲,找点生活的新奇感觉。不为游山玩水,只是想找一个清幽之地散散心,过一段远离尘嚣的日子。看看花儿肆无忌惮地争艳,享受一下清新的空气,品尝阳光洒下的味道,放纵一下自己,放松一下心情,所有的烦闷会荡然无存,心灵可以在浮躁过后沉静下来,感到这边风景独好,相信花花世界也有别样的滋味。 

时间不够,不能远行?你可以去楼下、商场,哪怕是你去过无数遍的门前公园,哪怕是看看周围的人群,买点东西,感觉都会好很多。出去走走,并不在于去了多少名胜,看了多少古迹,而在于从大自然、从社会中学些东西。当然,如果心情很好,也可以去周边的地方游山玩水一番。

相信我说的话吧,多走走对自己没害处。转变自己看事物的心态,会让自己更开朗。现实很无奈,不妨自己给自己一种阳光的力量。路走得多了,也就走得顺了!

请珍惜生活吧,因为我们都是上帝最可爱的孩子。

第三章 改变环境胜过强求自己(2)

有一个小小的提醒:太过刺激的旅程 赌博、派对之类的活动 虽然很好玩,却不是我所提倡的方式,这类的出走伤害性太大了。

音乐会消除你的消极情绪

不知你是否像我一样,对喜爱的音乐百听不厌。无论是拨动了心灵的琴弦,还是疯狂的摇滚,抑或淌着温柔的忧伤让我发出一声叹息的歌曲,不管身处什么状态 急躁、烦闷、难过,都会让我抛开生活的烦琐,感情的羁绊,逐渐平静下来。音乐的魔力真的非常大,虽然它不能让我吃饱穿暖,不能解决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不能解决调薪和升职,但是有的音乐让我打开心结,有的让我泪流满面,有的把我渲染得快乐无比,有的抚平我的忧伤,有的陶冶我的情操、净化我的灵魂。

或许你认为音乐是无用的东西,听歌是毫无意义的不务正业。其实,音乐会让人觉得人生很美好,也会让人重拾信心,能面对并妥善处理生活中出现的挑战,即便你是个被认为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只要靠感觉感知就够了,听到优美的旋律,品味着忧伤的歌词,总会不自觉地被其所影响。

贝多芬说:“谁能了解我的音乐,便能超越常人无以摆脱的苦难。”他还说:“音乐是人生的甘露。”瓦格纳也指出:“音乐所表现的东西是永恒的、无限的和理想的;它表现的不是某一个人在某种状态下的激情、爱欲、郁闷,而是激情本身、爱欲本身和郁闷本身。”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缺少音乐。刀耕火种的远古,先民们吟唱着至今不灭的《诗经》;烽火连天的古战场上,也有人们吟唱不完的乐府古辞。古人作《乐记》,被后世人奉为乐经。《乐记》为汉武帝时刘德所作。刘德修学好古,主张兴修雅乐以助化,也就是用雅乐教育民众。

既然古今中外的人都认为音乐的力量大,你也不能忽视它,因为爱音乐,会使你拥有更丰富的人生。任何人都可以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心灵家园,人生会因为音乐的存在而有滋有味,在音乐的熏陶下,人会逐渐变得沉静、温和、从容、豁达。我提倡每天都要听那些激励人心、积极的歌曲,让人更加热爱生活,心情也会更好,给人注入无穷的活力。不要聆听或吟唱那些伤感的歌曲,那会使人越听越想念或者仇恨,使人的心情一团糟。只听积极正面的音乐,你才会充满信心和希望。

了出来。还有《义勇军进行曲》,气势磅礴,威风凛凛,曾激励过无数英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的光辉前程而奋勇抗争。

看看下述这些歌词能不能让你立刻兴奋起来?

汪峰的《飞得更高》: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飞得更高。

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

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信乐团的《海阔天空》:海阔天空在勇敢以后,要拿执著将命运的锁打破。

五月天的《倔强》:我和我最后的倔强握紧双手绝对不放,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绝望。

任贤齐的《永不退缩》:就算我现在已经什么都没有,擦掉了眼泪还是抬头要挺胸。

刘欢的《从头再来》: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这些歌曲都直指人心,催人奋进,给人一种可以穿透时空的积极力量,让人变得坚强。有很多的曲调像是在唱自己,很真实。你要用积极音乐来武装自己的思想,这样生活会更加快乐,会充满阳光。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音乐帮我们走出低谷。我们难以祈求生活的完美,但却可以在音乐里找到温暖,得到力量。

延伸阅读

音乐为何会给人带来快乐呢?科学家发现,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发生奇妙的反应。医学研究表明,合适的音乐能使人体分泌出一种被称之为“脑啡肽”的物质。在极度的压力或者不平常的心理状态下,“脑啡肽”会在人身体内产生自然的麻醉效果,使人内心平静,焦虑、疼痛感大大减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不管你听什么乐曲或歌曲,只要你喜欢,音乐就会使你大脑释放更多的能让人产生愉悦感的多巴胺。

好的音乐还可以让人身体放轻松,避免因神经紧张失调而产生慢性疾病。有的专家指出,轻音乐可以舒缓神经,有催眠的疗效。

也有人认为,音乐之所以能让人愉悦,它与人体细胞本身的节奏有密切的关系。当人体细胞的震动与外部节奏协调时,人就有舒畅的感觉。

第三章 改变环境胜过强求自己(3)

活着就要懂得挥霍时间

席幕容也说过:“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匆匆的过客。”我们的生命都是短暂的,一般不超过百年。即便你再抓紧时间,也无法延长它,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并非只有工作,只有成功,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更不要让工作支配了我们的生活。既然眼睛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眼睛再一睁一闭一辈子就过去了,何必那么着急赶路呢!人生有时就像电脑,说死机就死机,没得商量。人生之路上,你是随处都能找到幸福的享受族,还是背着大山满处跑的劳碌命呢?不管你属于哪一类,我都希望你不紧不慢地学会享受生活!

是的,放慢生活的脚步是让你做人不做神。因为太快的脚步很容易让你感到疲累,甚至感觉不到生活的美好。而“慢”则代表着平静、本能、耐心细致。所以,我建议你拿掉戴着的手表、挂在墙上的时钟、摆在桌上的闹钟,让自己在某段时间里无视时间,说白了,就是没有时间观念,不把时间太当回事,尽情地挥霍时间吧!

人因发明了钟而有了更明确的时间概念,但却忘记了自己体内的生理时钟,反倒被机械的时间束缚得太紧。虽然加强了能效意识,但却很容易产生焦灼心理。在我看来,活着,工作着,之所以很累,就是因为时间的限制,时间就是压力的罪魁祸首。你给自己规定,或是领导交代你,必须在某日某时之前完成一项工作或N项工作时,你必须一天当两天地追着时间跑,你的神经紧绷,身心俱疲。正是时间,确切地说,是时限这个东西,让你行色匆匆,让你无法停下脚步。如果忽略钟的存在,按照自己的感觉过日子,生活会变得什么样?一定很美!

自然,我所提倡的没有时间观念,是在对他人、对公司和社会不会构成太大影响这一前提下。你不能无故旷工、迟到,也不要做事毫无规划,更不能不尊重他人的时间。如果这样,你就很难有闲情逸致去享受生活,只会徒增烦恼,留给他人不好的印象,而且还会一事无成。要想恣意地活着,就一定要离得开钟表,用一个周末,一个下午,或者只是一个小时都行,让自己无所事事一下。

再回到刚才的话题。每天工作16个小时,坚持几十年,你愿意吗,你做得到吗?你想要的只是钱而已,而不是人生。漫漫人生路,本应充满平和与踏实。追求没有时间观念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的超越。不要只记得赶路,错过了路边的风景。

我忽然想到一首歌:小小的一片云呀,慢慢地走过来,请你么歇歇脚呀,暂时停下来。山上的山花儿开呀,我才到山上来

当放慢了生活的脚步时,去尝试另一种与平时大不相同却也十分充实的生活方式,你会发现自己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休息一下,做事慢点,甚至敢于什么也不做。

只要活着,有的是机会,有的是时间。

延伸阅读

你知道2月19日是什么日子吗?它是“国际慢调生活日(SLOW DAY)”。这是意大利一个慢调生活组织提议设立的。这个组织呼吁人们扔掉闹钟和手表,找回那些被工作挤占掉的业余时间,寻求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不做时间和技术的奴隶。

很多人分秒必争,规划未来,给自己设定做事的期限,以为如此人生才有意义。结果越忙越停不下来,甚至到了节假日时都不知如何安排空暇时间。我劝你还是歇口气体验一下慢调生活吧,把快节奏生活的狼狈和脆弱看个一清二楚。你可以郊游,也可以躺在床上睡大觉,一觉醒来,管他天亮了还是天黑了!在享受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时,能使你的心灵得到放松,也能更好地反思自己走过的路。

第三章 改变环境胜过强求自己(4)

别做乱“室”佳人

在世界足坛火了十几年的“万人迷”贝克汉姆是很多人的偶像,或许你也是其中的一位。你知道吗?小贝有个习惯鲜为人知,就是每当心情

不好时,他都会搬动家具,将房间重新布置一番。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心情不好了,就会整理房间。

改变环境最容易改变心情。把有用的东西整整齐齐地摆放好,把要更换的东西放在储物柜里,把暂时没用但又舍不得扔掉的东西码在屋子的小角落里。

在整理房间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早已被遗忘的有趣的东西。比如很久以前收到的礼物,好朋友的照片,K歌获得的金话筒证书等等,每一件都带有令人愉快的记忆。

还可以改变墙、家具的颜色。给墙、家具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这样也有助于调节人的情绪。设想一下,一间淡绿色的浴室会不会让你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呢?一间柠檬黄的餐厅会不会让你食欲猛增呢?一间蓝色的书房会不会让你看书时集中精力呢?成功的色彩搭配可以让人感到舒适安全,而不恰当的搭配则可能给人带来不和谐甚至是压抑感。

别忘了为自己的家增添一抹绿色,带进大自然的气息。无论是简约的一居室或气派的别墅, ,一株适宜的绿植往往最能营造出不同季节的空间情趣,会提高整个房间的“精气神”,带给你 “绿色心情”。

当整理完这一切,你的身体虽然很疲惫,但是,看着焕然一新的屋子,感觉房间的气场确实不同了,心情自然会爽朗许多,也没那么烦躁了。

整理房间与打理心情的关系,在心理学上也不难找到解释。当你感到烦恼、觉得不堪重压,或是百无聊赖时,就容易紧张、焦躁和不快,进而造成内心的无序。当内心的无序投射到外部环境中,你就会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感到不满,甚至看什么都觉得是乱七八糟的。此刻,你需要为无法自行排解的情绪找个宣泄的出口。尽管你对有些事情无能为力,但你却可以尝试着改变自己居住的外部环境,例如移动一下家具,借助外部环境的有序来刺激内心,给心理带来愉悦感。如果你将心思放在做家务上,就会将那些棘手的问题暂时放到一边,这不仅利于情绪的改善、问题的解决,还对你的健康大有助益。

此外,看着整个家都焕然一新,同时意识到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心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新鲜感和成就感,从而觉得自信心倍增,并使紧张的心情得到了放松。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管你有没有扫天下的野心,不管你的东西是多么乱中有序,一个宽敞整洁的屋子都可以让人心情更加平和。因此,要是心累了,觉得自己颓废了,那就打扫打扫屋子,打扫打扫心情吧,把房间里所有的东西都好好整理一遍,把凌乱的心情“挂”起来!然后,看着整齐的房间,微笑着告诉自己:有些事没什么大不了。 

延伸阅读

房间脏了可以打扫,东西乱了可以收拾,而心情呢?心情也容易积淀,随着时间变迁,你的心里也会一点点地藏匿很多东西,它们可能让你的心境越来越乱,乱得找不到自己。屋子需要打扫,心理垃圾也需要不断地摒弃。

其实,在收拾房间的同时,不正是在收拾自己的心情吗?烦恼止于冷静理性的智者,要学会收藏和取舍,舍弃一些东西,也会得到更多。

第三章 改变环境胜过强求自己(5)

多看笑话就会笑

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能释放不良情绪。弗洛伊德曾言:“笑话给予我们快感,是通过把一个充满能量和紧张度的有意识过程转化为一个轻松的无意识过程。”幽默可以帮助你减轻人生的各种压力,消除工作上带来的紧张和焦虑,帮助你战胜烦恼,振奋精神。如果不懂得用幽默调节自己,默默承受痛苦,又给自己消极暗示,只会让你“雪上加霜”,更加烦躁,甚至难以解脱。其实,一死了之不如一笑了之。如果你心情超级不好,或是感到麻木、无趣,不如听听笑话、相声,看看幽默小说,或看一部喜剧电影、幽默节目。

一天,诗人海涅正在家里写作,仆人告诉他,有人送来一个邮包。寄件人是海涅的朋友梅厄。海涅正沉浸在创作中,因突然被打乱了思路而有些不高兴。他阴沉着脸打开邮包,撕了一层又一层,最终拿出一个小纸条。上面只寥寥数字:“亲爱的海涅,我健康而又快活!衷心地致以问候。你的梅厄。”海涅看后笑了,不快和疲倦感即刻消失。他决定跟梅厄也开个玩笑。几天后,梅厄也收到了海涅的一个邮包。那邮包异常沉重,他打开后,居然看到里面包着一块大石头。石头上有一张便条,上面写着:“亲爱的梅厄!看了你的信,知道你又健康又快活,我心上的这块石头落了地。我把它寄给你,以永远纪念我对你的爱。”

看完这个故事,我不得不佩服海涅的幽默风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越活越老,也越活越严肃,而幽默是我们为改善自己情绪和面对生活困境时产生的一种需要,是自我心态的松弛器,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阳光。或许在自己的生活方式里添加一种幽默,会使烦恼化为欢畅,能够让痛苦变为愉快,使生命重新变得趣味盎然,使生活变得轻松一些。毕竟生活中有着太多的无奈、酸楚、虚假、痛苦,但这些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既然我们无法远离生存的残酷与无奈,不如用幽默包容人生的枯涸与颓废。

说了这么多,我还是给你讲几个笑话,让你轻松地笑笑吧:

1.有一次我去买羊肉串,伸出4个手指对老板说:“来3根羊肉串。”老板愣了:“几根?”我又伸出3个手指说:“4根!”

2.大学军训,连长说话带着口音喊口令 “向左钻!”“向右钻!”

3.大学时候,听见一个女生点菜:师傅,炒一盘酸辣土豆丝,不要放土豆!

4.电脑算命:你将会一直穷困下去,一直到四十岁。然后呢?然后你就习惯了。

5.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

6.你以为我会眼睁睁地看着你去送死吗?我会闭上眼睛的!

7.和领导等众人喝酒,本想说:“让我们一饮而尽吧!”当时脑子太热了,我举起酒杯大声道:“让我们同归于尽吧!”

你笑了吗?你的心情好点儿了吗?

如果你没笑,说明这些笑话有点冷,你还是自己从图书、电影、小品中发掘吧。试试看,总有一个笑话能让你嘴角上扬!

延伸阅读

幽默不可或缺,它让人于清醒中存一份虚幻;于幻灭中闪一道希望;于冷峻中露一丝微笑;于酸楚中会心一笑。它不仅是精神的消毒剂,还能淡化人际矛盾,以最敏捷的方式沟通感情,融洽气氛,还能以轻松的形式化解矛盾和尴尬。幽默就像是一块磁铁,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博得他人的好感,可以引起别人对你的注意,可以让你周围的人牢牢地记住你。

第三章 改变环境胜过强求自己(6)

但若把自己的幽默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丑事之上,带有攻击、讽刺、伤害或责备的意味,也许同样能使人发笑,但是对事情不但不会有所帮助,还会激化矛盾,让你显得庸俗与刻薄。

第三章 改变环境胜过强求自己(7)

别做“懒羊羊”,要当读书郎

你有多久没有停下匆匆的步履,安静地在图书馆里消磨整个下午的时间了?

你有多久不曾静下心来,好好研读一本书了?

回想一下,最近的一次读书是因为什么?是因为写论文,还是由于公司的培训,或是工作的需要?

你是不是越来越感到空虚、寂寞、郁闷?在茫然中你是否成了匆匆的行者,生活失去诗意与激情,变得心浮气躁?

你有太多的理由不读书:要谈恋爱,要忙着工作,要做家务,要休息,要参加各种活动 哪怕是写论文,很多人去“百度”一下,就能在网上找到各种相关资料。

什么最能打开你的心窗,赐予你精神力量?如果说,情感空虚就去购物,那么,当心灵空虚时就去读书吧!

培根曾说过:“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读书使人知理,知理使人豁达,豁达使人恬淡,恬淡使人明智,明智方知取舍,知取舍方能懂得生活。

阅读增加了你的知识。古往今来,有多少生活经验、历史事件、著名人物或者更深奥的天文地理等被我们的祖先记载在书里,所以,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读书,才能使你的学识更加渊博。

读书不仅仅是在增加一个人的知识,还使人视野开阔,心胸宽广。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过:“阅读将使我们与伟大的人物为伍,生活于对崇高思想的渴望中,在每一次困惑中都会被高贵和真理的火光所照亮!”读书可以让我们和这些伟人走得更近些,照亮我们的愚钝和疑惑。在读书的日子里,心灵因滋养而充实快乐,灵魂因洗涤而纯净淡然。

多读些励志书,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在你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可以鞭策你迎难而上,还可使你提升自我,跳出自身所处的桎梏,认识到自己的生存价值和社会责任。

美国总统林肯就是一例。他出生在最荒凉的小木屋里,因家贫只接受了很短暂的学校教育,他自己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但林肯通过自学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这些书给了他希望、力量和智慧。经过不屈的奋斗,他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总统。

雨果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书能给你巨大的力量与勇气,让你微笑着面对挫折。古今中外,有过多少激励读书的名句,每一句都在催人奋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遭遇了经济大萧条。在这次长达10年的经济危机中,很多人从阅读中寻求历史的借鉴,找到了解决当前问题的思路,开拓了光明的未来之路。

温家宝总理说:“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你可能在单位里坐了N年的冷板凳,如果这样,你想上位,除了要搞好人际关系外,就要靠读书提高自己的才干,为卓越的人生打好基础。书读多了,认识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闪耀着睿智的光彩。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一个人不想读书,别人就无法将知识植入他的脑中;一个人自己不想成才,别人将无法让他提高能力,增长才干;一个人自己不想站起来做人,即使别人把他扶起来,也走不了太远的路;一个人自己不想自强,别人将无法让他强大。

如果我说了这么多,你一想到书还皱眉头,不妨读读下面这些话:

1.现在睡觉的话会做梦,而现在学习的话会让梦想实现。

2.学习的痛苦是一时的,而没有学习的痛苦是一辈子的。

3.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但连学习都征服不了的话,你还能做什么?

4.不学习不是因为缺少时间,而是因为缺少努力。

5.所有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从现在开始,找一个理由爱上读书吧!如果书籍不能成为你的朋友,至少它也应该是你的熟人;如果书籍无法走进你的生活圈,起码你也应该向它们点头致意。我很欣赏汪洙写的一阙诗句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赶快读书吧,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延伸阅读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虽说读书不是我们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但却可以说,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创造我们生命的喜悦!书是高明良师,它能点亮我们人生的前进之路。以好书为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就能少一点儿平庸的困扰,多添一分人生的精彩。当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感到迷失方向时,不妨静品经典,感悟前人的生命智慧,它会给我们以力量,成为我们生命的航标。

互动游戏

1.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你通常会在前一天就准备好要穿的衣服吗?

是 4  否 2

2.你在乎房间和办公桌杂乱无章吗?

是 5  否 3

3.你认为自己能同时和两个人谈恋爱吗?

是 7  否 8

4.你换发型前,会先搜集一下明星们的发型是什么样的吗?

是 6  否 7

5.你羡慕公务员吗?

是 8  否 9

6.你喜欢购物吗?

是 B型  否 A型

7.你常跟朋友交换书和CD吗?

是 D型  否 B型

8.你习惯与周围的人拥有一样的东西吗?

是 A型  否 C型

9.你每个月至少读一本书吗?

是 C型  否 D型

 

解析

A.在学习上,有了对手,你就有前进的动力。一旦失去了对手,你很快会懈怠下来。

B.虽然你总是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告诫自己要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或工作,但过不了半个小时,你就会给自己找休息的理由。你做事情很难善始善终。

C.你做事勤奋,在学习上也能持之以恒。

D.在选择书籍时,你常受周围人的影响。有人说学英语有用,你可能跟着去学英语;有人说这本小说好,你会立刻去买一本来读。

第四章 让行动实现心动(1)

要坐就坐第一排

回想一下,上大学的时候,每次上课,是不是坐在前几排的人寥寥无几,后面的座位却抢先被坐满了?参加工作后,你也会看到这种现象:公司开会时靠近主席台前几排的位置常空出一片,极少有人坐,因为那里离领导太近了。

其实,坐前排好处多多:首先听得清楚,好像老师(领导)专门在给前排的几个人讲;其次看得清楚,黑板上的一切包括老师(领导)的神情都能尽收眼底;第三,坐在前排不会被其他人所干扰,和老师(领导)还有一定的眼神交流。

既然坐在前排有如此多的益处,为何你偏偏相中了后排,或是靠墙的角落呢?你是不是担心处在前排那样瞩目的位子,一旦被老师(领导)拎起来回答问题会很尴尬?因此,你选择后面的位子,这样,被领导提问的可能性就小一下,而且身后的眼睛少一点,你也会感觉轻松和安全一些。

这个问题先放在一边。我问你,你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峰吗?如此小儿科的问题你肯定会随口答来:珠穆朗玛峰。那么,世界第二高峰呢?这下答不上来了吧!可见有时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我再问你几个问题:如果是演讲会,演讲者发名片的话,谁最有可能得到?一定是坐在前排的人。如果是场面试会,谁能首先获得面试的机会?同样是坐在前排的人。要是人多的话,你认为面试者有可能面试到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吗?现实生活中,每次开会或者参加庆典的时候,那些领导或者社会名流都坐在前排,并且在自己的桌上亮出自己的名字,事实上,我们真正能记得的,也就是那些坐在前排勇于亮出自己的人。在这个人才辈出的社会里,坐第一排才能亮出你自己,才能更引人注目,才有机会被人赏识,才有可能出人头地!

英国有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从小父亲就教导她: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争一流,别落在他人的后面。就算是坐公共汽车,也要坐在前排。玛丽特的学校经常邀请名人演讲,每当这时,玛丽特就坐在前排,她还大胆地向演讲者提出各种问题。回家后,她跟父亲说起这些事,父亲总是鼓励她:“孩子,你有这样的信心,我真为你感到骄傲,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辩论家!”

在父亲“永远都要坐在前排”的教育下,玛格丽特事事敢为人先。上大学时,入学考试科目中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个学期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不仅如此,她在体育、唱歌、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都是佼佼者。40年后,她成为了英国的第一位女首相,并成为英国保守党领袖,雄踞政坛达11年之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她影响了整个英国乃至欧洲,她就是赫赫有名的撒切尔夫人。

在这个大千世界上,想坐在前排的人并不少,而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人却总是不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在前排,是因为他们没有坐在前排的勇气。坐在前排,你的每一个细微的行动都受人瞩目。也许你会有些不自在,但正因如此,你才能“被迫”做出好的表现。

有个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还有一些学生始终坐在后排。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10年后,再对这些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爱坐在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学生很多。

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够最终领略美妙风景的,必然是那些强烈渴望登顶,并为之不懈跋涉的追求者。所以,把“坐在前排”当做一个规则试试看,争坐第一排,充分展示自己,是鱼就应跃龙门,是鹰就当击长空,是千里马就应展示出来!如果你做到了,那么你的人生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当然,坐在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延伸阅读

第一永远只有一个,争坐前排并不是一定要做到第一,而是要有这种意识。

“永远坐在前排”就是一种竞争意识,它可以激励你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懈努力,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不难想象,有这种勇于“坐在前排”心态的人,即使坐在后排也能学得快、学得精,成绩也会比别人好。

互动游戏

座位的选择通常与安全感、自信有着密切的关系。假如单位开会,你喜欢坐在哪个位置上?

A.角落里或后排的位置

B.中央或与上级对面的位置

C.前排

D.主位两旁的位置

 

解析

A.你习惯把自己看做一个“旁观者”,或是对会议的内容不感兴趣,或是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不想与领导互动。在领导看来,你这种行为颇有“不捧场”或“不合作”之嫌疑。

B.你有充分的自信和准备,希望在会上有发言的机会。

C.坐在第一排的人通常会感到一种潜在的威胁,只有自信心或安全感很强,或者有主导者意识、挑战型行事风格的人才能“敢为人先”,以对抗这样的不安。

D.这是一个处在“影响者”的位置,坐在这个座位上,你的职位尤其重要,要能经受得起上级及全体员工相当大的质疑与挑战。

第四章 让行动实现心动(2)

忙起来就不烦了

萧伯纳有句话说得很好:“让人愁眉苦脸的秘诀就是,有充分空闲去想他自己的伤心往事。”许多人之所以整天郁郁寡欢,是因为有太多的闲暇时间去衡量自己是否幸福,咀嚼那些伤心的过往,或是为某件事而担忧。如果你留心观察那些在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的人,会发现他们很少因焦虑、恐惧而精神崩溃,因为他们忙得根本没有时间去“享受”这些。

詹姆斯?莫塞尔说:“忙而忘忧,忧虑最容易伤害无所事事的人。”如果你感到烦恼,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忙碌起来,它是治疗忧虑、不安或是恐惧的最佳良药。

欧阳任远是我的好友。一年前,他被相恋多年的女友抛弃了,他非常难过。想起和女友的甜蜜往事,整个人陷在痛苦中无法自拔。又想到女友和另外一个男的卿卿我我,他就受不了,恨不得将那个人撕个粉碎。每天,他都睡不着,吃不下,无法休息或放松,精神受到致命的打击,信心丧失殆尽,吃安眠药和旅行都没有用。后来,他听从了我的建议,试着让自己保持忙碌。他先拿出一个广告的设计方案,思索着如何布局才更吸引人,这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才能完成。他发现,整个上午,他的心思都被工作占满了,他第一次超过三个小时没想起失恋这件事。后来,他靠忙碌摆脱了痛苦,逐渐从失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你可能会说,“我的烦恼无法解决”,或者“我的难题根本解决不了”。但是,忙碌会让你慢慢学会忘却。

张大婶的女儿出国了,她整天担心孩子在异国他乡过得不好,怕她会遭遇意外。每天她都不停地想,越想越烦。想打个电话,又怕打扰孩子。她的朋友和她说,你给自己找些事做,那些担忧就可能自行消失了。起初她确实让自己忙起来了,她不厌其烦地做家务,可是收效甚微。她在擦桌子、洗衣服时,心里还是惦记着女儿。后来朋友将她介绍到一个百货公司做销售员。这样的忙碌果然达到了精神镇定的作用。在那里,不时有顾客向她询问商品价格、颜色等,没有时间去想工作以外的事情。晚上下班后,她只想躺在床上休息,根本没有精力再去忧虑了。

没有时间忧虑,这正是丘吉尔在战事紧张到每天要工作18个小时时说的话。当别人问他肩负如此沉重的责任会不会忧虑时,他说:“我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忧虑。”我们不是经常听说“无事生非”这句话吗?如果整天都有忙不完的正事,你还会“生非”吗?你一定会说,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这些无聊的东西呢?

亨利?朗费罗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在英格兰的声誉与丁尼生并驾齐驱。人们将他的半身像安放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在美国作家中他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这位诗人也经历了人生的诸多灾难,1861年妻子不幸离世,他几乎发疯。为摆脱痛苦,他翻译了但丁的《神曲》,忙碌使他重新得到了思想的平静。

即使没有遇到烦恼和不幸,如果整天无事可做,人也会觉得异常苦闷。你看那些退休后无所事事、没有地方可去的人,“老”得就特别快。退休前,他们的身体都相当硬朗,退休后,他们的烦恼就多了,身体也不像原先那般健康了,慢慢地,他们可能就会和药瓶子“相依为命”了。还有一些人更可怜,原本健康的人退休后,仅仅三五年的时间就撒手人寰了。

忙一点儿对老年人来说是可行的。孔子老年时,曾用“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来形容自己的现状。忙不但可以让老年人忘忧,还能令人快乐起来,精神焕发,潇洒自信,思维活跃。美国有一位叫雷莉丝的儿科医生,她在91岁高龄时开了一家诊所,每天忙碌着,经她治愈的儿童不计其数。更让人惊奇的是,如今她已经100多岁了,仍然在她的岗位上忙着。她说:“只要有工作,我就感到其乐无穷。”

其实,无论你的年龄多大,如果你失恋、失业、伤心、孤寂、无聊,那么就去找点事情来做吧!因为忙碌是一种幸福,让你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你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你无暇空虚。当你达到了岁岁忙碌不觉辛的意境时,你的烦恼很快会被冲淡,转移,由抑郁进入动作思考,从动作思考进入新的心境。忙碌之后,也许你会品尝到成功的硕果,抑或徒劳一场空,不管结果如何,你大可一笑置之,因为你在忙碌中感到了工作和生活的意义,这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延伸阅读

一心多用是人类的梦想,其实一心是不可以多用的,当你同时在做两件事情时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可能两件事情都做不好。当你专心做一件事时头脑才有充分的空间去思考问题。因此,当你忙于某件事时,你的大脑里就容不下那些忧虑和烦恼了。即使有时出现不快,也会为对工作的思考和忙碌所代替,一闪即逝。不信吗?那么请你闭上双眼,试着同时去想:你的初恋和你明天早上准备做的事情。怎么样?你的注意力是不是无法同时停留在这两件事上?

第四章 让行动实现心动

必须有勇气正视别人

单位里新来了个大学生,文笔优美,工作能力强,长得也很帅气,唯一的不足就是他不敢正视别人。与人交谈的时候,他好像做了错事,神情慌张,眼睛同样“不安分”,视线四处飘移:看对方一眼就慌忙低下头,或是环顾周围,以至于让我们感到跟他在一起一点儿也不轻松。

我相信你也遇到过这样的人。你跟他们交往时有什么感受呢?你会不会想,他在隐藏什么呢?是害怕还是害羞?还是做了什么对不起人的事?你是不是也会对他没多少好感?一个人的眼神确实能透露出许多信息,就拿不敢正视他人来说吧,实际上,这种行为通常意味着此人感到自卑,能力不如对方,对他人存在畏惧、内疚、罪恶感,做了或想到一些不希望他人知道的事。

众所周知,与人交谈时注视人的眼睛是一种基本的礼貌。它暗示了此人是坦诚的,对他人是郑重、尊重和信任的。很多人因为不敢正视他人,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致在人际交往中举步维艰,最终只能蜷缩在一个人的世界中。

所以,不敢正视别人,不但得不到他人的喜爱,还容易让人误解,如果你也有这个毛病,那就快快改掉吧!

首先要根除内心的自卑。不敢正视别人,暗示你也不敢正视自己,说明你缺乏自信。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家庭背景所致:从小性格受到压抑或者是父母没有教会你社交的技能,或经常改变生活环境;或者是心理上的原因所致:自尊心太弱,害怕被别人拒绝;或者是对自己的外貌没有信心等。因为存在诸多心理隐疾,你可能“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不够好”,同时也觉得别人也这样看你。你需要暗示自己自信、放松,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是最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天,你可以在洗脸的时候对着镜中的眼睛,这样鼓励自己两三分钟。或是在自卑来袭的时候,悄然在心中为自己加油。

毕淑敏在《看着别人的眼睛》一文中说:“为了我们能够勇敢地注视别人的眼睛并不怕被别人所注视,让我们做一个襟怀坦荡、心灵像水晶般透明的人。”你在看别人时要专注,同时在心里默念:“我心里坦坦荡荡,没有鬼,我不怕别人看。”当你跟对方说“对不起”的时候,必须直视他的眼睛,由此传达由衷的歉意;当你下决心要完成某个任务时,注视对方的眼睛能令你增加自信和胆魄。

你可以小处做起,先由短暂的目光接触开始,从最谈得来的好朋友开始,从观察他的眼睛开始,从中发现有没有热情,有没有诚意,有没有智慧,有没有欣喜等,这样就能逐步克服不敢正视别人的心理障碍。

其实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是:先不要试着正视别人的眼睛,以对方的眼睛为界限,盯住对方的额头或者鼻子,或双眼与嘴部之间的区域。这样不但对方可以感觉到你真诚,你也不必盯住对方的眼睛看,双方都很轻松。

需要注意的是,在与人交谈时,你的目光停留在对方脸上的时间最好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0%~60%,不能死死盯住对方,也不能上下打量,以免对方反感。

再者,每次与对方说话的时候,你还要暗示自己注重事情本身,不要过多地考虑谈话过程中自己的表现,也不必过度在乎对方是否关注自己。你要认识到,别人对你的评价是暂时的、偶然的。你不是世界的核心,别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你的缺点。你可以对自己说:“谁也不会专门盯住我,注意我一个人的。”从而摆脱那种过多考虑别人的思维方式。

其实,偶尔口吃、偶尔脸红是很正常的,接受它们,别把它们当回事,顺其自然,不要刻意要求自己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优势,相信自己才有的力量。学会欣赏自己,自我鼓劲,通过自己的调整、努力,把与人交谈、接触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不要紧张了,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

延伸阅读

在商务谈判、上级与下级谈话等场合,注视他人应以对方两眼为底线,前额上部为顶点,连接成一个三角形。因为注视这个区域会给人一种严肃认真的感觉。在一般社交场合,要注视对方的双眼和嘴之间的部位,这样会营造一种亲切的气氛。

眼神也是一种语言,要分清场合使用。

互动游戏

你在思考时,眼珠会转向哪里?

A.向右上方转

B.向右下方转

C.向左上方转

D.向左下方转

 

解析

A.你喜欢幻想,爱做白日梦。

B.你心思缜密,推理能力强。遗憾的是,这类人疑心较重,极为敏感。

C.你很健谈,身边吃喝玩乐的朋友很多,但知心的却没几个。

D.你富有想象力,适合做编辑、作家、编剧等工作。喜欢音乐,向往逍遥自在的日子。表面看来,你似乎有些好吃懒做,其实很会安排自己的生活。

第四章 让行动实现心动(4)

“暴”走使人精神愉快

运动制造快乐已成老生常谈。但你如果有过因运动而出汗的畅快体验,就知道科学并没有骗人。一项运动习惯与忧郁情绪调查显示,心情不好的人,如果去运动,80%的人运动后,忧郁情绪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运动有多种方式,打球、游泳、爬山,我还要透露给你一个小秘密 快步行走。你可能对之不以为然。

其实快步行走好处多多,它能防治疾病。被誉为“快走之父”的健身专家斯塔曼博士在其所著的《宁要“快走”不要“慢跑”》一书中指出:“每天快走30分钟以上,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症以及乳腺癌发病率均大幅下降。”快步行走不只是对健康有帮助,也是很好的情绪管理训练,它可怡情悦性,使消沉的意志一扫而光。科学家发现,每天快步行走半小时,能使人迅速精神振奋。他们对44名年龄在18岁至55岁之间的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让他们每天都要快步行走半小时,并规定他们不能服用任何药物。一段时间后,这些被测试者在接受问卷测试时都表示“心情很好,觉得浑身充满活力”。

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弗勒先生也发现每天10分钟快步行走的益处,他说:“很多人都怀疑这个方法,我有个朋友在心情欠佳时随意快步走十分钟后,他跟我说,自己的疲倦顿消,身心畅快无比。这种美妙的感受,能够维持至少两小时之久。”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说:“走路对于许多消沉者似乎是合理的药方。”那么,为什么快步行走有这个功能呢?

这是因为运动使人产生脑啡肽。脑啡肽是人体内的吗啡,如果你状况正常,它会让人产生满足和愉悦感,如果你心情很糟,它会让你好一些。此外,快步行走能加强心搏,促进血液循环及消化系统的新陈代谢,使大脑得到充分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使大脑皮层兴奋,从而达到改善不佳心情的目的。

人在健走时比较注意身体的感受和变化,周围的环境也会引起人的关注,这个时候,原本让人心情不好的事情就会逐渐淡化或忽略,转移或减轻了原来精神上的压力和郁闷情绪。这也是健走能够走出好心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何谓快,何谓慢呢?按照速度,时速在3公里以内称散步,时速在3.6公里叫慢行,时速在4.5公里则为快步行走。据此,快步行走10分钟应该是走1公里左右路程。我建议你每周至少行走两次,每次至少20分钟,并不断增加行走步率。对于一般人来说,也可以采取由慢到快的方法。快步行走需掌握以下要领:

1.行走时要抬头挺胸,身体笔直,手臂尽量摆大,步伐也要大,速度要快,保持呼吸均匀。

2.注意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健走过程中调整生理与心理的共同作用。这样,烦恼一定会全部走掉,好心情随之而来。

3.健走的时候保持微笑,调整呼吸,有利于心态的迅速改善。

4.选择风景优美的路线健走。人的心情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太过于压抑和萧条的场地健走非但心情不会变好,还可能越来越糟。

古人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每个人都会因运动而振作起来,请相信这一点。当你感到情绪低落,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之际,或身心紧张时,或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了挫折、受了委屈又苦于无法解决时,或是有了没来由的恐慌时,不妨快走上十几分钟,使心理恢复平衡。或许你在心情不好时最懒得动了,可是,一旦做完后,快乐感会迅速提升,你的心情就会好一千倍。

第四章 让行动实现心动(5)

别再坐在那里了,从明天起,做一个健康的人,每天疾行半小时,它不仅实用、低碳、环保,还能走出快乐新生活!

延伸阅读

一个人不在沉默中宣泄,就会在沉默中变态,尤其是在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倘若不懂得一点儿心理宣泄法,那么,人生真的会进入“非常态”。但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宣泄运动也是一门学问。

压力大时,你最好选择一些能集中注意力的运动,以使自己暂时摆脱焦虑。此时,跳舞和跆拳道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在跳舞和打跆拳时,你必须想着下个动作是什么,不然会跟不上节拍的。

愤怒时划船、游泳、骑脚踏车、散步等运动能让你迅速平复情绪,逐渐安静下来。

如果你觉得与朋友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了,不妨一起远足。大家一块儿运动的时候更容易表达各种情绪,倾吐内心的不快,彼此更容易敞开心扉。

类似的运动方式不胜枚举。这些运动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你无须重新学习,便可轻易地释放情绪,找回快乐。

互动游戏

有个美女在一家商店门口徘徊,一位男子在不远处观察她好久,想象一下,这个男子会是什么样子?

A.身体健壮的酷男

B.文质彬彬的帅哥

C.相貌一般的智慧男

D.长相丑陋的男子

 

解析

A.心情不好时,你会拿出辛苦积攒的钱,一次花个够。

B.情绪不佳时,你会找人聊天,或是做一些事情来转移注意力,重建自信心。

C.有什么烦心事,你要么闷在心里,让旁人捉摸不透;要么利用开车、饮酒等方式发飙。你喜欢借着这些不合常理的举动吓到一些人,并由此宣泄愤怒。

D.你没有安全感,很自卑,怕自己独自面对困难。郁闷来袭时,你喜欢在聊八卦中转移焦虑的心情。若是一时没找到倾诉的对象,你也会用猛吃猛喝的方式来安抚自己的情绪。

第四章 让行动实现心动(6)

想专注就记笔记

上学时,你肯定也有听不进课的时候,眼睛虽然在“看”书,可是大脑却在想着别的事,“开小差儿”了,特别是长时间地看书更容易发生此事。怎么办呢?记笔记会有很大的帮助。18世纪著名作家塞维尔?约翰逊称记笔记为“必要的痛苦”。记笔记确实很麻烦很“痛苦”,但又很有必要。古人强调:“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记笔记是眼、脑、手同时并用的过程,要想在听课的同时记好笔记,必须要跟上老师的讲解思路,老师导向哪里,讲解到哪里,你就应该想到哪里,听到哪里,记到哪里。此时你能保持注意力集中、持久,加强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思想不易“走神”。

你也许会认为,书本上什么都有,上课只要听讲就行了,没必要记课堂笔记。其实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研究资料表明,对于同一时段的学习材料,做笔记的学生比不做笔记的学生成绩高两倍!

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做了一个实验。他将被试者分为三组,让第一组边听边记下要点,让第二组的人看到已列好的要点,但自己不动手写,让最后一组既不动手,也看不到相关要点,只是单纯地听。结果表明,第一组的成绩最好,最后一组的成绩最差。

记笔记好处很多,不仅让你集中注意力,还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加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维更加活跃。

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你实在对某一科目不“感冒”,不妨记笔记,刚开始的时候,也许你有些力不从心,但过一两个星期以后,你会发现,杂念会明显减少,注意力会得到更好的集中。

叶圣陶指出:“凡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要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做笔记是学习中的一个好的习惯,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练好了这个基本功,不仅能使你消除杂念,也会让你的复习更省力气!我们知道,习惯的养成在于多次的重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同样的事重复72次就可形成定式”。既然这样,那么,就让我们拿出笔来重复再重复,形成定式,养成习惯吧!

延伸阅读

如果说学习是记忆的前提,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使用是记忆的手段,那笔记则是记忆的延伸、补充和储备。记笔记的方法因人而异,最主要的就是记住树干,然后再补充树枝、树叶。一旦感到有值得记下来的内容,就快速记下来。其最根本目的是将来有一天可以“检索”到已经记录的信息作为参照。关于记笔记,具体来说有3个要点:一是书上有的不记,这有利于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听课中去;一看就懂的不记,记笔记要发挥最佳作用,注重系统归纳、整理性的知识;三是次要的知识不记。做笔记还有一大功能 “唤醒记忆”。书写就像钩子一样

互动游戏

下面的一组数据是杂乱的,你能在多长时间内从中找出15个连续的数字来吗?例如从10到24或是30到44:

10 89 45 13 37 15 60 18 67 41 47 22 55 24 25 57 59

42 43 44 12 46 39 48 49 50 52 32 65 23 56 26 58 66

31 53 37 34 35 83 14 29 36 40 20 54 16 17 51 77 88

70 33 11 98 69 91 21 84 78 90 59 19 64 99 86 38 30

 

解析

这个测试是考察你集中注意力时的记忆程度。如果你在30到40秒内就能找到15个连续的数字,说明你的记忆力非常好;如果你用了41到90秒才找到,说明你的记忆力属于中等;如果你用了两三分钟还没找到,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你是个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希望你能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第四章 让行动实现心动(7)

抖动身体能抖擞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谁都有郁闷的时候。人人都会郁闷,而且会反复的郁闷。据调查,一个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剩下的时间中有三分之一是在郁闷中度过的。看来,郁闷复郁闷,郁闷何其多。

“郁闷”并非不可救药的,“头疼”也不是永无止境的。如何消除郁闷呢?我们知道,情绪会促使人作出不同的表情动作。例如,欢乐时手舞足蹈,狂喜时捧腹大笑,悔恨时顿足捶胸,恐惊时手足无措。牛顿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你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反作用于你的情绪,进而改变郁闷的心情!进一步说,在某种情况下,要想有愉快的情绪,先要有愉快的动作。要有愉快的动作,先要有强烈的、夸张的表情。一个人到了迪斯科舞厅,跳了20多分钟,会很兴奋,这时你如果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呢?他会说,跳舞当然高兴了。也就是说,没有发生任何特别的事情,人也可以很高兴,只要他作出高兴的动作。

身体四肢的运用往往会决定你对于各种事物的不同感受,即使是你脸部极小的表情变化,或一个不为人察觉的小动作,都会影响到你的感受。在此你不妨做个小练习,看看行动到底对你的感受会有多大:假如你低头垂肩,无精打采,即使你没有遭遇不快之事,你的情绪也会很差。如果你尝试着抖擞精神,挺胸抬头,情绪就可能振奋起来。你甚至还可以试着蹦蹦跳跳地走路,这对改变你的情绪会有更好的效果。

你还可以哼哼歌。唱歌是改善心情最简单的方法。因为唱歌可调整呼吸,使整个身体都随着节奏运动。不管是自己哼唱或是与朋友同唱,哪怕只是静静地倾听,都有助于身心的放松。

如果你不太喜欢唱歌,那么用手指弹桌这个动作你肯定会吧?将双眼轻轻微闭,想着某段诗歌、快书或是歌曲,用你的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就能缓解负面情绪。我们知道十个手指的指肚都是穴位,叫十宣,最能开窍醒神,一直被历代大医当做高热昏厥时急救的要穴。十个手指的指甲旁各有井穴,所以刺激井穴最能调节情志,重新找回“心力”。在余怒未消时,你还可以用看电影、听音乐、下棋、散步等有意义的轻松活动,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或者找一面镜子,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持续几分钟之后,你的心情就会变得好起来。有些特定的动作也能这种起到作用,比如给自己鼓掌并大声喊自己的名字,拉拉自己的耳朵,等等。身体是心灵的钥匙,找回身体的感觉,才能解开郁闷的枷锁。这些方法的奇妙之处就是它可以立刻改变你的状态,让你全身充满能量!

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斯说:“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掌握。”你要习惯用肢体动作来表达你的情绪,来让你的情绪亢奋起来,让你的郁闷在不觉间悄悄溜走。只要你能主控自己的情绪,你就能够主控自己的行为;只要你能主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你就能主控自己的人生。借着感受的调整,你可在任何时刻都振奋起来。

是该郁闷够了的时候了,让自己更轻松一些吧!

 

延伸阅读

要想不被郁闷缠身,阻止郁闷的蔓延,就要恰当地转移注意力。如果总将注意力放在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上,就会让自己变得如发脾气的骡子一般固执。我们知道,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注意力充分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你就会忽略该事物以外的一切。从这点来说,从郁闷中摆脱出来并不是太难的事。也许把注意力由A转移到B并不是最高明的手段,毕竟你所郁闷的事情还是没有解决,但至少你的心情会好许多。说不定,能让你处世更加淡定呢!自然,你不一定需要指定B作为转移点。你只要将注意力转移出A就OK了!

第四章 让行动实现心动(8)

Take care,别让小动作出卖你

在详细谈这篇文章的主题之前,我先给你讲个故事:

有个间谍被FBI逮捕入狱后,几经审问,他就是不说自己的同伙是谁。聪明的FBI探员向他展示了十几张照片,这些都是与他一起共过事的人。经过调查,探员认为这些人中很可能有他的同伙。探员要求他在看每张照片时都必须讲一下所知道的这个人的情况。其实,探员对他所说的内容毫无兴趣,他们料定他不会说实话,他们所关注的,是他在看到照片那一瞬间以及在叙述过程中的一些表情。探员注意到,他在看到两张照片时,眼睛突然睁大,然后瞳孔迅速收缩,并轻轻地眯了一下眼睛。显然,潜意识中,他是不希望看到这两个人的。由此探员断定,这两个人肯定是他的同伙。最终,探员逮捕了这两个人,经过审问,二人承认了自己也是间谍。

你感到奇怪吗?如果你懂得相关的心理暗示知识,肯定不会对这个故事表示惊讶的。瞳孔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指示计,可用来测定人们对某一情况如何作出反应。一般说,瞳孔放大传达正面信息,缩小则传达负面信息。例如,表示爱、喜欢或兴奋,瞳孔就会放大。很多人在看到新生儿时眼睛会睁得大大的,这表示他们非常喜欢小宝贝。表示消极、戒备与愤怒时,瞳孔就会缩小。回想一下,当你面对某个推销员,你眯起眼睛,是不是表示对他们的产品存在质疑,或是权衡着是否购买呢?

类似的肢体语言还有很多,都能传递出一些心理信息,如人在不安时会头歪向一边,用手托住头,或是按住脸颊、头、头发,或是用指尖拨弄嘴唇、咬指甲等。同样,当你感到有压力时,也会轻按一下颈部、摸一摸脸或玩弄一下头发。这些动作完全是自发的,但我们的大脑发出了信息:“现在请安慰我一下吧。”于是你的手就会立即采取行动,帮你放松。有时,你也会摸一下自己的脸颊或用舌头舔一下嘴唇,或是深吸一口气,这些小动作都在表达缓解情绪的渴望。

下面言归正传。当你不安时也会有很多的肢体语言,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我要告诉你的是

如何赶走不安。有一个动作可以让你逐渐平静下来,那就是抱着胳膊。抱着胳膊,实际上是一种防御性的姿势,说明你感到很不自在,希望能够保护自己。从心理学上来说,当某人感到不安全的时候,他往往会占据较少的肢体空间。当我们遇到挫折而身边没人时,通常会有这个动作。

抱着胳膊虽会平复你的情绪,但它也会对自身造成伤害。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将被试者分为两组,要求第一组在听讲座时保持双腿和双臂的自然状态,不能将双臂环抱于胸前。课程结束后,他们记下了每个被试者对讲座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他本人对此次讲座的想法和观点。之后,又让第二组去听同样的讲座。不同的是,让他们必须将双臂交叉紧紧抱于胸前。实验结果显示,与第一组人相比,第二组人所掌握的讲座内容要少38%。与此同时,他们对于演讲者及其演讲内容的观点也更加苛刻、挑剔。

这说明,抱着胳膊这一姿态带有对其他事物的排斥感。在一些诸如自助餐厅、电梯等公共场所以及众人排队等候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彼此陌生的人们在感到不确定或不安全的时候摆出这样的姿势。不要说别人,你想想,在陌生人交流中,你是不是也经常抱着胳膊,而与好友在一起时则没有这个动作?

请记住,所有的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无论是对接收者而言,还是对发送者而言,都是一样的。抱着胳膊这个姿势可能让你消除了紧张,但对方有什么感觉?他会觉得你有一种优越感,或是认为你对他是排斥的。因此,希望你在利用这个肢体动作缓解内心的不安之后,还是将双臂自然地垂下来。除非你刻意地想告知对方,你并不同意他的观点,或者说你不想参与其中。

 

延伸阅读

在与人交谈中,你若发现对方有抱着胳膊的动作,即便他不住地点头,表示同意你的看法,其心里极有可能是反对的。如果对方抱着胳膊,同时紧握拳头,还面红耳赤,说明他对你不仅有防备心理,还有很强的敌意。如果你想消除他的疑虑,不妨递给他一本书、一支烟,或是某个物品,迫使他放下防御性姿势。或是靠近一些,摊开双手,以示自己的态度是诚恳的,然后自己再后退一点,以表示该他说话了。而你在与之说话时,尽量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以免作出双臂交叉的姿势。

第四章 让行动实现心动(9)

神奇的小物件令你临场不怯场

你有过怯场的经历吗?紧张时你会有哪些动作?比如,用手转笔,摘掉眼镜或去推眼镜框,不时地整理自己的衣服或头发,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跷起二郎腿。

在人的一生中,谁都有怯场的时候,比如升学考试,参加工作时的面试、相亲,或是在公共场合讲话,或是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与恋人约会,等等。有的人甚至在上课时只要一听到老师说“请同学回答问题”就紧张,生怕老师喊到自己的名字,更害怕到讲台前去讲话。毋庸置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任何场合都能够思维敏捷,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事实却常事与愿违,我们的心理却很不给面子,它紧张得要命,以至于让我们面红耳赤、满头大汗,甚至垂头跺脚、手发抖、脚发麻、大脑一片空白。

其实,怯场不只你有,好多名人也有怯场的经历。丘吉尔当年在演讲台上脸色发白、四肢颤抖,直到被轰下台去;林肯在最初走上演讲台时恐惧得甚至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美国的雄辩家查理斯初次登台时两个膝盖抖得不停地相碰;印度

圣雄甘地首次演讲不敢看听众 看到了吧,不少名人曾经怯过场,与你不相上下。

你一定知道著名散文家沈从文吧。据说,他第一次走上讲台时,慕名而来听课的人很多,他竟紧张得不知说什么了。很久之后,他才慢慢平静下来,开始讲课。然而原本要讲授一个课时的内容,被他三下五除二地10分钟就说完了。可是,离下课时间还早呢!他再次陷入窘境,后来他急中生智,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全场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后来沈从文找到了失败的症结,终于能挥洒自如地讲课了。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每一个新手常常都有一种心慌病。”事实上,当怯场现象发生时,只要有所准备,掌握必要的技巧,你也可以顺利度过这一危机期。

除了“延伸阅读”中讲述的几个小方法外,你还可以随身带个自己熟悉的、常用的小玩意,像旅行剪刀、钢笔、纽扣、打火机、钥匙串、小型计算器等,以备必要时玩玩,调节紧张情绪。我发现,怯懦或紧张时摆弄摆弄自己熟悉的东西,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因为你对这个东西极为熟悉,看到它会油然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可靠感,无形中会给你一种胆量,还可以分散你过于紧张的情绪,帮助你活跃思维,打开思路。不过,凡事皆有度,玩弄小玩意也要注意分寸。不然,别人会以为你对他的话题不注重,或是对他本人不够尊重。

《现代汉语词典》中,紧张的解释是:“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看来紧张也不完全是坏事,至少说明你还能兴奋,对事对人还会认真。如果你能这样想,或许心里会平衡一些。

社会学家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5%取决于心理素质,15%取决于智力水平。”你要学会转移自己的情绪,力微不示弱,临场不怯场,万不可事情还未开始,就被自己打败了!

如果经常告诉自己:“我叫不紧张!”那么你遇事就有定力了。

延伸阅读

怯场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并经过锻炼,情况一定会朝好的方面发展。除了把玩熟悉的物件外,你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给自己壮壮胆:

记住,怯场纯属正常现象。

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消极的暗示如:“我一说话就紧张”“没有人关心我说什么”。积极的暗示是:“谁都会紧张,如果别人能应付自如,那我也能”“能不能拿第一无所谓,只要尽力就行,讲了我要讲的,展示了我要展示的就OK了”。抛下一切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你的怯场心理也就会烟消云散了。

在等待上场的时候,静静地拉紧、放松你的手或腿部肌肉。这会帮你释放多余的肾上腺素,减缓紧张感。

休息片刻或者活动一下四肢、头部,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抑制状态得到缓解。

如果你不想让人看出你的紧张,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排解紧张的方式。例如你可以动一动鞋里的脚趾,反正没有人看得到。

互动游戏

认真阅读下列每个问题,如实回答,“很符合”计3分,“较符合”计2分,“较不符合”计1分,“很不符合”计0分:

1.每逢重大事情前,你都会坐立不安。

2.临到考试时,你会频繁地上厕所。

3.一想到那些重要的场面,你会紧张得两腿发抖。

4.你常为某事紧张得彻夜难眠。

5.一旦被要事缠身,你就莫名烦恼。

6.考试或面试之前,你会反复问自己:“如果失败了怎么办?”

7.经常在脑海中预演那些重要事情,并且发现自己注意力难以集中到其他的事情上去。

8.只要心里有事,哪怕是看电视、睡觉,你都会觉得无聊至极。

9.做某件事前,常感到情况越来越糟。

10.经常梦见自己参加考试。

11.一想到那些不得不去的场合,你恨不得自己马上昏过去。

12.认为自己经不住大场合的考验。

13.害怕失败,担心他人因此看不起你。

14.羡慕那些做事八面玲珑的人。

15.喜欢夸大一件事情的负面影响。

16.经常没理由地慌乱和烦恼。

 

解析

总分在0~6,说明你做事淡定,遇事不慌乱,心态很好。

总分在7~11,说明你很镇定,能以较放松的态度来面对各种事情。

总分在 12~24,说明你遇事会有一些紧张。

总分在25~37,说明你过度紧张了,若不采取措施,你就会因怯场而失去很多机遇。

总分在37分以上,说明你经常焦虑、紧张,怯场是你不得不面对的窘态,你必须扭转这种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