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宛鹄编辑 2012-7-20黔贵万里行(连载十六之百里乌江画廊)2008-07-10 6月28日 顶烈日饮泉水艰难徒步 进农家混白食君民欢颜
经几日观察,下红岩村早上总是烟雾缭绕,近处朦胧,远处依稀,很不利拍照,但10:30以后必定阳光灿烂。 由于找不到更多的人拼船,我二人遂决定上午躲在室内写日记,待午饭过后天气转好再沿裸洁河徒步去下游的纳雍乡,沿途观赏“百里乌江画廊”。 行前,在一小卖部购买八宝粥、饼干、酸奶等充饥之物,小店老板性子温和善良,老板娘总是一脸笑容,一看就是一双大好人。也许只有在这样的一些地方,“好人”二字才得以如此轻易地出口,不然总有傻乎乎之嫌,傻得一如黄毛小童不谙世事。 老板是村里的副主任,姓袁,名青林,今年40岁。交谈一阵后,村妇私下里对皇帝说,他跟昨天见到的那个王主任不一样。老袁很纯朴,这种纯朴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天性未失,而更多的类似于一种沉淀和升华,也许他们的生活不是非常富裕,但两口子对生活的乐观和希望非常打动人。 老板娘说她有3男2女,这让我们很是诧异。追问之下方知,她说两个女儿是捡来的。原来,去年夏天织金县师范的几名女生来此处游玩不慎落水,老袁奋不顾身救下2名,另外3人不幸遇难,被救下的两个女孩子认了他们夫妇做干爹干妈。让我们颇感意外的是,当地政府对老袁的英雄事迹并未给予应有的褒奖。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今年雪灾期间,同县猪场乡派出所长在家醉酒身亡,却硬是被评为英模。
如此可见织金政界之腐败。 大家拍完合照后,老袁夫妇热情提出要请我们在他家吃晚饭,我们欣然应允。 12:00点,白晃晃的阳光热烈无比,而且今天的气温异常高,至少有30度。我们估计河岸上的淤泥应该干得差不多了,遂决定开始徒步。结果是在场众人齐声反对,说路很难走,而且天这么热。 可偶们是啥子人啊,绝对的坚持己见顽冥不化。而且算时间12点30分出发,到纳雍乡估计3点半左右,返程正是拍照的好时间。 河岸边的淤泥经暴晒表皮已出现龟裂,虽然没有全部干透,但足以支撑一个人的重量。 出门前我二人搓麻将三把,并立下赌注,输家要满足赢家任何一个要求。皇帝对村妇说,我想好了,我的要求就是你脱光下河。 村妇很是不以为然,小样儿,你不知道我的外号叫赖皮? 河滩上密密麻麻长着很多小水草,而且几乎每根草上都趴着一条黑乎乎的毛毛虫。村妇心里发憷,总怀疑那些虫子会沿着裤管钻进来,然后如吸血虫般叮在腿上。但皇帝大步在前,是无论如何得毫不犹豫地跟上的。村妇便一直告诉自己,不要看地上,要看前方。可惜人总有一种强迫心理,越是不想看的东西越是会情不自禁地去关注。 毛病!
注意看趴在草上的黑糊糊的东西
沿河走了一阵子,遇一断崖阻挡,我们开始向上攀爬。这里的植被很不丰富,偶而可见一些野花。
这种植物在这里比较常见,不知名字,本地人发音貌似“灰蒙”,可以吃,但吃多了会恶心
本地人叫做臭牡丹的东西
从山坡上拍的峡谷和饮牛的“海子” 徒步中,偶有路。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其实应该说,有人就必定有路,一如我们的博客名“心底有路,大爱无疆”。
在半山间行进了一个多小时,忽见下面河上泊着数只小木船,所谓野渡无人舟自横,一派逍遥景象。
小河之上有人家
与一老妪艰难交流一番得知,必须在此处一直往山上走,然后会看到通往纳雍乡的公路。 此时是午后2点左右,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我二人在一人家小憩,村妇脱鞋检查双脚发现已经是血管扩张青筋暴露,感慨唏嘘猛为其叹不平。 皇帝见状不禁动了怜香惜玉之心,好生安慰之外更是决定暂留村妇在此乘凉休息,自己独自向纳雍乡挺进。 向上行了数级台阶,几棵大树之下乃一小块平整地方,微风徐徐,很是凉爽,更有一面目和善慈祥的老太太坐在树下做绣工。 见这里来了生人,一十余岁小姑娘走过来,话未出口先将几个青绿硬实的李子递了过来。皇帝见状大喜,嘱咐小姑娘下去将村妇接来此处休憩。 村妇与老太一见如故,闲聊间还发现两人都姓林,于是越发地亲热起来。皇帝也来了兴致,决定就此打住不再前行。 老太太叫来自家老头子,说,这是我们林家妞妞。得知村妇只有一个弟弟后,很是替她可怜,直接替她做主说,你到我们这里来吧,有很多侄子侄女的。 两下里越唠越热络,老太太非常非常坚决地把我们叫到她家吃饭。 老太太家系一茅草房,晴天透光,雨天漏雨。虽有6女2子,但似乎对两老的生活关照很少。
老头子今年80岁,老太太再过10天就将迎来71岁生日。二老无低保,老太太半个月左右能出一副绣品,可卖80元左右,补贴家用。
老俩口估计也是刚吃完午饭,因为他们很快就端上一大碗红豆青菜汤,一盘青豆炒腊肉,一碗辣椒酱和两碗白米饭,还给皇帝舀了自家酿的苞谷药酒来喝。
那汤有一点点酸味,肉还是热的。 我们每人各吃了一碗米饭,老人家里的境况让我们不忍染指那几块腊肉。老爷子见状,一定逼我们吃肉,无奈之下,一人一片。村妇发现饭中有一蜘蛛腿,默默地挑了出来,并将一碗饭吃得不留一粒。 饭后,我们提议为他们拍几张照片,老太太高兴地直接当着我们的面脱光上衣,换了新装。老头子也如法炮制,不仅换衣换裤,还将草鞋换成了布鞋,最后硬是将一顶冬季用的棉帽子也扣在了自家头上。
二老行为颇具童趣。
老太太正襟危坐,挽起袖子,特意露出电子表
戴着棉帽子的老爷子 老俩口和他们的曾孙
老太太对皇帝说,我们家妞妞是你骗来的吧。 哈哈,村妇有靠山了。 3点40分,告别时村妇塞给老太太100元钱,让她给自己买件新衣服当生日礼物。 回来的路上,风景已然有所不同。
回到老袁家已是傍晚7点左右,袁太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先是大家围坐一起烙锅,消耗了大量土豆和豆腐干后,袁太又另开一桌,上面摆了四菜一汤。 袁太曾在广东福建打工数年,全家人顶数她的普通话好。更重要的是她的烹调手艺十分了得。这顿饭吃的皇帝村妇惬意无比,皇帝寻机悄悄对村妇说,自打离开了大同古镇兰三爷家,还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菜饭。
村妇付饭钱时遭到老袁夫妇坚决拒绝。 作为下红岩村的村副,老袁对新农村远景颇有想法。他认为应该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尽快将大山中散居的村民集中起来,以便统一规划设计村镇建设,节省道路、水电和教育资源。 老袁说,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农户沼气化,为每户补助1200元,农户只需额外自掏500元便能建设一座玻璃钢整体式沼气发生装置。一次性装进5000斤人畜粪便,既可供一家人全年做饭和照明,所产生的废渣还是优质肥料。 看得出来,老袁对农村的未来信心十足。 同王村长一样,老袁也流露出做村干部的难处。他举例说,刚刚完工的的村中主干路,上边原本只同意修条便道。是村干部据理力争,才修成了一条可以跑小汽车的石板路。还有,在计划生育和低保评定等工作中也常常会遇到上边领导要求对某某进行照顾的的情况。 上压下挤,夹在中间不容易啊。 怪不得社会上老早就流传“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这样的怨言。 今天爱心帐户支出100元(为林老太祝寿),午饭晚饭免费折合节约30元,最新余额47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