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排名、校线差 填志愿更靠谱

 越秀区桂花岗 2012-07-21


专业最好避免全部报最热门的。最好选上“服从分配”。


技术类、市场类、文秘类——按照自己的特点和爱好选择。
技术类:生物、化工、食品、药品、电子、建筑、通讯、交通、农业、园林
市场类:市场营销、物流、电子商务、旅游、会计、金融、管理、经济、
文秘类:英语、秘书、法学、教育、计算机  ……

市场类:需要外向、乐观、交际能力、赚钱的强烈欲望
文秘类:需要交际能力、外表、语音
技术类:上面两类干不了或者喜欢技术工作
——这是对将来的工作适应性讲的。

 

 

录取的顺序是:
1. 先给全省的学生排个名。
2. 从第一个人开始,按平行A,B,C志愿开始投,直到最后一个人。
3. A,B,C三个志愿是不分先后的,都是第一志愿,但是也是有顺序的。顺序在于:计算机从A志愿开始,如果该学校的志愿没满,就进A。如果满,就进B,还不行,进C,再不行,二本。
4. 所以就不用担心学校要不要B志愿的问题了,因为学校只能看到你进档,都是第一志愿,即使你填他是B志愿或C志愿。
5. 所以,你应该给你想上的学校排排名,最想上的写A志愿,再B,C。
6. 大胆地遵循:A 冲一冲,B 稳一稳, C 保一保。不用担心B学校要不要你,因为如果你的分够B学校,你填这个学校A还是B志愿都是一样的。(当然你的分数够A志愿的话,就进A了,不进B)
7. 计算机把搞好的人员名单给学校,学校再从这些人中选,根据分数来选志愿。
贴段有用的话:
考前估分本身就存在一定风险。其次,虽然一二批次的4个志愿和三批次的8个志愿全是1志愿,但是在操作上,A、B、C、D志愿是有顺序的。如某考生填报了A、B、C、D4所院校,投档时先看A志愿院校的投档情况,如果A院校额满,再向B志愿院校投档,如B院校额满,再投向C志愿院校……依次类推。
A,B,C三个志愿是不分先后的,都是第一志愿,但是也是有顺序的。顺序在于:计算机从A志愿开始,如果该学校的志愿没满,就进A。如果满,就进B,还不行,进C,再不行,二本。
补充:
现在好像还有很多人不懂这个平行志愿,看来我说的还不太清楚啊,我再多写点。
有的人担心,有的学校A志愿满了,还要B志愿吗?
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在平行志愿中,ABC志愿都是第一志愿,录取的流程我也说了,先给江苏的所有考生排名,从第一名开始,看这个第一名的志愿。先是A志愿,看A高校人满没满,没满,就进A。满了,进B。
这样的录取方式就避免了原来的第一志愿的问题,因为你有3个第一志愿,A,B,C。
有人认为,学校的A志愿满了,还要B志愿啊?其实,你根本没搞清怎么录取的。因为是按考生的名次来录取,所以如果某高校人满了,电脑就不会向这个学校投档了。
打比方,你考了385,南大是390,东南是375,南航370.方案一:你的A志愿是东南,B志愿是南航,你没有选择冲刺南大,而是保东南,你上了东南。方案二:你的A志愿时南大,B志愿时东南,C志愿是南航。计算机在投档时先投A志愿,也就是南大,人满了。计算机自然就把你投到B志愿的东南,人肯定没满(因为是根据考生的全省排名一个一个来的),你自然就上了东南。
上面的例子说明,A志愿还是B志愿报东南都是一样的。在整个计算机录取结束后
,电脑才会把你的档案发给高校,所以高校根本不知道你是A志愿还是B志愿报他,在他看来,都是第一志愿。
我想写的也够清楚了吧,不懂的话可以再问我。



退档:如投到某所院校后因故被退档,不再补投到平行志愿的其他院校,只能参加征求平行志愿、服从志愿的填报、投档。

 

========================================================================================================= 

填报平行志愿尤须谨慎

尽管相关部门和媒体对平行志愿频繁进行解释,但家长和考生仍对这个制度感到陌生。中大招办负责人提醒考生,根据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计算机在同一时间点只能将考生档案投向所填报的多个志愿院校中的一个,例如考生在第一志愿组填报中山大学等三所学校,在同一时间点只会投到这三所院校中的一所。

也有考生误以为第一志愿组、第二志愿组是同时投档录取。中大招办负责人介绍,这也是一个误区。实际上是先录取完第一志愿组,没有被录取的考生才再次进行第二志愿组投档。他举例说,如果考生希望被中大录取,就必须第一志愿组填报,因为按往年情况,我校在第一志愿组已经完成录取计划,根本不会在第二志愿组录取。

结合排名、“校线差”更靠谱

科学填报志愿最为关键的是看排名,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暨南大学本科生招生考试中心副主任余广庆举例,2011年暨南大学文科最低排名约是2700左右,理科排12000多名,上下浮动一下,相差1000名可能就相差1分,这些数据在网上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找到。“例如今年考到文科620分,希望读暨南大学某专业,就要看这个专业往年在广东省的排名是多少,结合自己的分数段和排名,就相对准确。”

除了排名,另一个比较合理的方式是参考“校线差”,所谓“校线差定位法”就是根据前一年的各校(及专业)录取分数线与省不同批次的最低控制线(一本、本科、专科)的差,加在今年的省线,就约等于今年该校(及专业)的录取线。比如,2011年理科一本线为621分,假设某重点高校的录取平均分为650分,则两者之间的差额为29分,再加上今年理科一本线就可以作为今年的参考值。若参考一年的“校线差”还不放心,那可以参考近三年的“校线差”,然后取平均值。比如,某高校2011年比本省一本录取线高30分,2010年高40分,2009年高20分,三年总和90除以3等于30分,这个分数就是“校线差的平均值”。

临界生:往上冲可冲省外 往下走可选热门

每年,临界生都是最焦虑的一群。“临界生一般是两种策略,要么往上冲,要么往下走。”佛山二中宣传中心主任黎文陶老师解释,广东高校毕竟有限,尽管招生数量多,但志愿过分集中,容易产生扎堆现象。而外省优质高校数量多,教育质量高,学习氛围相对较为浓厚,利于成才。临界生不想掉入下一批次,可以把这类院校作为B、C志愿垫底。

而如果想往下走,不妨选择下一批次的热门院校和专业。例如今年佛山本地的是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虽然是处于3A,但服装设计等热门专业都要第一志愿才有保证。

专业:可以特别写明哪些不服从调剂

如果说考生不管哪个学校填的都是非常好、非常热门、非常紧俏的专业,如果6个专业志愿都不符合调剂,最后的结果也有可能退档。

武汉大学广东招生组负责人胡允达提醒,考生填志愿时可以特别写明“除哪些专业外服从调剂”,这样录取的几率就会增加,而且不会被录到特别不喜欢的专业。如很多佛山的考生都用佛科院作为保底,但又很害怕调配到兽医专业,那么可以填“除兽医专业之外服从调剂”。

招办:2B批次降分幅度大 勿因为分数不够“放空”

招办负责人提醒,不同分数段的考生今年需在自己的时段一次性填报所有的志愿。招办老师表示,从往年的情况来看,2B分数段降分录取的幅度可达40至50分,而省内一些学生因为经济原因,很可能不填报2B批次院校而选择3A学校,那就空余出较多的学位供考生补录。“因此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往年中下层次学位空余较多的2B院校,被录取的机会就很大。”

热门院校扫描

中大:文科省千名以内者有希望

“理科分数全省排名5000名内的填报比较保险,6000多名的可以冲一下。文科分数全省排名1000名内的填报比较保险,1800名内的可以冲一下。”该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分析说。

“今年,中大新增了一个院,叫移动信息工程学院,目前有一个专业,计划招生300人。”该老师说。

华工:文科省四千名内都有希望

该校招生老师说:“今年分数高一些,在参照去年各专业录取情况时要相应多加9分。估计文科全省排名在4000名内的学生都有希望。”

此外,该招生老师介绍,预计理科生投档分数线在616分~618分,“需高出重本线20分~30分”。

广外:接近平均分最好服从调剂

对于广外的投档线,该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分析说,“可参考去年的数据,去年文科专业需高出重本线10多分,理科需高出重本线20多分。”

该校招生老师还提醒说:“想报考金融学,要参考去年该专业的录取平均分,如果学生所考分数与平均分很接近,最好选择'服从调剂’。”

暨大:可以参照去年排名

负责招生的老师说,至于具体投档分数线,“现在没法预计,可以参照去年的排名情况,从去年录取情况看,理科需排名在12000多名内,文科需排名在2700多名内。”

在专业方面,该校新增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省内计划招收24人。

 

 

 

本科高分类:

A志愿冲一冲 B志愿做基础

在本科每一批次的第一志愿组中,应该首先根据各院校这两年投档的最低排名,确定B志愿。原则上,学生自己的成绩排位应该比填报的B志愿院校去年录取的最低排位高10%~15%。这样一来,B志愿院校基本上可以稳妥。在此基础上,A志愿可以冲一冲,选去年投档最低排名比自己排名高10%左右的学校。万一A志愿录不上,B志愿也能顺利投档。而C志愿则要“保”,考生填报比B志愿院校的最低录取排名再低15%或更多为宜。

第二志愿组可选“1:1”投档院校

考生应该争取准确定位,在第一志愿组就被录取,但也不要对第二志愿组太“绝望”,把第二志愿组三个志愿都填成低分学校。因为实行平行志愿,第二志愿组的A志愿依然可以“冲”。考生可以关注一些在招考指南中写明会按1:1投档的学校,将其作为第二志愿组的A志愿重点考虑。

“在第一志愿组投档时,可能会有部分考生因为身体条件等原因被退档。这些院校按照1:1投档,在第一组招不满,要继续在第二组录。”这些学校通常都是比较热门的学校,不会有很多考生想得到在第二组报考。如果有人利用第二志愿组的A志愿博一把,可能会有惊喜。

第二志愿组B志愿则应“稳妥第一”,填报那些往年在第一志愿组投档没满的学校。C志愿可选择去年补录的学校。

“高分考生最大的优势在于挑选学校的余地比较大。”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周勤表示, 平行志愿遵循的是“分数优先”原则,“如果你的分数能'够得上’顶尖高校,比如北大、清华。我认为,即使是比较冷门的专业,也值得选择。”周勤说,大家都知道,在中国,顶尖高校的社会认可度与其他高校是不同的。

中等分数:

重点考虑外省非一线城市高校

“如果考生的分数属于中等,而且正好处于人数特别密集的分数段,我建议不要'扎堆’填报省内高校。”广州市招考办主任林洽生表示。他建议考生多考虑外省的高校和本省其他地区的高校,重点考虑外地非省会城市、非一线城市的高校。

有些学校“名字不太好听”,但实力不俗,如农、林、石油类别的学校。一些位于东北、西北的名校,由于地理位置距离广东较远,在粤招生也常常遇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国最新排名48名,去年全广东计划招14人,只有1人上线,需要补录,理科补录分数线约为560分。而暨南大学全国排名52名,去年的理科头档线是596分。“假如不拘泥于地域,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当于用低30分的成绩考到了水平一样的学校。”

可是,广州考生素有不爱出省、尤其不爱到偏远地区读书的传统,不少是出于日后就业地点的考虑。如果是广州考生,大可以大胆往外报,因为亲朋好友等社会关系都还在,四年后回来找工作一样没问题。

巧用“专业不服从分配”

对于分数超出本科A类批次线少许的“踩线”考生来说,填报志愿尤其要花心思。广州市招考办主任林洽生介绍,这样的考生有两种选择:一是可以考虑报上一批次的外省院校,二是考虑下一批次较好的学校和专业。还有一个机会,每个批次录取完都可能会有一些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需要征集志愿,这个时候考生就还有机会被上一批次的学校录取。

分数位于本B线和专A线附近的考生,还要面临是读本科还是专科的选择。假如选择本B,尽量选择纯本科的院校,同时招收本科、专科的学校可能生源会复杂些。反过来,如果是选择专A,则尽量选择有本科依托、并且能够专升本的院校。广州中医药大学招生科科长龚建文介绍,该校这几年专科招生都比批次线高出四五十分,一个原因是因为作为本科院校的专科,师资、实验条件和实习机会和本科是一样的,另外,专A的学费四五千和本B一两万的学费相比无疑是省下不少。

为了避免退档后“一步踏空,步步踏空”的风险,考生应该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但假如希望被下一批中的热门学校录取,就不要填上一批次的较低分数学校,或者在上一批次的较低分数学校中只选填自己喜欢的专业,然后填“专业不服从分配”。

低分考生:

选择可专升本的热门专业

由于提前批和专科院校仍然是梯度志愿,因此最重要的是:准确定位第一志愿。而且,广东省并未公布文理科分数在430分(含政策性加分)以下考生的排位。所以这部分考生无法参考排位信息填报志愿。

建议使用“校线差定位法”,也就是一所学校前三年的投档线与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之差的平均值,估算今年该校的投档线。如果考生分数比第一志愿院校预测投档线高十来二十分,则填报比较保险。需要提醒的是,看平均值的同时也应该看趋势,如果你心仪的学校过去三年,每年的投档线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你就要考虑这个因素。

第二志愿要拉开足够差距,并且要选择去年在第一志愿上未录满的学校。第三志愿,则用去年补录的学校保底。在专科学校的选择上,建议选择有名校依托、办学时间较长、有机会专升本的热门专业。

广州市招考办主任林洽生表示,每年都有一些高职院校录取分数是比较低的。即使考生个人分数较低,也可以通过了解去年的录取分数,选出一些自己愿意去读的、录取分数可以和第一志愿拉开差距的院校,关键是应该尽量把志愿数填满,“填满志愿,总有机会”。

专科层次选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

对于专科考生,建议选择专业比选择学校更为重要。考生要关注专业和这个专业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信息行业、物联网、机械类和电气类专业都是较受欢迎,学生就业也更为容易,而“哪家都有”的文科专业毕业生求职就要难得多。梯度志愿的落榜风险更大,考生不要盲目去冲很难企及的学校。“报考志愿时,第二个志愿不要选择往年一次投档就能满的热门学校,这样等于是把第二志愿浪费了。”

 

高校金字塔成型 生源扁平化出现

广东平行志愿进入第三年,从一本录取结果看,考生志愿填报更有针对性,90%以上考生在第一志愿成功投档;高校座次排位渐趋稳定,录取排位波动不大,高校“金字塔”俨然成型。

但面对平行志愿带来的生源扁平化现状,有教育界人士称,平行志愿不利于国家人才培养和高校长远发展,建议实行平行志愿同时,采取估分填报志愿方式。

焦点1 尖子投身清华北大,港校热降温

广东一本录取结束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通报:两校今年均超额完成计划一一北大总共招收92人,清华实录140人。

北大广东招生组的统计显示,文理科投档分前十名(即含加分后的总分),各有6人选择北大,其余的绝大多数选择清华,另有1人选择中国科技大学,赴港读大学的只有东莞中学的叶颖娴。清华大学的统计方式则是按高考裸分(即不含加分),文理科前十名中过半“尖子生”选择了清华,无一人去港校。

同时,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通报称:港中大在粤投档中,文、理科投档分分别为652分、669分。港科大表示,今年该校在广东招生34人,平均分667分。两所港校的投档分及平均分比起北大、清华来,都要低十几分。

香港高校在内陆招收高考生已有十年。从最初的顶尖考生蜂拥港校,到如今“北上代替南下”,尖子生们显得更理性。北大广东招生组介绍,该校招收的广东考生大多是结合自身特点、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多位尖子生表示,希望本科毕业后再去国外深造,然后回国就业或创业。

焦点2 高校座次排定,底层院校尴尬

平行志愿第三年,考生更敢冲,更易扎堆报考,高校“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现象也更明显。中大、华工、暨大、广外、华师成为省内招生五大热门院校,华农、南方医、广中医则继续断档,甚至需降分录取。

据今年统计数据,中大毫无意外成为省内“龙头老大”,广东文科排名前1000名的考生中,近六成被中大录取;理科排名前3000名的考生中,也有一半以上投入中大怀抱。正如华南师范大学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所所长张敏强所言,平行志愿下,学校相对形成不同等级,很难招到高于其层次的考生。

而处在省内金字塔底层的高校,处境更尴尬。如汕头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继续遭遇断档。今年第一次投档时,广中医理科计划只完成33%;文科计划仅完成18.5%。

但中大同样受到金字塔最顶尖学校的“压制”,“状元级”高分生多被清华北大“瓜分”。中大今年文理科最高分分别为661分和679分,而今年清华投档线为文667分、理684分;北大投档线则为文663分,理683分。这是中大最高分连续第三年低于清华北大投档线了!

“平行志愿对国家的人才培养是不利的。”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平行志愿会带来生源分数扁平化。对于学生来说,两个考生分数相差不大但专业却相去甚远,他就会有落差,极大影响其专业学习。对学校来说,同校学生录取分数差不多,很难形成高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也很难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焦点3 考生扎堆省内,20%省外名校断档

除金字塔顶尖的院校外,其余省外名校招生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以武汉大学为例,与去年相比,该校理科投档排位下降3107名,文科投档排位下降799名,令人跌破眼镜。

近三年来,省外高校在广东高考录取遭遇断档的情况突出。今年,省外文科院校有24%遭遇断档,理科院校有19%断档;2011年和2010年,这个数据分别是22%、28%;27%、25%。偏远地区的院校以及农林医类院校更是饱受“歧视”。不少二三线城市的高校遭遇断档需补录,有高校甚至“吃鸭蛋”。

考生们却纷纷支持知分填报平行志愿。平行志愿下,他们不担心“高分落榜”,减少“高分低录”的遗憾,更敢冲击名校。特别是那些高考“黑马”,一名理科排名全省前十的考生坦言,“如果考前估分填报志愿,我最多会填中大,知道分数后我才选了北大。”

专家支招 “一档多投”也值得借鉴

究竟怎样的选拔录取方式最公平、合理?北大招生办主任秦春华认为,目前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法是,高考前或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同时实行平行志愿。与考后知分填报平行志愿相比,这种方式既有可能避免多重弊端,同时也降低了考生的落榜风险。对于高校来说,由于可能招收到不同分数段的学生,促进了生源多样化,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这样,虽然高考分数仍然是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但却有可能让高校和社会,不再对高考分数给予过度关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唯分数论’和'应试教育’。”秦春华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认为,“一档多投”,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办法。考生可以同时向几所院校投档,根据自己的兴趣、院校的教学质量、服务水平等因素来选择学校,以此真正扩大考生的自主选择权,同时有利于学校间公平竞争。

 

工学农类最好找工作

在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工学,最低的是法学。除了法学,被列为“红牌”专业的还有动画、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有70万2011届毕业生处于“学非所用”的低就业状态。

对此,广东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2011年本科毕业生中,高于本科平均初次就业率的学科有经济学类、文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和管理学类5个学科;哲学、法学类、医学类就业排在倒数后3位。专科毕业生中,除医药卫生大类、公共事业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和法律大类5个专业大类低于专科平均初次就业率外,其他专业大类均高于专科平均初次就业率。其中水利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为100%。

不过,该负责人表示,广东高校各专业的就业率均在全国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之上,所受影响不大。

法学类就业是“老大难”

据悉,该报告是自2009年来的第四次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早在2009年的报告中,就提到法学类专业在广东、河南、湖北、福建等省份就业率最低。而在2010年的报告中,英语、动画、法学、生物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0个本科专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且被亮红牌。不仅如此,除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外,其他的9个专业更是连续三年被亮红牌。

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今年终于成功“落榜”,没有被亮“红牌”,而且报告指出,今年IT行业有很大缺口。

“红牌榜可参考不可盲从”

“红牌榜”引起很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和家长关注,有家长甚至表示要对“红牌”专业避而远之。对此,广东金融学院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处长吴斌表示,并不是所有上榜的红牌专业都冷门。“红牌专业不是一律都冷门,因为各个学校营造的品牌不一样。”吴斌说。

吴斌认为,“红牌榜”只可参考不可盲从,考生报考志愿还是要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导向,如果不喜欢的话不要受外来的因素影响。“不然到了学校才发现自己对专业没有兴趣,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吴斌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