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品德课程教学评价

 天雷教育 2012-07-21

小学品德课程教学评价

与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测评分

 

李洪山

 

一、品德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

作为品德课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评价,首先要了解课堂教学有哪些基本行为,然后是对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反思和不断改进。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行为

从广义的教学概念出发,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课前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实施、课后教学延伸三个阶段。为此,我们将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行为分为三段十六类。

1、课前教学行为,五类:

(1)课程目标与学情分析行为。有效的教学必定是源于对课程标准与课程目标的研究和对所教学生学习基础、情感体验、已有经验的调查和分析。这是教师的初始教学行为。

(2)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行为。在分析课程目标和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本节课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选择、组织课堂教学各类学习内容,是课前一项最为基础而核心的工作。

(3)教学流程与方法设计行为。在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确定后,设计一节课的40或45分钟的教学流程,清晰地划分每一个大的教学环节和具体的教学细节与行为顺序,是一项具有很高科学性、艺术性的工作,优秀教师、有效地教学必然具有科学、合理、细致的教学流程。同时,对各类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也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哪些教学方式方法,如讲述、提问、讨论、竞赛、辩论、表演、小组研讨、自我练习、评价检测、实验演示、媒体展演等方法的选择,是课前准备的关键。有效的教学一定是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机、合理、艺术的选择与整合。

(4)课程资源与教学媒体选择行为。针对不同地域和学校,不同生活、知识经验的学生,所具有的、需要运用的课程资源会有很多不同,教学技术手段与教学媒体的选择也会有很大差别,也需要教师课前做好认真准备。

(5)教学评价内容与方法设计行为。有效的教学,在课前,教师要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思考怎样评价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设计相应的练习及测评内容,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2、课堂教学行为,八类:

(6)学习动机激发行为。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一个班级几十位学生,如何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是教师首要的教学行为。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很难说教学会有效。

(7)学习情境创设行为。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讲,都是对自己已有认知、情感、行为结构的自我建构,建构与其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背景相似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中去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如何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是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8)学习内容讲解与演示行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有效地组织与讲解、演示学习内容,让学生清晰、明确的理解、思考、探究相关知识与问题,是教师最基本、最常用、最主要的教学行为。

(9)提问与对话行为。设计有意义、有启发、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处于愤悱状态,积极回答问题,是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有效与精彩的关键行为。和学生平等、民主、智慧的对话是课堂教学长期吸引学生学习与高效的教学行为。

(10)答疑与指导行为。课堂上对学生存在问题的解释与拓展,对不同学生学习问题的具体指导,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有效的教学行为。

(11)评价与激励行为。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连续的评价,对知识学习效果的巩固、测评是教学有效的重要保证;及时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激励,特别是正面的激励是教学长期有效的根本措施。

(12)课堂氛围营造行为。有效地课堂教学必然是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谐、民主、自由、平等、心理安全、竞争与合作、紧张与活泼等现象的发生是良好课堂学习氛围、良好班级学习生态环境的主要标志。优秀教师都非常重视设计与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

(13)课堂纪律维护行为。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科学合理、既严格又宽松的课堂纪律,形成文明的班规、班风,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对课堂纪律的维护与合理和情的把握,更是一门教育教学的行为艺术。

3、课后教学行为,三类:

(14)作业批改行为。课后对学生作业的认真批改,首先是教师一种最根本的敬业行为;同时,能否设计合理的作业,在批改中有效地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时一种重要的教学技能。

(15)辅导矫正行为。能否根据课堂反馈及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发现学生学习情感品德等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辅导和矫正,是优秀教师很重要的教学行为。

(16)教学反思行为。课后经常对自己教学行为与效果的反思与总结,加强与同伴教师的学习交流,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提高自己各种教学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在下节课不断完善,是优秀教师不断成长的关键行为,更是有效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课堂观察的方式

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提出了课堂观察的4个纬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就是一套比较科学、系统的课堂观察技术,我们应该好好研究,并在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中学会运用,乃至创新。

教授的课堂观察方法:

1、学生学习纬度:5个视角:

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2、教师教学纬度:5个视角:

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3、课程性质纬度:5个视角:

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4、课堂文化纬度:5个视角:

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三)“三步十问”课后反思与评价

华东师大胡惠闵教授长期深入中小学课堂,对中小学教师非常熟悉,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研究非常深刻,提出课堂五类学习活动:导入性学习活动、体验性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活动、练习性学习活动、欣赏性学习活动以及具体的观察思考研究方法。 设计了课堂观察研究“三步十问”课后反思及写作格式:

第一步、教学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

1、我想达到什么目标?

2、我想通过什么达到目标?

3、我为什么认为这样可以达到目的?

第二步、课堂观察:

1、我从学生身上观察到什么现象?

2、这些现象让我知道了什么?

3、这些知识对我意味着什么?

第三步、课后反思:

1、我的教学过程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目标?

2、我依据什么这样认为?

3、教学过程进行了或可以进行哪些调整?

4、我依据什么这样调整?

 

写作思路:

(1)我本来想到这样的目标:-------------------------------------------。

(2)于是我依据----------,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3)当我走进课堂,走进实际的教学过程时,我从学生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

(4)我还从学生作业等其他途径,观察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这种现象----------------------------------------------------------------------------。

(5)这些现象让我知道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原来是这样的------------。

(6)我觉得我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进行这样的调整-------------------。

(7)我之所以这样调整,是因为--------------------------------------------。

(8)我或同事在新的教学中尝试这种调整,结果是------------------。

 

二、小学品德课教学同行评价标准

对教学的评价,除了自我评价与反思之外,还有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其中,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同行评价。例如,全校、全县市、全省、全国的品德课比赛,都是同行评价,都要有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而其评价标准背后则是其教育理念和对课程、教学专业水平的认同条件。下面以我省2011年小学品德课大赛评价标准为例,做一些思考。

 

2011年海南省小学品德优质课比赛评价标准

执教老师            单位                              

授课内容(年级、课题)                 版本           

                          

一级指标

及权重

二级指标

及权重

评   价   要   点

满分

得分

 

教学设计

16%

教学目标(8%)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科学简洁制定三维目标,突出情感目标的可操作性

8分

 

教学理念(8%)

以学生为本,体现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意识的培养,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8分

 

 

教学过程

40%

教学环节

(30%)

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清晰流畅,环环相扣,时间分配合理;每个环节内教学步骤合理,学习目标达成

30分

 

课堂组织(10%)

问题及情景设计自然,案例选择恰当,突发事件处理机智,

10分

 

教学内容

20%

情感与知识(10%)

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容量适度,正确处理情感培养与知识掌握的关系

10分

 

学科特色(10%)

与时俱进,注重生活化、情感化、时事化

10分

 

教学效果

16%

教学氛围(8%)

形成心理安全、相互尊重、民主和谐、平等合作、师生互动良好的教学氛围

10分

 

学习效果(8%)

学生参与积极,思维活跃。明白道理、情感共鸣、心灵震动、品德升华

8分

 

教师素质

8%

基本功(8%)

教学基本功扎实,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恰当、实用

8分

 

综合评价

 

 

(一)        课程性质与理念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基本特征:

1、生活性: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

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活动为教学的基本形式;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实际地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有效地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活动性:课程以活动为教和学共同的中介。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地主动地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活动过程中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建构来实现。

3、综合性:课程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社会参与、科学探究等相互作用、融为一体。

4、开放性:课程内容要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从封闭、单一走向开放、多元,从只关注学业成绩到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品德与生活》课程基本理念

1、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2、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学会探究是课程的核心价值。

4、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3、教学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二)        课程与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品德与生活》课程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 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

  ◆ 乐于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公益活动等有意义的活动。

  ◆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 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4、过程与方法

◆ 体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

旨在使学生参与并享受自信、愉快、有尊严的生活,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发展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为他们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能够推进社会进步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崇尚公平与公正,初步形成民主、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

(4)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能力

(1)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3、知识

(1)了解学生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懂得规则、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6)了解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形成初步的公民意识。

 

(三)当代世界对课程内容的选择

各国多从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如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中汲取核心概念、基本知识,组成社会科的课程内容。基本都是从学生与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的联系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尽管各自的表达方式不一,其核心都是一致的。

都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取得放在首位。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一些国家还引入主题设计课程,培养主体探究学习,也有的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各国的社会科中本国史教学均占相当大的比重(多数在1/3以上)。有关本国重大文明成就、重要人物,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制度、文献不厌其详,给以较多篇幅,凸显本国历史教育。此外,在一些国家(如美、英等国)非常注意讲述历史上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包括习俗、信仰、观念、活动(娱乐、节日等)的内容,涵盖了精英人物与普通百姓,使对过去的展示更加丰满、全面,将普通人纳入教学视野,贴近学生生活,增强了亲近感,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消除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隔阂。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对公民的要求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各国的课程标准在内容和目标等方面都在不断调整。以日本为例,其标准颁布至今已有十次调整与修订。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转变教学方式,倡导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方式。

     品德课以学生活动——体验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方式。

 

活动指导:

 

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 

本课程的教学应激发儿童主动想做什么,而不应是由教师支配儿童做什么。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一起讨论活动计划,提供选择活动内容、方式或合作对象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儿童的反应及时调整活动,让儿童参与活动评价等途径,发展儿童的自主性、主人翁意识,让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活动。

重视活动的过程

活动过程是儿童的情感、态度、认识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方式与特点等比较充分地展现与逐步形成的过程,关注活动过程不仅为教师了解儿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还为教育儿童、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与极好的机会。仅以知识点的掌握或最终结果来决定儿童优劣,忽视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是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的。

活动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性质、同伴间的冲突与合作、家庭或社会因素的影响等,都直接关系着儿童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影响着教育的实际效果,是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因素。

提高活动的质量

·指导应从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学习兴趣、爱好、经验、能力水平、关心热点等而非教师的主观意愿出发,克服形式主义、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

·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儿童的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肯定和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实地调动起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发展自信心。

·创设儿童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材料、方式,制定活动计划、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提供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时间、空间。

·捕捉儿童日常生活中鲜活的案例、事件与现象,将之生成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教育情境,引导儿童深入探究问题,并通过总结、反思,梳理等环节提升儿童已有的经验,促进其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进一步发展。

·引导儿童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尤其要鼓励儿童动手做,并以多种形式如语言、画画、音乐、动作、表演、作文等,表现与分享活动的成果。

·促进儿童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帮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发现同伴的长处,获得合作、协商、对话、分享、尊重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

·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

·对教案,对活动的设计、指导、效果等,进行实际、具体、有深度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

·不同活动有不同的特点,指导方式与儿童学习方式也各有不同,在实施中要注意实事求是,不一一硬套。

 

 

三、小学生品德发展水平评价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目标和内容

本课程“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要根据主题的性质和特点突出重点目标。如在科学探究或社会调查类活动中,可以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所侧重,但又紧密联系其他三个方面;在诸如社区服务类活动中,可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所侧重,但必须认识到“情感与态度”只有与其他三方面融为一体的时候才变得有力量。

本课程内容围绕“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而展开。在确定某一主题的评价内容时,同样需要考虑整体性,并根据主题内容有所侧重、突出重点。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目标和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目标如下:

(1)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三)小学生品德发展水平测评与分析

 

1、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结构的四维模型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构成的综合体,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过程,是其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有关道德规范方面的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品德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影响和相互作用,使得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阶段性;而各个阶段都有标志发展水平的结构特征;这些阶段的出现,一般具有从低到高的发展次序,每一个阶段的心理结构特征都是下一个阶段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基础,但各阶段之间会有一定的交叉和融合。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水平可以构造为四个纬度的结构模型:

一是时间维度:按照皮亚杰等对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我们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我国品德心理学家林崇德等对中小学生品德发展阶段的研究,将海南中小学生,大致划分为四个品德心理发展阶段:小学低年级段(7—9岁),小学高年级段(10—12岁),初中段(13—15岁),高中阶段(16—18岁),集中对前三个阶段的学生作问卷调查和分析。

二是要素纬度:一般分为道德认知(与判断)、道德情感(与意志)、道德行为。

三是内容纬度:按照国家对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培养所要求的内容,参考中小学品德课程标准的分类,大致分为三个方面:自我认同,我与他人,我与国家、集体、社会。

四是层次纬度:对于处于某个发展阶段的学生,在品德要素与内容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会完全一样,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层次性。据此,可以借鉴布鲁姆、克拉斯诺沃尔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分为若干层次。如正向6个层次:注意、接受、认同、偏好、内化、行为习惯化;负向3个层次:不喜欢、反感、拒绝。

我们将依据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发展的四维结构模型,开展相关研究与实验,并据此来设计有关问卷和测量量表,组织大范围的抽样调查与分析,抽测人数不少于2万人。

 

2、品德发展测评内容

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出发,重在测量、评价学生品德的心理结构发展水平,围绕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分为小学低年级段、小学高年级段、初中段三个阶段,参照国家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品德课程标准》和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国家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提出的要求,将道德品质的内容分解为三个方面:自我认同,我与他人,我与国家、集体、社会;并具体分解为比较好测评的十项内容:(1)热爱祖国;(2)遵纪守法;(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4)珍爱生命,讲究卫生,注意安全;(5)自尊自爱, 文明健康;(6)积极劳动,勤俭节约,独立做事;(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 貌待人;(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9)诚实守信、有责任心;(10)热爱大自然。并将每项内容的发展水平分为正向6个层次:注意、接受、认同、偏好、内化、行为习惯化;负向3个层次:不喜欢、反感、拒绝。

从上述四个维度来制定学生道德品质评价的各项指标,把道德品质分解为三个阶段、三个要素、六级水平、十项内容的具体化、行为化的一级指标。重点、难点在于设计编制与之相应的具体测量量表和问卷。

 

3、调查测评结果的分析

问卷调查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各类型问卷的具体分析;

学生总体发展状况的定性定量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