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报业:慎做新媒体

 乐乐耘耘 2012-07-21

□?陈国权

中国内陆报社的新媒体做得风生水起,但是香港却是波澜不惊,没有出现几乎所有报纸都在大张旗鼓地运作新媒体的现象。论发展程度,香港报业的成熟度远比内陆高;论竞争程度,香港二十份日报,在700多万人口的地方展开白热化竞争;论报业体制,香港报业的市场化机制非常充分。

但是在香港报业中,新媒体的运作却比内陆要成熟。苹果的“动新闻”做得相当专业,运营模式也很好,已经形成一定影响,香港报人称“内陆没有比得上的”。香港报业的新媒体看准了才会上项目,不会跟风,不贪大求全。

在香港,没有一家报社会兴办明显不赚钱的新媒体,没有一家报社会创办十几种各种各样的新媒体,没有听说一位报社老总说,要让新媒体来挽救报业的未来,即使香港报业的多元化经营比较普遍与成熟,但也从来没有一家报社声称自己要向全媒体集团进军。香港报业的新媒体运作相当谨慎。这种谨慎的态度与香港报业的大环境与香港报业的体制机制密切相关。

紧张快节奏的生活

走在香港时代广场前的街头,处处可见身着正装,步履匆匆的人们。香港工作生活节奏非常快,网络与电视一样,是最耗时间与专注的媒介形态,人们习惯用一个词,叫“泡在网上”。玩微博玩得最火的人往往是比较有闲暇时间的人,当然,有些名人的微博是有专人为他们打理,跟有没有时间没有关系。因此,香港社会缺乏新媒体滋生的土壤。

报纸提供给人们的是精挑细选的信息,上班路上买上一份,看完一扔,满足人们碎片时间的信息需求。因此,报纸的风头在香港才这么强劲。截至2011年6月30日,香港的人口是710.8万,却有200多万份的日报发行量。

另一方面,香港市民生活习惯也更适应报纸的发展。香港新闻联会会长、世界中文报协前主席张国良认为:报纸的影响力要超过电视,更超过网络,网络的空间就变得很小了,报纸加上电视基本上就可足够满足人们的传播接受需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