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题材电影红极一时

  2012-07-22
云南题材电影红极一时

  

  

云南题材电影红极一时

  

云南题材电影红极一时

  

  

云南题材电影红极一时

  当时各家影院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和电影海报

  

  记者 李玉斌 建国初期,昆明只有10多家电影院,随着新中国的发展,昆明的电影院再次迅速崛起,云南各地州(撤地建市后改称州市)也出现了众多影院,这些影院在播放故事片的同时,也播放大量的纪录片。由于电影是当时最先进、最大众化的传播媒体,昆明放映业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第一部少数民族电影描写云南

  上世纪50到60年代,以云南为题材的优秀故事片《山间铃响马帮来》、《边寨烽火》、《摩雅傣》、《五朵金花》、《阿诗玛》等占领了中国电影市场,这些影片也同时成为昆明各影院播放的热门影片。

  我国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是《山间铃响马帮来》。该片编剧白桦去年在云南举办的“回顾云南电影历史,创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讨会上曾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还没有一部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电影故事片。《山间铃响马帮来》上映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山顶上随便拉一块布放映影片就让当地的民众疯狂不已。这部电影也成功激发了云南电影的第一次辉煌。

  《五朵金花》则是云南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作者之一是王公浦。王公浦创作的另外几部剧本——《摩雅傣》、《三七情缘》和《日浴》也都是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五朵金花》是第一部反映白族生活的电影;《摩雅傣》是第一部反映西双版纳傣族生活的电影;《三七情缘》是第一部反映文山地区生活的电影;《日浴》是景颇族题材。在当时,说起金花、阿诗玛,在全国都是家喻户晓。至今,这些电影仍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整个中国的放映业迅速跌入低谷,昆明影院数量也迅速缩水。70年代后期,国产电影复苏,在大量的国产片和印巴电影的带动下,昆明的放映业再次崛起。

  [1]

  

  

云南题材电影红极一时

  

云南题材电影红极一时

  

  

云南题材电影红极一时

  当时各家影院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和电影海报

  

  新世纪 昆明影业有新发展

  1993至1995年间,云南全省共有746家电影院,年票房收入突破亿元。1996年以后,大量的好莱坞大片开始涌入中国市场,也为云南的电影院带来大量的观众。但随着人们娱乐生活的多元化,云南的影院数目开始逐渐缩减,所有县级以下的电影院都纷纷关闭,只有一些拥有大规模放映条件的影院存活了下来。

  进入新世纪后,昆明的电影放映业呈现出迅猛发展局面。截至今年7月,全市共有现代化影院11家,拥有银幕近70块;座位数8000多个。2008年一年,昆明各电影院接待观众234.2万人次,年票房收入5502.1万元,电影市场空前繁荣。据悉,5年内昆明还将新建成3到5家豪华的现代化影院,其中包括拥有巨幅银幕的IMAX影院。IMAX电影放映系统在国外被誉为“电影的终极体验”,除了银幕超大,图像质量、放映设备和音响系统都有严格标准。目前全国只有北京、上海等几个城市拥有IMAX影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