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宛鹄编辑 2012-7-22黔贵万里行(连载37之千户侗寨)2008-09-05 7月21日 千户侗寨少特色 百年古榕竞风流
今天,我们将踏入黔东南的土地。 在皇帝的旅行经历中,少数民族村寨可说是司空见惯。因此,他所期待的是在黔东南能看到某个少数民族最最闪亮的东西(比如侗族大歌)、同一民族不同分支之间的差异(比如拥有众多分支的苗族)以及几乎处于中国最偏远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真实生态。 作为女性,村妇对少数民族村寨的种种则有着无尽的好奇和热情。一如一干女子,那些五颜六色布满刺绣的服饰,叮当作响造型各异的镯子耳环,以及干净得一塌糊涂的面容,都能叫她抓狂。 女人的心思就那么点儿,小小的差异就能带来大大的惊喜,小小的示好就能感动得死心塌地。 对于黔东南,村妇有着太多的期待和念想,比如要买点漂亮的首饰,比如能遇到个眼睛里可以映出蓝天的孩子。 今日有雨。 早8:40分我们坐车前往三都,票价21元,11:40到。下车后草草填满肚子, 便立即登上了12:10分开往榕江的大巴。票价30元,全程3个小时。 一切都刚刚好。没有过多的等待。 汽车走321国道,一路沿都柳江前进。随着海拔的不断降低,温度越来越高。都柳江水状如玉带,水流很缓,几乎看不到波澜,柔得人心暖暖的。两岸是连绵的森林和大片大片的农田,江中常见带篷的小船,田园风光十分浓郁。 榕江县城比三都要大些,但看上去不如三都县城整齐。不过,这里大小宾馆众多,价格也还公道。我们入住的是新开的北城宾馆,单人间虽小些,但室内包括空调电视等设施都是全新的,还能宽带上网,价格只要50元/天。 稍事休息后,我们打的去“大姐二姐”饭店吃榕江名吃牛瘪。据说牛瘪乃母牛的生殖器,本地人对此佳肴甚为称道。到了饭店一看果不其然,还没到晚饭时间,饭店里已是座无虚席。我们苦苦守候了近40分钟仍不得位置,只好作罢。 其实牛瘪对于我们的味蕾根本没什么吸引力,只不过是好奇心作祟而已。 晚饭后我们溜达前去车江三宝千户侗寨。此路段建议坐公交(1元/人)或者三轮车(2元/人),因为一路上确实没啥好看的,不必浪费时间。 到达三宝侗寨时已近18:00点,阳光依旧热烈得很。售票处早已人去楼空,门口的牌子上写着门票10元/人。身为专业逃票人士,我们自然不会贸然闯入,而是要打探更为安全稳妥的其它进村路线,结果发现此村到处有路可入,随便转下就能找到,逃票易如反掌。故而在此不再详细交待逃票细节,否则难逃藐视众位看官智商之嫌。哈哈。 车江三宝千户侗寨素有“天下第一侗寨”之称。寨子里有2400多户人家,合约15000多人,其中侗族占94%,是中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地和侗语标准发音所在地。 入口处的三宝鼓楼正在维修。此楼以“最高、最大、楼层最多”之特点入选《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唯一的美中不足是此楼乃新修,没有一丝历史痕迹。
鼓楼旁边是萨玛祠,即侗族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新修的。 祠堂前表情酷酷的老奶奶。
如今但凡跟旅游沾点边的侗族寨子都开始修鼓楼,三宝侗寨就更不用说了。以前的鼓楼是人们庆祝对歌谈恋爱的场所,而现在的鼓楼仅仅是用来给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的游人作为拍照背景而已,其存在意义变得很单薄。 我们在寨子里的脚步异常地快,毫无留恋之处,径直奔了河边而去。 河边有罕见的古榕群。 河边还有很多的老人和孩子,打牌或嬉戏,一派的热闹祥和。 为了能更好地观赏榕树,我们租了一艘小船,10元/2人。 树下有妇女在洗衣,觅食的鸭子游弋其间,人鸭和谐。
小学课本里有篇文章,写的就是南国的榕树,当时的感觉就是榕树群是个很庞大的种族,并且生命力旺盛可以生生不息。 过于旺盛的生命是会叫人害怕的,那样的张牙舞爪,自以为是。 但是,三宝侗寨的榕树很好看,大得非常和蔼可亲。
那些裸露在外的树根枝节盘错,倔强地展示着岁月的痕迹。
忽然想起菊花。想起老女人脸上的沟沟壑壑。 她们何其的相似。
青石子路也斑驳。 斑驳的散落的石子和榕树的根互相缠绕,那些突兀的关节太大,太粗糙,因吸收了一天的阳光格外的温暖。
树下停了很多的小船,它们彼此依靠。
河水很清,也很浅,寨子里的人们千百年来在这里洗衣淘米洗澡游玩。
男孩子们都脱光了游泳,没有羞怯,原始古朴得很。
鸭子们不时地将头扎进水里去寻找食物,屁股高高翘起。
然后又姿态优雅地游开去。
河对岸还没有回家的牛。
谁说的,要做康河里一尾悠游的水草?
在河边一株榕树下,有一座雕塑,写着珠郎娘美的传说。 传说一百多年前,古州(即榕江县城所在地)三保地方有个美丽的侗族姑娘秦娘美与邻寨青年农民珠郎相爱。但侗族有个不合理的规定“养女从舅”,即女孩一生下来注定要给舅舅的儿子为妻。秦娘美为争取婚姻自由,在逼嫁的前夕,与珠郎“破钱”盟誓,双双离开家乡,逃到一个叫七百贯洞的地方。奈何又被恶霸看上,经历种种磨难,有情人未成眷属,娘美倒是最终给珠郎报了仇。
最后提下,寨子里新修的路面很有意思,拼出了12生肖的图案。
回来的路上碰到的一个小小感动。
千户侗寨没有带给我们太多的欣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