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的内涵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讲究宽容的民族,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这方面的名言警句。比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唯宽能得人,唯厚能载物”等等,都表明了宽容的力量和魅力。 历史上,因宽容而得天下、成大事的事例不胜枚举。三国时的曹操是个有作为的政治家。官渡之战胜利后,他不记曹营中写信投靠袁绍的官兵之过,使众人心服,凝聚了统一北方的各路人才。唐太宗李世民,不记魏征辅佐前主之恨,任魏征为宰相,使唐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相反,西楚霸王项羽因“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连最忠于他的老谋士范增都容不下,终于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其实,宽容就是大度。人生在世,与人磕磕碰碰的事总是难免的。是冤冤相报何时了,还是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既是一个为人处世的态度问题,更是一个做人的品质和修养问题。古人讲,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依我看,把这个“毒”字改成“肚”字倒更为贴切。 清康熙年间,在京为官的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接到家乡来信,言称因宅基地问题家人和邻居发生争执,要张英出面干预。张英收到来信,思虑再三,便给家里修书一封:“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便是被世人传为美谈的“六尺巷”的故事。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对别人大度了,别人也会对你大度。这便是人生的辩证法。 生活中真正能够做到宽容,还需要忍耐。“忍”字上面一把刀,说明,忍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缺乏宽阔胸怀的人是很难做到的。战国时,老将廉颇对年轻且位及其上的蔺相如百般羞辱,蔺相如却以国事为重,处处忍让。蔺相如的宽宏大量最终感动了廉颇,后来便有了“负荆请罪”佳话的千古流传。试想,如果蔺相如也是刚愎自用、小肚鸡肠之人,那么,赵国还有好日子过吗?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只要与人相处,就会有分歧、有矛盾,学会宽容,就要先学会忍耐。一个不会忍耐的人,也许可能逞一时之强,但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而一个人的宽容有时往往建立在忘却之上。人的大脑是一个除旧布新的过程,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忘却和删除旧事物、旧知识。不善于忘却,新的东西就进不来、就记不住,更谈不上创新和发展。人生征途,谁都有痛苦和错误的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还会形成思想包袱,限制思维模式和发展前景。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忘却。忘却怨恨,忘却冷漠,忘却伤害,忘却矛盾,忘却纷争……只有忘却,才会宽容;只有忘却,才有快乐;只有忘却,才能高瞻远瞩,轻装上阵,潇潇洒洒。 爱默生说,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学会宽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以贯之的豪放气量和人生历练,更需要从眼前的毎一件小事做起。“三八”妇女节之际,也衷心希望广大女性朋友们重新体会宽容的内涵,让自己因宽容而更加可爱起来! 张 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