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梦呓
每座城市的出现,在你的记忆中犹如一场梦,一条街就是一句话。如果把这句话忘却了,梦依旧甜美,这条街对于这个城市而言,其实可有可无。
在苏州,山塘街是不能忘却的梦呓。梦因她而有声有色!
一
殊不知,我已在这梦里逗留很久,反反复复,留恋于山塘这样的女子,明媚里带些婉转的忧愁。
山塘那边遁入空门,这边却是滚滚红尘。人间红尘的阊门,莲花佛国的虎丘。也许做人太累了,所以想到成佛,也许成佛太苦了,所以依旧做人。身为凡人的我,就在山塘街上来来往往,希冀着遇见像山塘这样的女子。
在苏州这样的梦里,初秋,细雨迷蒙,水上和岸上笼罩着薄薄的一层光晕,让山塘有了一些黯淡和冷淡,艳丽就在这黯淡和冷淡之中成为妩媚。喜欢细雨轻抚的感觉,无需遮挡。
凉风习习,风景是时隐时现的风景,心事在棹响声里荡开。今夕啊何夕,倘若,我和山塘般的女子桥上的相遇,便有一丝缘定今生的感觉。
也许,太多的春花秋月,太多的故事传奇,沿着岁月的走向或者情感的脉络顺流而下,我只能像个不识愁滋味的少年,纵然是折尽了堤上的杨柳,也难以将这一条长街的底蕴参透。
如何懂你?那又何必惆怅,我也要将你找寻,梦中的山塘!
二
阴沉的天际,细微的雨雾,即有雨天的韵味,又让人心情释然。在这怀愁带恨的天色中,灰瓦白墙水波滟潋的苏州,如诗如画,畅想山塘那一声梦呓!
寻觅着漫漫徒步,脚下,湿漉漉石阶泛着幽幽的光泽。窄窄的街道边上,几株不知名的花草紧挨着墙脚生长出来,纤细的叶经轻柔的细雨冲洗后更加青翠欲滴。头顶,一条如带的天空夹在两排屋檐之间,显得宁静而深远。
透过敞开的门,店铺里琳琅满目的各具特色的商品尽收眼底,亦或是生活与此的世俗人家。即便是微微的门隙,总好奇的瞅一眼,定会让我欣喜不已。这是一条温柔的街,更是条生活的街。每扇门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
白公祠、唐宋五贤祠、张国维祠、李延龄祠和吴一鹏故居等等,千古名贤与山塘长相厮守,给这条湿润清丽的江南老街带来了许多浩气凛然的情操。半塘寺、观音阁、西山庙、花神庙、小普陀这些旧时佛教、道教建筑则把吴地浓郁的民风习俗凸显在了这条文明悠久的山塘街上。贝妻节孝祠牌坊、董小宛寓所、龙寿山房元代血书和朱王庙、王宫报恩寺等等,则又给古老的山塘街蒙上了一层令人神往的传奇色彩。冈州会馆、全晋会馆这些建筑群落分明在告诉我们,山塘的商业文明,也曾经达到过一个如何先进繁荣的程度。
山塘街,曾几何时,多少人在这一方山水间留下或深或浅的踪迹,我沿着这一些踪迹,追寻在逝去的岁月里依稀的背影,聆听山塘喃喃细语。
三
站在山塘路头,看到的只是长卷一角,不过这个开篇实在精彩。
色调是红色的,红得浓重而艳丽,这是迎合着中国人的喜庆和祥和的心理红。看,墙角大红的灯笼在高悬,店面上艳丽的霓虹在闪烁,天空中写着各色招牌的锦旗在飞扬,仍然感觉得到千年的脂粉在装点,在这里更能真正理解苏东坡的诗句“淡妆浓抹总相宜”。
音调是喧哗的。但这是喧哗而并不喧嚣,是“红杏枝头春意闹”,而不是“满城尽带黄金甲”。听,熙熙攘攘的街道,笃笃笃笃的卖糖粥,咿呀呀得喂的曲调,丝竹隐隐的评弹,踢踏踢踏的石板路,唉乃唉乃的摇橹,各种充满生机的声音缠绵在一起,构成苏州特有的音韵。
情调是风雅和市井的对立统一。你可以乘一叶扁舟在山塘河荡漾的碧波里悠闲,可以在店铺里琳琅满目的奇货中间挑选,可以在大戏台前驻足赏曲,可以携同窗好友到各色茶馆楼上品茗危坐,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像古时的公子哥儿携友一样沿街漫步,如有红尘做伴,活得更是潇潇洒洒。
在这寻常巷陌,烟柳人家,逗留久了,偶尔歇息片刻于桥头,驻足凝视此桥下碧波和河边杨柳都随风飘动,很自然的希冀遇到一个像山塘这般柔情的女子。而此刻,你会感觉,苦苦追寻的像山塘这样的女子,不正是这山塘赐予你的柔情吗?
四
从这头到那头,一路走来,仿若走进了历史时光的秘境,千年光阴留下的浓郁的岁月之痕,只是在瞬间便闯进你的脑海深处。
如果说白天的山塘街是粉墙黛瓦、氤氲水道组成的诗句,是江南烟雨渲染的画卷的话,那么,夜晚的山塘则是灯光、古街、水面曼妙迷离的结合,是工笔写意绚丽多姿的水粉画了。在晚上,山塘街才会显示出她迷人的独特的风韵。
不经意间,夜幕初垂,又一场梦即将上演。前世今生,梦里梦外,不管这场梦是顺其自然,还是被人为的装饰或修改,她的风韵犹存,已深深烙印在走过山塘的每个人心里。
|